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个体的诚信情况调查与对策研究

2014-07-14 17:04朱建军,汪军,杨萍,龙俊林,李欢
学理论·下 2014年5期
关键词:社会调查江苏

朱建军,汪军,杨萍,龙俊林,李欢

摘 要:研究了个人诚信现况及存在的问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公众在个人诚信、消费诚信以及社会诚信体系知晓等三个方面进行调研分析。基于调查结果,就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宣传教育体系、提升公众诚信意识和健全失信惩戒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社会诚信体系;个人诚信;社会调查;江苏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5-0061-06

引言

诚信即诚实守信,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具有其他道德不可替代、无可比拟的特殊价值。诚信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市场经济的灵魂,也是人生信条。个人诚信是指一个人在为人处事方面诚实守信,一诺千金,不虚妄欺诈。诚信是社会的问题,个人作为实践和维系诚信的细胞,个人诚信体系构建对于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个人诚信是社会诚信的基石,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信用程度的高低,反映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成熟程度。诚信包括行业诚信、政府诚信、商业诚信以及个人诚信等等,多者之间紧密联系。从现有研究文献来看,学者们在诚信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文献[1]研究了个人信贷业务问题,提出加强个人诚信建设对于有效防范个人信贷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文献[2]建立了公德诚信的概念,指出公德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文献[3]分析了商人群体的诚信意识对社会公众诚信意识培养具有直接影响,提出诚信应为商人精神的核心。就政府诚信研究方面,文献[4]对我国政府诚信建设进行了研究,并指出政府诚信对公众诚信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文献[5]就地方政府诚信缺失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政府诚信建设的相应对策。就行业诚信方面,文献[6]研究分析了我国质量诚信建设的现状,提出了行业协会在政府、企业、公众质量诚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文献[7]针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提出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或信息公开制度是制约不诚信行为的重要措施;就网络诚信方面,文献[8]提出网络诚信是决定电子商务未来的根本性基石,文献[9]从政府作用角度研究了江苏诚信体系建设的方向,文献[10]则从高校人才培养角度调研了学生群体的诚信问题。就现有研究来看,在诚信的价值体系、作用途径和分类别的诚信等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个人诚信研究主要集中在与其他各方面诚信建设的关联及影响分析,通过实际调查研究的文献较少。本文从个人诚信入手,以江苏区域为例,调查并分析公众在个人诚信、消费诚信以及社会诚信体系了解程度三方面的诚信情况,针对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一、面向公众的诚信情况调查要素设计

考虑到调查结果的全面性、真实性以及科学性,面向公众的诚信情况调查问卷设计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第一,问卷设计应考虑公众群体具有庞杂性,为了获取较好的统计结果,应采用较大范围的问卷调查方式,进而方便运用分析工具进行数据规律挖掘;第二,问卷设计理应强调实际性,即能够使得一般公众能结合自身经历进行问卷填写;第三,问卷总体布局应具备全面性、系统性,紧扣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由小入大,从个人到社会逐次提升。

基于上述需求,本文设计问卷主要分成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问卷填写者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个人诚信情况,主要了解接受调查者自身及其周圍公众诚信情况;第三部分是消费诚信调查,考虑到公众消费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人及社会的诚信现状,本部分针对公众消费过程中的诚信情况进行调研;第四部分是社会信用体系关注情况调查,公众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了解情况在某种程度上能体现社会整体诚信意识的系统性,本部分主要调查公众对信用体系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

(一)个人诚信情况调查

考虑到公众日常生活中涉及个人诚信的主要内容一般有信用卡使用、就业、大件商品消费等,因此,考虑到调查研究的可行性及全面性,本部分主要调查以下5个方面:个人信用卡按时还款情况、个人诚信教育接受情况、个人签订就业协议书诚信情况、消费大件商品个人信息真实情况、人际交往对他人信用关注情况。现如今,信用卡已相对普及,按时还款不仅是个人责任,也是个人诚信的体现,持卡人理应按照规定在还款期内进行还款;个人接受诚信教育的情况一定程度反映了公众对个人诚信的重视程度,认为诚信无关紧要的人一般不会主动接受诚信相关的宣传教育;在求职过程中,存在为保全自身利益而提供虚假信息的现象,就业协议书是否能够实事求是个人诚信好坏的重要体现;在日常消费过程中,存在为了及时购买到所需大件商品而提供虚假个人信息的现象,因此,消费大件商品能否提供个人真实信息也是个人诚信的体现;人际交往对他人信用关注情况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自身对诚信品质的关注程度,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诚信意识及自身诚信状况。

