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新+冯兆海
最近,我又重读《战国策·秦策五》“甘罗十二为上卿”一段,感慨良多。
甘罗,胸有成竹,说服张唐寥寥数语;周旋诸侯间,为秦得16座城池而不费一兵一卒。智慧勇略,令人叹服。然而,我在想:一个相当于今天小学刚毕业年龄的少年,何以建此奇功?何以有此非凡胆识?何以洞彻列国、熟谙历史、晓知人事、才辩如此?难道除了其天赋超群之外,不得归功于当时的早期教育吗?但是,那时的蒙学,文史、政治不会分得很细吧。而就是那短短的几年,就能如此,不发人深思吗?王勃十四朝散郎,刘晏七岁举翰林,白居易六岁能作诗……我们今天即使到了初中乃至高中,人文底蕴又如何呢?那么,传统的国学教育不值得借鉴吗?小学语文与“品社”就不可以合而为一吗?而且,一些文言的,尤其是韵文的精品,就不可以取代一些浅淡如水的白话吗?学生文化素养的缺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我国唐代学校开设的课程,如经科就有《尚书》《论语》《孝经》《左氏春秋》等,这相当于现代的语文和“品社”吧,还有历史的成分呢。而史科则有《史记》《汉书》《三国志》等,也都是完整的著作,也有算科的。宋元时期所开设的蒙学课程有《三字经》《千字文》《童蒙训》《训蒙诗》等。明清蒙学则多以《三字经》《千字文》《神童诗》《弟子规》等为教材。
翻开我们现行的语文课本,深得文言滋养的鲁迅的作品也在渐渐淡出,还有人嫌文言文选多了,大抵因之深而难学或许还有无用论的缘故吧。搞科学不容易,难道就不学科学了吗?任何一门学问的学习,都不会轻而易举。无原则地迎合或趋众的倾向,也是不负责任的,最终往往也会误人。我们坚信:文言于学文有效。从前学几年私塾,国学水平就不一般。从前的国学中,就包含着理学、哲学、或“品社”之类的内容,现在讲整合回归,可以考虑把“品社”整到语文中。文章本来就可兼具“品社”的一些功能嘛,语文固然不是政治,但它仅仅是语文吗?任何学科都不是孤立地存在,现代高等教育分科的细密是为了科学的研究,自然无可非议,但作为基础教育,尤其小学阶段,作为人文的教育,实在不应太过割裂,整合而一举多得,经济划算,文学、理学是为同学嘛。
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当前需要重视的问题之一。我们要通过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优良的精神食粮,促进学生成长。
(吉林省蛟河市漂河九年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