自落式缓冲气囊仿真研究

2014-07-18 06:56周清艳言金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4年2期
关键词:排气口气囊气体

周清艳 言金

(中航工业航宇救生装备有限公司,襄阳 441003)

0 引言

最早的气囊装置是在20世纪40年代因飞机安全保护提出[1],气囊保护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国防军事领域、航天器着陆与回收、武器装备与物资空投、汽车安全气囊等领域[2-3]。随着对缓冲效果的要求提高,结构更复杂、材料更先进、效果更可靠的气囊正在为大家所关注和研究。

缓冲气囊种类较多,按充气方式不同可分为主动充气式和自然充气式;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单气囊和组合式气囊;按是否放气可分为封闭式和排气式,排气式又可分为恒定排气孔式和可控排气孔式。

对气囊的缓冲研究主要有两种:一类是解析分析方法,文献[4]建立的模型假设气囊压缩为等温过程,给出了重装空投用自落式缓冲气囊的一般设计思路和计算方法;另一类是数值模拟即动态非线性有限元仿真[5-6],其优势在于可以进行缓冲气囊的全向缓冲特性分析,模拟各种着陆环境,适用于计算各种柔性织物的结构变形,对其工作过程中的速度、加速度、动量、能量及应力应变的分布情况都能够有效地表示出来。

国内对于气囊工作过程的模拟仿真研究已经逐渐发展起来[7-10],目前较为流行的有控制体积法(Control Volume Method, CV)和流固耦合法(Arbitrary Lagrangian Eulerian, ALE)。CV法研究气囊缓冲过程,可以得到较为理想的气囊外形变化情况,计算时间短,占用计算机资源少,大大降低了计算成本。ALE法尚在探索和改进中,相比CV法而言,它可以计算并获取囊内流场数据,在计算气囊、降落伞等高速充气过程中非常有必要[11-12]。因此,气囊的仿真研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有待于进一步的努力。

本文针对某空投货台缓冲系统开展研究,重点分析气囊缓冲工作过程。采用CV法,运用LS-DYNA软件进行仿真计算,结合工程估算,为研究气囊工作性能提供理论依据,为气囊设计提供参考。

1 模型建立

本文以某型空投缓冲系统所用气囊为研究对象,该缓冲气囊系统由8个独立的气囊并联组成。每个独立气囊可以分为主囊和辅囊2部分。主囊底部设有进气口,两侧面设有排气口。辅囊缝合在主囊斜面上,通过排口与主囊相通。空投设备与主囊上表面相连,为研究方便,本文以同等质量钢板代替空投设备。

主气囊依靠底部进气孔自落充气,当气囊与地面接触后,进气口被封闭(假设完全封闭)。主气囊受压缩后,一方面通过主囊侧面排气口向外排气,另一方面开始向辅囊充气,当辅囊内压超过搭扣带的粘合力,辅囊排气口开启并向外排气。气囊卸压缓冲过程中,空投设备只与主气囊上表面接触,辅囊压缩空气起延缓放气作用,并不直接对空投设备施加作用力。

为方便建模和计算,对缓冲系统做如下假设:

1)气囊为柔性织物,但忽略织物的弹性,在压缩过程中不产生变形;

2)气囊的缓冲作用是由囊内气体压力的损失来提供能量的,不考虑气动阻力;

3)缓冲过程空气流动视为不可压缩流,为绝热过程;

4)辅囊搭扣带之间的粘合力极小,可以假设其排气孔的爆破压力与环境大气压一致。

气囊在货台横向方向所占据的尺寸为2 360mm,纵向方向为4 500mm,气囊高度1 440mm。空投设备质量为7 600kg。由于每个独立气囊的排气口之间无影响,在忽略2个气囊在缓冲过程中的相互挤压(试验显示2个气囊之间的挤压不是很明显)造成的影响时,可针对其中1个独立气囊进行建模并仿真计算。

其边界条件见表1,几何尺寸如图1。

表1 初始边界条件Tab.1 The initial boundary conditions

图1 几何模型Fig.1 The geometrical model of the airbag

2 计算结果与分析

将几何模型导入有限元分析前处理软件Hypermesh中,添加相应关键字,设置载荷分布,同时,定义气囊边界、气体性质,并添加空投设备与气囊的连接,进行网格划分,形成K文件并导出,利用LS-DYNA对上述K文件进行数值计算,运用LS-Prepost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后处理,得到气囊外形及囊体表面应力仿真结果,见图2。