(二)消费诚信情况调查

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拥有不同的消费过程及经历,因此,公众对日常消费环境的认知是对社会信用整体现状的较好体现。本部分主要考察消费过程中的卖方信用情况,分别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调查:假冒伪劣商品购买情况、假冒伪劣产品处罚力度、食品安全问题评价、商家虚假宣传情况、诚信维权意识以及消费产品生产企业信誉关注度。假冒伪劣商品购买情况主要调查公众在消费过程中经历的不诚信情况,可以反映消费市场的诚信情况;假冒伪劣产品处罚力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关执法部门对消费诚信缺失现象惩治的重视程度,处罚力度越严厉则市场诚信状况越好;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普通公众最为熟悉的方面,食品安全问题的评价调查主要从公众角度对现实市场中的生产、服务等企业的行为进行评判,是现实市场中企业信用的重要体现;商家虚假宣传情况不仅可以反映市场经济中卖方的信用程度,同时也体现了公众所面临消费环境的好坏;诚信维权意识是对消费者法制意识的调查,与此同时还反映了社会信用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信用法律法规制定成熟度;消费产品生产企业信誉关注度可以一定程度上刻画出现实生活中企业诚信状况以及消费者的诚信意识。

(三)社会信用体系关注情况调查

本部分调查内容主要以公众的视角来评价我国社会信用建设的整体情况,普通民众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关注情况反映了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成熟度以及公众诚信教育普及程度。就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内容研究分析,本文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调查社会信用体系的关注情况进行调查:国家整体信用情况评价、信用情况堪忧行业情况、社会信用缺失原因,评级机构信用调级了解情况以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关注项。国家整体信用情况主要调查公众综合实际生活经历对现实社会的诚信状况做出的评价,从公众感知角度了解社会诚信环境情况;信用情况堪忧行业主要调查公众就从事行业及自身掌握知识背景对信用较差的行业做出一个大概的判断,从而了解影响市场诚信环境的主要因素;社会信用缺失原因主要从法律、经济发展水平、体制建设、失信惩戒力度等方面分析信用缺失影响因素;评级机构信用调级了解情况从一个专业的角度调查公众对信用体系建设的关注度以及社会信用宣传力度;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点关注项主要调查公众认为现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对缺失的部分,以期找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着力点。

二、面向公众的个人诚信情况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基础调查数据分析

本文主要针对江苏省进行面向公众的个人诚信状况调查,以期为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改善提供实际依据。在调查对象选择上,考虑到调查范围的针对性、普及性以及典型性,本文选择了苏南、苏北以及苏中三个区域中的南京、苏州、连云港以及南通4个城市的市民作为调查对象。在4个城市中,总共发放了211份调查问卷,每个城市约50份调查问卷,调查的男女性别比接近1:1,主要年龄段集中在20-45岁之间,被调查公众分别是4个城市的常住居民,教育背景及生活状况不尽相同,考虑到调查结果的客观性及科学性,受调查者大部分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90.05%,专科学历占7.58%,其他占2.37%。需要说明的是,我国不同区域的个体诚信情况可能有所不同,本文主要面向江苏的情况,下一步将着眼于全国的区域对比分析。

1.个人诚信情况调查分析

个人诚信情况调查主要涉及5个问题,下文将逐一列举,文中采用饼状图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而图中的A、B、C、D、E分别表示5个可供选项,如在问题1“您在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能否按时还款?”中,5个答案表示的意思分别为:A.全部;B.绝大部分;C.大部分;D.小部分;E.几乎不能。

