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步入“精耕细作”

2014-07-09 12:32郭萱
成才之路 2014年16期
关键词:精耕细作中科院本科生

郭萱

经国家教育部门批准,2014年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将在10个省市共招收本科生330名。招生专业为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科大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其前身为成立于1978年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她培养了新中国首个理学博士、工学博士、女博士、双学位博士,至今为国家输送了10万余名硕士、博士毕业生;目前,在读研究生规模近4.2万人,其中博士生约占一半。

这样一个以培养研究生著称的高等学府,在本科生教育并非稀缺的背景下为什么开始了本科招生?而在宣布招收本科生刚满两个月,国科大怎么会引来这么多“尖子生”竞相追捧呢?在国内越来越重视本科教学改革的当下,国科大本科生培养会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带着诸多疑问,笔者对国科大进行了走访。

一、为什么招本科生

国科大新任校长丁仲礼院士是中科院副院长、中科院教育委员会主任,在平时和中科院的科学家们交流时,听到最多的就是:中科院有没有办法把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再提高一点?

研究生生源质量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学生的数理基础不够扎实。国科大副校长王颖说,国科大招收的研究生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尽管这些学生数理方面的成绩也很不错,但对于像国科大这样一所以培养高端科研人才为主的高校来说,总觉得还欠些“火候”。

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是人才。中科院作为国家科技研究的“火车头”,一直是国家杰出人才的培育摇篮。近年来,每年都有数千名青年才俊入职中科院各研究所,他们中的很大部分将成长为我国各领域的科研骨干,但领军人才的不足,仍是中科院以及全国科技界共同面对的一大挑战。

国科大招收培养本科生是中科院人才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教育部要求“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的具体举措。“我们最终目的不仅是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生源质量,更是要为我们国家培养未来科技领军人才。国科大招收本科生的目的就这么简单。”国科大校长丁仲礼院士说。

国科大此次招收本科生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和材料6个专业,都是中科院的优势学科。王颖副校长告诉笔者,“选择在国际上有‘发言权的6个专业招收本科生,就是要用最强的学科基础和师资力量培养拔尖人才。”

二、重点培养学生什么

国科大的本科培养目标可以解读为两个关键词,就是培养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和“学科带头人”。而这类人才要具备哪些素质呢?丁仲礼校长给出了答案。

一是情怀与气质。古往今来的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具有创造力和领导力的科技创新人才,最重要的情怀是爱国情怀,为民族复兴无私奉献的情怀,为追求真理的无畏情怀,同样重要的是悲天悯人的大爱情怀。“科学家需要具有特殊的素养和气质,如独立思考、质疑批判、坦诚包容等等,这是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我们特别要着力培养的。”丁仲礼校长说。

二是能力与思维。丁仲礼校长认为,科技创新人才需多种能力,其中极为重要的是自学能力,对所学、所思内容作逻辑构建的能力,把一本书“看薄”的能力。比如,你晚上躺在床上,可以用一个小时的时间,把这本书的概念、定理、框架、要点等等,像放电影一样放出来。这些能力老师是教不了的,要通过自我学习的训练获得。当然还有合作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沟通能力、动手能力等等。

三是知识与兴趣。丁仲礼指出兴趣培养的目的最清楚,其主要培养方式可以是学术大家们针对有挑战性科学问题的各类讲座,以及到相关研究所参观体验。知识的学习就涉及知识体系这个问题。如果我们把培养未来科技创新骨干作为目标,学生的知识体系构建就需要重视三个方面,即扎实的公共基础知识,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深入的专业方向知识。

面对国科大公布的本科招生简介,很多校内在读研究生都感慨,“国科大的本科培养比我们研究生师资还要强啊”。本科阶段是塑造人格和能力最重要的阶段。国科大为本科生量身定做的精细化培养方案,就是要在这个时候为学生夯实基础、培养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三、培养研究生的学校如何教得好本科生

“能教好研究生就一定能教好本科生吗?做得了科学家就能当个好教师么?”对于国科大首次招收本科生,社会上有不少质疑的声音。

其实,国科大近几年已经开始了本科生培养的探索与积累,并非完全从零开始。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珠峰计划)提出后,国科大已与北京理工大学、山东大学、吉林大学等40余所大学合作开展了近80个联合培养本科生的“菁英班”。

如今,国科大开始了自己的本科生教育。在本科课程设计上,国科大主管本科教育的副校长、数学学院院长席南华院士和相关领域专家一起,对国际上最有声望大学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深入思考与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国科大人才培养的要求,结合中国学生的实际情况,经过多次讨论,最终确定了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案。席南华告诉笔者:“我们课程设计的一个原则,就是学生既要掌握其专业的基本内容,又要有足够的自由空间按照个人兴趣发展,所以每个专业的专业课基本要求不宜过多。比如数学专业的数学课程基本要求是在指定范围内的12门课。每个学生在人文课程方面还有基本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素质;非本专业的理工课程也有基本的要求,以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考问题的方式。这样,学生就可以按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既可以在某个方向深入下去,也可以朝几个学科交叉的方向发展,期间学生可以得到导师的指导和建议。”

