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结合立意深

2014-07-16 06:26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4年4期
关键词:书海唐诗宋词文题

在作文审题、立意的时候,可以把一个题目从具体或抽象的角度分为“实题”或“虚题”。所谓“虚实结合”就是不但要揭示出题目表面的具体含义,而且要揭示出其隐含的抽象意义,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写作。这种审题、立意的方式,在中考作文中能够经常得到运用。

2013年湖北省宜昌市中考作文题: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行走的过程。行走不仅是双腿走路,也是一种人生姿态,一种精神历程。正处于青春年少的我们,常常行走在自然风景内,行走在街头巷道中,行走在艺术长廊里,行走在茫茫书海中,行走在仁爱温馨里……我们或快乐,或感动,或徘徊……这些丰富多彩的行走历程,让我们顿悟,催我们奋进,促我们成长。

请你以“行走在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写出自己的行走经历、独特体验和感悟。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③字数在600字左右。

这是一道有写作提示语的半命题作文,从写作提示语来看,横线上可填的内容有很多,既可以写“实”,也可以写“虚”,比较贴近初中生的生活实际及认知水平,考生有条件写出符合写作要求的作文来。下面,我们从三个方面再对这个题目加以分析。

1.结合写作提示,深入理解“行走”含义。“行走不仅是双腿走路,也是一种人生姿态,一种精神历程。”这里,“双腿走路”是对“行走”表面含义的理解,可谓是“实”;“人生姿态”、“精神历程”则是“行走”深层含义的阐释,比较抽象,我们称之为“虚”。在作文审题时,这种透过字面含义,来深入理解其隐含意义是十分必要的。我们看,写作提示语里“行走在自然风景内”、“行走在街头巷道中”的“行走”含义就侧重于“实”,可以写在自然风景内、街头巷道中的见闻感受;“行走在艺术长廊里”、“行走在茫茫书海中”、“行走在仁爱温馨里”的“行走”就是抽象的含义,而不是直观的行走,“行走”可以理解为痴迷、陶醉、专注、徜徉等很多意思。而且,根据补充的文题不同,行走的含义也会有新的理解,只要符合生活常理,能紧扣“行走”一词写作即可。

2.根据自身经历,恰当补充完整写作文题。除了写作提示里给出的示例外,对文题的补充并没有其他限制,这就是说我们的写作有广泛的选择空间。在遵循一般半命题作文补充文题需要切合自身经历、易于表达的原则基础上,结合这个题目,我们再归纳出三项具体要求:(1)补充文题应具体,切入角度小。“行走在自然风景内”和“行走在乡间小路上”这两个题目相比,后者就更具体一些,更容易表达对农村恬静生活的向往;“行走在茫茫书海中”和“行走在唐诗宋词里”这两个题目相比,后者切入的角度更小一些,更有利于表达具体的内容。(2)补充文题应有意蕴,耐人寻味。如果把题目补充为“行走在风雨中”,很容易让人想到,这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还可以是表达挫折的主题,这就使文题有了意蕴。(3)补充文题应积极,表现向上的一面。写作提示语里“我们或快乐,或感动,或徘徊……这些丰富多彩的行走历程,让我们顿悟,催我们奋进,促我们成长”无不提示我们写作应表达出积极向上的一面。同样是表达对成功的渴望,“行走在失败的路上”和“行走在通往成功的路上”,后者就显得更积极一些。

3.发挥写作优势,尽力使作文立意更深刻。立意是否深刻一直是中考作文分数评判的一个重要标准,立意深刻当然也是考生追求的一个写作目标。选材和表达就是使文章立意深刻的重要因素。从选材上说,不论是重大题材,还是日常琐屑,只要选材得当、挖掘适度,都能表现深刻的主题。以“行走在上学的路上”为题写作,如果选材不当,很容易落入或空洞或平淡的窠臼,我们看看下面的片段,是否能给你耳目一新的感觉呢?

迎着早晨的阳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这样想着,心里充满了惬意与自豪。行走在上学的路上,鸟儿欢歌,花儿怒放,我的步子越来越轻快,仿佛整个世界都充满了生机。

大约走了两里多路的时候,我感觉身上燥热,脚好像被什么东西绊住一样,有些挪不动步了。渐渐感到肩头生疼,担子越来越重,仿佛有人正恶作剧似的往我肩上不断地加压……我的呼吸有些不畅了,口里发干,嗓子眼儿似乎要冒出烟来。我咬牙坚持着,突然感觉晴好的天气就像“日全食”般暗了下来,眼前金星乱迸,一个趔趄,差点儿栽倒在地。我顺势坐在了地上,大口大口地喘起气来,摸一把脸上,啊,全是汗!

小作者写的是升入初中第一次到校上学的经历及感受,他生活在贫困山区,上学路途遥远,山路崎岖,运送东西需要肩挑。这样的一次行走经历,让小作者一下子感觉到自己真正长大了。上面片段选材不能算重大,但由于典型、具体,能够很好地表现主题。从表达上说,文段不是用概述语言叙述经历,而是以不乏精到的细节描写,真真切切地表达出“我”疲惫不堪的感受,对于表现深刻的主题是非常有好处的。

当然,让文章立意深刻的方法还有很多,虚实结合就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下面我们就具体谈谈。

在“行走在_________”这个题目中,“行走”这个关键词本身就有可“实”可“虚”的理解,再加上补充的内容,整个题目就会更明显呈现出“实题”或“虚题”的区分来。但我们在写作中只要能做到化实为虚、化虚为实或虚实结合,一定能使文章立意深刻。

