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思维模式研究

2014-07-10 08:36
语言研究 2014年2期
关键词:远距离字面关联

曾 莉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学院,深圳 518055;美国爱荷华大学 亚太研究中心)

语言学界对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分类和静态描写进行了很多的研究,但关于间接否定的推理机制尤其是汉语间接否定推理机制的研究却不多见。比较系统的研究有:徐盛桓(2007)针对列文森三原则的不足创立了一套程序化的语用推理机制,致力于用形式化的方法增强理论的科学性和解释力,但在全面性上有欠缺;周礼全(1994)立足于语言逻辑,在格莱斯合作原则和利奇礼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组扩充的合作准则来推导会话隐涵,对合作原则是完善和补充,却缺少社会学的实证方法;钱冠连(1997)从汉文化的视角入手,创建了目的-意图原则对交际者表达的意思进行语用推理,有独特新颖之处,可普遍性不足,掌握起来也有难度(参见金立 2005:32-33)。本文拟从思维的创造性-联想和思维形式的规律-推理这两个角度,为合理有效地解读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含义建立一个理解模式。

(一)远距离联想

联想指由当前事物或观念想到另外的事物或观念的创造性过程(臧科夫1956:62)。如听到“月亮”,理解了话语字面意思后,听话人就会在知识、经验记忆系统的支持下,联想到“嫦娥”、“思念”等。这一复杂的思维过程被认为是构成人心理活动的重要途径,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和基础。

在联想活动中,概念在一个语义网络中按照不同的强度相互联系,某个特定的概念激活另一个概念的水平反映了两个概念表征的距离。Mednick(1962:220-232)据此在创造性理论中提出了“远距离联想”:概念和事物之间联系的权重、频率和联系的紧密程度低,联想活动的进行需要更多的注意资源和意志努力,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语言交际中,远距离联想表现为顿悟等创造性思维过程。这与J. Hawkins& S. Blakeslee(2006)在研究人工智能时提出的大脑“自联想-预测”运作模式有相似之处,人受到话语刺激后会激活心理图式,能够根据不完整或混乱的输入信息回忆起全部模式,但一个图式包含很多知识,每次参与建构认知语境的知识并形成语境假设的图式是分级显现(salience)的,越熟悉的图式越容易显现(马艳蕾 2010)。听话人在理解话语的过程中总是自发地去选择在其个人语境中最为显现的或最可及的。

间接否定言语行为作为创造性思维的一种,其字面意义与话语真实含意的距离比较远,二者在语义网络中的联系需要高度依赖认知语境作为中介,因此,听话人在理解话语字面意义后,不能就此停止思维活动,还需要启动远距离联想,寻找话语字面意义和语境的最佳关联,为最终获得话语含意提供条件。例如:

1) 南朝沈约在弹劾南郡丞王源的奏章里书:“以彼行媒,同于抱布”。(吴礼权《委婉修辞研究》)

听到“抱布”后,听者大脑中如只显现最熟悉的图式“抱着布匹”、“抱着布泉”,“痛斥王源嫁女就像做买卖”这一真实意图就无法获得。因“抱布”与痛斥在语义网络中联系强度不大,二者相互激活的距离较远,因此听者需要在语境的限制下(当时的社交语境是王源为了高额聘礼,不顾显宦体面,把女儿嫁给“管库之人”;沈约是封建礼制的卫道士)启动远距离联想,激活其记忆中关于“抱布”的其他图式或知识:《诗经·卫风·氓》中“氓之蚩蚩,抱布贸丝”。一个叫氓的青年笑嘻嘻地抱着钱到集市上买丝,以作婚娶准备,取回他心爱的姑娘后,氓若干年后忍抛发妻,移情别恋了。这样字面意义与语境就找到了最佳关联:婚娶如同买卖。这种婉而达之的否定含意只有发散思维,在远距离联想下才能获得。

(二)高语境思维

Mednick的联想理论和创造性联想的语义记忆的网络模型都强调记忆在联想中的作用,强调过去储存在记忆中的大量信息是远距离联想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马艳蕾 2010)。这些记忆中的大量信息跟每个人的人生经验有关,构成言语交际的个体语境。由于这些信息有些是彼此共识的,因此使得交际能够顺利进行。我们看一个例子:

2) 妻子买了一个和金喜善经常戴的那种一样的发卡,美滋滋地戴在头上,问丈夫:“我像不像金喜善?”

丈夫看了一眼说:“把脸捂上真的很像啊。”

妻子听了很生气,继续不依不饶地纠缠:“那我不把脸捂上又像谁呢?”

