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内涵、模式与实施

2014-07-11 02:58汤百智孙志河
职教论坛 2014年3期
关键词:岗位职业专业

□汤百智 孙志河

一、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内涵

(一)职业教育专业与社会职业

职业教育的专业是为了培养社会职业人才而设立的, 它是教育部门根据劳动市场对从事各种社会职业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需要以及学校教育的可能性所提供的培养类型[1]。职业教育的专业不等同于学科门类,不侧重于学科分类的学术性和系统性。

社会职业,从个体角度讲,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个体只有从事的是社会分工所需要的那一份工作才能成为他的职业。 从社会分工角度讲,职业指在业人员从事工作的种类。 社会依靠职业活动运转发展,个人要依靠职业活动贡献于社会,获得报酬以谋生。 社会职业具有四个基本特征:群集式的工作资格,规范的工作领域, 层级型的工作空间和社会化的工作价值。从职业的四个特征可以看出,职业要求个体从事职业活动应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个体职业活动在社会劳动分工中地位具有特定的职业功能,个体通过职业活动实现自我融入社会价值体系应有的社会形态。 职业可以规范职业劳动(实际的社会职业或劳动岗位),也可以规范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和教学)的标准。所以,职业教育的专业具有很强的职业属性,即职业活动中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可以通过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来获得,职业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制定要参考和依据本专业所覆盖的职业对从业者职业资格的要求,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实施要遵循和模拟专业所涵盖的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和工作情境。 只有这样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方能满足和适应社会职业岗位的需要,受到社会的欢迎。

(二)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

职业教育专业的“职业性”,反映在职业教育教学中体现为专业教学过程应与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具有一致性。 而且专业教学是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阶段,是职业学校重要的教学环节。

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通常是指职业教育教学的某个阶段,该阶段或教学过程是以传授专业知识与技能,提高职业实践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的教学。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阶段主要是通过设置不同的课程及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来实现。

职业学校课程体系中, 有以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为专业教学打基础的基础文化课和专业基础课等学科课程。这些学科课程的教学不强调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一致性。但是在课程体系中有为提高专业知识和职业实践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的专业课程和实习、实训教学,则需要体现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一致性。

(三)坚持专业教学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相一致的理念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应满足和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具有完成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的能力,而具备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能力,必须具有完成工作任务的知识和技能,工作知识和技能是职业岗位工作过程所需的 “知识”与“技能”,其形成主要有两个来源,一类是在工作实践中“生产”出来的,即工作诀窍,它是在工作过程中自我获得的, 是工作中直接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另一类是学科知识在工作过程中应用的结果。这两种类型的知识,其存在形式都与以学科形式存在的知识不同,它是依附于工作过程的,尽管工作知识也有其自身抽象的概念、理念和规则,同时也有它自身的结构,但在本质上,这些“知识”与“技能”都是和工作过程的情境相联系的,工作知识与技能只有通过职业活动才能得到明确界定,也正是这些职业活动建立了工作知识得以产生和使用的框架。由于工作知识和学科知识的存在所依附的载体不同,导致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过程要关注和引入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改变传统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过程,将职业岗位的工作过程、工作任务与工作情境引入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树立专业教学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相一致的理念。

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模式

建立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模式需要将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引入到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中,要运用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分析方法,对职业教育专业覆盖的职业岗位进行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 归纳出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式,以及岗位应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的知识、技能和工作态度等。 然后将这些真实的工作任务及相关知识、 技能进行教学情境的设计,转化为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可以实施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并将相关的“学习性工作任务”通过一定方式的归并和组合,构建出职业教育的专业课和实习、实训的教学内容。

(一)建立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型

运用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分析方法,实现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相统一,其关键的一步是分析出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将其转化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教学过程。 为此,我们有必要先搞清楚何谓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然后再分析、归纳出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型。 对工作过程的理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工作过程指的是旨在实现确定目标的生产活动和服务活动的顺序,狭义的工作过程则是指向物质产品生产的顺序即“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善的工作程序。 ”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2]。

将工作过程解释为“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系统”, 是指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从开始接受工作任务到完成工作任务获得工作成果期间,在时间上是一个变化和流动的过程,在空间上有人和物的位移,在行动上有人操作和物体的运动,在这个“流动”、“位移”和“操作”中所运用的工作方式、采用的手段和使用的工具都是遵照工艺流程和规则有序的在运行,即工作过程的基本结构与环节是有规律可循的,是一种相对固定的结构。从表面上看,工作过程在不同企业中,存在同一个职业岗位其工作过程采用的方式、手段和工具可能并不完全相同。 但是,通过对不同企业相同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分析, 发现无论工作任务的大小和复杂程度的不同,还是企业规模的大小以及产品类型的不同,其职业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都是按照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顺序来实现所要求的工作成果的过程,不同企业的同一种职业工作岗位其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式是基本相同的。 运用职业分析方法,就是要找到和发现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共性部分、关键环节和固定结构。