一、化实为虚,意蕴悠远。比如,把题目补充为“行走在校园的小路上”就是个实题。这种实题通常以描绘景物、写人记事等形式出现,对这种题目,我们要寻找、挖掘其中蕴含的道理或能寄托的某种感情,让实题“虚”起来,让具体的内容灵动起来,写作的思路就打开了。“我静静地悄悄地转身,用深情的目光,怀着不舍的心情再看你一眼,将你的模样在我的脑海中作最后的定格,变成永恒,让这美好的瞬间贮存在我人生的底片上……”如此优美的语言,如此依恋的情感,表达的是对即将告别的母校的深深眷恋。“实题”表达的是相对虚幻的情感,但整篇文章的意蕴是悠远的。像“行走在街头巷道中”、“行走在小河边”等表示具体方位的题目都可以借鉴这种立意方法。endprint

二、化虚为实,真实可感。也有一种文题,整体上看就是抽象的,比如“行走在艺术长廊里”、“行走在茫茫书海中”、“行走在仁爱温馨里”等。我们在构思时只有把抽象的、“虚”的给转化为“实”的,写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行走在艺术长廊里”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写自己走上艺术道路的经历,写对艺术的感悟等内容,这就转化为了一篇叙事性的记叙文了;“行走在茫茫书海中”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写自己的阅读心得,甚至具体到对一类书、一本书的感受,这样我们就有话可说了;“行走在仁爱温馨里”这个题目更适于写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身边的亲情故事,这样构思就使这个题目“实”化了。下面佳作“行走在唐诗宋词里”,则通过介绍自己从小受母亲的影响,爱上唐诗宋词,到现在已有颇多感悟,唐诗宋词“已成为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了,我的生命也因它们而精彩呢”的情况。抽象的文题,因此有了具体的、实实在在的内容。

三、虚实结合,平中见奇。还有一些题目,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我们则要力争达到“虚实结合,平中见奇”的理想境界。“行走在回家的路上”这个题目,本来可以写回家路上的见闻和感受,适于写实。但下面一个片段,却发挥想像,虚写了母亲等待“我”回家的情境,一下子让文章有了奇特的表达效果。

此刻,我知道,母亲也从缕缕炊烟中走出来了,也许正用树皮般粗糙的双手,扑打掉衣服上的灰尘,理净发丛里的草渣,然后,静默地待在老屋矮檐下,像一只守候窝旁的老鸟,若有所思地张望着村前的小路。

母亲站在路口,焦急地等待。

希望儿子早点回来,同她走完那段离家不远的路。

风吹过,撩起母亲已有些发白的发丝,雨落下,抚摩着头发,撩拨着一颗企盼的心。

总之,“虚”和“实”是相对的,只要构思巧妙,运用得当,对于使文章立意深刻都能起到推进的作用。

行走在唐诗宋词里

滕慧清

在都市的烦闹中,或静坐一隅,或踱步小庭,手捧一本唐诗宋词,慢慢品味,心灵在这条滔滔不绝的浪漫诗河中洗涤,净化,可谓快哉!正因为如此,我爱上了唐诗宋词,爱上了在唐诗宋词里行走。

在我牙牙学语的时候,母亲就教我吟诵:“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时,虽不明白诗句的意思,但母亲的教诲让我对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心中也慢慢沉淀了许多诗句。

学诗词时间久了,我分明能感受到每首诗词有它独有的色彩和魅力。南唐后主的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让我感受到他作为阶下囚的无尽忧愁,颜色是那么的暗沉,那么的厚重。又如“客舍青青柳色新”,春意盎然,柳条儿展出了嫩芽,翠色的却不失粉嫩,一幅绿色的春天画面尽显眼前。行走在唐诗宋词里,给了我一种从未有的欣喜之感,一种迫不及待与之共舞的念想。有时,我会和同学围坐在一起,像唠家常似的谈论诗词,我们甚至将诗词中虚幻的画面画于纸上,形象生动地展现出诗中的情境。

其实对于是否能画出诗景,我终有不忍,读诗百遍,诗景自然在脑海中,自己也便行走于诗词中,若将它画出,兴许会变了诗味。虚幻而又绚丽的诗景,往往令人为之向往,而当我行走在唐诗宋词中,诗意浓浓的美景便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心灵能感受到更多,又绝非一张单纯的画儿能描绘得出。

诗、词皆出于诗人的情,记得老师说过,用心灵真正去体会一首诗的内涵,首先需要有情。久了,人也变得多情了,面对旧物,面对明月,面对种种事,种种物,古人都用简易而又精美的诗向我阐述他们当时的心情。多情之人有多虑,学情于诗便是我学会诗词后的体会。

喧闹的都市中,或静坐,或踱步,吟诵着斑斓炫目的诗篇,行走在唐诗宋词里,体会诗情画意的境界,已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我的生命也因它们而精彩呢!

我国自古就有“诗歌的国度”之美誉,唐诗宋词更如一颗颗耀眼的珍珠在闪耀着光芒。小作者“行走在唐诗宋词里”,其实也就是表达了对唐诗宋词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博大精深的敬仰之情。本文有经历叙述,有抒发感悟,更有溢于言表的热爱之情的自然流露,做到了虚实结合,让文章

立意更加深刻。endprint

猜你喜欢
书海唐诗宋词文题
补唐诗宋词组佳句
书海畅游
文题
探析唐诗宋词中红色表示的意象
Taboos and English Learning
文题
罗贯中与施耐庵(下)
文题
唐诗宋词里的夏天
开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