图2 不同时刻气囊外形变化及表面应力分布云图Fig.2 Shape changes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of the airbag in different time

图2分别为缓冲气囊着陆时刻、气囊囊体所受最大应力时刻和缓冲结束时刻的计算状态,整个缓冲过程时间大约为0.25s。分析整个缓冲过程应力分布情况,在t=0.118s时主囊外排气口处出现应力最大值。除排气口出现应力集中外,气囊表面应力分布比较均匀。相对主囊而言,辅囊表面应力较小且分布比较平稳。

针对以上计算结果,下面就主囊及辅囊内气体体积变化、空投设备系统速度、加速度变化情况分别进行分析。

2.1 囊内气体体积变化情况

分别对主囊、辅囊内气体体积变化进行分析,得到其变化曲线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 主囊内气体体积变化Fig.3 The air volume change in the main airbag

图4 辅囊内气体体积变化Fig.4 The air volume change in the subsidiary airbag

从气囊着陆开始(t=0.02s),主囊被压缩,同时向辅囊进行排气,辅囊搭扣被撕裂,进而打开排气口,整个系统开始缓冲,囊内气体体积减少。由于存在微弱反弹,气体未全部排空。从图4可以看出,辅囊的收缩现象(呼吸现象)比较明显,这也体现了其在整个系统中的作用,即延迟囊内气体排出,稳定缓冲气囊系统。

2.2 空投设备速度变化

图5为空投设备速度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在缓冲初始阶段(0.1s之前)由于空投设备重力作用大于气囊对其反作用力,空投设备有微量增速现象。在t=0.1s之后,气囊反作用力大于空投设备重力作用,系统开始迅速减速。在t=0.24s左右,速度降为0,之后Z向速度为正,表明此时系统出现反弹现象,但由于此前气囊被压缩,没有出现离地反弹,仅为气囊向上膨胀。

图5 空投设备速度变化曲线Fig.5 The velocity change of the cargo system

2.3 空投设备加速度(过载)变化

图6为空投设备Z向加速度变化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缓冲过程初始阶段(0.1s之前),空投设备由于其重力作用大于气囊对其反作用力,初始加速度为Z轴相反方向,并逐渐减小。随着气囊进一步压缩,对空投设备形成逐渐增大的反作用力,空投设备加速度开始沿着Z轴正方向逐渐增大。在t=0.21s左右,达到最大值。此时,空投设备所受最大过载为10.8gn。

图6 空投设备加速度变化Fig.6 The acceleration change of the cargo system

2.4 与试验结果、工程计算的对比

为更好验证此气囊缓冲系统性能,对其进行了空投冲击试验,测量系统缓冲过程中空投设备的速度、过载及位移变化情况。同时,基于热力学原理,对缓冲气囊建立工程计算模型,设计气囊缓冲过程计算软件,对该系统缓冲工作过程进行了工程计算。

如图7所示,就以上3种研究方法所得空投设备速度变化情况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表明,工程计算结果与试验所得结果相比,趋势基本保持一致,但误差较大。这也是由于计算时对辅囊的简化假设,没有考虑主囊向辅囊的排气过程;且受迭代计算的限制,它不能计算气囊反弹过程。数值仿真计算与试验测量值相比误差较小,且其计算趋势与试验测量值基本一致,能有效计算气囊缓冲过程中出现的反弹,可通过对模型进一步优化,减少计算误差。

图7 两种计算与试验所得速度对比Fig.7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alculations and tests

3 结束语

通过对该型缓冲气囊工作过程的仿真与分析,结合工程计算与试验测试,验证了此气囊设计的合理性。同时,也提出一种全新的自落式缓冲气囊设计思路,即在综合考虑缓冲效果、材料特性、空投装备性质等因素下,根据需要运用工程计算确定气囊初步设计参数,再由仿真计算模拟气囊缓冲过程,结合冲击试验,可为气囊的设计提供合理可行的研制思路与方法,极大提高了研制品质和效率,降低研制成本。

[1] 钟志华, 张维刚, 曹立波, 等.汽车碰撞安全技术[M].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ZHONG Zhihua, ZHANG Weigang, CAO Libo, et al.The Safety Technology of Automobile Crash [M].Beijing: Machanical Industry Press, 2005.(in Chinese)

[2] 贾贺, 荣伟.火星探测器减速着陆技术分析[J].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0, 31(3): 6-14.

