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2014-07-09 16:50冯彦敏路遥方文
理论观察 2014年11期
关键词:三生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

冯彦敏 路遥 方文

[摘 要]“三生教育”是指生命生存生活教育。自2008年云南提出开展“三生教育”以来,各地学校掀起了“三生教育”的热潮。分析“三生教育”现状,认为当前“三生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主要在于缺乏家校联合平台、社会舆论宣传引导力度不足、移动互联网垃圾信息带来的负面影响等。解决“三生教育”面临的问题,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强化媒体宣传引导作用和加强网络监管及加强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等方面着力。

[关键词]“三生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1 — 0143 — 02

[收稿日期]2014 — 09 — 23

[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价值主义教育思想研究课题“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价值论”(JZ13C02);云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2014c063y);云南农业大学学生工作项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研究”(A1000203)。

[作者简介]冯彦敏(1986—),女,云南昆明人。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三生教育”是指生命生存生活教育,旨在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三生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三生教育”旨在通过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目的〔1〕。

一、“三生教育”现状

“三生教育”是一项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的教育工作。自2008年云南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发布《关于实施生命教育 生存教育 生活教育的决定》以来,“三生教育” 掀起了浪潮,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理论研究方面,研究人员针对“三生教育”的内涵与本质、实施方法与途径、改革与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如徐绍华的《国外“三生教育”的探索与借鉴》、周家荣的《“三生教育”的生命伦理本质》和《“三生教育”的实践形式与特色》、罗明东的《关于“生命、生存、生活教育”本质的思考》等。在教育实践方面,省教育厅组织编写了“三生教育”系列教材,各校开设了“三生教育”课程,同时为拓展课堂教学内容,还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校外活动。此外,整合多方力量,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素质拓展训练基地、博物馆、文化馆、湿地公园、青少年宫等建设“三生教育”实践基地,使学生在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中领悟生命价值,掌握生存技能,树立生活观念。

二、“三生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

从“三生教育”现状分析来看,“三生教育”的主要建设成果还是集中在学校教育方面,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其中的短板,没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缺乏“三生教育”的家校联合平台

在家庭教育方面,教育部门在主动引导、帮助和协同家庭实施“三生教育”方面并没有系统可行的方案或行动。家长委员会、家长信箱、家长热线电话、家校联系等制度也没有得到健全和完善,每学期固定召开的家长会仍然是围绕学习成绩这个中心,并没有建立起良好的“三生教育”家校联动机制。当然,如何抓好家庭教育这一块也确实存在很大困难。一是家长都已是成年人,有自己固有的价值观和教育观念,其他人很难去干涉或转变其观念;二是各位家长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也参差不齐,很难找到一个统一而有效的模式去推动家庭“三生教育”的开展;三是由于时空限制,家长和学校之间缺少紧密的联系和沟通,缺乏有效的家校联系制度,暂时还无法搭建学校和家庭在“三生教育”中的联合平台。

2.社会舆论媒体的宣传引导力度不足

在社会教育方面,就整合社会资源、发挥其在“三生教育”中的作用来看,有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如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纪念馆、文化馆、博物馆、青少年宫等公益性文化单位开展“三生教育”活动,部分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和创业指导,志愿者服务活动等。但这样的影响和作用对于社会这个复杂的大家庭而言,还远远不够,社会教育可以而且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是社会舆论媒体的导向作用。人终究是社会人,社会大环境对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其它教育形式无法完全抵消或取代的。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媒体环境,对于“三生教育”的成功开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就目前而言,社会舆论和媒体在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宣传引导方面发挥的作用还很弱,关于“三生教育”的优秀的书籍和影视作品少之又少。其中,《开讲啦》是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每期邀请名人分享他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感悟,给予青年讨论启迪和心灵的滋养。这虽是一档优秀的节目,也切合“三生教育”的主题,但播出时段却是在晚上,不利于学生收看。这就反映出“三生教育”还没有被全社会足够重视。

3.网络负面信息给“三生教育”带来的冲击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兴起和普及,网络上充斥着大量垃圾信息,給“三生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资料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从年龄结构来看,10岁至29岁的网民为55.3%,在整体网民中占比最大,从职业结构看,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25.5%〔2〕。可以看出,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程度已经比较高,网络舆论媒体的导向作用越来越明显。10岁至29岁的青少年学生活跃于互联网上,这一阶段是个人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互联网信息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个人发展有很大影响。当前我国互联网由于信息监管的缺失,存在着大量垃圾信息。各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相互交汇,造成学生价值选择的混乱。网络上充斥大量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良信息,还有一些虚假信息、谣言、色情、暴力等垃圾信息,利用网络坑蒙拐骗的事也时有发生。部分认识判断能力低、自控能力弱的学生很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冲击,影响自身的健康成长。自腾讯公司联合公安部门开展雷霆行动以来,微信就累计封停了2000万个招嫖账号,3万个假货公众账号,QQ及QQ空间封停恶意账号25万个,禁止15万条恶意链接的传播〔3〕。另据媒体报道,在北京军区总医院中国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三个未成年人竟然当众集体手淫,而事件的起因就是孩子们通过手机微信查找“附近的人”,搜索到大量色情信息,并通过所谓的“模拟性爱”的互动过程参与色情活动〔4〕。可见,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网络监管的缺失,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不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

