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对美国中产阶级“最后的灵魂画师”厄普代克代表作品“兔子系列”中《兔子归来》中出现的几位女性的形象分析,从美国社会背景入手,通过历史变迁,阐述六十、七十年代的女权运动影响了他笔下的女性形象,探讨了她们身上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和散发出的人性的光辉。
关键词:《兔子归来》;女权运动;女性意识;觉醒
厄普代克是美国近代文坛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不仅在美国本土享有盛誉,在国外也有一群如影随形的批评家们对其作品进行研究。厄普代克一生共创作六十多部作品,并获得过两次普利策小说奖和两次美国国家图书奖,还得过三次全美书评奖。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多产作家。他最著名的小说当属“兔子四部曲”,这个系列掀起了国内外研究的热潮。迄今为止国内有三分之一关于“兔子系列”都局限在第一部作品《兔子,跑吧》上,而对《兔子归来》、《兔子富了》和《兔子歇了》的研究显然不够,尤其是对《兔子归来》的研究和重视程度不及其他三部同系列作品。国内已发表的期刊文章的研究主要是对兔子的美国中产阶级的典型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美国三十几年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变迁还有中产阶级的美国梦。这样看来,“兔子系列”的研究还具有相当大的潜力和空间,在对于西方最新文学理论的运用方面,至少国内的研究还是略有不足的。例如生态批评和女性主义,相关的评论文章较少。本文拟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厄普代克“兔子系列”中的第二部作品《兔子归来》中的几位女性形象,分析她们在文中女性意识的觉醒,打破固有的女性主义批评家对厄普代克笔下塑造的女性形象的不满。
1.詹妮斯的女性意识觉醒
在《兔子,跑吧》中,厄普代克给詹妮斯的第一个镜头就是“随着一声金属的咔哒声,他打开门,却发现他妻子坐在扶手椅里,端着一杯威士忌在看电视,电视机的音量开得很小。”(厄普代克 2009:7)在第一部作品中,厄普代克把她描述为头脑空空,没有见地,不善操持家务的女性,她年轻时与哈利未婚先孕,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同哈利结了婚。“兔子婚后过着寡淡无味的生活,兔子满眼看到的肮脏、腐朽、破败,想象着回家面对的杂乱无章,怅然中开始了他的逃逸之旅。”(张瑞红,刘含颖,靳相如 2009:33)在詹妮斯失手淹死小女儿瑞贝卡之后,更是激化了两人之间的矛盾。
然而在第二部作品中以往只知道喝酒,昏昏度日的詹妮斯开始转型成为事业女性。“自从詹妮斯在车行干活以来,她就快活地像女童子军,夏天有一半时间都是晚饭吃过才回来。”(厄普代克 2009:9)她经常还对兔子侃侃而谈她的工作,兔子从未见过她如此精神焕发兴致勃勃。两个人日子也变得好过起来。但是当年兔子抛弃她时的残忍与无情,和突如其来的对家庭的再次守候,却造成了对詹妮斯的永久伤害。
事业上的成功给詹妮斯带来了自信,在家庭中有了话语权,并逐渐扭转了她在家中的劣势地位。大环境下女权意识的觉醒,事业的成功和兔子之前带来的不可磨灭的伤害这使詹妮斯为自己出轨的行为找到了理由。表面上,詹妮斯离开哈利去找查理是因为她对于婚姻性生活不满意,自从他们的小女儿意外溺水身亡后,哈里就对婚姻生活,特别是婚姻性生活彻底失去了兴趣,从而使詹妮斯感到很寂寞。(侯静,林琳 2012:72)但是,深入当时美国社会背景就不难发现,这正是体现在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女权运动的催化下,人们价值观的改变。詹妮斯在这部作品中不再是那个只懂得一味服从,在生活中做出让步的女人,而是懂得用一种“反叛”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内心。
