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讲缘何不入围?

2014-07-18 22:27曹龙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师范院校语言文字语言

曹龙

新教师招聘主要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两部分分数一般平分秋色。笔试可以“头悬梁,锥刺骨”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即便没有实习经验,亦能从网络及教案选之类的资源中“搬用”或“模仿”设计。可面试,真材实料、现场制作,“出水才看两腿泥”,多数考生就此止步。本人担任过此类招聘的评委,发现入围者虽各具特色,但落选者,亦有共性表现,而且透过这些表现,对当下语文教学的病象也能寻一点原因。

一、基本功夫不给力

为师者,技压群芳当然最上,次之也应一面独当。再次之,基本功总要扎实。就是整天玩泥水活的农民工,如果不能把砖砌得横平竖直,绝不敢称师,也绝不会有饭吃。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行当里,这个天经地义的规矩就破了,且破得落花流水、无可奈何。

面试现场,试讲者的板书,要么书写不工整、不规范。行书、草书粉墨登场,将小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师兄弟。行草如果灵动流畅也罢,可多数是生拉硬扯的“拉郎配”,要么笔顺不对,且错得离奇,一年级的小朋友都知道“先进人后关门”,可应聘者偏要先关门后进人。至于先右后左,先下后上,屡见不鲜。最可怕的是,有的字应是教学时需要强调注意的形近字、易错字,如“钓”和“钩”字易混,可《钓鱼的启示》就在课题上从从容容地出现了,且直到终场也浑然不觉。这样一笔拿不上台面的字,不但不能给自己的教学增色,还给自己的印象打了折扣。

当一位工整、规范、漂亮的书写者出现的时候,评委们都彼此点头——大家心知肚明,这样的书写者,如果学生遇到,可谓是一件幸事。

“字是一个人的第二张名片”,这话在其他行业也许无足轻重,对语文教学却是十分重要,对小学语文教师的应聘者来说,则是名副其实。如果听说读写的基本功均有上乘表现,那名片将更有分量。

二、形式内容有距离

“干什么说什么”“卖什么吆喝什么”本是老理。“赔本赚吆喝”的事情也有,多数是掐算有误,错失商机,否则,就是脑子进水了。可在教学上却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不知现在师范院校对语文课程如何认定的,2011年版课标这般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这里的“语言文字运用”,即理解文本、作者是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以及这样运用语言文字在表情达意上的独特作用与效果。和实验版课标相比,隐去“理解 ”凸显“运用”。它意在提醒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不是培养“懂得语言”“谈论语言”的人,而是培养“使用语言”“能用这种语言讲话或作文”的人。

阅读教学当然离不开内容理解,但内容理解是为了学生学会如何理解内容,还是如何运用语言?只有经历了“理解语言文字”和“理解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阅读过程,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虽然试讲者基本素质不错,但多数只教了一半——理解内容。且这种“理解”要么按课文叙述顺序,逐段细讲——用教者的言语“演绎”文本的语言,且绘声绘色,自得其乐。要么是无重点,感觉阅读课文不能逐字逐句,于是抽刀断水,不管是重点还是一般,就取一瓢饮。翻来覆去,搞得人一头雾水,越发朦胧。虽然也涉及到叙述顺序、内容概括,但只是就事论事,无论教材难度如何,方法策略却不提供。有的走得更远些,甚至是南辕北辙。教《地震中的父与子》居然拓展到如何规避地震,讲《冬阳·童年·骆驼队》要学习骆驼的吃苦耐劳……

“教什么”“怎样教”就是对成熟教师而言,也是需要下一番辛苦才能解决的问题。对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学生而言,难度更大。可选择了做语文教师,就应该知道自己在“卖什么”,也应该知道怎么“吆喝”。而这些,即使师范院校教授讲得头头是道,读不懂课后问题的编辑意图,也是枉然;也需要课下自己有足够的储备,“教材的解读”时时在调动着你读书中类似的经历。

尽管有的试讲者,能关注到表达形式,但这种关注往往是重复着类似“要用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特点”的套话。这种套话,学生也能说,但是不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的理解和运用,知识转化不成能力,教学也不会产生作用。就像农村老太太,用止痛片可以对付百病,其实是画饼充饥,自欺欺人。

解决如此问题,应如课标所言:“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在语文实践中培养起来的,教者,也应该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培养这种教学的实践能力。

三、取法不知上中下

王尚文教授曾言:“从表面看来,师资质量在其他课程中同样也起关键作用,但与一些科学课程相比,语文却来得更加明显和突出,我始终认为语文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只有教师自我。”此话我信,做过评委之后,我更信。对语文的喜欢不但能教给学生,对语文如何教学也能影响学生。

