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冷思考

2014-07-08 14:00谷尚品
考试周刊 2014年38期
关键词:时机创造性策略

谷尚品

摘 要: 纵观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呼声很高,导致很多乱用、滥用的不良现象,给新课改带来很大的阻力,同时阻碍了学生良好地发展,也给我们带来了思考:什么情况下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哪些策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注意什么?本文就以上几个问题做阐述。

关键词: 创造性 使用教材 时机 策略

新课程要求教师正视自己的地位,改变“教材观”。于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同一股清风,吹醒了“教书”的老师们。让对着传统教材的面孔敢怒不敢言的“青春派”教师,如同领到“尚方宝剑”,神清气昂,磨刀霍霍向“教材”。造成了过多使用所谓“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泛滥现象,盲从现象很严重,效果大减。有些老师对教材钻研得不够,没能真正理解教材的意图,为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盲目地创设情境、改变教材的内容,等等,表面上看起来很花俏,但对教材挖掘得不够深,只停留在很浅的层面上,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掌握得不够扎实,思维得不到真正提高。更有甚者,抛开课本教书,这样时间久了,会使学生对教材产生怀疑。那么教材中什么样的内容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怎样创造性地使用,以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该注意什么?下面我从以上三个方面谈谈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思考。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时机

教材是由专家学者、经验丰富的教师和教学研究人员,根据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和建议,经过调查研究反复论证编写而成的,相当可靠,具有教材的一般性,适合各地区各学校的教学。没有必要也不需要每堂课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但是,由于地区的不同,学生基础有所差异,生活经验也不一样。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以至于教材中的有些内容需要做适当调整或重组等,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那么在什么时候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我经过亲身实践和查阅大量资料发现,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1.当教材编排不符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时。

《数学课程课标》指出:要使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学生已经很熟悉的内容(很熟悉,但是理解的层次比较浅,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情况)。在教学中若不考虑学生的实际认知状况便按部就班,照本宣科、依葫芦画瓢,让教材牵着教师的鼻子走,教师再牵着学生的鼻子“死钻”教材,丝毫不注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这样的教学会与学生实际脱节,不利于学生学习。应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需要在教学前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学情,对教材进行适当调整,从而使学生在“饥饿”的驱使下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如在教学《乘法口诀》时,我了解到许多学生都已经在家长的辅导下能从“一一得一”背到“九九八十一”,如果我仍然按照平常的教学顺序,就很容易使得孩子在课上自以为是,不钻心听讲。我又了解到他们都只是死记硬背,如随意从中抽出一条口诀,便傻眼了,得想个半天。我打破了以往的教学顺序,在上课开始便来了个小型背口诀比赛,许多小朋友都跃跃欲试,最后决出了一个冠军,对他进行了奖励。这时我随意抽出一条乘法口诀让“冠军”回答,结果在预料之中……小朋友们觉得奇怪,小“冠军”也纳闷。这时我进行引导:“很多小朋友都能背出乘法口诀,但从中抽出一条却不行,这主要是你们还不了解乘法口诀是怎么得来的,还没有理解。我们要不要来解决这个难题……”通过这样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这堂看似简单的课上学得非常认真,并积极找出口诀的规律,探究熟记每条口诀的方法,达到了预期效果。

2.当教学情境离本班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时。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学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由于地区的不同,教材的编者难以满足各地的要求。教师应该对教学情境做出适当修改。教师必须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生活背景和认知水平,寻找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有机联系的切入点,使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如,我在教学《统计》一课时,教材中,是一幅十字路口的图,我班学生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况且图中的各种车的数量只用一数就明白了,难以得出用画“正”字来统计。这时按教材上教肯定是不行了,我就对教材做了调整,在本地一个十字路口拍了两分钟的录像。学生一看就觉得很亲切,由于车速较快,一个人完成统计各种车的数量有一定的困难,于是生生合作,采用画“正”字法。诸如此类,都需要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3.当教材所提供的素材不能达到理想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效果时。

自主、合作、探究是现行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合适、充分的学习素材乃是重中之重。有时教材限于篇幅,提供的学习素材不够丰富,不能达到理想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效果。教学“认识图形”时,教材安排是让学生从各种各样的积木中挑出长方体和正方体,压在纸上描出一个面,再剪下来,体会面从体上来。当时学生人手只有一份积木。除了积木外,我又让学生准备了许多纸盒,上课时我还给他们准备了白纸、水彩、印泥、小剪刀等工具,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得到长方体、正方体的一个面。可喜的成果出现了:有的把纸盒压在纸上描出一个面,再剪下来,这是教材中的方法;有的学生拿出小纸盒的一个面蘸上水彩或者印泥,往纸上一压,再剪下来;有的就干脆直接从纸盒上剪下了一个面。这个动手过程,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了面从体上来,而且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当教学内容之间有本质联系宜学法迁移时。