运用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分析方法,在研究了大量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的基础上, 德国职教专家(Sonntag,K)以企业某一职业岗位为例,对技术工人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职业行动可以用“完整的行动”模式以及工作过程的四要素(四要素是指:目标、工具及辅助方式、工作对象和工作方式)来实现工作任务的完成。 本文作者结合我国企业生产过程的具体情况,参照德国职教专家(Sonntag,K)总结的职业行动的“完整的行动”模式, 建立了企业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型(见图1)。即企业的职业岗位中,技术工人接受一个工作任务后,第一步需要明确具体的工作任务和目标;第二步对具体任务做主观的综合性的分析和归纳,即通过自身的能力寻求帮助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从外界获取有关信息,做出完成工作任务的决定;第三步对工作任务完成进行规划,制定工作任务的实施计划;第四步依据实施计划,协调工作过程的要素,包括工作目标、使用工具、工作对象和工作方法,协调好工作任务之间的逻辑关系,按照工艺流程和规则来实施、完成工作任务;第五步检查和评价工作任务,出具书面检测材料,调整工作过程与操作方法。

(二)构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模式

获得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式不是目的,还需要对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型作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即对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型进行职业教育教学论意义上的研究和归纳,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基本模式为样本,参照企业中技术工人从接受工作任务到完成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的各环节将其归纳成五个重要的阶段:明确工作任务与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计划、检验和评估工作任务。并对这五个工作步骤进行教学论意义的设计,将其转换成适合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与教学情境的教学模式,形成“确定学习任务、收集获取信息、决策与计划、实施计划、检查与评估学习任务”这样五个步骤,构成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模式(见图2)。

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实施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以知识和单项技能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模式,转变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过程,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学习性工作任务” 是对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的“教学化”处理的学习任务。 为此,需要对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有一个明晰的认识。

(一)职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是一个职业的具体工作领域,又称为职业行动领域,它是工作过程结构完整的综合性任务,反映了该职业典型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过程能够促进从业者的职业能力发展[3]。

典型工作任务描述的是职业岗位中一项完整的工作行动,包括计划、实施和评估整个行动过程,它反映了职业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以及该任务在整个职业中的意义、功能和作用。 它是根据一个职业中可以传授的工作关系和典型的工作任务来确定的,典型工作任务具有以下特征:

1.典型工作任务不是具体的职业工作过程或工作任务,它在一个复杂的职业活动中具有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 这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包括计划制定、任务实施、结果检查和评价等步骤。

2.典型工作任务可以表现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内容和形式,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过程是一个将现实的、客观的工作任务按照一定主观标准进行系统化的处理过程[4]。

3.典型工作任务是职业岗位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工作,在整个企业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里具有重要的功能,即通过它能够理解该任务在员工成长发展中的内容、功能和意义。

(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学习性工作任务”的设计

职业岗位典型的工作任务是源于企业实践,是针对一个职业而言的。通过对职业岗位分析获得的典型工作任务不能直接引入到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需要对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即通过二次开发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在专业教学中可以实施的“学习性工作任务”。

1.运用职业岗位工作分析法,开发“学习性工作任务”。 要想把职业典型的工作任务引入到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中,需要职业工作系统(即企业、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等) 与职业教育系统(即职业学校、学校中的专业课、实训教师、课程专家等)共同合作和开发才能实现。

职业工作系统的有关人员要依据职业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 课程结构和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对职业学校专业覆盖的职业岗位和技术要求变化通过调查、访谈、观察和亲身体验等方法,分析、归纳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需要的典型职业工作任务作为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设计和开发的依据和参考。

职业教育系统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特色,依据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自身的结构和教学条件,将职业工作系统分析、归纳出的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对其进行“教学化”的处理。教学化处理的涵义是以职业教育教学论和有关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行动导向为宗旨,对典型职业工作任务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将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转化为专业教学过程实施的“学习性工作任务”。这样专业教学就可以展开了。

学习性工作任务获得是需要将典型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进行整合形成,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形成过程如图3 所示。

2.以职业教育教学论为指导,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 职业教育教学论是与职业教育教学有关的理论,包括职业教育的教学价值取向、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职业教育的教学评价以及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职业教育的行动导向教学问题等。

图3 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形成

鉴于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应具备良好的职业能力,而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职业教育的教学要以职业活动的工作任务为目标、工作过程为导向来实施教学。 因此,需要把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引入到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中,但是需要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将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可以进行教学的“学习性工作任务”,而这种转换是对典型工作任务的再设计,这个设计过程需要以职业教育教学论为指导,设计过程中要依据专业教学阶段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学要素的要求进行,还要考虑到教学理念、办学机制和教学资源等因素对学习性工作任务设计的影响。

学习性工作任务的设计一般由专业教师和实训教师共同为学生设计, 要求设计出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应含有学习任务题目和内容、引导性问题、完成任务的信息和线索、对学习者或团队工作的指导、用于检测和评估的指令等等。以职业教育教学论为指导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及影响因素(见图4)。

