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教育是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教育,其使命不仅仅是要为大学培养预科人才,更重要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合格公民。高考改革应兼顾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和高校招生的专业性需求,对高中教育进行科学引领,使高中教育真正实现优质特色发展。在考试内容方面,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特点,增加开放性创造性内容;在考试方式上,完善各省考试方案,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局面,赋予高校更多的自主组织考试的权利;在录取标准和录取方式上,逐步扩大“学生综合素质”等评价指标在高考录取中的权重,稳步推行学生申请上大学的方式。随着“幕课”等学习方式的出现,部分高校可以探索将学生网络学习的经历和成绩,作为高考录取的重要标准之一。
关键词:高中教育 课程改革 高考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这是新时期在党的纲领性文献中对高考改革作出的明确部署,必然对高考改革的方向产生决定性影响。高中教育该如何定位,高考改革的可能方向是什么,需要进一步探讨。
目前,学者们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改革高考的考试方式和高校的人才选拔方式上。作为一个基层的教育工作者,我个人认为高考改革除了关注高考方式和高校选拔方式以外,更应关注高考考试内容本身如何与高中课程改革相衔接,体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高考改革是人才选拔方式的改革,不是高中教育的全部,更不能以高考的选拔功能代替高中教育的价值定位。高考改革应体现出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教育目标的定位,通过考试内容的科学化,考试方式的灵活性,引领新课程改革持续健康推进,让高中教育真正实现多样、优质、特色发展,为每一个学生的未来奠基。
一、高中教育应是为学生一生发展奠基的教育
2013年5月17日,冯生尧、崔允漷二位学者在中国教育报发表的《高考改革要秉持的原则》一文中谈到:“高中的任务,在于担负应答者的角色,按照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按照高校院系的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生涯指导和教育培养”。[1]这一观点合理性在于指出高中教育应对高考的现实选择,说出了高中教育担负为大学培养合格的高中毕业生的功能。但对于高中教育,我们必须还要关注两个事实:第一,高中教育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健康人格的养成、情感的提升、良好的公民素养的培育,即实现全面发展,为未来发展做准备。第二,高中教育的全部对象并非都能够上大学。当前,我国高中教育已经基本普及,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而2011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29.90%,虽然高等教育规模继续发展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根据专家预测,到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为42.8%,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57.2%。[2]还有相当数量的高中学生毕业后不能进入高校继续学习,如果高中教育“担负应答者的角色”,全部按高校院系要求进行培养,对上不了大学的学生的发展则是一种漠视,这与高中教育的目标和教育的本质是相悖的。
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2003年《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对普通高中教育培养的目标定位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3]在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中,又进一步指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和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构建注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结构。”《教育规划纲要》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从教育哲学的维度分析,高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其存在的合理性在于使人成为人,让现实的人成为理想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普通高中的使命不是升学或就业,而是育人,促进人的成长。因此,高中教育的主要功能应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基,培养目标应该突出基础性和多样化。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提倡学生自主学习,部分学科实行走班制上课,开设丰富多样的校本课程,加强学生美育教育,依托美育课程基地建设,通过学科渗透和系列美育课程的开发,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审美教育,打造学生气质,培养有思想、有责任、有爱和宽容的未来强者等举措,正是兼顾高中教育基础性和多样性的特点,是对高中教育科学定位基础上的生动实践。
基础性和多样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基础性是指每个人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都需要具有一些共同的基本的素质要求。他们在学校的生活应该有包括自主学习、合作与创造、社会实践、职业体验等多个方面,但应该特别重视公民责任、发展规划、健全人格、民主平等、合作意识、国际视野、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的提高。高中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而是基础教育,是培育合格公民的基础教育完成阶段。上不了大学的高中学生和上大学的高中学生今后都要走向社会,追求美好的生活和成功的事业,高中教育要理应为此作准备。“讨论高中教育的定位问题,主要不是大学希望准备什么,而是看学生在成人之前应该得到什么。”[4]因此,高中教育所承担的提高国民素质的功能不能弱化,高中教育的使命不仅仅是要为大学培养预科人才,更重要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合格公民,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学生通过高中阶段的学习,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懂得责任,学会宽容,提升素养,为幸福地过完自己的一生做准备。多样化是指在保证学生机会平等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选择,尊重学生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发展。高中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包含国家层面办学体制和学校办学模式的多元化,但更重要的是学校通过深化课程改革,创新组合管理机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基础性是解决所有学生的教育问题,多样化则立足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让每一个生命都绽放别样的光彩。“如果说义务教育阶段作为‘强制性的基础教育,更多地强调统一和基础,那么普通高中教育则应是‘为每个人提供合适的基础教育,需要更多地体现尊重差异和个性发展。”[5]按照多样化的发展的方向,“高中教育应增加选择性、学术性和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为高中生的多元发展提供可能性,为能够上大学的高中生作好接受高等教育的准备。”[6]
二、高考改革应有助于引领高中教育实现优质特色发展