这里所说的迁移是指学习方法从一个学习内容转移到另一个学习内容。迁移理论认为,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越扎实,理解越深刻,对新问题的适应性越强,越容易引起广泛的迁移,越容易促进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我们要重视原有基础知识的教学,夯实基础,并促使学生在原有基础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建立有效联系,揭示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突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因素,促进正迁移的实现。教材中有些单元教学内容本质相同,它们之间具有内在的本质联系,前某个单元教材往往是后某个单元的基础,后某个单元往往是前某个单元的延续。因此,我们可以把两个相隔几个单元的知识组合在一起,通过重组,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如人教版第十一册中分数应用题出现在第三单元,百分数应用题出现在第五单元,实质上这两种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解题方法都基本相同。只是“分率”的表现形式一个是分数,一个是百分数而已,只要掌握了分数与百分数的互化及分数应用题,百分数应用题就能迎刃而解。因此,我在教学中就将这部分教材进行了重组,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通过迁移、比较的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推理能力。

5.当教学内容与别的学科整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时。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时,应“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门类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结构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应努力寻找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开展信息整理、分析、概括的研究活动,从而提高对数学知识的认知能力,拓宽视野,形成融会贯通、主体研究的意识,在强化数学教学效果的同时,实现数学教学效果由数学领域向非数学领域的迁移,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学教育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的作用,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教材的意图是让学生发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而不同的加数不可以直接用乘法算式表示。书上是用观察主题图(游乐园)和摆小棒作为学生的学习素材的。有一位老师就对这个教材的内容做了调整。先用古诗导入,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古诗,得出乘法算式后,再让学生用乘法算式表示自己已经会背的古诗,最后出示一首词,问学生能否直接用乘法算式表示。整个过程,既像是在上语文课,又像是在上数学课。既让学生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又让学生巩固了古诗,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6.当教材内容可以适当拓展时。

教材中有些内容是可以拓展的,拓展是既可以对已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应用,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在教完长短、高矮之后,可设计这样的拓展练习:出示一本数学课本和一本数学课堂练习本,让学生观察,问学生你有什么新发现。学生除了可以比长短和高矮外,还可以比厚薄等,其实,长短、高矮、厚薄、近远是有内在的联系的(如对两根电线杆的长度比较,竖着我们通常说比高矮,倘若放倒,我们通常说比长短)。学生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但对这几个概念之间的联系有所感悟,而且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了课堂中所没有学到的知识。像这样的内容,长、短、高、矮与厚、薄、近、远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学生平时也有碰到过,只不过在课堂上把它们串起来了。学生通过这样一串,对知识的理解就更深入了,也体会到这几个概念之间的联系。类似的情况都需要拓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一般策略

教育要以人为本,要促进人的发展,要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发展。要体现这个基本理念,针对上述情况,非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可。那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呢?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在“六个字”(调、改、增、组、合、拓)上下工夫。具体操作如下。

1.调,即调整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调整练习题等。

学生已经有许多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课堂学习是他们生活中有关数学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现实生活中的经验积淀乃至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许多有关数学的朴素认识,都构成了进行数学学习的“特定世界”,影响数学学习。教学中,在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练习题等做适当调整。如上述提到的《乘法的口诀》,学生已经会背口诀了,我们教的是小九九表,在父母的指导下有些学生都会背大九九表了。这时我们就把教学目标不是定位在背口诀上,而是定位在对口诀的理解上。相应的,对教学内容也作出调整,先让他们背,再理解口诀的意义,即把教学顺序反了一下。相对应的练习题也要作出调整,重点不放在要求学生背口诀,而放在对口诀的应用上,如()×3=15等。如果按教材的顺序上,学生肯定没有兴趣,也不乐意学,但这么一调整,学生就感兴趣了。因为,调整以后,对他们来说是新鲜的,有挑战性的。他们的学习就有了驱动力,这样处理虽与教材编写殊途,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改,即改变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活动情境等),改变例题、习题等。

拉维和闻杰两位学者指出:知识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呈现和学习。使学生借助情境发现问题,从数学的角度考察和解决身边的事物现象,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在改变情境或例题时要特别注意一定要是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经常碰到的,还应具有真实性和一定的思维价值。如《统计》一课,教材上编排的是一幅马路上的图片,我在本地的一个十字路口拍了2分钟的录像,学生一看,是自己熟悉的地方,首先就被这个情境吸引住了。整个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增,即增加让学生探索创造的活动。