丈夫兴奋地说:“闲人马大姐!(《90后夫妻幽默对话》)

妻子听到“马大姐”后会激活心理图式,产生一系列与个体人生经验有关的回忆,如果不受限制的话,按照电视剧《闲人马大姐》留在她大脑里的知识、经验和记忆系统,她有可能会产生诸如“爱管闲事”、“十分搞笑”、“年老色衰”等各种各样联想。越是典型、熟悉的,共知程度高的联想,由于其共享性和习俗性更强,在语义网络上与字面意义的距离会更近,也越先出现。说到马大姐,听话者一般首先会想到她“爱管闲事”这一最典型的特征。然而,间接言语交际过程中的赋义或破译与交际环境密切相关,有很多信息或蕴涵在社会文化环境和情景中,或内化于交际者的心中。“爱管闲事”与上文旧信息风马牛不相及,听话人妻子须依附语境启动远距离联想,将联想控制在与语境有关联的范围内,并抑制次要联想即跟语境无关的联想,否则会破坏或扰乱对话语含意的理解。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言语交际中,认知主体注意的中心在一个瞬间只能集中于一处,在各个时刻会自动地有选择地把注意力集中于最重要、最值得花费努力去处理的信息,而选择的依据是他当下所处的语境,具体的语境会引导他将注意力投向有最佳关联的认知系统内的内容,参与与他原有的旧信息有关的认知过程,生成认知效果(蒲琴 2008)。远距离联想的脑机制研究也发现,语境限制联想任务下,两个概念联接的途径只有一个。从生理上来说,人的大脑内侧部即深部皮层具有调节皮层紧张度的技能,它能对联想活动保持控制,不会让与语境没有关联的联想不受抑制地随意浮现,也不会让次要联想跟与语境有关联的主要联想一样以同样的概率浮现(曾莉 2007),这就保证了人们在话语理解过程中通常只会去注意那些与语境有关联的信息,保证了会话含意的明确。

(三)语境假设

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以概念表征形式存在于大脑中的,这些概念表征的集合构成思维和理解的认知环境,当听话人接受新信息时,会在这个认知环境中搜寻并调用与新信息相关联的概念,与信息相互推导出发话人的交际意图。Sperber和Wilson将这种认知语境称之为“语境假设”,它是说话人发出话语后,听话人在说话人明示信息的刺激下,在明示信息和相关语境中寻找最佳关联时产生的设想,是用于话语解释的一系列前提(premises),包括语言交际双方共享的上下文,社交环境和文化背景等(Sperber, D. and Wilson, D. 2008)。

由于间接言语行为的字面意义与话语含意在语义网路中距离比较远,因此听话人在受到话语字面意义刺激后,不能直接获得话语含意的正确解释,而需高度依赖认知语境作为中介,产生合理的远距离联想,找到二者最佳关联作为隐含的大前提,才能与字面意义这个明示的小前提一起推导出话语含意。

如例2),依附妻子的问话她“像不像金喜善”这一语言语境及“金喜善是个很漂亮的明星”这一共识的文化背景语境,可知当前的话题是谈论“容貌”,这是当前交际双方共享的语境。在这一语境的依附下,妻子在听到丈夫说她像“闲人马大姐”后,“闲人马大姐”的字面意义与话语含意在语义网络上的唯一交叉点或联接的途径只有“容貌”了,妻子的注意力也因此会转移到马大姐的容貌上,其联想就会控制在与容貌有关的范围内,其他诸如“爱管闲事”、“粗心”、“善良”、“十分搞笑”等联想就会得到抑制,从而启动与马大姐容貌有最佳关联的联想,产生具有语境效果的语境假设:“马大姐年老色衰,不漂亮”。

(四)语用推理

关联理论认为:人脑能自发调用的逻辑规则是演绎规则,演绎规则从一组前提出发,推出为前提所逻辑蕴涵的有价值的结论。从言语行为的明说意义中推导出说话人的意图,一般要经过两个步骤:先要恢复隐含前提,即从认知语境和明说内容中推出暗含前提;再在暗含前提和明示前提的基础上推导出说话人的意图,称为暗含结论。明示前提是话语提供的新信息,暗含前提是在听话人的认知语境中已存在的旧信息。Brown & Yule 也认为:我们可能确实能够借助演绎推理……从一组特定的前提……推出一个特定的结论,但是,在日常话语的理解过程中,我们多半采用一种比较松散的推理形式(Sperber, D. and Wilson, D. 2008)。

