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课标 激活老课文

2014-07-08 08:09王林波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田忌学科课文

王林波

一、链接生活经验,激发真情实感

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人的经验也是很重要的知识,人获取客观知识的过程应该有主观经验的参与,应该是通过学习主体的实践,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去主动发展,积极构建,而不是只由教师向学生传递。因此,语文教学应当关注生活,关注学生的已有体验、情感、态度,使语文课堂更具生命活力。

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因素,课堂教学中应该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有针对性地将语文学习引向生活,让课堂教学与生活相融合。如此一来,学生产生的感悟与体验才会是深刻的、有灵性的。每一位学生,即便是刚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他们也有着六年多的生活体验,这是极为宝贵的资源,教师应顺应这一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前期经验,理解词句,朗读课文,习作练笔……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学生的体验着手,这样的学习一定是鲜活的,受欢迎的,也是高效的。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三个儿子》是一篇传统课文,讲的是三个妈妈在井边打水,她们一边打水一边夸自己的儿子。当母亲们拎着很重的水桶回家的时候,三个儿子都来了,前两个儿子只知道展示自己的特长,只有第三个儿子接过妈妈手中沉甸甸的水桶。这些内容和学生们生活的距离是非常近的,很多句子描写的情景都是学生们非常熟悉的,甚至是深有感触的。教学时,我们不妨抓住这些契合点,请学生联系生活谈感受,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情感,而且也有助于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感受。

片段一:

师:在妈妈眼中,自己的儿子永远是最棒的!请同学回想回想,当你取得了出色的成绩时,你的妈妈是怎么夸赞你的,当时的神情又是怎样的?

生1:我的妈妈非常自豪,笑得非常开心!

生2:我的妈妈很兴奋,很激动!

生3:我妈妈夸赞我时,声音很大,眉飞色舞的。

师:想想看,文中的第一个儿子灵巧又有力气,谁都比不过他;第二个儿子唱起歌来赛过黄莺,谁都没他嗓子好。他们的妈妈又会怎样夸赞他们呢?请同学们试着读一读这两句话。

(生入情入境地朗读)

片段二:

师:一桶水可重啦!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三个妈妈可真辛苦啊!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帮助妈妈拎过东西呢?当时有什么感受?

生1:上次从超市回来,我帮妈妈拎东西,我的手都勒出了一道红印,肩膀又酸又疼。

生2:上次我帮妈妈抬东西,累得我满头大汗,张大嘴巴直喘粗气。

生3:我帮妈妈拎过东西后,累得腿都抬不起来了,躺在那里都不想动。

师:是啊,有了感受,相信同学们会读得更好。来,我们一起读一读。

(生读得声情并茂)

师:同学们,作者写道:“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联系生活感受,相信同学们还可以把这段话写得更加具体,我们可以写一写累得胳膊、腿、肩膀怎样了。来,开始吧!

(生动笔写,然后交流。)

紧扣那些学生有着真切感受的地方联系生活,再现当时的情景,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激发起学生的真情实感。教学实践也证明,真情流露的朗读是最能打动人的,真实感受的表达是最能感动人的。

二、落实识字写字,渗透方法习惯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不仅指出了识字写字的重要性,还从时间上做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如何让新课标的这一理念融入到老教材中呢?如何让每天10分钟的写字落到实处呢?我想,我们必须学会抓住每节课、每个教学环节落实学生的书写,让学生拿起笔,扎扎实实地去练习书写。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猫》是一篇传统课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分步推进识字写字的教学。

1.巧妙分组,让识字不只是识字。

第一组:淘气 开辟 跌倒 撞疼 枝折花落

第二组:贪玩 尽职 踩印 抓痒 屏息凝视

引领学生读这两组词语,学生不仅可以在词语中认识本课的“淘、辟”等多个生字,同时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还能发现这两组词语分别写了满月时可爱的小猫和长大后性格古怪的大猫,这样一来,在识字的同时,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也有了整体把握。

2.表达运用,让多音字掌握更牢固。

引导学生学习“枝折花落”的“折”和“屏息凝视”的“屏”这两个多音字时,我们可以在学生读准这两个字音的基础上,让学生用上这两个字的另一个读音分别说一句话。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牢固地掌握多音字,而且也经历了一次语言运用的训练。“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这一课程理念也就得到了有效的落实。

3.教给方法,让写字教学更有效。

“踩”和“跌”都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两个字有着相同的偏旁,并且足字旁与“足”的写法有很大的差异,这些规律性的东西我们要教给学生,但不能一味地讲授给予,而应当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来发现。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中自己发现写法,在书写实践中自己掌握写法。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写好字,更能养成读帖的习惯和自评改进的习惯。

三、破解语言密码,强化表达运用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将气力用在对语文学习的本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而不能仅在理解内容上下功夫,不能仅追求课堂上学生的感动。崔峦老师曾说过,我们要在“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得言”,就是要让学生理解这些思想情感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的,就是要研究语言,品味语言,揣摩语言的表达形式,探究作者的表达方法。的确如此,无论课程改革进行多少年,进入了哪一个阶段,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坚守住语文的核心任务——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这是语文学科教学的任务。