答辩环节,试讲者对阅读教学的认识,虽切不中要害,可也能大体了解。虽说些大家都能说的理论套话,可也能说明在今天的师范院校有此方面的传习。但到了自己实际教学,却总和这理论不搭界。那实际的教学从哪里来呢?短暂的实习(部分人连短暂的实习都没有)并不能立竿见影。那试讲者学得是谁呢?还是自己的老师!前面提到的内容分析,逐段串讲,道德说教,不就是前几十年语文教学的“传承”吗?这些试讲者,正是在这样的语文教学中“熏陶”出来的。过程模仿得不但形似,还有几分神似。虽然是用自己的话“破译”文本的内容,虽然自己的话远不及作者的语言,但入情入境,有的试讲者竟感动得落泪。我曾问过试讲者为何感动,回答也只是故事感人,绝口不提那让故事感人的语言。有的小学高年级的课堂教学要一一讲解常用词语的意思;有的却将内容理解、主旨把握、语句分析弄得泾渭分明,互不关涉;有的巾帼不让须眉。板书龙飞凤舞,不断地叩击着讲桌和黑板,这一招一式、一颦一笑不像是刚出校园的学子所为,却似曾相识,小学、中学、大学的老师们这样“个性鲜明”的还真是不少。

如此说,教育还真能立竿见影。做老师的,每日三省吾身那真是苛求,可有一天,忽然发现自己的学生,却在避己所长,扬己所短,且“扬”得淋漓尽致。青出于蓝,可非本蓝,且非常清醒地混沌着,不得不“头涔涔而泪潸潸了”。其实,做学子的总要懂这个理——“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

四、只有部分无整体

“在教学的时候,要有个整体观念。一篇好的文章,作者的思路是一条线贯穿下来的。一篇文章是围绕着中心的一个整体,局部是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局部与局部之间也环环相扣,互相联系。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把握住整体性。要从整体入手,先对文章的整体有个初步的认识,再深入到各个局部,然后再回到整体上来,获得进一步的更完整、更深刻的认识。”这是1985年由袁微子主编的中等师范学校语文课本中就提到的“处理好课堂教学”的建议。

时至今日,完整的课堂教学仍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过程。尽管试讲只有短短的15分钟,也要想到这毕竟是课堂,各个环节如何分配,重难点如何突破,学生读写时间如何保证,都要有个大体的计算,求得完整的过程。有的试讲者,只是匆匆进行了开头一部分的教学,用时未到一半,就宣布下课,似乎让评委窥一斑而知全豹。有的试讲者,只是跟着感觉走,逐段细讲,老牛赶山——走到哪天算哪天,下课铃响,从容淡定——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其实,试讲者当初抽课时,签条上就赫然写着“第二课时”。两课时应该完成的任务,硬要再来上一课时,岂不是少慢差费?到了真正的课堂上,恐怕也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实际教学中,这样的教师还真有,教研活动结束后,总是尴尬地解释出诸多原因,回到自己的课堂上,依然是我行我素。

五、一枝一叶不肯拘

名师的课堂教学也不敢说尽善尽美,对刚出大学校园的学子更不能过分苛求。但也别指望每个评委都能宽宏大量不拘细节。如,虚拟的课堂,本来就是独角戏,怎么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怎么才能把“自言自语”转换成“师生互动”,把预设的答案用学生的身份转述出来,且提问之后要略有停顿,让评委们也喘口气,避免评书演员般地一气呵成。再如,适度地和评委进行眼神交流,又不让评委感到被盯住的尴尬。再如,心里紧张导致的前言不搭后语,甚至连抽签的内容都看不全,明明白白地写着第二课时,却当第一课时上。再如,上课后真的目中无人,眼睛不离教案,写多少说多少,怎么写就怎么说,这哪是上课?就是领导念稿子也要不时地看一眼听众。如此这般,有心里紧张的缘故,但最主要的是实践经验的严重匮乏。而这样的细节有一条就是缺憾,如果再加一条,那就能决定你的成败了。

当大部分试讲者落选时,转瞬即逝的过程让他们来不及总结,没有第三者的旁观指点,多数屡败屡战。应该说,面对他们的窘状,师范院校应该改革和调整课程,莫让学子走出校门,面临实战,全是灰色的理论。同时,各个阶段的教师,也要反躬自问,我们交给学生的那个“自我”,是不是在关键时候能产生正能量,而不是副作用。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语言文字语言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浅析师范院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的构建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
语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