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古代诗歌欣赏的一点看法

2014-07-09 15:16李子轩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4年5期
关键词:微云词话王国维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孕育出了璀璨耀眼的古代诗歌。这些古代诗歌承载了那么多前人的厚重情感,传递了那么多这个古老大地的悲欢离合。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该如何去领略其中千红万紫的芬芳?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宋词,无不让以汉语为母语的我们沉醉其中,跟随着古代歌者的笑颜或泪水,或悲或喜。可以说是中华文化成就了古代诗歌的动人美丽,同时古代诗歌也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整体形态。

中国诗歌起源极早,形式也是十分多样的。但作为诗歌,有一点是不变的,与现代诗歌一样,那便是情感的传递。诗歌实际上就是情感表达的一种载体。原始人类在高兴时,“喔喔!哈哈!”地叫;伤心时,“唉唉!呜呜!”地叹。诗歌就是这样来的,只不过是人类掌握的语言工具越来越复杂,它也变得越来越丰富罢了。所以,阅读古诗歌,读的就是古人的情感。王国维不是提出了境界之说吗?这境界大小,也就是情感立足的高低,通常是评判一首诗歌优劣的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人是复杂的情感动物,我们的情感是不可能单纯用悲伤或快乐之类简单的词语来概括的。所以诗人们将欲表达的感情注入于景、于物之中,并通过这些具体的事物来使情感更具生命力。关键在于,我们应当如何通过诗文中描写的具象,来感受其背后的丰富感情。我的方式就是整体感知。就像在月夜远观月亮一般,让月光照在身上,让心灵沐浴月光,从而感受月亮的内在美丽。而诗就是那个月亮。

现在我们的高中教育中的诗歌欣赏方式似乎更加注重分析,分析诗歌的内容,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体现了什么?用了什么表达手法?甚至有的老师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将古代诗歌翻译为现代文。对此,我是有不同看法的。古代诗歌不是为记载具体事物而存在的,翻译成现代文后只能流失美感,淡化情怀。中华传统文化一直是以综合法来理解世界,强调整体和谐的。古代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自然也应以综合方式来欣赏。我觉得完全以西方的分析法来解读中国的传统文学是不恰当的。好比用望远镜看月亮,只能看见空洞的环形山,而不见桂树;用杯中装满海水,只见一杯清水,而不见蔚蓝。用西式的分析法来欣赏古代诗歌,有时会忽略诗歌的灵魂与浪漫。

季羡林先生曾在一本书中提到一位北大老教授,这位老教授在民国时期的北大教宋词。他上课时只是大声背诵那些宋词,一脸陶醉,背罢,便大声说好、称妙。至于哪里好、哪里妙,他从未明晰地讲解过。在他看来,这些好、妙就该是所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吧。这位老先生大概是与词产生了情感共鸣,从而理解了词背后的意境,穿越时空般地,与千百年前的词人对上了话。这就是我认同的欣赏诗歌的方法。通过对一首诗歌的整体阅读去感性地接收。当我读了一首诗歌后,首先是应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我感受到了什么?我内心生出了怎样的情感?而不是去分析诗人希望表达什么,为什么这样写。虽然目的是一样的。比如苏轼的一首《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多情却被无情恼”,如果是高中的诗歌鉴赏题,可能会这样出:“对苏轼词‘枝上柳绵吹又少句中‘又字的运用,评论家向来赞赏有加,请作出具体解释。”而参考答案会这样写:“着一‘又字不仅准确地写出了容易撩人愁绪的飞絮越吹越少的情景,更精妙婉曲的是‘又字还表明词人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正自然流露于这‘又一次观看之中。”这种分析当然没有错误,但我觉得这样的分析大大弱化了词的内在美感。这种美感是若隐若现地飘在词中,只有宏观感受才可能得到,一旦分析,便飞散无迹。《琅寰记》引《林下词谈》云:“子瞻在惠州……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遂罢。朝云不久抱疾而亡。子瞻终生不复听此词。”朝云能如此,是因被词触动,词中之情引动自身之情,这种深婉凄切的美感,分析怎可得?像文中的“又”字,乃词人景之所动,情之所至,自然而落于笔端。当情景交融之时,许多意象与绝字都是从诗人的内心中流出的。我在写词时就有这样的感受,有些字词对我来说并没有为什么,只因当时我有了这样的情感,恰逢这样的字词,所以写出了这样的诗歌。读诗读词,读出了感动,读得自身心情发生变化,那便是读出了诗的意境了。再比如秦观的《满庭芳》:“山抹微云,天粘衰草……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如果出现在考卷上,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题目:“本诗中‘山抹微云中的‘抹字,历来为人称颂,请根据语境进行赏析。”标准答案是:“本诗中‘抹字运用比拟写出了林外的山痕和云迹,诗中有画,‘抹字突显云淡山远之貌,与后文‘天粘衰草一同勾勒出一片暮霭苍茫的境界,渲染了离别的愁绪……”我觉得我本来站在一个轻霭漫漫的湖边,远望着时隐时现的白帆……看过答案后,在我眼前轻霭突然消散,湖面上漂亮的帆船清晰可见,站在岸边,甚至可以看见船上锃亮的铆钉。这不是我想要的。我要说,“抹”字用得好,因为我读完“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后,我有悲戚之感,微云、衰草、寒鸦、流水,皆合离别意境,下片更是让人深感其中无奈,使人心随词萧瑟,个中情感传递千年,仍未变淡。过多的分析,公式化的解读,无疑浇灭了灵动跳跃的浪漫火花。