笔者发现,在第一学期课程表里,总共30门课程中,英语专题提高类、哲学社会类、历史文化类、文学艺术类、身心健康类等5类通识选修课占了3/5。王颖副校长解释说,这些通识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拓展学生视野。比如,“英语专题提高课,全部由外籍教师授课,不是为了应对四六级考试,而是为提高学生英语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

先进的课程体系,应有一流的教师授课才能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国科大授课教师必须是知识生产者,而不能只是知识传授者,决不许照本宣科的老师来教本科生。丁仲礼认为,“只有在一线搞研究的科学家,才真正有能力做出正确判断,知道该如何对知识进行取舍和讲解”。在国科大,名师授课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和传统。事实上,像中科院这样的国家科研机构承担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任务,也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通例。如,德国马普学会鼓励研究人员去大学兼职授课,其80%的所长和室主任都在大学任兼职教授。

四、这里的导师制有什么不一样

“导师制”“三段式”“小班化”,是国科大本科生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从字面上看,这些培养方式并不新鲜,国内很多大学特别是“珠峰计划”高校也施行了类似的培养方式。

王颖副校长曾对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研究。洛克菲勒大学已经培养了24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生理医学研究领域首屈一指。但研究的结果却让人大吃一惊:洛克菲勒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表面上看与我国一些知名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什么差别。他们为什么能培养出那么多诺奖得主,我们却不行呢?

“关键还在具体的实施环节。比如导师制,国科大拥有约1.2万名研究生导师,具备实行导师制的独特优势。”王颖说,“国科大是依托中科院的100多个研究所、以科教融合的方式来办学的,研究所的科学家都深度参与学生的培养工作。目前,国科大已从北京地区的相关研究所遴选了400多位科学家,作为本科生的导师人选。”

这400多位导师主要由三类科学家组成:第一类是75岁以下的院士;第二类是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简称“杰青”),大都在45岁以下;第三类是“千人计划”入选者。国科大本科生导师更像是家长,通过和学生深度交流,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学生对自己未来的期许值。

国科大的导师制,实行导师和学生之间双向选择的机制。导师不只是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也是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科学启蒙者,在本科培养的全过程,陪伴学生成长,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新思维。

国科大对本科生实行“三段式”的培养模式。第一阶段为公共基础课学习,重点学习数学、物理类课程,以及思想政治、语言文化类素质教育的课程。第二阶段为一年半左右的专业基础课学习,重点学习本专业基础性课程。第三阶段为第四学年的专业学习和科研实践。在本科生学习期间,学校安排了很多由中科院的著名科学家参与主讲的前沿讲座。这些讲座主要讨论尚未解决的前沿问题及其社会意义,其中不乏科学家们成功背后的故事,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三个培养阶段,导师都将发挥关键的作用。比如,课程选择、学生专业兴趣评估、专业方向确定、未来人生规划等,学生都可以咨询导师。学生也可以进入导师的科研团队,参加科研实践和课题研讨。

“这并不是一上来就把本科生当成研究生培养。”王颖说,“学生较早地参加到导师的科研团队,可以直观感受一下研究的氛围,培养科研兴趣,而对他们没有科技创新的硬性要求。”

五、什么样高中生适合报考国科大

因为是第一年招收本科生,国科大特别重视,不仅精心选取了10个省市进行试点,还实行“综合评价”和普通高考两种选拔方式。国科大希望能借此收获那些真正对科学有兴趣的学生。

无论学生毕业后选择在国科大还是出国继续深造,学校都会支持。但是,如果学生本科毕业就想工作,“未免太浪费本科阶段的投入”了。对此,国科大的态度很明确:不希望这样的学生来报考。

“我们希望招到平民学生,他们淳朴、吃苦、好学。”丁仲礼在北京四中的招生家长咨询会上坦诚表示。“不追捧高校排名,不参与名次竞争,不攀比高分考生”,是国科大在2012年更名时提出的一个原则。中科院副秘书长、国科大党委书记邓勇说,这并不会因为招收本科生而改变。国科大当然欢迎高分考生,但不会把“高考之冠”作为录取目标。

国科大校长丁仲礼做过一个统计,1977年恢复高考后上大学的学生中,评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有150余位。这150多人里,毕业于知名大学的比例50%多一点,其他大学占不到50%的比例。这一批院士包括前面提到的袁亚湘院士和席南华院士,他们分别毕业于湘潭师范学院和怀化师专。这个统计足以说明高分并不一定代表什么。国科大最为看重的,是学生想要成为科学家,有志为国家科学事业贡献一生的远大理想。

在清华附中的宣讲会现场,丁仲礼问现场的高中生:请同学们一定要问问自己是不是一个很能静下心来的人,是否真正具有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集中注意力的素质,问问自己是不是一个勤奋的人。因为科学家需要勤奋,要有自我控制能力、自我牺牲精神,这些是必备的素质。丁仲礼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们,国科大的本科学习肯定不会好“混”。

(来源:《中国教育报》)

猜你喜欢
精耕细作中科院本科生
加大授权力度中科院先行一步
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技术
如何精耕细作让报纸出彩不出错
中医药大学本科生流行病学教学改革初探
立足县域 精耕细作:让电视新闻更具地方特色
中科院位列自然指数全球首位
汽车后市场急需“精耕细作”
精耕细作的荷兰航天
探索如何提高药学本科生实习的质量
中科院专家:京津冀何以成雾霾重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