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法的学段斟酌

2014-07-18 22:26郝海鹏
内蒙古教育·综合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紫烟学段古诗

郝海鹏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需要重视的文体。古诗阅读指导的方法,由其文本体式特征决定,也受阅读者阅读经验、心智能力的影响。因此,古诗阅读指导,既要注意运用符合古诗体式特征的方法,又要注意针对学段学情,因材施教。

古诗有以下特点:

1.言近旨远,言简意赅。短短几十字,蕴含的内容、哲理、感情犹如无尽之矿藏。古诗为阅读者留下的“白”太多,故而能产生和工于描述的白话文迥异的理解效果。

2.古诗具有歌的特征,它有韵律,有节奏,和声律同体共生。所以,古诗能唱能吟——朗诵被视为诗歌理解的根本途径。

3.诗用形象思维,意象是诗歌的基本元素。任何古诗里,都有寄托着诗人主观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意象。这些意象,外在可观可感(象),内在可察可悟(意)。有的时候是一种客观静态事物,有的时候是诗中客体的一种动态行为。阅读诗歌时,抓住意象理解,是走进诗人情思、参悟古诗意境的门道。其中,属于行为类的意象,更被人们当作诗眼加以解读。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偷采白莲回”的“偷”。

4.诗无达诂。这指的是,古诗没有绝对确切的解释。古诗的阅读,出现的“哈姆·雷特”应该是最多的。即便我们费尽心思去“知诗人”,但是不一定就能很准确地把握诗人创作时“此时此刻”的心境,我们通常说“那段时间,诗人处于什么样的际遇”,而在一天之内,淫雨霏霏和波澜不惊,人的心绪都不同,写诗时的心境又是怎样的?都是后人基于自己的认识能力和人生经验给予的猜测式的解读,尽管我们感觉与诗人心意相通了,但常常是一厢情愿的。

5.诗歌中的一些词语,被固化为中国特色的精神符号。比如古诗中的“月”、“秋”、“春风”、“白云”、“三月”、“荷”、“江”、“河”、“塞”、“羌笛”、“柳”、“松”、“汗青”、“泰山”……都有其被固定下来的文化含义。这些事物,也往往成为前述的“意象”。

以上分析的是古诗的特征,掌握了这些特征,可以给古诗教学一些规律性启示。比如,有的教师研发出来“知诗人,明诗意,悟意境,诵诗句”的教学环节;有的教师在指导古诗理解时刻意解读古诗的“文化密码”;有的教师抓住意象,通过联想想象,把意象隐含着的丰富内容开发出来,借以理解诗意;有的教师紧紧抓住诗人创作时的际遇、语境,结合诗人内心体察诗境、感悟诗情;还有的教师紧扣一个诗眼,上串下联,甚至进行互文拓展体会古诗意义。当然,所有课堂,声情并茂的吟咏朗诵必不可少,在口诵心惟中,和诗人产生共鸣。应该说,这些教法都体现了古诗教学的规律,都是依据古诗特点开发出来的教学方法。

但是,这些体现古诗教学规律的方法,对小学阶段的儿童不具有普适性。各个学段学生学情、年龄特点不同,古诗阅读指导的方法应不尽一致。不同学段,怎么教学合理些?以下是笔者的一些看法:

第一学段(1~2年级):抓意象,促想象,说画面,诵诗句。

此阶段,学生心智发育不健全,理解能力低,但形象思维较为发达,想象能力正在大幅提高。这种情况下,应该以古诗中的意象为着力点,积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借助现代媒体手段,联想画面进行口头描述,意象鲜明、丰富起来了,诗情画意就有了。如教学《望庐山瀑布》一诗,如果直白讲意思,学生势必觉得枯燥无味,教师可以抓住“紫烟”、“银河”、“九天”这些意象,引导学生想象着说话,从而体会庐山瀑布的壮美。请看两段课堂实录:

片段(一):“日照香炉生紫烟”

师:据我所知,烟雾都是白色或者是蓝色的,庐山上怎么会有“紫烟”呢?

生:因为太阳照着,阳光照得烟雾变成紫色的了。

师:想想天上——还有其他原因使烟雾变色了吗?

生:天上有彩霞,彩霞把烟雾照成了紫色。

师:你仿佛看到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天上的彩霞万紫千红,把人脸都映红了。

生:我仿佛看见这紫色的烟雾,飘呀飘呀,飘到了天上!

师:多美呀!紫烟缭绕,一直飘到天上!来,读一读这句,读出这种美好的感觉。

……

片段(二):“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银河,见过吗?

生:银河就是一条星带,里面有很密集的星星。

师:(出示投影片)看,这就是银河。在神话传说中,银河是天河,天河非常宽阔,河面银光闪闪,你想想,天上流下来的河水,会是什么样子?

生:天上的星星会随着流下来。

生:像一条白色的带子。

生:会溅起银光闪闪的水花。

生:流下来的速度会非常快!

师:你能听见什么声音?