长期处在哈利男权意识压迫下的詹妮斯勇于追求自己想过的生活和生活对象,在厄普代克笔下就是一种新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当哈利识破了詹妮斯与查理的私情,詹妮斯并没有乱了阵脚或气急败坏,她冷静的否认,进行自我辩解。当哈利对他进行身体攻击时,詹妮斯甚至还了手。在第一部书中对儿子纳尔逊不闻不问还淹死了亲生女儿的詹妮斯在第二部作品中得知哈利收留了“不良少女”吉尔和黑人斯基特后,她唯恐两人的行为会对纳尔逊的成长造成不良影响,多次劝哈利赶走吉尔。她对纳尔逊的关心体现了女权意识觉醒后詹妮斯作为一位母亲的责任感。在《兔子归来》的后半部分中,当詹妮斯得知房子被烧毁,自己的丈夫被解雇时还是毅然决定回到家中,承担起家庭的责任。詹妮斯女性主义意识的觉醒让她成功的从心理抑郁的家庭主妇转型成独立自强的新女性。
2.游走在斯基特和哈利之间的吉尔
吉尔具有典型的双重人格,是小说中最具悲剧色彩的人物。如果说詹妮斯为哈利竖起了一面现实生活中的镜子,那么对于信仰缺失的哈里来说是吉尔为他开启了信仰之门。(蔡斌 2009:103)和书中其他出现的所有女性不同,厄普代克笔下的吉尔是一个介乎于女人和少女之间的女性意象。吉尔在文中出现时正是美国正在实施登月计划之时,她的出现对兔子来说就像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兰登月球打开舱门时的感觉,“这儿完全不同,但很诱人。”(厄普代克 2009:111)吉尔象征着一个新世界,一个未曾开发过的处女地。
丧父的吉尔放弃舒适的生活,从康涅狄格富裕的家中逃出,用自己的方式反抗她所在的原本家庭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追随美国六十年代所谓的自由主义精神。在吉尔的自我放逐的过程中,她过早的接触了社会,认识了黑人斯基特,体验了性,也因此沾染上毒品。而兔子在与和詹妮斯的感情落入低谷之际,在酒吧“意外的”收留了吉尔。双方相处的和谐让吉尔在哈利家继续住了下去,直到九月份斯基特的意外拜访为“平静”的生活带来了波澜。如果说斯基特为哈利带来了他缺失已久的男性气概,那么吉尔也象征着带给哈利的女性和平安宁和温暖的气质。
然而越是美丽的花朵越是凋零的迅速,吉尔的生命就如同那绚丽的花朵过早地凋谢。吉尔丧身火海的直接源头是斯基特,因为生活在哈利家附近的白人至上主义者发现了隐匿在哈利家的斯基特,他们不会允许这样一个黑人出现在所谓的“白人社区”。然而于斯基特认为,在危难之下他无论为何都不会去保护一个白种女性。这不仅是斯基特本身的性格决定的,也是因为社会大环境下白人与黑人之间还有许多错综复杂的矛盾。种族歧视的影响在斯基特和吉尔身上也显现出来。
厄普代克笔下兔子也是一个因为意外事故丧失女儿的父亲,当他面对吉尔这个十六岁丧父的独自漂泊的女孩,两人的遭遇决定了他们的关系就远不止情人那么简单。她对兔子更多的是依恋和父亲般的感觉,兔子对吉尔的感情亦是如此,“这是一种竭尽女儿之道的体贴入微,他曾恳求她藏起来。”(厄普代克 2009:435)在兔子心中,吉尔如女儿般孝顺,很多时候在小说中面对兔子的呵斥吉尔更多的表现出了依恋而不是责怪兔子,两人的对话时常像父女间的对话。作为一个女孩,吉尔依赖兔子,但是更多的是因为兔子给了她家的感觉,在她孤苦伶仃到处漂泊的时候收留了她,而吉尔内心对自己去世的父亲的思念也有一部分转移到兔子身上。与此同时作为一个女人,兔子满足了吉尔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吉尔之所以游走在斯基特和哈利之间的原因主要是嬉皮士文化受到女权主义和黑人运动的影响。年轻吉尔思想和行为独立,不依赖于两者中任何一个。作为兔子系列中最特例独行的女性,她是一个有女权主义意识的嬉皮士。然而就像第二部书中登月大环境下的月球一样,吉尔的一切对于兔子一家来说都是新鲜的,她像月球一样不曾被开采,兔子和斯基特就像登月的宇航员。探索月球是美好的,但宇航员终究还是要回归地球。这也隐射了嬉皮士文化中的女性主义并不是主流的女性主义,它只是女性主义探索过程中的一个分支,并不能帮助女性主义取得本质的成功。
