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航 周国富
(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 550001)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2年教育部对1998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1999年印发的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其中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中原有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被取消调整为两个新专业“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070502)”和“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070503)”,设置在地理科学类下,两新专业与原有的地理科学和地理信息系统构成地理科学类的4个专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前身是建国后设立的经济地理专业,20世纪80年代后改名为人文地理专业,1999年后更名为现在的名称[1]。由于该专业可涵盖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城乡规划学以及管理学4个一级学科的教学内容,全国多所高校开设了该专业,不同的学科背景可形成不同的课程体系,有不同的培养体系,然而从许多学者的研究以及通过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对该专业的培养教学实践发现,该专业存在一些共同问题,如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课程过于宽泛、就业前景堪忧等[2-8],该专业的设置与培养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适应目前城市发展形式的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本文结合我院对新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改革探索与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经验总结和研究成果,根据理学背景下的城乡规划特点及其技术体系,探索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教学培养体系,并提出该专业的教学培养模块化设计框架,可为理学学科背景下培养城乡规划专业人才提供借鉴,也为地理学专业在教育部新专业目录指导下设置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提供经验。
工学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学是从原“建筑学”一级学科中拆分出来形成的一级学科,城乡规划学的研究则从传统的物质空间规划转向社会综合规划,这为理学背景下发展城乡规划专业带来巨大的空间。传统工学背景下城市规划专业的培养方案依托建筑学专业平台,采取3年通识式建筑学教育和2年城市规划专业的教育模式,以形体空间训练为主的主干设计课为核心,延续传统“物质规划”的教学思路,主干设计课一般依照空间感知尺度的循序渐进原则,设计内容从建筑单体开始,到住区规划和城区详细规划设计,最后到城镇体系或区域规划,如图1所示[9]。
图1 工学背景下城乡规划的主干设计课示意图
然而在工学的城乡规划培养体系下,学生往往注重物质空间的规划,由于有3年的建筑学培养基础,重视对单体空间设计的训练,易忽略培养学生从微观设计到宏观规划的思路转变,当学生转入大尺度空间的规划设计时明显不适应,由于培养体系的原因,欠缺对宏观层面的区域或者城镇体系的社会经济分析,尤其是缺乏大尺度空间的理学分析方法的应用,学生多对掌握理学的分析方法较为排斥,擅长城市规划实务、城市规划表达技巧。鉴于此,我院在设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方案时,充分考虑工学的城乡规划学培养体系的优点及不足,通过设置理学背景下的城乡规划专业,与工学的城乡规划学培养体系互为补充,重点培养具有深厚理学基础的规划人才,突出学生宏观层面区域及城乡空间分析的思维训练,主干课程设置依照不同层面的规划循序渐进的开展过程,从区域规划开始,到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最后再到住区规划和设计,如图2所示,图中微观层面的课程设置,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各层面的规划要点及方法,虚线箭头表示不做重点要求,但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掌握。
图2 理学背景下城乡规划的主干设计课示意图
通过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所需掌握的技术体系分析,可为规划技术的培养奠定基础,由于规划技术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新技术的引入又将带来培养体系的改变,因此这里的技术体系只是一般层面上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所需的技术支撑,我们按照规划体系可以归纳为:规划调研技术、宏观分析技术、规划设计技术和规划表现技术,其所对应的支撑课程和支撑技术如图3所示。
图3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支撑技术和支撑课程
根据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设置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及贵州省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在新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培养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吸取了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设置的经验,重新拟定了新专业教学培养思路,该思路如下: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本科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定位主要以企业和基层事业单位为主,这些单位人才需求量较大,且对人才的动手能力要求较高。新专业的定位应该从管理人才培养转为技术人才培养,由培养城乡规划管理型人才向培养城乡规划技术型人才方向转变,其次考虑到贵州师范大学在该专业的地理科学和环境科学的学科背景优势,新专业突出理学分析技术的应用,培养目标拟侧重培养掌握3S先进分析技术工具、有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规划理念、具有扎实的区域和城乡开发与规划的理论基础,能在城乡基层行政和企事业各单位从事区域规划、城乡规划、经济策划的应用型人才。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要与工科城乡规划与设计专业毕业生进行就业竞争,一般工科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早期多以建筑学为基础,其在大学低年级阶段往往强化建筑学、建筑单体空间的设计,对于手绘图形、景观设计都具有深厚的功底,这些功底对于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为薄弱环节,与工科建筑类院校在这些方面竞争毫无优势,这就需要突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自身优势,需要依托学院已有的学科优势,我校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的优势在于地理学、环境科学以及风景园林学科方面具有成熟的教学与科研团队,可依托已有学科优势,加强学生专业特色的培养,再强化学生城市发展中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积累,可为区域与城市大尺度空间规划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将大学四年学习的知识、技能归结为五个模块的内容:
