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健,谢劲松
(长春理工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长春 130022)
随着石油资源的消耗,地下油层的含油量也在逐渐降低,这导致部分油井产油率下降,传统的抽油方式已不适合在此类产油低的井上工作。因此,在最近十年中一种新型采油方式得到发展,柔性捞油抽子替代了刚性抽油杆和泵的组合方式,与传统抽油方式相比,它克服了小冲程、多冲次的缺点,可以实现长冲程,同时降低了冲程次数。其中密封橡胶筒这一零件至关重要,通过捞油抽子在井下的往复运动,液柱自身重力使密封橡胶筒膨胀或复原,以实现提捞油的功能。但是在这一工作过程中存在一个矛盾问题,密封橡胶筒在与管壁接触时必定会与管壁产生摩擦,因为密封橡胶筒变形过大会导致磨损程度发生变化,过度磨损会加剧抽子损坏,直接加大了抽油漏失率。因此,需要找到在密封橡胶筒形变、应力、与摩擦力、磨损之间的关系。
依据捞油抽子工作原理和加工工艺要求建立密封橡胶筒模型,如图1 所示。
图1 密封橡胶筒
密封橡胶筒的形变、应力与材料力学、弹性力学相关,摩擦力随着井下位置变动而变化,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磨损与摩擦力成线性关系。
1)假定橡胶密封筒工作范围在弹性变形范围内,并且不会达到塑性变形。2)在满足工作要求下对密封橡胶筒实物进行简化处理,例如去掉倒角、螺纹等。3)刚性油管相对于弹性密封橡胶筒接触过程中产生的形变忽略不计。4)假定橡胶密封筒是均匀的、具有各向同性[1]。5)密封橡胶筒轴向、径向上受均布载荷。
如图2 所示,由于密封橡胶筒是回转体,在井下其受力状况相对于轴线对称,且轴向受力和径向受力情况都为均布载荷,所以对于轴对称受力问题设在极坐标下考虑[2]。
另外,由于密封橡胶筒变形后与油管内壁完全接触,在井下特定位置下它将不变形,轴向上不会产生伸缩,但同时受到液柱重力影响,内部会产生轴向应力。因此将其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即橡胶筒内半径为a,与油管内壁接触时外半径为b,受内压qa,油管内壁给的外压qb。
1)推导所需主要符号:直角坐标x,y,z;极坐标ρ,φ;体力分量fp,fφ(极坐标系);应力分量正应力σ,切应力τ;应变分量线应变ε,切应变γ;应力函数Φ,密度ρ液,重力加速度g 橡胶筒距离井口位移h;弹性模量E,切变模量G,泊松比μ,动摩擦因数f;几何尺寸橡胶筒内半径a,橡胶筒与油管内壁的外半径b,接触厚度c。量纲采用国际单位制(SI)。
2)依据上述假设,由弹性力学公式得极坐标中的平衡微分方程[2-3]:
图2 橡胶筒受力分布
根据实际情况密封橡胶筒的径向、周向不受外力,故fρ=0,fφ=0。
3)由弹性力学知,极坐标中的几何方程
4)由弹性力学得极坐标中的平面应变物理方程:
5)由弹性力学得,应力函数Φ 可以表达极坐标中的应力分量如下式。
6)极坐标中的相容方程
由于密封橡胶筒是轴对称应力,所以用弹性力学中逆解法求解应力函数,应力函数Φ 只是径向坐标ρ 的函数,即:Φ=Φ(ρ)。
在这样情况下,式(4)简化为:
将式(6)带入到(5)得出:
(7)式中A、B、C、D 为任意常数。将式(7)带入到式(6)中得应力分量:
由式(8)知,求出任意常数A、B、C 则应力分量表达式确定。
7)根据边界条件要求:
带入式(8)整理后得拉梅方程
8)由弹性力学应力坐标变换公式:
得出公式: σxσy=σρσφ(12)
得 σz=μ(σx+σy)。 (13)
将式(11)带入式(13)中得:
由于密封橡胶筒端部受均布载荷(液柱重力作用橡胶筒端面),其端面主矢不等于0、主矩等于0 符合静力等效原则,根据圣维南原理得出边界条件:
根据物理学知识,物体在同一位置上受到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小相等,再根据基本假定5 得:
将式(15)和(16)带入到式(14)中整理得:
根据动摩擦力[4]公式F=f·FN。 (18)
密封橡胶筒在工作过程中,油管壁与筒壁产生相互的作用力,又因为弹性力学知边界条件下应力与面力大小相等。因此 EN=qb·S,S=π·b·c。 (19)
最后将式(19)与(17)带入式(18)中,整理得:
即:F=0,0<h≤hmin;F=K·h,hmin<h≤hmax。 (20)其中系数K 作为几何参数a 和泊松比μ 之间的函数。hmin由材料力学限定,hmax由塑性力学限定。
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存在误差,出现误差的原因是随机因素引起。但误差在可控范围内,符合工程实际需求。试验结果如表1、图3、图4 所示。
推导出的结论分如下几部分表述,1)几何参数包括a、b、c,根据工程需要a 可以为变量,其它为常量;2)材料特性,橡胶筒泊松比μ 可以通过改变材料配方来改变其值,可以认为是变量。因此对于密封橡胶筒对油管内壁摩擦力问题通过几何尺寸、材料性质对其进行定量分析。
表1 参数表
图3 摩擦力与井下位移关系
图4 系数K 与橡胶筒内半径、泊松比关系
[1] S.P.铁木辛柯,J.N.古地尔.弹性理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75-88.
[2] 徐芝纶.弹性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谷超豪,李大潜,陈怒行.数学物理方程[M].2 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8-91.
[4]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