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徐艳 通讯员 金军
板凳要坐十年“热”
——余姚“小板凳”农村群众工作法侧记
文/本刊记者 徐艳 通讯员 金军
印象中余姚泗门镇的谢家路村是十多年的老先进典型了,老书记钱健康上过2005年12期浙江共产党员杂志的封面,“我当村里的调解员的时候,大家常常坐在板凳上,围拢在一起,拉家常、说想法。”钱健康说:“如今村子发展了,‘坐板凳’的基本功焕发出了更大的活力。”
近十年来,村党委秉承“富而思进求发展,永不满足创新业”的谢家路精神,紧紧围绕“党建引领、幸福群众”总目标,总结探索出“小板凳”农村群众工作法,小板凳越坐越热,村里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等数十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
2013年9月,村党委就“环村道路改建游步道”工程征求意见时,有村民提出反对。村干部得知情况后,走进农户,拉来板凳,叫来党员干部、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一交流才发现,原来有村民把“游步道”听成了“有葡萄”,所以才不同意。症结找到了,问题很快解决。
谢家路村从健全基层党组织入手,通过支部、村干部、党员三级联动,切实增强党组织与党员的互动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管理的积极性、村无职党员作用发挥的自觉性,不断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内和谐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房屋拆迁、土地征用,有人将它称为“天下第一难”。但是,在谢家路村却进展顺利。原因很简单,因为有党员的示范带动。2010年,村里规划实施新大陆农业科技园区建设项目,需要流转村民土地2000多亩。在党员的带动下,村里不到10天就与1275户村民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占总量的99%。而在谢家路江拓宽工程中,第一村民小组党支部仅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完成了涉及43户、61亩的征地任务。
谢家路村坚持将涉及村级组织发展的重大事项以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在板凳上议、板凳上定、板凳上评,真正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
2006年5月,谢家路村发动党员对新农村建设提建议,两位普通党员沈国生和杨晓芳看到村民对丰富文化生活的渴求,提出了开通数字电视提案,得到了党员们的支持。经村民代表会议表决,投资50余万元的数字电视工程顺利开工,谢家路村也成为了全市第一个数字电视村。
2011年的一次支部例会中,党员封立君提出,去年下半年,拓宽后的光明北路仍使用旧路灯,不少村民希望更换成更环保节能的LED灯。支部党员讨论后,很快写成了书面建议,并送到村委会。16盏LED灯,需花费10余万元。两天内,村委会作出肯定答复,用一周时间办理了相关手续,1个月后道路配套安装了LED灯。封立君在提议评议表上表达了“满意”。2011年3月初,他提议加宽田间道路,方便运菜的三轮车双向通行。村里赶在榨菜收割前,拓宽、夯实了小道。
村里有定期的“板凳会议”,对村民反映集中的基层组织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民生实事工程兴办、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稳定和其他事关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由联系党员提出提案,支部讨论形成初步解决方案后上报村党委,村党委对提案提出办理意见,提案办结后,及时答复村民。按照这种收集民意、提交提案、方案论证、党员讨论、形成决议、作出决定、监督实施、结果公开的“阳光村务八步法”,村里顺利通过了光明公路拓宽改造、新村住宅区建设、农民公园改造等一系列村级重大事项决策70多项。另一方面是全方位公开。每月底将村级动态信息、“三资”管理情况及提案办理情况、重大事项决策执行情况等13项内容,通过公告张贴栏、印发《阳光月刊》、数字电视公示等方式面向村民公开,村民如果认为某一笔支出不合理,都可以通过“党员提案单”或“村民意见单”提出质询,实现“村里的事儿村民说了算”,大大激发了广大村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2007年以来,村民对班子成员的民主测评满意度每年在98%以上,2001年和2007年,村民代表两次联名要求给村干部加薪。
余姚市泗门镇谢家路村第一党教点负责人章先荣和33名党员一起学习党的十八精神,热议镇里出台的开展访民情解难题促和谐活动实施方案。
泗门镇谢家路村村民宣光潮拿着前天刚去医院就诊的医疗发票,早早来到村便民综合服务站,领取医保补助。根据谢家路村党委出台的民生普惠工程有关补助政策规定,他在享受农村合作医疗实时报销的基础上,村里还可给予个人自负部分20%的医疗补助。
“医保”窗口工作人员黄素珍一边热情招呼,一边接过老宣的医疗发票,用计算器仔细地核算起报销金额。“按规定,你这次可补助50元。”不一会,她就麻利地为老宣办好了医保补助手续。
“现在仅仅8点刚过,我这个医保窗口已经办理了三笔‘业务’。”黄素珍告诉记者,为方便村民办事,村便民综合服务站实行6天工作制,每天早上7点半准时“营业”,她自己每天7点钟不到就出门了。
正说着,贵州籍务工人员夏永洪走了进来。他是前来办理暂住证的。经过身份核对和登记,“外口管理”窗口工作人员告诉他下午就可取证。夏永洪兴奋地说,现在不仅能在村里办暂住证,而且免费,比以前方便多了。
谢家路村党组织在完善服务体系、就地化解矛盾、建立帮扶机制上下功夫,不断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外化于形,惠及村民。
便民综合服务中心实行6天工作制,每天早上7点半准时“营业”,每周二、周五实行“白+黑”工作制,更加方便上班村民办事。
老娘舅调解员、村庄平安巡逻员、社会治安信息员、卫生保洁监督员、文艺骨干宣传员、空巢老人结对员、弱势群体帮扶员、中心户长联络员、新老村民联谊员、青少年成长关爱员等一系列服务组织,在民间纠纷调解、扶贫帮困、爱心服务、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村容村貌改善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形成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难事疑事化解到户,矛盾不上交的工作格局。12年来,村里没有发生一起群体性上访案件。2013年谢家路村被评为浙江省首届“十佳群众最满意的平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