建立在演绎推理规则的基础上,间接否定话语含意的理解涉及两类信息的结合和运算,即话语的明示内容所建立的明示信息和在明示信息的刺激下产生的语境假设隐含信息。明示信息和语境设想隐含信息互相联系在一起就成了关联信息。明示信息是交际中理解话语的明示小前提,语境假设隐含信息是交际中理解话语的隐含大前提,间接否定话语的含意就是在两者相结合的演绎推导下得以理解。例如:

3) 卢思道尝共庾知礼作诗,已成而思道未就,礼曰:“卢之诗何太春日?”(吴礼权《委婉修辞研究》)

“卢之诗何太春日”的字面意义与庾的话语意图在语义网络上相去甚远。听话人需要依附当时的交际语境“庾作诗快捷,卢稍慢一拍”和文化背景语境《诗经·豳风·七月》里有“春日迟迟”(春天的天色黑的很慢)作为中介,以寻找话语的明示内容与语境的最佳关联为原则,启动远距离联想,才能作出合理的语境假设:“春日迟迟”。以此作为隐含的大前提,再结合“卢之诗何太春日”的字面意义作为明示的小前提,才能进行有效的演绎推理:春日迟迟(隐含前提,属于交际的文化背景语境)→卢之诗何太春日(明示前提,属于字面意义)→卢作诗太迟迟。(结论,话语含意)。

需要注意的是:(1)补足所隐含的前提是整个推理的关键,话语的误解就是因为听话人所补足的隐含前提与说话人所期待他补足的隐含前提不一样;(2)听话人要恢复话语所隐含的前提,必须有语境的介入,否则就无法进行话语含意的推导。依附高语境启动远距离联想,获得最佳关联的语境假设“春日迟迟”为最终庾话语含意的推导提供了一个大前提,这一步如果失败,就会导致交际的搁浅。

不同的人,其认知结构不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景中,所形成的隐含前提也不一样。因此,补足隐含前提不具有必然性,从同一个明示信息就未必能推导出相同的结论(何自然1997)。例如:

4) A:你去参加今晚的研讨会吗?

B:是关于语义学的。(何自然《当代语用学》)

A既可以从B的话语中推导出B会去参加研讨会的含意,也可以推导出与此完全相反的含意:B不会去参加研讨会。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听话人所补足的前提和所选择的语境完全不同。A如果补足的前提是“B平时很讨厌语义学”,那么他就推导出“B不会去参加研讨会”这个结论;A如果补足的隐含前提是“B平时很喜欢语义学”,那么他就推导出“B会去参加研讨会”这样一个隐含结论。

提取语境所隐含的前提是整个推理的关键。这种非论证性的明示推理,不能从逻辑上的有效或无效来判断,只能从成功或不成功来判断,是一种集逻辑、语义推理和语用推理于一体的动态推理。

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理解是一个高度依附语境,寻找字面意义与交际语境最佳关联的联想与推理的思维过程。由于它的字面意义与话语含意在语义网络上相距甚远,不能通过近距离联想(熟悉/典型/高度规约化的联想)直接获得言语意图,因此这个思维模式的第一步是理解字面意义,这是最终演绎推理的小前提,属于明示的前提,是客观的;第二步是依附语境作为中介,寻找字面意义与语境的的交叉点,启动远距离联想,产生语境假设,这是最终演绎推理的大前提,属于隐含前提,这是推理最关键的一步,具有主观性;第三步是在前面思维的基础上将语境假设和字面意义结合起来,共同演绎推理,最终间接获得话语含意。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理解模式可图示如下:

图1 理解间接否定言语行为的思维模式

范晓 2012 论句式义的分析策略,《汉语学报》第1期。

何自然 1997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金立 2005 《合作与会话》,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马艳蕾 2010 《远距离联想和近距离联想的脑机制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蒲琴 2008 论关联性,《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第3期。

钱冠连 1997 《汉语文化语用学》, 清华大学出版社。

徐盛桓 2007 基于模型的语用推理,《外国语》第三期。

臧科夫 1956 《记忆、注意与联想》,科学出版社。

曾莉 2007 语境假设的产生过程,《语言研究》第4期。

周礼全 1994 《正确思维和有效交际的理论》,人民出版社。

朱斌、伍依兰 2012 句联层构与“否则”焦点投射,《汉语学报》第4期。

J. Hawkins & S. Blakeslee 2006 《人工智能的未来》,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Mednick, S. A. 1962 The Associative Basis of the Creative Process, Psychological Review.

Sperber,D. and Wilson,D. 2008 《关联:交际与认知》,蒋严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远距离字面关联
基于降低远距离输电过程中无功功率的设计方案论述
俄罗斯
金缕衣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别误会这些英语
奇趣搭配
捐献
别误会这些英语
智趣
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