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环境对出版业转型至关重要

2014-07-16 08:55沈水荣
出版参考 2014年6期
关键词:著作权人出版业出版物

沈水荣

实现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升级,是原新闻出版总署早在“十一五”开始就提出的战略任务。但如今,数字出版在传统出版社迟迟发展不起来,单单从行业外部生长起来,真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行”。这固然有传统出版企业资金短缺、没有技术、缺乏人才等诸多方面原因,但这些都不是根本。根本的是传统出版业内缺乏数字出版的生长环境,传统出版的“笼子”容不得数字出版这只新“鸟”生长起来。数字出版是个新生事物,“笼子”内长不起来,必然要从其外部生长起来。因此,“换鸟”不如“改笼”,把笼子筑好了,业内环境改造好了,数字出版自然就会发展起来;“笼子”不改,环境依旧,换进来的 “鸟”也很可能是病“鸟”,转型也很可能是病态转型。

一、改善体制机制环境

数字化经济本身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诞生的,数字出版的成功经营模式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不可分。民营、电信领域发展起来的新型数字出版商,都具有完善的独立法人资格。全国传统出版社名义上已经转企改制,但实际上大多数背后都还靠着“娘”,没有断“奶”,在书稿资源、干部待遇、利润分配等方面,与原来所在的国家行政机构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出版社内部,多数由一个行政部门或部门化、行政化的所谓公司在做数字出版,做好做坏都在社里一个大锅内舀饭吃,员工缺乏主人翁责任感。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之间日常矛盾突出,项目未挣钱的时候,经常为经费投入、人力和场所使用等争执,挣来了一点小钱矛盾就更大,因为有钱分了。许多出版社的数字出版做着做着,做成了一个“每年收支平衡、自我养活”的永远长不大的“侏儒公司”。如此体制下,做不起来是正常的,做起来了是例外。因此,建议政府部门及出版企业抓数字化转型,要从体制机制入手,真正把发展动力、创新活力激发出来。所有数字出版项目不做则罢,要做就得通过组建具有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独立实体来做,真正营造出“置于死地而后生”的良好环境。

二、改善政策法制环境

构建配套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是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基本保障。现在数字出版基本没有独立的政策法规体系,几乎做什么都是以传统出版为本,比照、套用传统出版的一套来做。不管“老二”长多高多大,还得穿着“老大”的衣服。

在政策环境方面,无论项目申请、预算执行,还是人才招聘、业务培训、职称评定、奖励评比,等等,大多是跟着传统出版办理。如,申请有的数字出版项目,连发下来的表格都是为传统出版制定的,不知让人咋填,更何况评定标准;数字出版作品评奖以及人员职称评定等,由传统出版内容专家担任评委,难以做出客观评审,有个专门为收录几十年出版物而开发的数据库,参加评奖时因为“里面旧书太多”而被拿下;出版业内没有正规的科技人员队伍以及科技人员职称体系,出版社大多三两个人从事技术工作,成为“少数民族”,被严重边缘化;王选的发明是地地道道的出版技术,但有个“王选奖”不知为什么设在新闻和广电行业,有出版社得了该奖,出版业内还不太认。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没有科技,出版社毫无出路。单靠一人一张书桌的劳动方式编书挣钱吃饭的时代即将过去。建立起一个体现数字出版工作特点规律的独立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势在必行、刻不容缓。当然,从2013年开始,国家对数字出版在经费上予以大笔支持,这是一项好的政策。但如果其他方面的环境问题不解决,投进去的钱很大一部分可能会打水漂。

在法制环境方面,出版业现行法律法规几乎都是以传统出版为背景而制定的,包括《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客观上主要起到了限制数字出版发展的作用。当今中国盗版猖獗、久治不愈,这实际上是传统出版法律制度与数字出版发展要求不相适应这一尖锐矛盾的反应。传统出版中,一个出版物往往只涉及一个或少量几个著作权人,因此,作品经著作权人直接授权才能出版这一法律制度是合理的。但是,数字出版是大数据出版,一个出版物(如专题数据库、多媒体电子书)往往涉及许多甚至成千上万的著作权人,大数据需要著作权的大流通、大合作,单靠一家单位、少量作品资源成不了气候。这种情况下,作品经著作权人直接授权才能出版的法律制度就不合时宜了。假如,某人现在有钱,想建立一个一万本书的数据库,规模不算大,可书在哪里、著作权在哪里,从哪里购买?在我们这样大的国度里,弄来这么多书,恐怕与上天摘星星一样难啊!于是就出现了盗版。当今,中国传统出版业外已经发展起来的数字出版商,谁也不敢说当初起家时没有过盗版行为。可见法律制度起到了逼良为娼的作用。过度限制著作权流通使用,现实中最大的受害者是传统出版社。因为盗版商本来就是“小人”,脸皮厚,不怕“打盗”;而传统出版社是“君子”,脸皮薄,羞于盗版。这也是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出版迟迟做不起来的一个奥秘所在。有传统出版社的人骂《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是一个“恶法”,理由是出版社本来就拥出版物的完整版权,该《条例》将其一半剥夺置于竞争领域,一时间大批著作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成了没有主人的“鸡”,顷刻让别人似饿虎一般吞食。有的出版社几十年出版图书的版权,短短几年内被人盗版或续签一空。《条例》主观上想维护传统出版社权益,客观上为新兴数字出版商的崛起帮了大忙。我们不评价此种埋怨的对错,但这一现象确实反映出,由于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带来了数字版权领域的无序竞争。现在有这样那样的著作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很少有促进信息网络传播权广泛交流和使用方面的法规问世。笔者认为,建立起一个体现数字出版工作特点规律的法规体系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三、改善行业文化环境

