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宝珅 李宝芯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学手段的科技含量日益增加,电化教学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之一,是否利用电教媒体甚至成为评价课堂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没能有效合理地利用电教媒体,使电教媒体成为好看而不中用的“花拳绣腿”。因此,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应使英语教学变得活泼起来,让英语教学不再乏味、枯燥,让学生由怕学变为爱学。在多媒体课件中恰当选用视频素材,能使课件更富有真实性和感染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应用多媒体,使英语教学形式多样化
过去的英语教学,学生所见的只是教师、黑板和几个简单的教具,采取的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的以教师灌输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形式只是一味地读、听录音、听写、背诵、检查等,使语言学习成了枯燥的苦学。而现在,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这个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教学形式多样化,摆脱千篇一律的状况。例如进行字母教学,以往的方式是一节课教师要反复地领着学生读、背,学不了几个字母,效果不甚理想,26个英文字母往往得学一周。现在,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让26个字母教学在一节课内轻松地、愉快地完成。利用多媒体《字母歌》播放,在课件中穿插一些动画片,让学生边欣赏动画边听歌曲。虽然单个字母的发音有些困难,学生不容易记住,但是,一唱歌学生记得就快了。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学会了26个字母的读法,而且学会了唱《字母歌》。
二、选取重难点,短时高效地使用多媒体
许多从网上下载的课件都是整节内容,我们在重难点的地方使用计算机突破即可,没必要从头到尾地使用,这样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不会让教师长时间地处于“暗处”,削弱教师的影响力,也不会使资源浪费。学生有个体差异,教师对教材的处理也是多种多样的,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下载课件后,教师应按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重新组合或与常规教师手段结合起来高效地使用,选准主要媒体,多种媒体相结合。课件是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制作和使用课件是教学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我们不能把英语课上成一堂“图片展示课”或“音乐欣赏课”。这就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仔细体味编者意图,广泛搜集相关素材,精心策划制作课件。教学需要多媒体,但用了多媒体未必就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设施再高档,也只有适用于具体的教学目的时才具有效力。一方面,课件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本知识而设计的,所以课件不应是课本的拷贝,而应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另一方面,课件的设计必须与课本紧密结合,注重学科本身的特点,尤其要把握课件与课本结合的度。例如,讲解时态用法的区别时,选用集声像于一体的多媒体效果会更好,在区别一般过去时和过去完成时,课题就是本课的重点,使用制作好的课件,先是小汽车在公路上(像个时间轴)滴滴开走了,这时一个小男孩从家里走出来,学生一看时间的先后关系,就明白了时态的作用,然后反复操练,避免语法的枯燥讲解,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机交互是计算机的显著特点。多媒体计算机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结合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中学生普遍具有好奇、乐于参与的特点,计算机这一新的成果使他们感到兴趣盎然。不断变化的屏幕形式,新颖的图片、动画和有趣的话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
四、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因教学信息承载手段不同,从而难以适应不同个体学生的发展需求,所以,教师很难有效地实施因材施教。多媒体软件的使用,可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帮助优秀的学生更好地学习进取,也为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自由的、宽松的空间。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的练习,其效果之好同样是传统练习不可比拟的。它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带娱乐性的练习,能轻松巩固已学知识,从而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减负”之目的。比如,可利用多媒体编制各种形式的选择题、填空题和是非题,利用软件判断学生解题的正确与否,或者根据解题的结果,自动提高试题的难度,并给予学生必要的表扬和鼓励。在实践中,学生在这种学习方式的指导下,学习过程由被动变为主动,树立了学习的信心,转变了学习态度,由厌学变为好学。教师选用的主要媒体要恰当,做到讲解密切配合,做到演播适时、讲解恰当,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又能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著名的心理学家特瑞赤拉在1967年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有83%是通过视觉获取的,11%是通过听觉获取的,1%是通过味觉,1.5%是通过触觉,3.5%是通过嗅觉获得的。人们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得的信息占所获得的信息的94%。可见,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能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只有将多媒体技术有机地融入学校的教学工作中,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避免将其作为装点门面的摆设,真正为教学工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