生:呼呼的声音。

生:哗——哗——的声音。

生:落到地上时扑通扑通的声音。

师:所以,李白被这道瀑布飞流惊呆了,他高声吟道——(反复指生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两个片段,教师没有让学生用直白的话语生硬解释诗句,而是抓住两个意象,引导学生想象紫烟缭绕的样子,瀑布飞流的形态、声音,感受到诗句中的画面美;再用绘声绘色的朗诵,表达自己想象到的那种美,诗情画意尽在其中。

第二学段(3~4年级):抓诗眼,想场景,破情节,诵诗句。

此阶段,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有所发展,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此阶段的教学除了要注意用好“事物意象”,联想想象,还要注重诗歌中有情节意义的那些意象,作为诗眼,生成故事性情节,并由情节质疑深究,悟得别有意趣的味道。在这样的想象中,还原生活场景,提高品味水平。如教学《送元二使安西》一诗,老师抓住“劝君更尽一杯酒”的“劝”字,还原了生活中一段充满情意的意象:

师:元二就要远行了,有潇潇的春雨、青青的柳色相伴,更让他们感觉依依难舍。如果你是王维,你怎么劝元二多喝几杯呢?

生:元二兄弟,再次见面,不知是什么时候,请你再喝一杯吧!

生:元二兄弟,出了阳关,肯定不会有人和你开怀畅饮,面对这大好春光,我们再痛饮一杯吧!

师:仅是因为元二到安西没人陪着喝酒了,才要喝这一杯吗?

生:元二兄弟,到了安西,就再没有像咱俩这样可以每天说知心话的人了,再喝一杯吧!

生:元二兄弟,你走了之后,我再和谁去讨论作诗的话题呢?喝了这杯吧!

生:元二兄弟,不要忘了你的老朋友,不要忘记这个柳色青青的早晨,来,请干了这杯酒吧!

师:你们劝得情真意切,这些话,都是“故人”才能讲出来的话。这种情义,这些话语,浓缩成:(齐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个片段,教师抓住“劝”这个字,串联意象,兴起情节,让学生在劝酒中体会“故人”的含义,感受诗人对元二依依难舍的情感。像这样可以还原成生活场景,或说有情节意象的词语,在古诗中有很多,如《池上》里面“偷采白莲回”的“偷”;《乞巧》中“家家乞巧望秋月”中的“乞”;《四时田园杂兴》里“也傍桑阴学种瓜”中的“学”……只要教者有匠心,就能让学生在体会词语语境意义的同时,进入诗情诗境。这样的课堂,学生也有述说,但不是去解释古诗,而是在丰富场景意象。

第三学段(5~6年级):抓背景,巧“互文”,探隐义,诵诗句。

学生到高学段以后,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能力开始发达,理性思维渐占上风,生活经验、阅历见识也较为丰富。一般说,理解一首古诗的大致意思不是难事。根据意象想象说话这样的解读方式,学生会觉得低幼无趣。但是,对于意象后面诗人表达时的语境、背景,更深邃地体会诗歌象征的旨趣、隐秘的含义,却是他们力不能及之事,这也是能让他们进一步感受诗歌魅力的崭新领域。所以,高学段,应该在意境的感悟、旨趣的开发上做文章。教学中,常用到“知诗人”和“多文本参照呼应(互文)”两种方法。王自文老师在全国第六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上获得一等奖,他在教《题临安邸》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时,用了“多文本参照呼应”这种方法,效果出奇得好:

第一步,抓《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象,体会诗情。

结合“胡尘”、“移民泪”这两个意象感悟诗情,之后教师小结:国家破碎,山河依旧,不同的是,奔腾咆哮的黄河已经成了金兵的饮马之槽,巍峨高耸的华山已经成了金兵的牧马之地。黄河向大海悲泣,华山向苍天哭诉。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古诗,读出凄凉、读出悲愤。

第二步,参读陆游的《示儿》,深化感悟。

中原已经沦陷整整65年,遗民们苦苦盼望的南宋王师来了没有呢?补充陆游的《示儿》,齐读。南宋王师盼到没有,你是从哪儿体会到的?(但悲不见九州同)反复诵读。

第三步,学习《题临安邸》。

是谁早早地遗忘了他们?是谁无情地遗弃了他们?抓住“暖风熏得游人醉”,对比参悟“遗民泪”。学生齐读《题临安邸》。

第四步:以《满江红》压台。

面对强敌的入侵,面对沦陷的家园,面对人民的悲泣,一位位爱国志士站出来了,陆游就是其中一个;一个个民族英雄诞生了,岳飞就是南宋历史上一位最著名的爱国将领、民族英雄。他的抗金事迹连同他的千古绝唱《满江红》,一同流芳百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播放《满江红》)

这样的课堂,大气深刻,留下的远不是靠一首诗简单理解之后给人的味同嚼蜡的感觉。观课的时候,我们和学生一样,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这样的感觉,就是学生今后喜欢中华古诗的“芝麻开门”。

猜你喜欢
紫烟学段古诗
《黄河紫烟》油画160cm×390cm 2020年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99封三行情书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紫烟叠翠翔陶生辉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