JIA He, RONG Wei.Mars Exploration Deceleration Landing Technology Analysis[J].Spacecraft Recovery & Remote Sensing,2010, 31(3): 6-14.(in Chinese)

[3] 荣伟, 陈国良.火星探测器减速着陆技术特点[J].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0, 31(4): 1-6.

RONG Wei, CHEN Guoliang.The Characters of Deceleration and Landing Technology on Mars Explorer[J].Spacecraft Recovery & Remote Sensing, 2010, 31(4): 1-6.(in Chinese)

[4] 孙晓伟.自落式缓冲气囊设计计算的一般方法[J].中航救生, 2005(4): 29-31.

SUN Xiaowei.Method of the Design Calculation for Self-dropping Cushion Airbag[J].China Aeronautical & Astronautical Life-support, 2005(4): 29-31.(in Chinese)

[5] 卫剑征, 谭惠丰, 万志敏, 等.缓冲气囊展开与缓冲着陆过程的仿真分析[J].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0, 31(5): 1-8.

WEI Jianzheng, TAN Huifeng, WAN Zhimin, et al.Simulation for Airbag Deployment and Landing Process of Inflatable Landing Vechiles[J].Spacecraft Recovery and Remote Sensing, 2010, 31(5): 1-8.(in Chinese)

[6] 尹汉锋, 文桂林, 韩旭.空投设备缓冲气囊的优化设计[J].系统仿真学报, 2008, 24(5): 36-40.

YING Hanfeng, WEN Guilin, HAN Xu.Optimal Design of Airbag Impact Attenuation System for Airdropping Equipment[J].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 2008, 24(5): 36-40.(in Chinese)

[7] 乐莉, 丁刚毅.空投武器设备气囊缓冲过程的数值模拟[J].航空兵器, 2002(4): 21-23.

LE li, DING Gangyi.Numerical Simulation of Airbag Impact Attenution System for Airdropping Equipment[J].Aero Weaponry, 2002(4): 21-23.(in Chinese)

[8] 何成, 陈国平, 何欢, 等.气囊着陆缓冲系统的冲击动力学多目标优化[J].航天返回与遥感, 2012, 33(5): 1-8.

HE Cheng, CHEN Guoping, HE Huan, et al.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Impact Dynamics for Airbag Cushion Landing System[J].Spacecraft Recovery & Remote Sensing, 2012, 33(5): 1-8.(in Chinese)

[9] 马常亮, 何欢, 陈国平.气囊着陆缓冲系统的排气孔面积优化[J].航天返回与遥感, 2009, 30(4): 6-10.

MA Changliang, HE Huan, CHEN Guoping.The Optimization of Venting Area of Airbag Landing System[J].Spacecraft Recovery and Remote Sensing, 2009, 30(4): 6-10.(in Chinese)

[10] 王亚伟, 杨春信, 柯鹏.货台空投系统气囊缓冲过程仿真[J].系统仿真学报, 2007, 19(14): 3176-3179.

WANG Yawei, YANG Chunxin, KE Peng.Airbag Cushion Process Simulation for Cargo Airdrop System[J].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 2007, 19(14): 3176-3179.(in Chinese)

[11] 徐静静.基于流固耦合模型的气囊织物动态力学仿真研究[D].上海: 东华大学, 2010.

XU Jingjing.Simulation of Airbag Dynamic Mechanical Performance Based on Fl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Approach[D].Shanghai: Donghua University, 2010.(in Chinese)

[12] 余莉, 明晓.降落伞的计算机仿真研究[J].航天返回与遥感, 2005, 26(4): 6-9,49.

YU Li, MING Xiao.Investigation of Parachute’s Emulator and Computer Simulation[J].Spacecraft Recovery & Remote Sensing, 2005, 26(4): 6-9,49.(in Chinese)

猜你喜欢
排气口气囊气体
基于副气囊的平流层浮空器高度控制
一种基于微气流风道设计的降温工作服
大型包装箱氮气充气仿真研究
某型燃气涡轮起动装置排气口喷火爆燃分析与改进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高田气囊案
迷你救生充气囊
和大气层中的气体做游戏
和大气层中的气体做游戏
民用飞机APU舱门排液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