问题1调查了公众在使用信用卡的过程中能否及时还款的情况,见图1。结果表明,选择能够全部及时还款的人数占到了68.72%,而又26.54%的人选择了绝大部分时间能够按时还款,小部分或几乎不能按时还款的选项没有人选择,这说明绝大部分信用卡使用公众能够按时还款。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数据搜集主要信息可知,信贷信息是个人信用记录的重要内容,一旦产生不良信用记录,将会增加个人银行贷款、信用卡办理等业务的办理难度,对公众个人影响较大。

问题2调查了公众接受诚信方面宣传教育的情况,见图2。其中选择非常多的有12.8%,选择比较多的有48.8%,这表明诚信教育宣传具有较高的普及性,且公众个人诚信意识有所提高。但是仍有38.4%的公众选择较少、很少甚至几乎没有接受诚信方面的宣传及教育,表明诚信教育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

问题3调查了个人签订就业协议书诚信情况,见图3。求职过程中,93%的人在于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时选择了非常诚信和比较诚信,说明在就业方面大多数人还是能够做到诚实守信的,这也是社会、企业对于人才的基本要求。企业的招聘过程有一定的成本,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的不诚信会给招聘企业带来利益的损失,本调查表明有7%左右的人选择了一般和很少在签订就业协议时保持诚信,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损害对方的利益也是一种不诚信,因此诚信教育宣传过程中应该注重加强个人的责任意识。

问题4调查了公众在购买大件商品时,是否有出具虚假证明的情况,见图4。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一些人为了个人利益,在消费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的现象,如在购买限购商品房的过程中,有些人为了降低交易价格而假离婚,故意躲避国家政策限制。本部分调查结果显示83%的人选择了完全没有和几乎没有,而有17%的人选择了很少,小部分,甚至是经常,可能是我国大宗商品购买的程序严格造成的,同时表明部分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不诚信的行为,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建立相应的诚信機制加以规范,因为大件商品具有较高的价值,一旦发生将产生较为恶劣和严重的社会影响。

问题5调查了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是否关注对方的信用信息情况,见图5。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关注他人的信用状况不仅反映了个人诚信意识的薄弱,同时也反映了自身的诚信品质。本次调查现实85%的人选择了非常关注和比较关注人际交往过程中对他人信用情况,而另15%的人选择了一般、很少关注他人的诚信状况,结果表明大部分人能注重与自己交往人的信用情况,而还存在一部分人的诚信意识不是很强烈,有待改善。

2.消费诚信调查分析

问题6针对公众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图6显示有69%的人选择了非常多、比较多以及一般3个选项,仅有31%的人选择了很少或几乎没有。调查结果表明,在日常消费生活中,一个普遍现象是假冒伪劣商品在市场中盛行,而假冒伪劣产品的大量存在已经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绊脚石。其中假冒伪劣商品在市场中存在的原因之一就是相关法律制度对不诚信现象的制裁力度不够,或者说惩罚机制不健全,只有不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才能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从而净化市场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地发展。

问题7调查了公众对于假冒伪劣产品处罚力度的看法,结果见图7。调查数据显示,仅有17%的人选择了非常严厉或比较严厉,然而83%的人选择了假冒伪劣产品的处罚力度一般、不够严厉甚至没有处罚。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公众认为相关部门对于假冒伪劣产品生产厂家的处罚力度不够,惩罚机制欠缺,从而导致市场上大量假冒伪劣产品的盛行,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公众对于社会信用体系中法律制度方面不断完善的期许。

问题8调查了公众对食品安全情况所持有的看法,调查结果见图8。数据显示,90%的公众表示对于我国目前的食品安全状况比较担忧甚至非常担忧。“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各种食品安全“门”不断考验着消费者的承受力,如何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成为重要议题。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建立健全有效的食品安全保障机制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问题9调查了公众对于商家虚假宣传的看法,结果见图9。调查数据显示,83%的人认为目前市场上商家虚假宣传的情况比较严重甚至严重,仅有少部分的人认为情况一般、很少或者几乎没有。结果表明,商家利用广告进行虚假宣传的现象是比较严重的,虚假广告宣传的行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特别要对一些重要的广电机构加以严格管制,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广告监管,加大虚假宣传行为的打击力度。