endprint
3.佩吉与哈利的情人关系
佩吉是继詹妮斯和鲁斯外,书中出现的第三个与哈利有亲密肉体关系的女人。厄普代克用两句话就倒出了佩吉在哈利印象中的形象:“屁股宽大而性感,眼睛大而闪亮,坐在中排老爱把手挥来舞去,因为她以为她什么都懂。”(厄普代克 2009:18)
詹妮斯出走后,哈利发现福斯纳希特抛弃了佩吉。两个“同病相怜”的人在酒精的作用下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情愫在他们之间悄悄种起来。当哈利要离开佩吉家的时候,佩吉又叫住哈利,特地告诉他自己晚上一般都在家。作为女性佩吉主动给哈利发出了讯号,这是不同于厄普代克以往书中出现的女性,总是等着男性在性事上先行主动。在对待丈夫离家出走的行为上,佩吉显得比第一部书中的詹妮斯放得开,也更有主见,她完全没有一心黏在福斯纳希特先生身上,而是在他离家之后主动的寻找乐趣。与时俱进的厄普代克把佩吉的形象中也融入进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轰轰烈烈的女权运动,这促成了他笔下佩吉和哈利的情人关系模式。
当哈利再次找到佩吉是因为佩吉的儿子比利看见了黑人斯基特出现在兔子家中,哈利不想因此卷入麻烦,他请求佩吉对这件事保持沉默,而佩吉的心思却不在这个上面,她只是想着怎样诱惑哈利,通过哈利来抚平和丈夫分居后的生理和心理寂寞。佩吉还毫无顾忌又满不在乎的坦言,她与和她工作的小伙子一直都有来往,然而这些在她眼中也只是生理的需要,并没有实质的感情可言。佩吉竭尽手段与哈利发生关系主要是出于以下几点原因:(1)她确实对哈利存有好感。中学时期的同学总是比一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要有熟悉感,更何况中学时期的哈利也算是镇里知名的篮球健将,这让佩吉对哈利有天然的好感。(2)佩吉心中女性主义的存在感。在哈利和佩吉的这段关系中,两人是平等的,只是生理上的结合,并未牵扯太多情感纠葛,她改变了我们对女性的传统看法。佩吉生理和心理上的独立也是她能与哈利保持平衡状态的情人关系的原因之一。(3)女人的虚荣心。佩吉与詹妮斯是好友,她的儿子比利和哈利的儿子纳尔逊是好友。女人之间总是避免不了会有攀比心理,虽然作者没有用文字明确写出来,但是在佩吉与哈利的对话中谈到詹妮斯的时候,她时常拿自己和詹妮斯在兔子面前作比较。在她看来拿下哈利不仅是满足生理和心理的空虚,也是同詹妮斯的较量。
4.独立自主的米姆
作为主人公哈里的妹妹米姆她本想成为一名演员,怎料命运造化下她却成为拉斯维加斯的一名地下妓女。《兔子,跑吧》中的米姆由于从事的工作不大受哈利待见。在他看来米姆虽然是他的妹妹,但是也只是一个出卖姿色靠男人吃饭的女人。而在《兔子归来》中米姆的篇幅虽占的不多,但是她却是挽救哈利和詹妮斯破碎婚姻的粘合剂。
说米姆是智者并不表明她是一个高尚的人,她其实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实用主义者。如果说吉尔让哈利知道了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存之道是爱和宽恕,那么米姆教给哈利的则是在这个沙漠般的世界生存下去的规则。(蔡斌2009:104)米姆对他人的事情漠不关心,唯独对家里的事情牵肠挂肚,当詹妮斯和哈利产生了婚姻危机时,米姆从纽约赶来,运用自己懂得的人情世故,以女性的视角出发,帮助哈利分析詹妮斯离家的原因和詹妮斯其实想回到家的意图,这些都是哈利不能凭一己之力做到的。米姆分析詹妮斯的反常行为只是她在释放想要回到这个家的信号。在接触过查理之后,米姆甚至点出了哈利和詹妮斯婚姻失败的原因。查利给予了詹妮斯哈利从未给过她的东西——赞美和肯定。回到第一部,厄普代克笔下哈利对詹妮斯的印象只有酗酒,无能,邋遢,不负责任。虽然人无完人,但是詹妮斯必定有她可爱之处,而哈利却一直没有发现或是不愿承认,导致詹妮斯在这段婚姻中完全不被肯定,缺乏自信,长期处于被压迫状态。而查利就是她的一个转折点。这些都被精于世故的米姆分析地很透彻,但是米姆不会只满足于做一个婚姻分析师,她以实际行动帮助了哈利的婚姻。
