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文学教育的边缘化趋势

2014-07-09 04:37杨长荣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4年5期
关键词:边缘化个性化文学

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语文课程标准》)。就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而言,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但在课程标准中有很大份量的“审美教育”、“探究能力”、“良好的思想素养和科学精神”等等属于文学教育的方面却正在被弱化,甚至边缘化。

一.考试的功能目的,套路化,几乎将文学教育彻底颠覆

高考的指挥棒作用是每位语文教师都不敢忽视的。高考不仅与学生的前途有关,也与教师的业绩、教学水平,甚至教师的待遇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谁也不敢放松对考试方略的研究。教师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如何应试上,学生也同样把精力放在如何得分上,真正用心挖掘文本中文学教育的内容,去体验作品中的人文精神,以审美的姿态进入作品的方式逐渐被弱化,即使偶有涉及,那也仅仅是为了答题得分的需要。

特别是对学生“阅读与鉴赏”环节的考查中,尽管考纲也列出了“理解”、“分析与综合”、“鉴赏评价”、“探究”四大部分十四个考点,但属于工具性和实用性考查的有九点,并且“探究”部分强调的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等重要的文学教育内容,近几年则鲜见考查。(详见教育部考试院颁布的语文考试大纲)既然如此,语文教师则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作品中工具性、实用性内容的把握上,而语文教学中最本质的目的则完全被抛弃。现在不少教师把重点放在对答题模式、答题套路的研究上,谁也不敢引导学生做个性化的阅读和创造性的理解,因为那样的话,学生考试得不了分或者少得分,自然也就误了学生,误了自己,误了学校,罪莫大焉。因而,文学教育的边缘化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二.重视过度图解与阅读的大众化,导致独立思考精神的缺失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密不可分,这是勿庸置疑的,但文学又不是对政治的简单图解,不是生活的简单镜像,它的本质内容是对人性的本质关注,是对人意欲世界的表现。但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则更多地强调文学所承载的政治任务,即所谓的主旋律,而考试中的标准答案则又限制了学生对作品的独特理解,往往强调其政治的一面而忽视了人的一面。古人云“诗无达诂”,但今天的语文阅读则非要达诂不可。

苏东坡的《赤壁怀古》本是一首表达个人旷达放任的词,目前的解读非要说其“人生如梦,一樽还酻江月”,具有消极的世界观。如果我们结合苏东坡当年罹难的原因,以及他在赤壁的文诗,大概可以窥探出其人生取向。在朝廷不重用,又遭官员排挤的情况下,作者暂时放弃追求,另求人生旷达,又有何不可!之所以被贴上消极的标签恐怕与时代的政治有着莫大的关系。

既然这样,文学何必为文学,只要政治标签即可。这样做就使得文学被政治代替,而且沦为政治随意拿捏的工具。

三.过于简单的阅读导向,或许让伤口的所指永远沉没

文学作品的阅读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也许今天认为的正确,被明天否定,又被后天肯定。但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基本上是一边倒式的,板上钉钉式的教育,这也就难怪中学高年级学生或大学生对中学学习内容的质疑。这种质疑在同龄群体中传播,从而导致了语文教育的边缘化问题。

以《项链》为例。目前的所有教参或主流宣传上都强调:由于资本主义的爱慕虚荣,才导致了路瓦裁夫人的悲剧。这个问题本身就难以让人理解。

导致路瓦栽夫人悲剧的直接动因是由于她要参加舞会向别人借了一副项链且弄丢了。试想在现实社会中,为了参加一个高档舞会而借衣借手饰的人没有吗?不同的是路瓦栽夫人弄丢了,别人没弄丢,于是就指责路瓦栽夫人虚荣,这公平吗?难道别人的相借就不是为了虚荣吗?那么这种虚荣又叫什么?

有心人不难发现,该小说最后有一句画龙点睛的话,“有时,一件小事可以成全你,也可以毁掉你!”这句话用中国文章的说法叫做“率章显志”。因而我们认为这才是文章的主题,它是告诫所有人,要注意生活细节,以免给自己人的生活添乱。这样的主题本不属于任何主义,简单的贴标答式的概括后,很难让人信服。

四.快餐文化与文化快餐的相互叠加,导致了文学教育边缘化问题

中国的快餐自西方的快餐而起,由此引起的浅尝辄止,速战速决的生活方式与中国餐饮文化中的细嚼慢咽有着本质的区别,许多人以为这只是饮食文化的差异,其实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认知方式(不多叙)。

另外一种便是西方的所谓文化,主要是影片(特别是动画片),泡沫剧的大量进入,改变了中国人的欣赏口味,特别是青年一代的欣赏口味。

以十多年来影响较大的《奥特曼》为例。大家特别是青少年一代都普遍有了这么一种认知模式:外来入侵——抵抗无望——英雄横出 ——保卫家园。这种简单而又能让人预测结果的模式普遍为青年人所认可。

