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伟彬
摘 要: 本文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探究学生厌学的原因并寻求解决途径和对策,旨在为体育运动学校的数学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为提高体育运动学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体育后备人才等提供依据。
关键词: 体育运动学校 数学厌学 原因分析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国办发[2010]23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对运动员文化教学方面的要求,强调要“不断提高运动员文化教学质量”。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指出:“我们绝不能为培养10%左右的优秀运动员,就牺牲掉90%孩子的文化教育!”加强业余体校文化教育已进入实质性的阶段。目前,在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浪潮中,体校生源越来越紧张,生源质量越来越差,相当一部分具有一定体育特长但文化课成绩较低的学生进入体校后,其后文化学习方面受到阻碍,特别是数学学习,厌学情况相当严重。如何改善这些学生的数学厌学情况,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是体校数学教学工作者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厌学”调查及原因分析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对本校体育中专三个年级215名学生的数学“厌学”状况作了问卷调查。结卷调查问卷,运用归类法,从学生、教师的角度研究导致体校学生数学“厌学”的原因。
体校学生数学“厌学”的主要原因(n=215)
(一)学生方面。
1.学生数学学习基础差。某些学生从小就没有受到系统的完整的数学教育,训练、比赛、家庭等各种因素造成数学知识断层,上课时听不懂。
2.学生缺乏动力。体校学生作为普通中专学生,没有升学压力,导致他们学习动机不纯或不明确,所以他们学习无目的、无动力、无激励机制,认为拿多少分数不重要,直接影响数学学习动力。
3.学生缺乏自觉性。某些体校学生不愿开动脑筋,缺乏自觉学习的习惯,没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认为自己的刻苦已经用在训练和比赛上,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没有激情。
4.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某些体校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不到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不认真听讲,课后练习草草了事,或者抄袭,只单纯地为完成作业,久而久之,对数学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5.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某些体校学生在学习上屡次失败,完全感受不到成功的快感,自认为体育比数学有趣无数倍,感到学习数学很无聊、很枯燥,情绪非常低落,导致没有上进心和积极性。
(二)教师方面。
1.教学方法比较陈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习惯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通常比较单一,尽管引入多媒体教学,但教学过程一般仍是讲解—布置—批阅—再讲解。在课程的安排上,教师必须根据授课计划,顾及课堂纪律,很难做到学生是否学懂弄通,教与学没有得到有机统一。教师往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个任务,为了任务而开展教学,使课堂变得枯燥无味,没有吸引力。
2.责任心减弱,学习钻研不够。体育运动学校没有升学压力,某些教师通过几年的教学摸索,积累一定的资本后,知识更新就会停滞不前,加上近几年体校招生困难、生源质量降低,认为已有知识无需更新。教师再培训方面,在体校的发展上受制于“金牌战略”,“并训并重”已成为空话,学校往往向训练方面倾斜,对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教师的责任心减弱,逐渐出现惰性,学习钻研的意识也随之消失,每天重复着例行的备课、上课、改作业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平稳有序、缺乏挑战的这一现实使教师教学水平停滞不前,发展空间较狭隘。
三、思考与对策
学生学习数学,最主要的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改变体校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使他们产生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教师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评价机制上都要有所改变,以适应体校学生的程度。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是对学生的学习起推动作用的心理因素,是直接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需要。动机对学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笔者认为激发动机和兴趣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创造宽松自由、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并促其自觉学习的保证,体育运动学校教师在教学中应更注意营造宽松自由、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开发。教师要在课堂上发扬民主教学,在保证讲解充分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质疑和发表意见的机会,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教师要适时给学生以恰当的鼓励和表扬,既提高学生的思考兴趣,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基础、学习任务,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是教师的一项常规的创造性工作,也是教学改革的不断追求。以往某些体校教师在授课时墨守成规、拘泥于教材,不愿花时间创设可以优化教学效果的情境,使课堂沉闷、枯燥、效率低下,这是必须正视的问题。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尝试以下方式,如可以借助多媒体的制作、联系生活实际、设计课堂实验、创设故事情境、运用优美的导语、巧妙的课堂语言等。
3.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克服畏惧学习的心理。从入学的成绩看,体校学生成绩普遍很差,在过去的学习经历中,文化学习是他们的最弱项,特别是对数学学习已经没有自信心。可是自信心是成功的重要支柱,而欣赏是增强自信的最好途径,教师的态度是学生对自身价值判断的最大依据。教师应采取各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教师对学生的赞美和欣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教师要养成这样的职业习慣:欣赏自己面对的每一位学生,欣赏他们的兴趣、爱好、努力,欣赏他们的点滴进步,而不拘泥分数。教师的这种赞美与欣赏能够树立并逐步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引导学生克服学习困难,不断进步。
