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隔缺损:多导联R波切迹1例

2014-07-11 08:37:04吴杰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4年4期
关键词:切迹右束下壁

吴杰

• 病例报告 •

房间隔缺损:多导联R波切迹1例

吴杰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27岁。活动后胸闷,气短2月。查体:血压104/68 mmHg,心率90 次/min,无唇绀。胸前左缘第3肋间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超声心动图:左房、左室不扩大,右室流出道增宽(38 mm),右房及右室扩大,室间隔不增厚(9 mm),房间隔中部见27 mm连续中断,EF:63%,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入院时心电图示(图1):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下壁Ⅱ、Ⅲ、aVF导联及V2~V4胸导联R波中部可见切迹。心电图诊断: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多导联R波切迹。

入院后3天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术中可见房缺大小约10×20 mm大小。术后第11 d心电图记录示(图2):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与术前心电图比较,下壁及胸导联R波中部切迹消失,胸导联V2~V6导联T波倒置(考虑可能与手术损伤有关)。

2 讨论

房间隔缺损最常见的心电图表现为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自1996年Heller首先描述Crochetage R波切迹可做为房间隔缺损一个新的、独立的心电图诊断指标以来,该心电图表现愈来愈受到临床及心电图医师的重视,使部分房间隔缺损患者经Crochetage R波切迹的心电图表现即可得到诊断。

图1 术前心电图示: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多导联R波中部可见切迹

图2 术后11 d心电图示: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多导联R波中部切迹消失

Crochetage R波切迹通常定义为:心电图下壁Ⅱ、Ⅲ、aVF导联存在明显的R波切迹,且R波切迹出现在R波的顶峰、升支、或降支。本文报告的房间隔缺损患者的R波切迹出现在多个导联。提示此类患者的R波切迹除见于下壁Ⅱ、Ⅲ、aVF导联外,亦可见于胸导联。关于R波切迹的病理生理机制仍然不清楚,该患者的术前超声心动图提示有右心负荷增大(右房和右室均扩大),而术后伴随右心负荷减轻而R波切迹消失,支持房间隔缺损患者R波切迹与肺动脉高压及局部传导障碍等因素有关的推断。

[1] Heller J,Hagege AA,Besse B,et al. "Crochetage"(notch) on R wave in inferior limb leads:a new independent electrocardiographic sign of atrial septal defect[J]. JACC, 1996,27(4):877-882.

[2] 郭继鸿. Crochetage R波切迹[J]. 临床心电学杂志,2011,6(12):469.

R654.2

A

2095-4220(2014)04-0233-02

2014-08-25)

(本文编辑:崔俊玉)

430030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

猜你喜欢
切迹右束下壁
反向全肩关节置换术后肩胛骨切迹
体检者心电图QRS波终末切迹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CT三维重建图像分析肩胛骨冈盂切迹的形态学分型特征
中医正骨(2021年12期)2021-02-18 04:26:28
心电图预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及预后的价值
3D打印截骨导板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切迹发生原因的初步研究*
右束支不完全隐匿性文氏现象1例
在健康查体中常规心电图对伪性右束支阻滞识别与评估
13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的护理
天津护理(2015年4期)2015-11-10 06:12:02
心电图判断中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
A型、B型心室预激合并右束支阻滞各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