按教材教,当学生达不到预定的目的,或教材提供的素材不够丰富时,适当增加一些适合学生探索创造的活动是非常必要的。增加的内容必须与课本的内容紧密相连,有一定的探索价值,学生经过活动有一定收获的。如在学习《角和直角》一课,在学生认识了直角之后,增加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在教室内找直角,找到一个角后,先猜测是不是直角,然后用直角验证,同时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没有三角尺,那么怎么验证?在这个活动中,学生通过找直角和判断是不是直角,培养了估计意识;通过验证,打开了学生的思维;最后得出了只要是直角的就可以验证的结论。不仅在三角尺上有直角,书本上也有直角,利用一张废纸也可以创造出一个直角等,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有直角,处处有数学,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之广泛等。

4.组,即重组教学内容。

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存在联系和区别。因此,运用比较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这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准确、深刻地了解不同知识内容的本质特征及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辨别能力,避免新旧知识之间的干扰,防止旧知识的负迁移,促进新旧知识间的积极迁移。如《乘法的运算定律》一课,在学法上与《加法的运算定律》差不多,都是经过观察、猜想、举例、验证、应用等。教材是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分配律》分开两节课来上的,介于考虑学习方法非常相似,我将两个内容进行重组,合并成一节课,先复习加法的运算定律,再小结学习的方法,然后,猜想其他运算方法是否也有交换律和结合律,让学生自己探索。最后,与加法的运算定律进行比较分析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重组后,学生不但在学法上得到了迁移,而且用这个方法得出了什么运算方法有这些运算定律,什么运算方法没有这个运算定律。学生通过验证,加深了对乘法运算定律的理解,培养了自学能力,以后碰到这样类似的内容,基本上不用老师教也能学懂,教师只需在课堂上交流学生的学习成果即可,起到了举一反三的作用,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方法的作用,培养了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5.合,即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当有些内容可以与其他学科整合的,若不影响数学学习,就尽可能整合。但要做到自然,切不可牵强,若牵强还不如不整合,则可在课中整合,如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出示一首古诗,去掉题目和标点符号后,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诗中的字数,得出乘法算式后,写一道算式“4×5=20”问生活中的哪些事可以用这道算式表示。很多古诗正好有四行,每行有五个字,很有规律,学生很自然地与乘法联系起来。从中学生不但理解了乘法的意义,巩固了古诗。而且可在课后整合,学习了“统计图表后”,可以组织学生结合本地工农经济的发展情况,与自然科学、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班队活动等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现场观察、采访调查、资料查找等形式开展“统计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体验研究活动,加强数学课程内容与实现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系,增进各学科之间的知识和方法上的联系,发展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自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拓,即拓展。

拓展的知识要紧密联系所学知识,要源于课堂而又高于课堂,即“使学生跳一跳能够到”的知识。如在教学《规律》一课时,出示一个规律,让学生往后摆,再让学生想想,从开始的地方往前摆可能是什么,然后摆出。往后摆是顺向思维,学生们都能很容易地摆出,但往前摆是一种逆向思维,课本中没有这样的要求,但这么一摆,反了常态,使那些不假思索就能说出规律的学生引起思考,激活他们的思维。虽说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逆向思维较难,但在这个实际情境中只要学生稍加思考就能得出。从中不但激活学生的思维,还让他们体会到我们所看到的规律是整个规律中的一个部分,感知规律的无限性。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应注意的要点

1.立足课标,吃透教材。

文本文本,教学之本。无论教学观念如何更新,对教学来说,深入钻研教材都是永恒的要求。在新课改背景下,更需要重唱老调“钻研教材”,并要唱出与新课改和谐共振的新歌。在领会课标理念的指引下,深入理解教材,要纵横联系,领会意图,把握目标,抓住知识的生长点,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2.了解学生,把握起点。

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随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展、经验的增加而发展。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也不一样。教师不仅要吃透知识,更要准确把握学生的知识脉搏,即逻辑起点,还要掌握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握学生的思维起点。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次教学,分类指导。

3.结合实际,适当调整。

真正的教学不是让学生适应教师,而是教师设法适应学生,随时调整教学的内容,随时调整学习情境等。教师所采取的一切教学措施都是为了学生,当教师组织一项教学活动时,必须对学生的起点了解得清清楚楚,了解得愈清楚,就愈能切合学生需要,从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在把握教材的设计意图的基础上,结合本班实际,对教材进行适当调整。

综上所述,提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不等于“韩信用兵,多多益善”,还必须有节制,适可而止。既要立足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既要凸显教材的导向作用,又要超越教材。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大胆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拓宽数学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数学教学改革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张衍涛,周卫勇主编.新课程教学法.中国轻工出版社,2004,3.

[2]杨章宏主编.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科学出版社,2004,3.

[3]刘兼,孙晓天主编.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7.

[4]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5]田小勤.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创设情境.教学月刊,2005.3上.

[6]余爱军.没有“用”的教材.教学月刊,2005.3上.

[7]戴汉杏.学生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资源.小学数学教师,2005(1.2合期).

猜你喜欢
时机创造性策略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两个人结婚的最好时机
畅想 把握每一次时机跨越成长
师生互动4时机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