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健斌
在厦门学习期间,有一次与北师大厦门海沧附中的老师就作文课堂教学交流研讨,我提出了作文课堂教学的几个侧重问题,意见虽然不新鲜,但得到了大家的认同。
一直以来,我对学生的写作要求和写作能力不苛刻,因为并不是人人都能写出好的作文,不是人人的语言文字水平都很高,但是对一些基本写作要求,我是再三强调的,必须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即使文章的“内涵”不是很吸引人,也要做足“门面功夫”,争取获得更高的作文分数。
一、强调字体和卷面要大方得体,强调标点符号要正确使用
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在作文的指导教学中都强调注意字体与卷面,要求字体端正,卷面洁净;强调字体与卷面的大方得体能反映一个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给改卷者的“印象分”很重要。在作文评讲课中,经常提醒学生:一个改卷者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批改成千上万的作文卷,本身就是一件极其枯燥无味的事情,不是改卷者不认真不负责,是你的马虎态度——字体潦草,卷面不干净,使改卷者产生厌倦的情绪,看着那么多“不顺眼”的文字,你的文章给人的印象就很差,怎么会有高分数呢?
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强调写作中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是否准确运用,反映了学生到底有没有用心学习提高写作的技能。谁都知道中文的句号是一个小圆圈,但是很多学生马虎,只是随便地点一点,有些学生连省略号、破折号、引号等都不懂得如何在作文纸上书写,更不用说标点不能书写在每一行的第一个格子,这些都是学生写作技能掌握的表现,试问一个真正懂得写作经验的学生会如此大意吗?这能给改卷者一个好“印象“吗?
二、强调文章结构不得“三段论”
许多初中学生因为深受小学作文教学指导的影响,喜欢“总分总”的结构模式,所以整篇文章即使有700字以上,也只有三个段落,开头和结尾写得精彩动人、言简意赅,中间却是“长篇大论”,密密麻麻,字体端正卷面洁净还好,如果字体潦草卷面脏乱,就令人心生烦躁,试问怎么得高分呢?层次虽是分明,结构却不严谨。
因此,在多次的作文评讲中,我都强调最好把中间的一大段分成几个小段落,在段落分明的要求下,尽量形成并列关系或者递进关系。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文章才能大有起色。
三、强调要点题
点题,就是“画龙点睛”,要求学生在结尾中紧扣话题内容,利用议论和抒情的表达方式,高度概括主题思想。最好升华主题,以小见大,由点带面,充分发挥总分总结构的优势,这就要求学生正确审题、准确立意。
四、强调文体要分明
部分学生文体基础知识不扎实,写作过程中对体裁的正确运用理解不足,造成“三不像”,不像记叙文,不像说明文,不像议论文。因此,在作文指导课中强调文体知识要清楚。
例如写议论文,首先要在第一段中提出中心论文,简明扼要;其次要在第二段中运用道理论证,证明中心论点的正确,还可以引用名人名言增强说服力;再次要在第三段中运用举例论证,引用典型事例进行论证,并在第四段中充分发挥正反对比的论证作用,全面透彻地增强说服力;最后做总结,首尾呼应或者升华主题,照应论点,紧扣话题。
写记叙文要记得记叙文四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情;写说明文要注意说明方法:分类别、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
五、强调小组互相批改作文
语文老师批改作文的工作量很大,效率不高,造成反馈不及时,学生写作能力提高的效果不明显。不是我懒惰,也不是我不负责任,我喜欢今天要求学生当堂自主完成写作,第二天就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分成小组互相批改作文。我的要求是:前后左右的同学四人一小组,各自拿一篇别的小组的同学的作文,然后认真阅读认真批改,找错别字找语病等,最后打上一个恰当的分数,并写上简短的评语(评语可以是读后感)。接着把这篇作文交给同小组的另一位同学批改,也就是说,一个小组负责四篇文章,每一篇文章都由四位同学批改,有四个可能不同的分数和四个不同文字的评语。
这样操作的目的是:取长补短,让学生借鉴他人的优秀的写作经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前车之鉴,同学作文中会出现的错误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要引以为戒;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形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
这五个强调是我一贯的作文课堂教学指导方式,虽是老生常谈,但是作文教学功效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更让他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减轻了语文老师的工作负担,而且提高了作文课堂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