a.通识基础课程模块;b.特色专业基础课程模块;c.分析技术和绘图技术模块;d.区域与城乡发展规划模块;e.城市专项规划模块;从此五方面展开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使学生毕业即能够从事相关方面的工作和开展相关设计工作。按学习内容,分模块展开,按工作过程组织教学内容,分段完成教学任务。将每一个教学模块集中在一个学期,根据模块所构建的知识结构体系,分段教学。
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实际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关键。原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偏理论教学,是将地理学、环境科学、城乡规划学、管理学的核心主干课程的叠加,注重城乡规划管理人才培养,设置课程学科多,体系庞杂,影响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此次新专业教学培养方案改革中,理论课程教学中注重宽口径,强调系统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课中融入实际案例,便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突出设计课程教学,加大学生设计课程主修学分和学时,结合工程设计步骤,教师可分阶段讲授相关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规划理论体系可从空间范围由大到小的思路开展教学,从区域规划体系、城镇规划体系、城乡专项规划体系构建完整的规划课程体系,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由浅入深展开教学,将课程设计与规划原理课程配套,“同步理论学习,同步设计实践”的教学组织安排程序,使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同步进行设计训练。
专业发展方向模块是一系列实践性较强的教学环节,只有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才能真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不同课程采取不同的结合方法,以模拟工程设计或“真题假做”为主,并在教学中安排一定量的实践环节;而毕业设计课程则鼓励以实际工程背景的真题为主,并对真实课题加以适当改造,以符合教学要求和进度安排。为了与工程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强调与工程实践的结合,教学方法和过程强化实际问题的解决,做到实践环节贯穿整个课程教学过程并与理论教学互补并进。
在专业设计类课程中,坚持课程设计内容与实际的城乡规划设计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学校内的专业学习过程中就可以了解到社会的最新专业发展动态。同时,还根据城市规划实践的发展,增设城市规划综合实践的教学环节,包括:住区认识实习、控制性详细规划实习、城市总体规划实习、城镇体系规划实习、城市规划专业综合社会实践等。
与此同时,为了保证与工程实践结合的长期和全天候实行,与贵州省城乡规划院及多个规划设计公司等单位合作,可建立起一批固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实践性教学提供可操作的平台,保证实践环节的顺利进行。
为了便于学生系统地掌握地理学类基础知识和城乡规划学技术类知识,使学生能够综合把握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素质训练,我们采用模块化的方式设计了教学培养框架,模块化分为四大模块,分别为通识课程模块、跨学科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业发展模块,其中专业发展模块分为三个发展方向,分别结合我院学科优势,拓展专业发展方向,为学生未来就业方向开拓新的思路。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培养模块化设计框架如图4所示。
图4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培养模块化设计框架
本文根据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对新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培养方案修订中的经验总结,以及原资源环境和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工学背景下城乡规划与设计专业培养体系的优点及不足,给出了理学背景下的城乡规划特点及其技术体系,归纳了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培养思路,最后提出了该专业的教学培养模块化设计框架,可为理学背景下培养城乡规划专业人才提供借鉴,也为地理学科在教育部新专业目录指导下设置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提供经验。
在理学背景下培养城乡规划师,不仅是教育部新专业目录中的专业设置要求,也是结合贵州省紧缺人才的需求,在我院开展社会紧缺人才培养的一种尝试。新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在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经验总结中重新进行培养方案的调整,其中考虑了我院地理学科的传统优势,也考虑了我院地理学科发展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该新培养方案在原有培养方案基础上做了大幅度调整以适应贵州社会发展的需要,本次培养方案的修订还需要与用人单位做进一步跟踪反馈,以期能够完善培养体系以及学生所需的知识体系。
[1]刘云刚.21世纪高校人文地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山大学的探索[J].人文地理,2012(2):156-160.
[2]赵映慧,袁兆华,王杜春,等.东北农业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高等理科教育,2013(4):94-98.
[3]张守忠,王兰霞.基于就业视角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0(10):101-102.
[4]许树辉,左盘石,李航飞.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地理教育,2013(5):59-60.
[5]张仲伍,张月芹.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0(5):88-92.
[6]吴云清,张 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创新立体化模式的思考[J].地理教育,2006(6):73-74.
[7]陈为忠.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建设的学科路径及其优化——以人文地理学为例[J].地理教育,2010(11):58-59.
[8]赵映慧,齐艳红,宋 戈,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5(6):80-82.
[9]吕 飞,董 慰.传承特色 应对挑战——谈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本科生培养方案修订的工作思路.2012年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年会[Z].武汉,2012:285-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