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静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课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努力为学生提供更鲜活的信息资源、更多样的信息技能,开阔学生的信息视野。为此,笔者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进行了实践与思考。
一、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
教好一门课不容易,首先得了解课程的基本特点。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技能性极强的课程,其理论知识有些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应采取不同教学方式,以适应课程的特点。信息技术教学更应注重实践,中国计算机教育专家谭浩强同志讲述过学习计算机的问题,他说:“计算机对于绝大部分人重在使用,对于它的软、硬件和理论部分,非专业人员可以不必要求。”计算机教学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它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比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更新都要快。实践阶段,每周学生仅一课时的学习时间,这一课时的安排侧重面应在于使用。让学生掌握一些计算机实际操作技能,既符合该学科的特点,又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要求,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学应以上机为主,同时机房上课又要求教师由以往的知识传播者变成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向导或顾问。
二、兴趣教学法,让学生爱上学习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学生只有对信息技术学科感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表现出积极的学习行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主动思考、积极思维。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就会把学习当做一件繁重的任务,这样会抑制大脑皮质的兴奋点,产生消极对抗的情绪。在学习初期,学生往往凭着自己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好奇心学习,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会慢慢丧失最初的学习激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首要任务,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真正爱上信息技术,使学生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三、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提出问题
一般而言,教学情境的设计一定要能引起学生的关注,迅速集中思维;铺设桥梁,衔接新知与旧知;揭示课题,体现教学意图;趣味教学,创设学习情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不同课型与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坚持既创新又切合实际;用时适当,不占用过多教学时间。
创设一个与本课有关的、贴近学生学习实际和社会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进行探索、交流与合作研究,在深入了解主题的基础上,寻找规律,搜索方法,自主完成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信息应用等一系列过程。
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选择的主题要尽可能紧密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依据学生生活实际和教学内容,运用计算机及多媒体工具将学习内容以多媒体教学形式和友好互动的界面为学生提供数字化资源,让学生身临其境,经历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在体验中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教学规律及目的。
四、强化上机操作,增强学习效果
操作性、实践性强是信息技术课的特点。因此,信息技术90%以上的课时应该是上机实践课,操作内容应该安排在计算机教室进行。笔者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计算机充满新鲜感和好奇心,他们都爱上信息技术课,而且特别喜欢动手操作。教师要因势利导,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适当引导、观察学生的使用情况。这样在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积极性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和演示那是达不到目的的,只有通过反复的上机实践练习,才能得心应手地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丰富练习方式,课堂上的问答、上机操作与课内外作业演示等形式都是有效的练习方式。在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前,教师要给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作业,让他们带着任务操作。
五、注重互相学习,拓宽学生知识面
在整个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各个同学由于天资不同,不可避免地会有层次上的不同。所以,让优生帮助后进生就非常有意义。优生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后进生,自身学习能力会得到提高,而后进生则会以非常快的速度进入中等生的行列。
教师应当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工具软件,拓宽知识面。软件的开发应用日新月异,能否利用工具软件加工处理所需信息,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体现。如图形图像的制作、声音文件的处理、简单动画制作、网页制作、防毒杀毒等。补充这些知识对学生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教学中要有意穿插工具软件教学,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让学生对各种软件处理有了解就足够了,这些工具软件的学习不仅不会给教学效果带来不利,而且能巩固所学知识,促进各种基本操作及应用能力的发展。
四、适时评价,激励进取,增强自信
评价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通过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和全面发展,教师及时获取教学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该是及时、准确的。当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时,教师应该根据表现做出恰当、公允的评价。有时候教师的一句表扬就会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动力,促使其不断进取。所以,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以鼓励者和启发者的身份深入小组实践中,很自然地帮助有困难的小组成员,让学生觉察不出因本组水平低而需要教师的帮忙。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应以普通合作者的身份,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给予充分肯定,增强其表现的自信心。
总之,适时适当的激励可以使教学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开展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详细观察学生小组的表现情况,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恰当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及时的帮助,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真切地体验到合作学习的快乐,产生进一步合作的欲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五、结语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在新课改这片肥沃的土壤上,我们只有开展有效的合作学习,积累起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开启学生幽闭的心智。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合作学习的价值,积极构建适合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时刻以学生发展为本,携手共建完善的、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合作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