一定的行业文化在一定的生产经营方式中形成,并随着行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发展而发展。中国的传统出版行业在一百多年的纸质出版活动中,形成了鲜明的“书香”文化。整个行业崇尚书香,精于书功,献身书业。正是这种文化环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出版人,诞生了几乎容纳人类所有知识成果的优秀纸质出版物。进入数字出版时代,出版行业文化仍然是“书香”文化,但这个“书香”已经不是纸张加油墨的“书香”,而是屏幕加数据的“书香”。出版人应当在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办事习惯、工作作风等方面,有所更新,有所超越,让“书香”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一是要培育“重科技”的行业文化。传统出版产业中的技术(造纸、印刷)与内容(编辑)处于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是相互独立的业务板块,出版社的主要业务是纯粹的内容编辑加工,内部很少有科技工作,天生缺乏科技基因,对技术有一种陌生感。而数字出版是内容与技术高度融合的出版,各主要环节如编辑制作、专题数据库多媒体电子书,既不是单纯的内容业务,也不是单纯的技术业务,而是水乳交融的一个过程。但是,传统出版社做数字出版,总是摆脱不了内容与技术“两段活”的老思路,在他们看来数字出版是个单纯的技术问题,只是把纸质书上的内容数字化后拿出去销售而已。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做项目很少派资深编辑人员参与,而单纯交由技术人员承担,做不好还埋怨技术人员没本事。有的拿到项目经费后,老指望从外面引进现成的先进技术,有的居然把钱交给外部技术商,全权委托他们去做,自己图省心、很超脱,结果没有不失败的。一些传统出版社领导缺乏科技兴趣,面对数字化浪潮态度漠然。如,这些年新闻出版系统每年都举办一些数字出版大型会议,会上最活跃的是新兴数字出版商,而传统出版社大多只有部门领导或技术人员参加,社一级的领导很少露面。可见,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首先要进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学习教育,普及数字化基本知识,在业内形成人人崇尚科技、学习科技、尊重科技劳动的浓厚氛围。要通过行业内外大规模的干部交流及业务培训,建立复合式人才队伍,提高各级班子领导科技工作的能力。

二是要培育“大生产”的行业文化。传统出版基本上是“小作坊”式的生产,单个人可以策划编辑一本图书,是“单兵作战”;单本(套)图书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出版物,涉及的著作权人通常为一个或几个人。因而劳动方式的自主性、独立性比较强。数字出版是社会化大生产出版,一个产品需要许多专业岗位的劳动成果组装而成,每个员工只承担产品线上的一项分工。融入产品的内容数据往往是海量大数据,可能涉及许许多多著作权人。经常以项目的形式承担工作。因此,出版活动的社会性、协同性大大提高。这对传统出版人的思维方式、工作习惯又是一个挑战。一些出版社不惜派出纸质书做得很出色的“精兵强将”去做数字出版项目,但有的因不善于协同劳动而不易成事。传统出版经营的关注点往往在单本书上、在书里面,不善于关注大数据,不善于把千千万万本书当作一个出版物来做,以至于有的出版社以往的图书版权,短时间让新兴数字出版商续签走了都一无所知。笔者认为,传统出版业者应当通过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学习讨论,在市场竞争中增强宏观意识、守阵意识、扩张意识和拓荒精神,锻炼提高员工协同劳动的能力,包括提高承担产品线上某一分工的能力,提高参与完成重大项目的能力,提高制作开发大数据出版物的能力,真正实现“小作坊”式出版经营到社会化大生产出版经营的转变。

三是培育“快节奏”的行业文化。传统出版一本“油墨印、纸装订”的纸质书做了一百多年,基本形态没有变过。于是形成了精雕细刻、慢功出细活的良好作风,一本书可以打磨几个月,图书质量做到了极致。这一环境中,宁静多于激情,需要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心平气静,稳扎稳打。而数字出版日新月异、瞬息万变,出版物几乎不停地在更新换代,竞争十分激烈。要是慢了,一个产品刚刚上市,很可能就已经过时了。在这一环境中,激情多于宁静,需要培养一些只争朝夕,紧张快干,有张有弛,粗细适宜的工作作风和文化氛围。

(作者单位系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著作权人出版业出版物
著作权转让声明
著作权转让声明
以按需出版为抓手,推动出版业数字化转型
2017年出版物
AR与VR技术在儿童出版业中的应用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对出版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考
2015 年出版物
著作权许可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