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教育信念不是为了成就优秀教师
——坚守教育信念是对的,但不是为了什么优秀,而是自己的快乐。别在意优秀不优秀,要在乎你自己每天是否幸福。因为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成都市武侯区实验中学校长李镇西)
◎赋予学生选择权,扩大学生的选择机会,引导学生学会规划、选择
——高考报考志愿时,不充分了解信息,就盲目报考、追逐“热门”,可进入大学之后,才发现专业并不适合自己,所谓的“热门”,在就业时却遭到冷遇。学生选择权增加,学校教育要树立服务学生的新理念,办好每一所学校、每一个专业。而不像现在,大家一窝蜂涌向某所学校、某类专业,作为所谓的好选择,结果却掉进“好专业”的陷阱。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不要鼓励农村孩子上大学
——我们不要鼓励农村的孩子上大学,因为一旦农村孩子读了大学,就回不到自己的家乡,回不去自己的家乡就是一个悲剧。我们不能说它是一味的落后,大家应该从一种全新的角度重新看待农村,你们不知道田头上那个八九十岁的老人比我们有文化多了!人家坐在田里面,看看天,就知道会不会下雨、收成好不好。我们有这个本事吗?我们没有,所以我们对文化的看待,不是说我们拿哪种文凭来论事。
(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馆馆长王平)
◎大陆民办培训教育比台湾落后25年
——台湾这种行业性的组织,很大,很健全,他们既组织起来学习,也维护自己行业的权益,代表行业跟政府交换意见,沟通。台湾的一些培训行业课程已经进入大学。像台湾的高雄大学,已经设立了这样的课程,我们大学还没有。实际上这一块儿里面,既是引进创业的场所,也是我们国家解决就业的一个非常大的欠缺,他不是一般的大学生,好的大学生也是。我们国家的教育,一定要形成两种,政府提供基本的教育服务,社会民办的提供选择性的服务,形成一个比较好的格局,才能满足老百姓多元的需求。
(培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章家祥)
◎应该把贵族学校迁到旷野荒郊
——美国的很多好学校都是在乡村,他们所谓的贵族学校也都在乡村。而我们则恰恰相反,我们越好的学校越集中在大城市。这是国家行为,把一个好的学校迁出去,迁到旷野荒郊,又发展了那个地方,又促进学生安心学习,又能把城市的地盘让出来。这两点我觉得国外做得特别好。
(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
◎中小学生自杀数据不该成学术研究禁区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全球1/3的国家中,青少年是自杀风险最高的人群。在我国15~34岁人群中,自杀是排在首位的死因。每当出现一起自杀悲剧,都会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家庭、社会的反思。学业压力、家庭变故、同辈关系、遭遇不测、生活琐事……这些都是在个案出现后,专家学者指出的原因。但对于一种非正常的社会现象,还是缺乏基于数据的定量分析。要解决数据上的缺失以及由此导致的问题,还需要相关部门尤其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中小学生自杀数据不应成为学术研究的禁区,应有权威数据,以便研究者们及时发现和研究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寻找到更有效的干预措施,尽可能避免自杀悲剧的发生。
(《中国青年报》记者李新玲)
(李津/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