它消磨了人奋斗取胜的意志不说,从文学的角度而言,中国文学的腾挪跌宕、变化万千的形式就不被接纳,不被认可,这自然就导致了真正的文学教育的边缘化。

就目前中学生阅读而言,高中生阅读最多的是卡通画册和网络小说,至于初中生、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不要说几乎是清一色的卡通画报。且不说这些充斥着血腥与暴力的内容对中学生的危害,单就其他内容,也会令中学生三观尽毁。纯粹的理想主义及个人英雄主义,让世界观尝未形成的中学生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拯救世界的“奥特曼”。反传统、反民族、反文化的东西层出不穷,中学生在这些作品中,看不到任何本民族的东西,久而久之就不知道“我是谁”。而国家乃至学校推荐的名著几乎无人问津。

长此以往,我们期望的中学生能“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等重要的文学教育内容就会被彻底颠覆。

五.强调阅读的从众性,而泯灭了阅读的个性化endprint

文学作品的阅读应该是见仁见智的阅读,虽然说这种阅读中有重合、有单一,但目前阅读中的单一性往往不被认可。正是由于这种不被认可,导致了文学思维的隋性。而文学思维的隋性,又导致了大家认知的隋性,从而随大流不出错,文学是文学,认知是认知,二者是剥离的且不可调和的局面的产生。

新课标指出,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中,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的意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尊重他人的成果”,同时教师“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新课程标准非常强调个性,可以说是击中了当前语文教育的弱肋。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虽说教材更换了几套,但对文章解读的方式,仍然停留在原有的水平,即:阅读的从众性,而不允许阅读的个性化。

仍以前面篇目为例,这些篇目的解说指导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如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的解说:“表现出一个封建士大夫的人生局限和及时行乐的消极意识。”但如果将它解读成“写出了苏东坡对未能建功立业的焦虑,对迫害者的曲折反抗以及自己身处逆境中的自我超脱”显然不成。但实际上从个性化阅读来说,这种解说未必不能成立。

再如对《项链》的解读,一般学生解读出的是:人的一生,要谨慎行事,可能不经意的小事会让你付出惨重的代价。依据一是作品中莫泊桑的议论:人生真是古怪。真是变化无常啊,无论是害你或者是救你,只消一点点小事。二是路瓦栽夫人因一挂假项链而付出了十年的青春。但这种解读显然不被允许,它只允许解读为: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一个是对人生的解读,一个是政治化的图解,其结构是后一种占有绝对优势。正因为如此,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往往被判为错误,这就导致了学生的解读不敢越雷池一步,并且试图让自己的解读去从众,去符合大众的要求,因而个性化阅读也就随之而消失或消减,人们希望从文学作品中去享受的个性自由也就被扼杀,自然人们对文学教育的呆板、划一就会产生不满,那么谁又去触摸文学,享受文学呢?

更何况近几年高考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解说方式,更是对中学文学教育边缘化的趋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六.社会大环境使然

从大的方面说,当今社会的喧嚣,浮躁及快餐文化的大举入侵,造成了当今阅读文学名著的困境,相反那些充斥着暴力、血腥、色情的所谓的文学却成了人们的案头必备。这种大的阅读环境成为当今学生自幼接触,受影响的环境,使得学生自少年时就缺少一个真正阅读文学作品的环境。而自小就开始了的应试教育则无疑为这种环境的影响推波助澜,使得语文教学仅成了识字的工具和答题的传授方式,而文学的浸染与熏陶则渐行渐远。

从学生个人而言,由于自己的阅读环境如此,自幼的教育模式如此,他们对文学名著所能知道的仅仅是一个名词术语而已,极少有把文学名著当成自己充实、提高的必备材料。转而阅读充满着毫无逻辑与形象的网络小说、穿越小说,有的高中生甚至仍然沉迷于单一的画片刊物乃至动画片,自然真正意义上的文学教育就远他们而去了。

中学语文教学中文学边缘化的问题远不止这些,许多关心文学教育的专家也都在为之奔走呼吁,但由于诸多原因,收效甚微。因为拯救文学教育靠的不仅是一片热心,更重要的是对时局的执掌能力和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我们希望那些名著承载的人类智慧和理性精神,承载的民族的传统精神和精神家园,能够早日回归到它的本位,让语文教学真正承担起自己的一份责任。

杨长荣,语文教师,现居湖北襄阳。责任编校:老 猛endprint

猜你喜欢
边缘化个性化文学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边缘化”初中的去边缘化
写作教学不应被“边缘化”
作者论在西方社会的演变
文学小说
同桌宝贝
文学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
呼唤雕塑家创作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