米姆是妓女,她认为自己的职业虽不体面,但是她不依靠男人,自食其力,在她看来自己所做的事情只是一份职业,并不能代表什么,就好比上班下班那样平常。他懂得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去的规则,她不仅能帮哈利和詹妮斯解决婚姻上的难题,也不放弃追求享乐的权利(和查利的暧昧关系),并且作为纳尔逊的姑姑,她还记得这个侄子的生日,并给他买了一辆童式车做生日礼物,连兔子都不得不佩服的称她为“超级姑妈”。可以看出米姆一直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女性。
5.结语
《兔子归来》中出现的几位女性虽然年龄迥异,来自不同阶层,但各自充满鲜明特点。虽然她们身上有很多不完美的地方,但是她们的女性主义意识却感染着广大读者,激励着更多的女性。她们平凡的生命中透出伟大的人性光辉让我们为之动容。厄普代克用他笔下塑造出来的女性形象狠狠地回击了了那些把他歪曲成“厌女症”作家的人。
在第一部作品中出现过的詹妮斯和米姆在《兔子归来》中改变了之前的旧形象,向新时代女性形象靠拢。而第二部作品中新出现的吉尔正表达了当时美国社会年轻人的状态,她们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成长在女权运动兴起的环境下,无需和体内既成的陈旧观念作斗争,她们生来就是女性主义的拥簇者。而佩吉与哈利精神平等的情人关系也诠释了厄普代克作品中女性意识的崛起。
厄普代克这位与时俱进的作家已经谢世,但是他的作品为我们了解美国社会的历史变迁具有重大意义。文章通过对《兔子归来》中几位女性意象的分析,还原了美国六十、七十年代女权运动轰轰烈烈进行下的美国女性的真实生活状况和思想变迁。
参考文献:
[1]Berryman,Charles.1998.Updike Redux [C]// Lawrence R. Broer. Rabbit Tales. Tuscaloosa & London:Alabama Press.
[2]Boswell, Marshall.2001.John Updikes Rabbit Tetralogy. [M]. Columbia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Missouri Press.
[3]Plath, James. 1994. Conversations with John Updike. [M]. Jackson: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4]Samuels,Charles. 1982. Updike on the present [C]//William R. Macnaughton. Critical Essays on John Updike. Boston:K.Hall and Co.
[5]蔡斌.2009.中产阶级的自我救赎与生存策略——论约翰•厄普代克《兔子归来》的主题意蕴.[J].外语研究.
[6]侯静,林琳.2012.浅析詹妮斯在“兔子四部曲”中的女性形象变化[J].名作欣赏.
[7]厄普代克,约翰.2009.兔子归来[M].罗长斌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8]王晨.2008.从男权主义倾向到女权主义的倾向——读厄普代克兔子系列小说.[J].理论界.
[9]张瑞红,刘含颖,靳相如.2009.人与自然:人文的终极关怀——评厄普代克“兔子小说系列”的生态思想[C].时代文学.
作者简介:许广凝,现就读于河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