前人欣赏诗歌常用较抽象之词来表达感受,如境界、气象、格调、神韵等等,并没有那么多细致分析,好就是好,我的情感与之有了共鸣,我被感动了,这也就够了。在无我之境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我读出了宁静,感受到了淡泊,灵动的画面感让我体验到了诗人的意境。而一句“彼苍者天,洙我良人”让我穿越二千多年,看到了那些对天哭嚎的妇人,我的内心也与她们一道儿悲痛、高呼。“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让我沾染上诗仙的豪迈气息,似乎一跃便可进入云端。至于“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让我想到当年“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易安历经苦难,晚境凄凄,不禁泪水沾衣。诗歌带给我太多感动,其中有很多说不清,也不必说清。

王国维说:“四言敝而有楚辞,楚辞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诗敝而有绝律,绝律敝而有词。”王国维还说:“诗之《三百篇》《十九首》,词之五代、北宋皆无题也,非无题也,诗歌之意,不能以尽题也。”“诗有题而诗亡,词有题而词亡。”何也,盖言有尽而意无穷也。试图通过分析诗中有尽之言,来获得可用文字尽达的意,活力顿失,美感难以完整。也许以后人脑与电脑高度结合,创造了一种完全不同于现在语言形式的更高级的语言,可以用它将人类丰富复杂的情感全面表达。但在这种语言出现之前,那刻意的分析始终不能是欣赏诗歌的主要方法。

当然,分析法也有可取之处。比如它更具条理性,易使诗歌欣赏理论化,更方便大家文学素养的快速提高。综合法相对抽象的“只可意会”,对于古诗歌的初读者来说,定会有些不知所以的。因此,在欣赏古代诗歌时,以综合法为主,加以适当的分析,也可取得不错的效果。有人谈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认为它虽给中国传统诗话词话一类陈腐作品体式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然而可惜的是《人间词话》毕竟受了旧传统诗话词话体式的限制,只做了重点提示,而未能从事于精密的理论发挥,因之其所蕴具之理论雏形与其所提出的某些评诗评词之精义,遂都不免于旧日诗话词话之模糊影响的通病,在立论和说明方面常有不尽明白周至之处。”(《〈人间词话〉之基本理论——境界说》——叶嘉莹)对此,我是不敢苟同的。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一部吸收了部分西方哲学思维方法,并将之与中国古典哲学相结合,对诗歌的分析用得恰到好处,点到即止。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人间词话》成为了20世纪最伟大的美学著作之一。《人间词话》并无可惜之处,千变万化的情感,在中国的诗歌历史中汇聚成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浪漫,这种浪漫载于汉语的传承基因中,自然地散发,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可以闭上双眼,用心灵感受到的。

其实不单是古代诗歌,中医的平衡理论用现代西医角度来解释同样是要被打问号的。古典文学、古代学术著作用分析法来解读多少是有些违和的。比如老子的《道德经》,想用分析法来解释何为“道”是很难的。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当从民国走来的那些国学大师,在经过岁月的风霜,相继带着智慧离去之后,而新生代的学者却未能脱颖而出,接替大师们,为国学顶起一片广阔的天空呢?其实中国从来就不缺少刻苦钻研的学者,想必只是行走的方向出现了偏差。我从不担心90后的我们不能撑起中国的经济,我们有独特的思想,有着不为人知的坚强与韧性,我们可以面对未来中国面临的种种挑战。但我担心,我们会在现在的国学教育方式下,在成长的过程中,渐渐丢失了灵气,任由存活在中华文化背后千百年的灵魂之花枯萎凋零。当真的走到要“失礼求诸野”的一天,我们又能到何处去找寻失去的这一切呢?

李子轩,湖北赤壁市第一中学高三学生。责任编校:晓 苏

猜你喜欢
微云词话王国维
资料上微云备份省心又安心
微云网盘使用技巧三则
王国维:不能接受他们的欢迎
新词话
王国维??《人间词话》??李敬伟书
王国维《人间词话》
“云”中之事 微云一个就够
《人间词》《人间词话》研究论著编年叙录(五)
条条大路通微云
王国维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