(二)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注重课本知识的学习、积累和应用。课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学习课本知识,除了教给学生通用的一般方法,如预习、听讲、复习、作业、应考、课外学习等方法外,还要求他们学习数学不能死记硬背,应侧重理解。在教学中要逐步掌握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与转化等数学实现方法,进行沟通、疏理,由点连成线,由线织成网,使知识便于储存和易于被激活,注重应用数学的意识,改进学习方法,构建适合自身特点、符合自身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法。
2.采用分层次分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所谓分层次教学法,是指在部分班级中,按照学生某一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水平,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进行不同的考核,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一种教学方法。
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年龄差距大、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特殊校情及素质教育的要求都呼吁分层次教学的迅速实施。分层次教学可采用以下主要做法:
(1)在了解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层分组。任课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了解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状况,把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六个小组。六个小组即是每一层次有两个小组,方便同层次小组竞争。
(2)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分层次备课。分层次备课是实施分层次教学的前提和保障,教师应根据不同层次的情况,每一课都制定出初级目标、中级目标、高级目标,采用复式备课的方式,细化教材,分层次设计教案。教案要详尽、充实,体现出不同层次的具体目标。
(3)对三个层次的学生落实分层次施教,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教师在分层施教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工作,不能一概而论:教学方法要分层次、课堂提问分层次、课堂练习分层次、布置作业分层次、最终考试考核的试题内容也要分层次等,特别是考核评价,不能拿不同等级的学生进行比较,只跟自己比较,跟同层次小组比赛,而且不能用具体的分数表示。
3.教师合理调整教学内容,降低课程难度。体育运动学校的文化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相比,在培养目标和方式上有很大的区别,课程如选择使用普通高中的教材,因体校学生的学习时间短,学习基础差,所以教师必须合理調整教学内容,降低难度。
(1)教师要对所讲授课程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选择,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文化基础和接受能力相适应。教师要抓住每章节的重点和本质的内容重点讲授,深入浅出,次要的和简单的内容留给学生自学,删减难度大又不太重要的部分,不要求面面俱到。
(2)教师应充分注意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及各部分内容的过渡,保持教学内容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总之,体育运动学校的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调整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要分清主次和难易,只抓重点,使学生学习得到要领,弄懂一个问题再解决下一问题,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感到成功感,宁可放弃教学进度也要保证这种成就感。
(3)教师要及时更新、补充教学内容。现在的知识日新月异,老掉牙的陈旧知识无论如何都唤不起学生的兴趣。优秀的教师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知识渊博、博古通今才能不断地调整、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做到死教材灵活用,及时更新知识。在体育运动学校教材陈旧的实际情况下,教师要发掘旧教材的新教义,不能像放电影一样重演,毫无改进。只有与时俱进,才不会被淘汰,教师、学生亦然。
(三)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1.对学生的评价:由单一内容评价向多元内容评价转变,采用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绝对评价与相对评价相结合。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出勤、学习态度、兴趣、合作态度等。在对学生的期末成绩评定中,应是综合评定成绩:期末成绩指期末考试的卷面分、平时测试卷分、课堂表现分、作业分的综合,具体的比例可以在学期开始时和学生协商制定。这样,学生能考虑自己的优势争取提高成绩,避免一考定成绩,避免学生因数学考试总是不及格而自暴自弃,增强学生学习的劲头,从中感到愉快,增强自信。
2.对教师的评价:适当地加入学生对教师授课水平的评价,这一部分的评价分比值不宜高,因为学生的评分还是会带有比较主观的印象,但是有这个评价分值,让学生觉得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不是领导和被领导或这是上下级的关系,而是有平等的价值体现,学生更易融入学习中。另外,教师也可以有改变的动力,这个评价可以作为参考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柴永香.体校数学学困生成因分析及教学对策[M].济南:山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邹爱鑫.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厌学现状的分析及对策[M].2010.
[3]梁秀平.关于厌学原因及厌学矫治对策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0).
[4]岑廷荣.厌学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对策[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7(09).
[5]凌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J].新课程学习(教育学术),2009(06).
[6]刘辉.关于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及其控制策略[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7]姜文国.学生厌学情绪的心理分析[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01).
[8]蔡卡宁.大学生厌学的分析与应对措施[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