图4 学习性工作任务的设计与影响因素

(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的“学习性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以“学习性工作任务”为载体开展教学,打破以知识和单项技能为主要特征的传统专业教学过程,转变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组织教学,教学突出学生是学习的行动者,教师是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学生为了“行动”来学习并通过“行动”学习,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专业教学过程应按照“确定学习任务、收集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决策)、实施计划、检查和评估”这样5 个完整的行动序列进行教学。

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核心教材《数控加工实训教程》中的实训项目螺纹轴零件为例,将其作为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训课教学的中的一个“学习性工作任务”,并以此为例探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的实施过程。 螺纹轴零件如图5所示[5]。

图5 螺纹轴零件

螺纹轴数控加工实训教学过程:

(一)确定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是指教师将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转化为专业教学过程实施的“学习性工作任务”。学习任务是学习情境的具体化。 确定和设计学习任务时,应对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有基本的设想,清楚所采用的学习资源、 途径和完成任务的操作程序和步骤,对学习方式要有安排。 通常需要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学习任务,学生与教师一起讨论,最终确定学习任务。

本案例中,学习任务是螺纹轴零件的数控加工,螺纹轴零件为轴类结构, 结构元素包括圆柱面、锥面、阶梯面、槽、螺纹等,符合中等职业学校数控编程加工的专业教学要求,要完成螺纹轴零件数控加工的学习任务,掌握数控机床操作技能,实训教学中需要完成螺纹轴零件的“结构与加工技术要求分析”、“加工工艺分析设计”、“加工程序编制”、“数控加工操作”和“加工质量检验”等学习阶段,每个学习阶段需要学生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这些学习任务既符合企业实际工作要求,又与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相符。

(二)收集获取信息

学习任务确定后,需要学生独立收集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的资料和解决问题的信息, 主要途径有:到学校图书馆查阅资料;利用网络资源查找资料;到现场进行参观调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自己的资源和经验,为学生讲解一些必要的知识或提供一些资料。同时学习者应根据学习任务说明和学习任务的资料,设想出完成学习任务的工作行动的内容、工作程序和工作条件。

本案螺纹轴零件数控加工,在明确了学习任务后,学生要去学习和查阅有关轴类零件数控加工的知识,掌握数控设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对螺纹轴零件进行零件功能分析、结构分析、尺寸与公差分析、加工技术要求分析。 可采用头脑风暴法,将分析结果记录在零件工艺信息分析卡上,如表1 所示。

表1 螺纹轴零件工艺信息分析卡

(三)决策和制定计划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根据收集的信息进行讨论, 决策出完成学习任务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预测可能达到的效果。再按照决策的相应环节制定完整、 可操作的完成学习任务的工作计划,包括: 学习小组制定计划和学生自己讨论计划的可行性,必要时教师和学生可共同讨论计划的可行性。

本案螺纹轴的数控加工, 在决策和计划阶段,有学生小组共同制订出螺纹轴零件数控加工的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的内容包括学习任务的工作步骤、所需工具清单、材料清单、人员分工(工作要求与工作目标)、经费预算、成本核算、工作时间安排等。 工作计划内容见表2 所示。

表2 螺纹轴零件数控加工工作计划

(四)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的过程就是工作过程本身,其基本组成元素为工作目的、工作对象、工作材料、工具和工作的方式方法。即学习任务的完成主要由学生小组自己独立承担,在小组同学的互相配合下,以团队形式完成制定的工作计划。学生通过独立处理现实工作岗位中的问题之后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其今后进入职业生涯是十分宝贵的。

本案螺纹轴零件数控加工,学生在实施零件数控加工前,还需要讨论和制定出零件数控加工的工艺方案,填写螺纹轴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卡,包括:刀具选择、切削用量选择等。工艺方案经小组讨论,并经指导教师同意后,进行螺纹轴数控加工的程序编制,在完成以上工作后,在教师的现场指导下由学生实际操作数控机床完成螺纹轴零件的加工。加工顺序为首先装夹右端,加工左端,包括: M30、φ33、φ37.667、φ540-0.03, 再装上薄壁环套零件加工φ68±0.01 外圆。 调头装夹加工内孔、梯形螺纹及外圆尺寸。

(五)检查和评估

学生完成零件的数控加工后,需要学生对自己的工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自查,再由教师进行检查辅导,具体做法是在零件加工完毕后,对加工好的零件进行精度检测,将检测结果填入零件加工质量检测报告中。 并依据零件加工质量检测报告中记录的数值,指导教师和小组间进行总结交流,客观评价工作计划实施情况,将各组或各类的方案和结果进行全面总结和分析,得出一个较为客观的结论,并对取得的成果及行为过程予以反思。

结束语

职业教育需要培养出具有完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职业人才,应重视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 将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引入到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中,改变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过程,教学中要强调以学生直接经验的形成来掌握、获取与职业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相关的知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始终都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相对应,使得技术和专业知识不再抽象。

[1][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新论[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7:55,18.

[3]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33.

[4]严中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41.

[5]黄卫.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4.

猜你喜欢
岗位职业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职业写作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我爱的职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