三、“三生教育”改进的对策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及原因分析,本文提出以下改进的对策建议。

1.发挥家庭教育在“三生教育”中的助推作用

家庭教育是“三生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是一个人出生成长的地方,家庭教育对个人的人格、品性、是非观念等方面有非常大的影响,家庭教育的失败将会影响“三生教育”的成效。虽然我们前面提到搭建家校联合教育平台还存在诸多实际困难,但是仍然可以做一些努力和尝试。如召开“三生教育”家长座谈会和公开讲座,组织亲子活动等,向家长宣传三生教育的政策方针,普及科学的教育方法和知识。建立学校和家庭互相联系的QQ群微信群等,方便教师和家长之间以及家长和家长之间及时沟通信息,交流“三生教育”的经验和问题。此外,还应有专门的部门对家庭“三生教育”进行管理和指导,建立起制度上和经费上的保障措施,探索构建加强家庭“三生教育”的长效机制〔5〕。

2.发挥媒体在“三生教育”中的宣传引导作用

对于社会教育方面,应该加强社会舆论媒体在“三生教育”中的责任意识,注重舆论引导,充分发挥宣传教育职能。出版单位应组织人员,围绕“三生教育”的主题,出版发行一系列优秀的书籍和刊物。书籍和刊物的形式应该多样,包括图册、手册、画报、故事集等,以青少年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形式,引起其阅读的兴趣。其次,影视传媒单位也应该多制作一些充满正能量的优秀的影视作品,为“三生教育”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社会媒体应该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和渠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教育熏陶。

3.加强网络信息传播的监督管理

对于移动互联网上大量传播的垃圾信息,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共同加强监管。由于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以及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上网变得非常便利和快捷,网络生活已经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网络生活给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虚假、谣言、色情、暴力等垃圾信息的傳播。学生群体是网民群体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因此必须加大对网络信息传播的监管力度,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清洁的网络环境。政府应积极责任担当,制定相关的法律制度,组织专业监管队伍,加强网络运营行业的自律管理,严厉打击网络信息违法犯罪行为。从而使网络在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主流价值理念的引领和激励作用。

4.加强对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指公众接触、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修养〔6〕。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急需加强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筛选和鉴别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选择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以便利用网络的优势快速获取知识,了解时政大事。其次,要培养学生鉴别网络信息的能力,自觉抵制危害身心健康的垃圾信息。最后,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传播道德意识,使学生的网络言行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不听不信不传谣言,不转发危害国家社会或他人利益的言论,为自己的传播行为负责。

综上所述,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代性语境下,“三生教育”显得更加重要。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必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凝聚社会共识〔7〕,把“三生教育”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实践和自我教育紧密结合,创新教育方法和手段,构建长效机制,在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融合推进的实践不断达到崇尚生命、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教育目的,从而彰显生命生存生活的价值光辉。

〔参 考 文 献〕

〔1〕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生命教育 生存教育 生活教育的决定〔Z〕. 2008-06-24.

〔2〕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403/t20140 305_46240.htm.

〔3〕微信累计封停2000万个招嫖账号 今起禁公众号“集赞”. 〔EB/OL〕.http://tech.ifeng.com/bat3m/detail_2014_06/09/36735537_0.shtml.

〔4〕央视揭微信招嫖内幕已侵蚀到校园〔EB/OL〕.

http://money.163.com/13/1118/14/9DVJV5OJ00254U80.html.

〔5〕曾汝弟.家庭实施“三生教育”的意义、任务及需要解决的问题〔J〕.昆明学院学报,2010,(02):12-15.

〔6〕段京肃,杜骏飞.媒介素养导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19.

〔7〕方世南.社会取向的价值认同〔N〕.辽宁日报,2014-08-19(05).

〔责任编辑:侯庆海〕

猜你喜欢
三生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谈小学阶段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形式的结合与创新
大学生“三生教育”的性别差异分析
中学技术学科STS的实施研究
浅析在幼儿园进行“三生教育”
浅谈社会教育中的古筝教育优化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