高考改革应尊重高中教育的基础性地位,既有利于高校人才选拔,又可以促进高中教育科学健康发展,实现高校招生与高中教育有效衔接。近年来,我们在高中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和高考改革的不断探索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高中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的根本途径是课程的变革,包括课程的结构、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强调要加大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注重过程性、形成性的课程评价方式,将高中综合评价纳入学生评价体系。这些理念和措施在高中教育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贯彻,也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当前高考改革必须回应的问题是,高考的导向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首先是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的观念,读书、高考很大程度上是这种观念的延续。学习是生命成长和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但在高考语境下,学习具有了“神圣”的色彩,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力量,左右着教育的理性。分数连接着好的大学和“好的前途”,“分数至上”的观念也就不足为奇了。其次,高考选拔仍然以成绩为主要标准,不能体现出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评价,自主招生考试的改变仍十分有限。人们对分数追求的理所当然掩盖了获得分数手段的“野蛮和落后”,教育少了很多人性和温暖。第三,高考内容仍然以注重知识考察为主,不能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创新性和思维的开放性,不能体现出生活性和时代性,教育变得枯燥,教室不是学生最喜欢的地方,学校生活不是学生最快乐的生活。在目前的高考制度下,新课程改革最亮点的综合素质评价和校本课程实施的价值没有得到体现。这种导向很大程度上制约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步伐,也制约着高中生实现全面个性发展的教育理想。
高考改革的出路在哪里呢?田慧生教授认为:“高考改革下一步应该密切呼应、观照课程改革的动向。不能倒过来,让课程改革适应高考。高考应该逐步适应高中课程改革的导向性。”[7]这一观点道出了高中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心声。高中阶段学生的全面健康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是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高中教育必须具有胸怀天下的担当,改变过分注重应试教育的倾向,扎实地进行课程改革,加大校本课程开发力度,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为学生升入大学和走向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当前高考改革应该建立在对高中教育的准确定位的基础上,按照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方向,在考试内容、招生方式和录取标准等方面进行完善。
在考试内容方面,高考改革应该有力地回应新课程改革呼唤,体现高考的选拔性特点。要增加高考试题的开放程度和与现实的联系,降低考试难度,增加学术性,体现创造性。让“扎实进行应试教育”的学校没有优势,让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学校的优质逐步彰显。只有这样,才能改变“高中教师痛苦地徘徊在新课程改革和高考应试之间而无法超脱”的局面,高考和高中教育之间才能实现良性的互动。
在考试方式上,继续推行全国高考和分省高考(照顾了地区差异,体现出了公平性),进一步完善各省考试方案。如江苏高考只以语文、数学、英语计总分,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应在减少共同高考科目的基础上,根据高校的要求,允许学生自主选择1-2门课计入高考总分。单纯减少科目可能未必可以减轻负担,重要的不在于考几门课,关键在于考什么?改变一考定终身是高考改革精神的亮点。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教育经验,尝试英语科目进行多次、统一的等级考试,不同的高校可以提出不同的等级要求。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不断完善高校自主招生的方式。如“2015年复旦大学率先在上海采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代替‘复旦水平测试(俗称千分考)。”[8]部分高职院校可以自主组织考试选拔学生,探索以综合素质评价为主要录取标准,兼顾学生兴趣和选择。
在录取标准和录取方式上,建立多元的录取标准,逐步扩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身体素质”等评价指标在高考录取中的权重,建立高考成绩、中学学业成绩、综合评价三位一体的人才选拔机制。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幕课等学习方式的出现,部分高校可以探索将学生网络学习的经历和成绩,作为高考录取的重要标准之一。扩大对口单招、申请入学等高考录取方式,提高高等职业学校的录取数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的继续接受教育的机会,既可以全面提升普通劳动者的素质,又可以避免高中教育过分强化升学考试的价值定位。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看,农村学生、落后民族地区的学生可以有更个性化的录取方式,确保一定比例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适合他们今后发展的高等教育。政府要转变职能,一方面通过充分赋予高校招生自主权,另一方面确保社会公平。这样,“政府的主要职能就会变成招生计划管理、制定基本规范、监督问责、提供服务。”[9]
破解高考改革的难题还应跳出教育看教育,高考承载着太多的社会期待和需求。当前,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依然以升学率为主要标准,对人才的需求的唯学历的倾向没有根本改变,社会价值观对人的成功和人生价值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这些社会文化深层观念深刻地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因此,高考如何既满足当前社会多元价值需要,又能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方向,考验制度设计者的智慧。高考改革要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全局意识,尊重教育规律,科学论证,抓住重点,循序渐进,引领中国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实现优质特色和多样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冯生尧、崔允漷.高考改革要秉持的原则[N].中国教育报,2013-5-27 .
[2]霍益萍.高中:基础+选择——也谈高中教育的定位与选择[N].中国教育报,2013-3-9.
[3]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Z].2003.
[4]胡瑞文,张海水,朱曦.大众化阶段的人才供求态势与高等教育转型发展[J].教育研究,2014(3).
[5]刘世清.论普通高中的发展困境与政策取向[J].教育研究,2013(3).
[6]教育研究编辑部.2012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教育研究,2013(2).
[7]田慧生.高考改革要适应课改变化[N].中国教育报,2013-3-29.
[8]曹继军、颜维琦.高考改革:不在考几门,而在怎么考——由复旦大学“千分考”退场引发的思考[N].光明日报,2014-2-24.
[9]王烽.高考改革:能否破解教育困局[J].人民教育,2014(2).
(杨培明,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214437)
责任编辑:颜莹
江苏教育研究2014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