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群臻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1306)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1]随着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揭牌成立,上海在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过程中,高层次的航运服务业创新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亟待提高,航运服务业创新人才的短缺成为阻碍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主要瓶颈,特别是没有形成创新人才的高效利用和人才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为缓解上海航运服务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紧缺的现状,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本文提出建设“浦东航运服务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生态区”的构想。
建设浦东航运服务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生态区,对浦东乃至整个上海市的经济发展、人才培养、国际形象的提升都有重大的意义。首先,“航运服务业创新创业人才生态区”的建设加快了上海地区高端航运服务业人才聚集,进一步促进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推动了上海航运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上海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进作用;其次,人才强国战略正是党和国家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时代挑战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航运服务业创新创业人才生态区”的建设,加强了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对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再次,航运服务业作为上海自贸区的重点产业项目,其人才发展的好坏是影响自贸区发展态势的重要因素,完善的高端航运服务后备人才能为自贸区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最后,“航运服务业创新创业人才生态区”的建设过程中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航运服务业人才,使我国海事执法和服务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有利于维护我国航运大国的地位和提升我国的国际形象。
文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产业,其中间产品和服务是最具创造性的生产要素,对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浦东航运服务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生态区”的建设可以将具有创新思想和创业能力的人才与浦东得天独厚的海洋文化资源相结合,打造海洋文化品牌,建设海洋文化名城,增强浦东文化魅力,扩大浦东文化影响力。
发展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才的问题,而人才问题的关键就是创新。通过搭建高层次平台,吸引大批的具有领军人特质的航运服务业高层次创新人才,以创新的理念推动航运服务业的发展,建立一批辐射劳动性强、处于产业链核心的大项目、大企业;另外,以生态区为契机,创新资源利用方式,统筹区域中要素与资源,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构建具有区域节点价值的浦东新城区。
自2005年来,上海浦东作为中国首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已经经过了9年的改革,而在2011年公布的《关于推进2011年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快国际人才创新试验区建设,着力突破影响国际化人才、创新型创业人才集聚的体制机制瓶颈,努力建设“创业新城”和“人才自由港”。[2]《意见》的发布,标志着发展“两个中心”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而发展“两个中心”,就必须大力发展航运服务业,航运服务业的发展归根结底是高层次创新人才的竞争,建设浦东航运服务业高层次创新人才生态区与《意见》内容相吻合。2013年,为了提高上海港的国际竞争力,早日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成立了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而洋山港作为区内的重要深水港,在其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同样需要高层次的航运服务人才,这又与人才生态区的建设不谋而合。
首先,借助上海建立国际航运中心的平台,充分利用国家关于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优惠政策,可以吸引大批的具有领军人特质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实现人才集聚。其次,浦东新区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版图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浦东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港口条件及出口服务优势,浦东新区的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占到整个上海港口货物的80%以上,在港口、传统运输、装卸服务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利于航运服务业的发展。另外,上海及周边地区航运产业发展已有一定年数,与其相关的配套产业以及港口建设和设备设施等也有一定基础,而且作为地理位置优越的港口城市为航运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操平台。最后,浦东新区有两所航运类学校,特别是上海海事大学,是上海地区仅有的开设航运金融和航运法律类课程的高等院校,浦东航运服务业高层次创新人才生态区可以充分利用上海海事大学的人才资源,特别是航运类专家级人才。
浦东航运服务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生态区的主要部门是人才服务部,人才服务部下主要设立国际人才聚集平台、人才聚集发展平台、区域人才合作平台、区属人才开发平台和青年人才孵化平台。相关候选者经过人才认证体系的考核后,根据个人和组织目标的不同,归属不同的平台进行培训和开发,在该环节可以与专业航海类院校上海海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EMBA、MBA中心”合作,在相关专家的协同帮助下,实现人才的准确界定。另外,青年人才孵化平台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基地可以与上海海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创新创业人才孵化基地”合作,“邮轮文化创业基地”可以依附于由上海海事大学、英国海贸(国际)传媒集团和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创办的上海海事大学亚洲邮轮学院,这样一方面可以实现人才持续不断的供给,另一方面,通过与专业航海类高等院校的合作,可以把握当下最前沿的航运服务业的思想和理论,关注国际航运业发展的最新动态。浦东航运服务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生态区的组织结构见图1。
图1 航运创新创业人才生态区的组织结构
创新创业人才生态区的组织实体及模型如图2。浦东航运服务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生态区主要由人才生态环境和组织实体构成。人才生态环境是一个由众多复杂因素构成的社会体系,主要包括经济环境、体制环境、市场环境、社会保障环境和文化环境等。
图2 航运创新创业人才生态区的基本模型
创新创业人才生态区的基本模型是:首先,引进一大批具有项目领军人特质的航运服务业高层次创新人才;其次,在人才认证体系的支持下,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并指导其学习五大人才服务平台的操作流程与技术支持系统,熟悉办公场地和各种设施设备;再次,将创新型人才的具体创意运用到项目之中,实现人才、创意推动项目乃至整个航运服务业的发展;与此同时,通过项目实施的不断推进,又会培养另一批具有创新观念的人才,以此循环,最终实现人才的自给自足。
“浦东航运服务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生态区”的建设能初步缓解上海高端航运服务业创新人才紧缺的现状,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为保证方案顺利实施,政府应在以下方面提供保障:
一是组织领导保障。区政府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交通航运工作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格局,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交通部门牵头,水运部门主动配合,发展改革、财政、国土、劳动保障等部门共同参与,负责“生态区”建设项目实施及日常管理,统筹协调建设过程中的重大事项,妥善解决建设过程中的突出问题。
二是建设用地保障。建设“浦东航运服务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生态区”是社会事业项目,区政府应按有关审批程序向市政府申报,划拨土地解决“生态区”的用地问题。
三是建设资金保障。“生态区”的建设资金及设备主要来源于产业发展基金、对口支援资金、招商引资资金、区县自筹资金和社会投入。区政府应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向市政府争取项目资金,切实推动浦东航运服务业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生态区的建设。
[1]新华社.十八大授权发布:胡锦涛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EB/OL].(2012-11-08)。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08/c_113637931.htm.2012-11-08.
[2]上海浦东综合改革聚焦金融、航运、人才[EB/OL].(2011-04-01).http://www.chinanews.com/cj/2011/03-24/2926562.shtml.2011-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