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美术教学的探讨

2014-07-18 08:22刘宏远
科学中国人 2014年4期
关键词:侧重于美术教师

刘宏远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前言

高中美术学科承载着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的功能,是培养中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学科,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进程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因此,从本质上和学生内心深处来分析,培养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美术课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提高学生品德思想的重要方式。科学实践证明,美术学习的过程能有效锻炼人的右半脑,促进观察、想象、形象等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美术学习,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对于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养具有深远的意义。

1.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正确理解

作为教师,首先要熟悉教材,对教材要有充分的认识,充分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教材中的每件美术作品不单单只是一幅画,它既包含着作者的喜怒哀乐,又渗透着作者的爱恨情仇,作品突出的美点所处部位不同,所以备课、授课的侧重点也应不同。有的作品突出美点分析须侧重于时代背景和历史故事;有的应侧重于艺术家奇特而巧妙的构思;有的应侧重于形象的空间组合和画面构图;有的应侧重于造型材质的表现力;有的应侧重于形象造型的寓意和联想;有的应侧重于对整体空间和自然环境的关照;有的应侧重于某种造型形式因素的运用。

2.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打开学生的心灵的窗口

高中时段学生,其身心发展伴随着对外界事物有了一定的认知,美术创作同样与能力都有所发展。当学生产生对事物表达的欲望时才会有绘画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深受鼓舞。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引导学生,对学生循循善诱,从而不断激发其热情。比如高一时给学生布置一道作业《一张有趣的脸》时,当老师要求同学们课后画同桌的漫画头像时,总会有个别同学提出要自己寻找对象,画自己更熟悉的人,有的说要画自己的爸爸,有的要画自己的妈妈。教师如果此时不顾学生感受,对学生统一要求,不仅会导致学生兴趣顿失,更会挫伤学生创作的热情。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尽可能的给学生创作自由,让学生从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开始,画自己喜欢的。教师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辅以正确的引导,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培养其兴趣,提高学生的创作欲望。

3.选用教学媒体,辅助美术教学

美术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发展学生的美术技能。而借助现代媒体,不仅可以改变传统美术课堂呆板、枯燥的教学风格,更能给美术课堂带来耳目一新之感,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取美的享受。如上美术欣赏课时,一些美术作品经过多次印刷,无论是对比度还是色彩的效果,都已模糊不清,再加上学生缺乏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的了解,很多学生兴趣不大。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将声音、图像、音乐同时呈现,伴随着古乐器玄妙的音符,通过旁白详尽的讲解,学生从多角度欣赏作品,让学生有穿越时空之感,自然的感受了作品蕴含的时代气息。再如在国画教学中,因为学校条件的限制,教师示范比较困难,而且学生的视觉效果又不好,教师如果采用多媒体视频演示,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观看绘画过程和技法表现,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感受作品美的内涵,也缓解了老师的负担,提高了课堂效率。

4.强化美术欣赏,陶冶学生情操。

美术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生,单靠简单的说教无法使学生得到审美滋润,如果学生对于艺术作品和自然的欣赏只存在同一的理解,就违背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泯灭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审美情趣。作为美术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实践性,利用作品欣赏课,加强学生的欣赏与鉴赏能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教材中那些欣赏画面的内容、形式、风格和表现的情感、方法是多样化的,千姿百态的。如错综复杂的抽象画,心旷神怡的山水画,风趣逗人的变形画,活泼可爱的夸张画,还有细腻流畅的线描画等等。不同内容、不同的风格、不同的体裁,和教学时不同的分析手法,势必影响感知力。因此欣赏的手段要多样化、生动化、艺术化,避免教师空洞枯燥的讲解、学生被动地干巴巴听的现象。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在引导学生欣赏美术作品时,教师的启发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出示欣赏作品后,不要立即讲解,可以让学生读画几分钟,也可以以讨论的形式,请他们说说自己对作品的第一印象。然后教师可以用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图画,从构图、色彩、线条、材料等进行分析,让学生去细细的体味,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5.注重多元化展示,施行综合性评价

学生是否能取得成功的学习成果与展示和评价密不可分,其结果能直接反映学生的智慧与审美水平。现代心理学认为:激励性语言往往能激发人内心的驱动力,所以,只有做好多元化展示与综合性评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潜在动力,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进步。教师还要通过多种渠道,从多层面上为学生提供美术素材,增加学生的锻炼机会,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因为学生作品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直接检验和直接反馈,因此,教师在进行评价时,不能盲目评价,而是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综合的给出评价,既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也要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切与鼓励,帮助他们积极主动的面对困难,最终得到全面发展。

[1]陶晓丽.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欣赏课中多媒体教学的整合和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2.

[2]林良为.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多元化教学的反思[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10.

猜你喜欢
侧重于美术教师
最美教师
马虎先生
教师如何说课
美术篇
妈妈是一座山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文学的两股劲儿
空巢青年
圆我教师梦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