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忠丽
语用智慧,语言素养中听说读写的运用经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切身经历语言实践运用的过程,学生才能真正获取言语表达的内蕴,生长的体验,实践的规律和语用的经验,才能真正获取自主表达的口语智慧。不管是学生语言表达的生长过程,还是最终的言语表达的结果,学生的口语表达智慧的形成与发展,都是教师语用教学形成的重要标尺。本文提出在语言文字的品悟中激发口语智慧、在道德定位中生长口语智慧、在异议皈依中生长口语智慧,从而以“语用经验”之源,浇“口语智慧”生长之根。
一、品词析句:在语言文字的品悟中激发口语智慧
(1)紧扣语言情韵,激发口语潜能。语言文字是僵硬的特征符号,但在组合之下文本就散发出应有的情韵。这些作者的情思就蕴藏在文本的字里行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共同开掘聚集着作者情感的关键性文字,就能借助情感的力量冲击学生内在的情愫之门,唤醒学生内在的语用自觉,激活学生言语生命的激情。
例如,在教学《清平乐·村居》一课时,辛弃疾所营造的和谐氛围都集聚在“相媚好”中,词作中的“翁媪”二人就在动作的亲昵中散发出浓郁的生命气息,教师引导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口语表达的模拟实践。
翁生:老伴啊,还记得当初我们刚认识的情景呢!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啊!
媪生:是啊,看着我们的儿子一天一天地长大成人,这日子真是越过越甜啊!
翁生:这些年,你跟我一直生活在这农村里,真是委屈你了,让你吃了不少苦啊。
媪生:你说哪里的话啊!看这房前屋后,翠竹青草,多么美妙的生活啊!这种日子才是真正的幸福啊。
在本案例中,教师紧扣情感之潮的奔涌点“相媚好”为学生点燃了表达的欲望,学生被此情此景所深深震撼,言语生命被再次激活。两位同学的随机智慧交流,有效补充了文本中空白,学生的情感与文本中的情韵有机融合,学生的言语与文本的语言相得益彰。
(2)体悟遣词秘妙,铺实表达底蕴。语文阅读教学应该紧扣文本文字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从烦琐分析的泥沼中走出来,以简明的教学目标、简洁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删繁就简中体悟文本语言表达的精妙,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艺术,让学生在关键之处的神来之笔中品味言语表达的妙处,激活学生口语表达的个体自觉。
例如,在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时,文中写“喷花的飞泉”。此处的“喷”字可谓匠心独运,神采飞扬,凸显作者冰心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笔者在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替代的方式,让学生在对比辨析中感受作者的“喷”字的神韵,并激发学生积极进行言语表达:“喷”字写出了海棠花内在的生命活力,让人觉得海棠有使不完的劲;“喷”字将海棠花瞬间迸发出来的状态展现了出来,活力四射;“喷”字写出了花儿长出来之后到处飞扬的状态,好像要飞离海棠树一样。学生的见解可谓个性飞扬,非常精彩。正是学生基于精妙语词的体悟品味,才铺实了学生口头言语表达的底蕴,言语智慧才能在这里生根成长。
二、恒定取向:在异议皈依中生长口语智慧
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表达过程中出现偏离甚至违背文本价值的现象,这一现象已经严重制约了阅读教学中口语智慧生成的质量。因此,在充分激活学生的表达激情,尊重学生个性体验的基础上,如何合理遵循文本的基本价值取向,成为口语智慧生成的重要标准。
(1)在异议的理答中凸显口语教学的引导性。在教学《牛郎织女》一课中,很多学生都对王母娘娘表现出来的“心狠手辣”深恶痛绝,但有一位同学却义正词严,认为王母娘娘秉公执法,铁面无私,是值得称颂的对象。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位同学的异向思维从某种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见解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在阅读教学中,像以上案例中由于生命认识维度的不同而产生不同见解的现象屡见不鲜。显然,这样的解读脱离了文本的核心价值理念。之所以教师没有直接予以否定,是因为这种错误性的认知为学生开辟了另一个价值言语生长的智慧之源。教学中,教师将学生的认知向纵深推进:“那王母娘娘所执行的是什么法?这种法有合理性吗?”从而将学生口语交际的范畴从原先的层面进行拔节提升,实现口语智慧的理性挑战。
(2)在异议皈依中催发口语提升的系统性。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必避讳师生对话过程中的认知冲突。民主开放的课堂才能引发学生的理解冲突,也只有冲突的迸发才能引发学生思维向纵深处漫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文本内容的对话中进行拨乱反正的交流,从而在矛盾消弭的过程中感受文本的真正内蕴。
例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中,萧红铲掉了家长的庄稼,犯下了巨大错误,祖父仍旧宽容,是一种纵容和娇惯。此时,教师则补充了萧红生平,让学生知道萧红不幸的童年生活,只有与祖父在园子中的短暂时光才能获得少有的快乐。知道这些,学生的认知则发生重大转变,教师趁势让学生通过角色置换以祖父的身份对刚才的见解进行驳斥。
这样的过程,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口语表达智慧的提升,更促进了学生认知解读不断匡正、不断健全,实现了认知能力和口语智慧的齐飞。
语言文字的训练是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更是学生言语智慧和言语生命提升的依托所在,学生的语用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得以高效落实。没有语用的平台,学生的口语智慧就失去了生长的温床。因而,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搭建语用实践的运用平台,从而为学生口语智慧的生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江苏省连云港市苍梧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