问题10调查了公众在遇到不诚信待遇时是否能够主动维权,调查结果见图10。数据显示,仅有4.27%的人选择会在所有遭遇不诚信待遇时主动维权,55%的人选择了全部、绝大部分和大部分,而另外45%的人则选择几乎不会主动维权。调查结果表明,公众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利益的意识较为薄弱,存在一半左右的人未能主动维护自己的权益,同时这也是为何假冒伪劣猖獗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不断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才能使得社会信用体系中的法律法规得到合理运用,从而不断得到完善。

问题11针对公众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是否关注企业的信誉等级,结果见图11。数据显示79%的人选择了非常关注或比较关注,21%的人选择了一般或很少关注。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人在消费过程中具有较强烈的诚信意识,能够积极关注购买商品生产企业的信誉情况,这对净化市场环境具有正面影响。但是仍然存在一部分公众的诚信意识有待提高,需要加强诚信维护意识。

3.社会诚信体系调查分析

问题12从社会诚信体系整体方面调查了公众對我国整体信用情况的看法,调查结果见图12。数据表明,仅有28%的人对我国整体信用情况持乐观态度,选择了信用情况非常好或者比较好。其中72%的人认为我国整体信用情况一般、比较糟糕甚至很糟糕,企业、个人甚至政府诚信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公众对国家整体信用环境的信心,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迫在眉睫。

问题13针对公众认为我国信用堪忧的行业进行了调查,具体结果见图13。其中31.47%的人认为食品行业诚信缺失情况最为严重,虚假广告宣传的充斥使得22%的公众认为广告行业信用状况堪忧,网络消费市场的崛起使得假冒伪劣产品从实体消费市场蔓延至网购市场,20.46%的人认为网购行业的诚信缺失较为严重,认为教育及金融行业信用状况堪忧的人数比例分别为12.87%和12%。

就上述一系列诚信缺失情况的调查,问题14就公众认为造成诚信缺失的具体原因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详见图14。其中A为家庭教育问题,B为学校教育问题,C为社会教育问题,D为法律问题,E为失信惩戒力度,F为执法力度,G为经济发展水平,H为个人问题。约有32%的人认为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是社会教育问题,存在28%的人认为诚信缺失状况严重的主要原因是相关部门失信惩戒的力度不够,从而导致失信行为猖獗,另有13.27%的公众认为是执法部门执法力度欠缺导致诚信缺失严重。综合来说,公众认为导致诚信缺失情况严重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诚信宣传教育、失信惩戒制度以及执法部门执法问题。

问题15就公众对评级机构信用调级了解情况进行了调查,该问题从一个专业的角度调查公众对信用体系建设的关注度,并对社会信用宣传教育力度有一定的体现,具体结果见图15。数据显示,47%的公众对于评级机构信用调级情况有一定了解,而超过50%的人对该方面情况了解甚少,调查结果反映了大部分公众对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社会信用教育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问题16调查了公众认为我国应该重点从哪些方面加强信用建设,本文就完善信用立法、加大惩罚力度、加强监管体系以及增强信用宣传教育四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见图16。数据显示,22.81%的公众认为应该完善信用立法,只有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才能使得有法可依;32.76%选择了加大惩戒力度、增强违法成本,认为只有更严厉的惩罚机制才能使得失信者有所顾忌;25.21%的人认为应该加强监管体系,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9%的人认为应该增强信用宣传教育,强化公众的信用意识。总体来说,四个方面的选择程度较为平均,因此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目前任务艰巨,在每个方面都应该加以关注。

(二)基于调查结果的公众诚信情况分析

1.公众个人诚信情况良好,诚信宣传教育有待加强

本文调查问卷针对公众个人在信用卡消费、就业诚信以及消费诚信等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诚信状况表现良好,一方面表明公众个人诚信状况良好,另一方面表明现有的法律法规起到了应有的作用,能够有效敦促公众个人诚实守信。针对公众个人诚信教育宣传力度的调查结果表明,诚信教育宣传具有一定的普及性,个人诚信意识有所提高,仍存在一部分公众的诚信宣传接触不多,诚信宣传教育有待加强。

