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妹
摘 要: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中,节选了一篇新疆作家刘亮程的《寒风吹彻》。这篇文章相对于传统散文来说,教学有一定的难度。一是篇幅过长,结构难以处理;二是内涵深厚,关于苦难的解读深刻含蓄,学生不易理解;三是题材是西北乡村生活,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有距离感。本文旨在探究《寒风吹彻》的教学环节及教学设想。
关键词: 《寒风吹彻》 教学环节 创新解读
《寒风吹彻》的作者刘亮程出生在西北边陲的一个小乡村,那里贫穷、落后、荒凉。年轻的作家没有上过几年学,在成名之前算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的语言处处透着朴实清澈的光彩。然而这篇文章最能打动人也最具争议的地方是作者表达的一种感悟:人生是贯穿着苦难的,我们只能艰难而孤独地在苦难中跋涉。
这样的主题以前是不会出现在教材里的。所以就连作家自己也说:“能把这篇文章选到中学课本里,说明我们的教育长大了。”是的,这是一种成熟,我们的课本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元,给学生以更大的思索空间。从这个角度看,《寒风吹彻》是一篇很值得推敲的讲读课文。
这篇文章篇幅比较长,一共有43个自然节。中间的叙述看似繁乱,实则暗藏线索。语言苍凉含蓄、深沉内敛,有许多寓意丰富、值得推敲的关键语句。那么,如何让学生不仅很好地梳理课文脉络,而且在此基础上品味和讨论作者的思想呢?我认为可以在教学中尝试以下几个环节。
一、概括事件,梳理结构
曹文轩在《具象——支撑情感的衣架》中说:“纯粹的抒情散文,严格地说,是没有的。因为散文要么写景,要么状物,要么叙事,要么记人,所抒之情总会有所依附。若单纯抒情,只有空洞的感叹,一定令人不忍卒读。”那么,当一篇散文有比较深刻的内涵时,我们不妨引导学生从最具体的事件、人物、景色入手。这些正是作者抒情的依托。
不妨在课前要求学生通过自学以文字形式整理出课文描述了哪些画面,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事件的主要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文章、理清脉络、找出疑问。
通过自读,学生可以概括出“严寒冻坏腿骨”(6~17节)、“陌生老人冻死村边”(18~26节)、“姑妈被冬天留住”(28~38节)、“母亲独自在冬天寒冷”(38~41节)等情节。这样,关于某些段落的不解和疑问就呈现出来了。
这正是这篇文章教学上的难点:
(一)作者为什么写到了如此多的不相干的人物和看似没有联系的事件,作者用怎样的方式将它们有机组合在一起;
(二)作者在事件之间穿插的议论和抒情到底有怎样的内涵,对挖掘文章的中心有怎样的帮助。
第一个问题是解开文章寓意的关键。可以设计以下问题:这些人都在怎样的环境中生活?他们身上有哪些相同点?继而总结出文中人物的相似点:孤独、贫穷、寒冷,并一步步走向生命的终点。这正是贯穿全文的第一条重要线索。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前后呼应的同一个场景。文章开头,三十岁的作者在火炉边“吃咸菜啃馍馍想着一些人和事情,想得深远而入神”,并且依旧感到寒风的侵袭。文章结尾,作者写道:“雪越下越大。天彻底黑透了。我围抱着火炉,烤热这漫长一生的一个时刻。我知道这一时刻之外,我其余的岁月,我的亲人们的岁月,远在屋外的大雪中,被寒风吹彻。”
显然,作者在这个冬日,在火炉边、在寒冷里,想起了那些久远的人和事。正是这种思绪将文章中散乱的人物和事件串联在一起,而文章的结构设计如同电影手法一样,在结尾处又从思绪中回到火炉旁的现实场景。
不仅如此,作者还用“寒冷”将文中所有人连在一起,正因为“冷”,才想到那些逝去的岁月,想到那些刻骨铭心的往事,才意识到这“寒冷”将陪伴我们的所有岁月。作者用自己的思绪和共同的“寒冷”结构文章,这正是文章的第二条重要线索。作家正是运用这两条线索将一个时空交错的结构呈现给读者。
二、研读关键语段,讨论文章内涵
在这个环节最好的教学方法是展开课堂自由讨论。文章中集中议论和抒情的主要有六处,分别是第1节,第4、5节,第11、12节,第16、17节,第29节,第40至43节。应引导学生明确几个词语的重要涵义:“雪”、“寒冷”、“温暖”“冬天”、“炉火”、“春天”等;讨论文题“寒风吹彻”如何理解。
“寒风”指包括孤独、贫穷、死亡、寒冷在内的人生所有的苦难;“吹彻”,用作者的话说就是“我其余的岁月,我和我亲人们的岁月”都将被“寒风吹彻”。作者在文中写到了14岁的自己,30岁的自己,和自己隔着30年岁月的老人,这些年龄段正好支撑起人的一生,那么,这是对“吹彻”一词很好的诠释,而这也是文章的第三条重要线索。
作家通过苍凉而隽永的语言告诉我们,人生将有许多难以战胜的苦难,我们只有孤独地承受它,并在这苦难的生命中积蓄微弱的爱与温暖。
至此,文章深刻的内涵、作者独特的生命感悟已经非常清晰。
三、通过比较阅读作出评价
前面已经说过,这篇文章的主题是颇具争议的。某些老师担心这样灰色的文章不容易让少不更事的学生理解,容易给学生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而且在评论界,关于刘亮程的文章,也有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某些作家认为,他的语言朴实厚重,体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是悲怀和乐世的哲学,是大彻大悟的人生哲学。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刘亮程的悲观是一种矫情的伪浪漫,是冷漠自私无聊的体现,是危言耸听、哗众取宠。
那么,学生会怎样评价呢?他们是否会像一些老师担心的那样,受到消极悲观情感的影响呢?
