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小芳
摘 要:以产业转移一课为例,从课前的导入到课堂中知识的传授和迁移应用,结合乡情资源、案例教学等,把教学生活化贯穿于地理教学始终,拉近学生与教学的距离,使之产生亲切感并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诱发学生内在知识潜能,增强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地理教学;主观能动性;生活化;产业转移;人才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对新知识接受能力的快慢主要取决于这个人是否能正常发挥出效能。主要表现为: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对新问题、新事物有兴趣和探索精神,表现出主观能动性;智力各因素能够有机结合,积极协调,正常地发挥作用。教学生活化能拉近学生与教学的距离,使之产生亲切感并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诱发学生内在知识潜能,增强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通过加强生活化的地理教学使学生深深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认识到地理知识是一门实用价值很强的学科,对地理学习产生一种需求感与内驱力,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而产生学习地理的欲望,从而达到一个好的教学效果。
本人通过借助生活经验、联系社会热点、结合乡情资源、开展实践活动等途径,从课前的导入到课堂中知识的传授和迁移应用中,尽力把教学生活化贯穿于地理教学始终,尤其是在高中地理必修3“产业转移”一课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我以“产业转移”一课为例,阐述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学的生活化。
一、生活化的导入
首先,我从“作为一个南平人你们对南平的了解有多少”这个话题谈起。一些经常关注南平情况的同学,听到这个问题后,便迫不及待地你一言我一语地说起来。这样引入教学后,我展示了一段关于南平在上个世纪90年代经济发展状况的材料。如:最辉煌的时候全省排名仅次于福州,居第二位。紧接着又展示了一张表格“2011年福建各市GDP 各县市GDP排名”,排名第一的是泉州市,GDP为4270亿元,南平下滑至倒数第一,GDP为800亿元,增长速度也是处于末位。同学们马上就被南平经济前后反差大的情况吸引住了,大家都在议论纷纷。随后我又抛出了问题“南平的出路在哪里呢?”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有效地激发起来了。并通过一段关于经济区建设和发展的视频文件,抛出“实现南平经济快速发展,就要顺应福建省经济发展的大势,抓住海西发展的大机遇吸引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结论。然后,自然而然地导入到今天这节课的主题“什么是产业转移、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是什么?”
二、结合身边的案例,学会分析问题
在讲授“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这一知识点时,我主要结合了身边的两个案例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首先,我展示了一组关于运动鞋的图片。学生一看到这些熟悉的运动鞋图片,都跟着说起它们的品牌(安踏、特步、匹克、乔丹、德尔惠、鸿星尔克)。然后我就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鞋都是产自哪里?”很多学生就开始回答了,有的说“中国”、也有的说“福建”,还有的直接就说出了“晋江”。紧接着我展示了案例一:晋江鞋业的发展历史(晋江鞋业企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中国台湾地区的鞋业等劳动密集型工业在生产经营成本剧升的压力下已无利可图,亟须转移。晋江人利用其自身优势,承接台湾地区的产业转移),并让学生思考:台湾地区为什么把鞋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移出?晋江吸引台湾地区产业移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由于之前生活化的导入,已经引起了学生们的兴趣和关注,接着又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案例,因此,在这个问题的讨论上学生表现十分活跃。通过讨论同学们很快就得出了结论,是劳动力因素。然后,通过课本上的图5.8 (20世纪下半叶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对象的变化)并结合思考题帮助学生总结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规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劳动力这一因素是如何影响产业转移的印象。
此后,我又结合了汽车这个生活热点展开话题:近几年来,我们发现南平的私家车增多了,原先并不宽敞的道路变得拥挤了,而这些车很多都是合资的。紧接着,我展示了几组大家常见的合资车的图片,基本上我是一边展示图片学生一边就说出车名(中德合资的北京奔驰、华晨宝马、一汽大众、一汽奥迪,中美合资的长安福特、上海通用,中法合资的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中韩合资的北京现代,中日合资的广州本田、东风日产)。通过这个话题,我指出中国已经成为跨国汽车公司的主要投资地区的事实,并自然过渡到案例二:东南汽车。(材料一:2003年3月,东南汽车有限公司与日本三菱公司合作生产的“菱帅”轿车诞生。2003年5月东南汽车又与汽车巨头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签署合作协议),并抛出问题“日本三菱、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两大汽车巨头为什么到中国投资?”结合课本中图5.10和5.11,学生很容易就得出了“市场”这一因素。随后我又抛出第二个问题:“东南汽车吸引两大汽车巨头投资,其自身具有哪些优势呢?”问题一环扣一环,学生的目光一直都被吸引到多媒体上。我又展示了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有时办一个批文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跑几十个部门,盖几十个甚至近百个公章。1998年2月东南汽车厂青口新厂正式开工,1999年9月迁入运作。青口新厂建设自开工以来得到了各级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大力支持,有效地保障了东南汽车主机厂与配套厂建设的顺利进行。学生很快从材料中得出了政府政策的支持,办事效率高的结论。通过展示东南汽车城厂商分布图,学生又得出了这个地区协作条件好、交通便利的结论。接着我又进一步引导学生:这些都使东南汽车生产的“内部交易成本降低了”,从而得出了影响产业转移的第三个重要因素。
三、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地理课程标准》提出“学习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旨在倡导地理教学的生活化。即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一切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都要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灵活处理教学材料,把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转换成教材内容,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并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出发,观察、发现、了解和研究生活中的地理,同时运用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尤其是引导学生关心现代社会的发展,关注世界的变化,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和人生观。
总结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后,我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分析南平该如何吸引其他地区的产业转移?其自身的优势是什么?还有哪些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这样,就可以实现知识的迁移。由于问题涉及学生熟悉的本乡土的有用地理知识,能引起学生对生活、现实和家乡的关注,产生积极的思考,很多同学都积极发言,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措施。比如:保护南平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承接其他地区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绿色经济;加强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通过实施便捷的服务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在这一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同时还有效地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意识和爱家乡的情感,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我们在地理教学中,应该把教学生活化作为一个支撑点,把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问题有机结合到教学中,激发学生去发现、去思考、去探索、去创新。这样,我们的课程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
(福建南平市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