2.消费市场诚信缺失情况严重,亟须建立健全失信惩戒制度

本文调查问卷通过公众在日常消费过程中卖方信用情况的调查,刻画出消费市场的诚信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假冒伪劣商品大量充斥市场,商家虚假宣传情况较为严重,食品安全问题较为突出,市场惩戒力度欠缺,更为致命的是,由于打假的流程烦琐,公众诚信维权意识较为薄弱。综合体现出消费市场诚信缺失情况堪忧,卖方信用欠缺严重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完善的失信惩戒制度亟待建立健全,执法力度有待加强,从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3.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待加强,信用立法、惩罚、监管及宣传需全面提升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从公众的视角来说,我国目前整体信用环境较为一般,食品、广告、网购、教育以及金融等行业信用情况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失信状况,社会诚信教育体系不完善、失信惩戒强度不够、执法力度欠缺等问题是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公众认为应该加强的信用体系建设项目调查表明,我国信用体系建设仍处在初级阶段,各个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应该完善信用立法,使得有法可依;增强惩戒力度,加大违法成本,让失信者付出代价;加强监管体系和执法,给诚信建设以保障,同时应扩大信用宣传和教育,加强公众诚信意识。

三、提升公眾诚信的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信用宣传教育体系建设,全面固化公众诚信意识

根据本文针对公众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公众信用宣传教育方面存在一定问题,信用宣传教育力度有待加强,公众诚信意识有待提高。针对本文在公众个人诚信方面问卷调查结果反映出的问题,应该结合现实生活情况,进一步完善现有信用宣传教育体系,扩大信用宣传教育范围:从细节入手,精心设计诚信教育内容,结合公众日常生活诚信问题进行具有针对性地教育宣传;从基础入手,建立学前教育至高等教育的系统性信用宣传教育体系,设计科学、合理的诚信教育规程,将信用理念深入民心,从而全面提升公众个人诚信意识。

(二)建立健全失信惩戒机制,强化消费市场诚信监管

通过对公众在消费诚信方面的调查,反映出目前我国消费市场卖方诚信缺失现状严峻,假冒伪劣商品制造猖獗,商家虚假宣传现象较为普遍,食品安全问题尤为突出。由于消费者维权意识薄弱以及失信惩戒机制不完善,导致上述问题较难得到控制。针对本文问卷调查结果反映出消费市场存在的问题,应该建立健全的消费市场失信惩戒机制,从严治理,加大违法成本,为打击诚信缺失行为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消费市场诚信监管力度,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保护普通消费者合法权益,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氛围和消费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全面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信用立法、惩戒、监管及宣传

根据调查报告结果显示,公众认为目前我国社会整体信用状况不容乐观,食品、广告、网购、教育及金融行业信用缺失现象严重。从公众角度来看,在信用立法、失信惩戒机制、信用监管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根据公众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目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需全面提升,在信用立法、失信惩戒制度设立、监管、执法体系及信用宣传教育体系构建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强化,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樊德琪.从个贷风险看诚信建设的重要性[J].中国西部科技,2008(11):62-63+58.

[2]陈志兴,林榕岚.公德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J].前沿,2006(7):104-106.

[3]闫向连.恪守诚信原则弘扬商人精神[J].中国城市经济,2011(3):196.

[4]张国桐.浅谈我国政府诚信建设的基本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2):5-6.

[5]段文洋.浅议地方政府诚信缺失问题以及对策[J].政府法制,2010(19):59.

[6]赵中辉.论行业协会在质量诚信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5):25-40.

[7]翟云岭,任毅.我国诚信体系构建中的若干法律问题[J].法治论坛,2008(1):111-122.

[8]宋世伦,刘岩松.关于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的思考[J].征信,2012(1):54-57.

[9]朱建军,刘小弟,刘思峰.基于政府作用视角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征信,2013(2):58-62.

[10]龙俊林,汪军,朱建军.面向学生群体的高校诚信情况调查[J].征信,2013(8):56-60.

猜你喜欢
社会调查江苏
Changes in China in the eyes of a foreigner
数读江苏
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委托开展社会调查之探索
未成年人犯罪办案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深度推进社区矫正建设的问题与抉择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