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沐浴经典文化,让生命更加丰厚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在道德教育方面更是积累了五千年的经验、五千年的方法、五千年的智慧和五千年的成果,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巨大贡献是不容忽视的。一诺千金、孟母三迁、孔融让梨、苏武牧羊、负荆请罪等感人的道德典范,汇成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重要部分,把这些优秀的道德故事融进我们的品德课堂,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爱我家”、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成长与家庭”和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三个单元螺旋上升,是同一主题的延伸和深化,意在让学生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父母也有自己的难处,孩子平时应该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关心体贴他们,主动分担家务,孝敬自己的父母长辈。很多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习惯了家长的呵护和关心,觉得家长养育自己是理所当然的,体会不到父母的辛劳,容易形成任性骄纵、意志薄弱、自私自利的个性。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在低年级穿插了“孔融让梨”“子路借米”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分享,懂得孝顺父母。在中高年级的品德课堂教学中,我在课堂中融进了“花木兰替父从军”“缇萦上书救父”等故事,让学生了解父母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他们的难处需要子女的分担……孩子们在一个个中华经典故事的熏陶中,感悟“百善孝为先”的传统古训,渐渐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关心父母,这是一个人的立人之本。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教学中,我将中国的孝文化与教材内容加以整合,精心设计。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卧冰求鲤”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孝亲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难忘三春晖“的道理。接着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当我们与父母的意见不统一,发生矛盾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解决方式更为恰当呢?学生思考交流后纷纷表示:只有做到“尊重是前提,理解是关键”才能静下心来和父母进行沟通,接受父母的正确教育,融洽亲子关系,做一个有知识、有见地、有责任感的新时代的好少年。一堂课下来,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不小的震动,课后许多同学主动与父母沟通,亲子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
一位哲人说过:“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它上面种上庄稼;同样,想要使灵魂无纷扰,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美德去占领它!”与经典同行,与圣人为伍,随着年龄的增长,传统文化的精华被学生渐渐地吸纳,渐渐地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
二、激发道德情感,让生命更具涵养
阳光雨露,润物无声,于是就有了麦苗拔节的天籁,鲜花开放的粲然。这是道德教育应追求的意境,因为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个体的内在需要与社会道德原则的对话过程。我们的品德教育更应注重个体人格的自我完善和道德感的自觉提升,这是一种涉及心灵的教育,在课堂上尤其需要“阳光”和“雨露”,使学生“礼仁互适”,实现道德与内心的整合。
如《李奶奶身上的伤痕》叙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南京大屠杀时,日本军人对中国人民所犯的滔天罪行。教学过程中我从学生以往的知识经验入手,引导他们说说自己所知道的南京大屠杀,然后在一段凄凉的音乐渲染下让学生走进了南京大屠杀,引导学生感受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奶奶身体与精神上的伤痛,同时补充大量的南京大屠杀历史画面,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与心灵上的冲击,然后学生交流自己所收集的日军在南京大屠杀及侵华战争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既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又让他们的心灵再一次受到强烈的震撼。课堂的结尾,我和孩子们一起吟诵诗歌《凝视300000》,探讨:中国为什么会遭受如此屈辱?如何让耻辱不再重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感情。
品德课教学中如果只是枯燥乏味的教和呆读死记的学,不仅会使学生消化不良,而且也磨灭了他们的灵性。只有“动之以情,辅之以说理”,才能达到“说理”而“忘之理”“入于情”的效果。
在我们的品德课堂上,可以借助于文学的力量,让孩子们在文学作品的浸染中去感悟体会。比如,讲到《跟着唐僧去西游》,我们可以布置学生读读《西游记》,看看“百家讲坛——玄奘西游记”;讲到《隔海相望》时,可以引领学生读著名作家叶永烈的传记文学《我的家一半在台湾》等等。我们还可以在品德课堂上借助音乐、美术等手段,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比如五年级教材《筑起血肉长城》,可以和学生一起聆听“保卫黄河”的交响乐,共同感受着热血的沸腾;六年级教材《隔海相望》,可以一起欣赏《外婆的澎湖湾》,在学生眼前呈现出台湾岛的美丽风光……此时此刻,无声胜有声,不需要教师过多地调动情绪,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就孕育产生了,随之展开的说理教育便水到渠成。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要立人。”思品课教育应该返璞归真,“做一盏灯,照亮学生的一生”这才是我们课堂的精神所在。
当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色彩被淡化,学生以自我建构的方式介入思想品德学习后,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可能会显得更轻松,德育内涵更丰富,效果也更加明显。
三、引领认知冲突,让生命更具灵性
道德教育的崇高使命就是儿童的道德生命在阳光下、微风中自由地舒展,这种舒展的生长方式应是道德的,也是智慧的。在多元文化异彩纷呈的今天,道德生活呈现出冲突迭起、彼此缠结的局面,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应对价值冲突的智慧。多元价值冲突孕育着道德教育丰厚的资源和宝藏,没有价值冲突就没有道德的成熟,因此,当价值冲突在课堂上发生时,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个契机,提升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教学《我不耍赖皮》一课时,老师要求学生交流在公园游玩时需要遵守哪些规则。多数学生联系社会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规则谈得很具体,如不能乱丢纸屑、爱护景点的一草一木、不能摘公园里的果子吃、游玩时要看清说明,玩得文明等等。在一片热烈的讨论声中,有学生发出了另一种声音:“公园里垃圾桶太少了,你叫我扔哪儿?总不能放口袋里吧,太脏了!”声音虽小,但很多学生都听到了,虽然他们嘴上不说,但心里认同的必定不在少数。如果这时候教师以“师道尊严”来压制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逼迫他们认同普适的规则,学生很可能心里不服,明理而不行,就是所谓的“说一套,做一套”。
面对这样的情景,我没有简单地处理,而是很平和地把他请起来,首先肯定他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接着引导学生说说现实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尴尬。学生纷纷表示,在旅游、逛街、行走……的时候,这样的事经常会碰到,有时就会因为实在找不到垃圾桶而把手里的垃圾随手丢弃,其实大家都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针对学生反映的生活实际,我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生活中我们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尴尬?仅仅为了自己的方便就能无视规则,随地乱扔垃圾吗?为了引导学生谈出最真实的想法,我把持正反观点的学生分成两大组,展开激烈的辩论。在学生唇枪舌剑的过程中,我相机引出外国留学生自发到长城边捡垃圾的新闻。经过当堂辩论,那几个持反对意见的学生基本放弃了原先的立论,明白了:为了自己一时的方便,而使优美整洁的环境遭到破坏,这种随手乱扔垃圾的行为是错误的。
古人说:各相责,天翻地覆;各自责,天清地宁。我们的品德教育必须站在生命哲学的高度,真正地把儿童当作是一个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去关照、宽容、锤炼他们,让儿童的道德生命得以“诗意地栖居”。
(陆雯君,苏州新区实验小学,215000)
责任编辑:宣丽华
江苏教育研究2014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