我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将这个影响驾驭好,而我们的学生也远没有我们担心的那样幼稚和脆弱。喜欢与不喜欢,主动权在学生。他们已经不是会轻易认同别人的一代,即便是印刷成铅字的文章,他们也会毫不留情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而如何用这样一篇文章激发学生积极乐观的情感,主动权在教师。
我们过去在教育中常常提到“苦难”,但它总是作为被战胜的对象。以课文《论厄运》为例,课本一开始就给学生一种坚强、向上、奋斗的概念,从不说有一些苦难是我们无法战胜的,如死亡。然而也有一些文章是例外的,如必修五中节选的《直面苦难》。周国平在这篇文章里说:“我们不是英雄,只是朝生暮死的众生。任何人间理想都抚慰不了生老病死的悲哀,在天灾人祸面前谈不上什么正义感……我们面对的是没有灵魂的敌手,因而不能以精神的优越自慰,却愈发感到生命的卑微。”在这里,哲学家周国平和被誉为“乡村哲学家”的刘亮程似乎谈到了同一个命题,那就是有一些苦难是我们无法战胜的,如生老病死、孤独。我们的生命在自然面前是多么卑微。另外,作家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一文中也有过相似的表达,他说:“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在《灵魂的事》一书中,他还写道:“现在我常有这样的感觉:死神就坐在门外的过道里,坐在幽暗处,凡人看不到的地方,一夜一夜耐心地等我。不知什么时候它就会站起来,对我说:嘿,走吧。我想那必是不由分说……”这样的相同点很适合引导学生做一次比较阅读,对学生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是有帮助的。
这里可以从作家的经历出发探讨。周国平曾经为自己在一岁半就因病去世的女儿妞妞写过一本《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而史铁生在20岁左右就双腿瘫痪,后来又患上严重的肾炎,并恶化成尿毒症,只能靠透析维持生命。然而他热爱写作,并且在一篇文章中写道:“爱是人类唯一的救赎。”再看刘亮程,他从荒凉贫穷的西北沙漠走来,和周围人一起经历过生存的考验,体会过人生的艰难。可他在“寒风吹彻”中依然告诉我们要“隐藏温暖”,把它留给我们的亲人们。
可以确定的是,作家们都是真正经历过生活的苦难的,并真实感受到了它的巨大与残忍。所以,他们的语言并不做作,他们的表达并不矫情。他们告诉我们的正是他们看到的生活的真相。而且,他们不约而同地告诉我们,正是在这样苦难的生活里,我们更应该坚强而执著地寻找爱与温暖,奉献爱与温暖。
我相信,学生会更喜欢这样的文章。因为,这样的写作不是为了毁灭我们心中的希望,而是为了照亮我们坎坷的生活。正如刘亮程所说:“文学,就是在为我们的精神,创造一种绝处逢生。寒风吹彻中,我们还有春天的梦。”
当然,《寒风吹彻》中还有许多东西值得研究。作者刘亮程曾获第二届冯牧新人奖,获奖评语有言:“他的语言素淡、明澈,充满欣悦感和表达事物的微妙机理,展现了汉语独特的纯真和瑰丽。”学生一定会有喜欢的段落,不妨课后摘抄,毕竟课堂时间有限,将前面三个环节处理好,剩下的思索和回味空间不妨留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