细读教材中的课文,无论是新选入的文章,还是那些经典的篇目,我们会发现每一位作者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每一篇文章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特点。要想真正破译表达密码,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上有所收获,我们必须学会潜下心来阅读,聚焦语言文字,走进字里行间。

常青之作《田忌赛马》很多年前就出现在教材中,而今的北师大版教材中我们依然能够看到它的身影。教学这一课,很多教师煞费苦心,绘制出双方的上、中、下等马,让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对阵的种种可能。课堂上热闹非凡,学生们兴奋不已。最先得出结论的一组学生也常常会大呼:“学习的奥数知识终于派上了用场!”

这可是一节语文课啊!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学会用语文的视角解读教材、设计教学;我们必须冷静思考,这篇课文表达上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妙,哪些表达方法是值得学生学习的。反复细读课文,我们不难发现这篇文章中的语文因素:文中人物的对话描写非常有特点,提示语的使用恰到好处,充分表现出了人物当时的心情。我们能不能引导学生发现这一表达特点,并进行运用呢?如果我们满怀强烈的语文意识来设计教学,一定会让老课文焕发新风采,让学生们获取实实在在的语文素养。

首先,我们可以抓住课文中没有提示语的两句话,让学生根据当时人物的心情补充提示语,进行初步的运用。

片段一:

师:同学们,当时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从刚才的情形看,大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孙膑还没有说完,田忌瞪了他一眼,说:“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想想看,作为田忌的好朋友,孙膑这时候会怎样说呢?来,试试看,把下面这句话的提示语写得更具体些。

孙膑 说:“我不是挖苦你,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让你取胜。”

片段二:

师:第一次比赛,田忌三场全输,大获全胜的齐威王别提多得意了!瞧,齐威王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的马,看见田忌走过来,便讥讽田忌:“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想想看,这时候的田忌会是怎样的心情,我们试着把下面这句话的提示语补充完整,再现当时的场景吧!

田忌 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

其次,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按照孙膑的方法比赛,第二轮田忌获胜了,这时的田忌看到好朋友孙膑,或者来到齐威王身边时,他们又会有着怎样的对话呢?我们不妨让学生进行语言的实践,写一写他们的对话,并尝试通过恰当地使用提示语表达出人物的心情。

四、整合多种学科,培养综合能力

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兴起启示我们:没有哪门课程的知识能与别的课程截然分开,不越雷池半步,孤军作战必然陷入僵局。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往往是多学科性的,绝非一门学科的知识所能应付,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才能解决。就语文学科来说,其综合性也是很强的,涉及自然、地理、历史等学科的知识。因而,语文学科的教学必须加强综合性,注重“跨学科学习”,加强学科间的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为基点,融合多种学科的学习,必将使语文课堂丰富多彩,轻松活泼,充满生命活力,必将开阔学生的眼界,增强学生的能力,促使学生语文学习更愉快、高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当深入研究教材,结合自身特点,适时引入音乐、舞蹈、表演、绘画等学科,力求教学的最优化。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小诗,也是一篇非常经典的老课文。今天再进行这一课的教学,我们完全可以用新课标的精神为它注入新的活力,焕发出这篇经典老课新的生机来。

片段一:

(课前播放学生在音乐课上学过的歌曲《银色世界多美妙》)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吗?冬爷爷知道小朋友都喜欢下雪,就“呼”地一吹,你们看,下雪了!(课件播放下雪的视频)满天飘起了白色的雪花,你们高兴吗?赶快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你的同桌吧!

(同桌互说,然后指名大声告诉全班同学,全班同学齐声告诉全世界。)

《银色世界多美妙》这首歌曲非常欢快,听着这样的歌曲,学生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快乐起来,再听听歌词“漫天雪花飘呀飘,漫天雪花飘,冬爷爷把礼物送来了。田野穿白衣,房屋戴白帽……”,这么美的景象有哪个学生不喜欢呢!音乐创设了氛围,激发了情感,这时候再学习课文,学生们一定会兴趣盎然。多媒体课件展示出的下雪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漫天飘舞的雪花引起爱雪的学生们阵阵的欢呼声。情动辞发,此时此刻让学生把下雪的好消息告诉同桌,告诉全班同学,简单的一句话也会饱含兴奋、激动之情,悄然无痕中我们已经指导学生朗读了课文的第一句话——“下雪啦,下雪啦!”可谓匠心独具。“啦”这个生字作为语气词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掌握了读法,一切水到渠成。

片段二:

师:有一群可爱的小画家也被这美丽的景色迷住了,一大早,他们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雪地上,精心画出了漂亮的画儿。让我们赶快拉开窗帘,推开窗户看一看吧!(出示小画家们的“画儿”——它们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多漂亮呀!聪明的小朋友一定都会欣赏,他们画的像什么呀?同桌互相说一说。

生:有的像竹叶,有的像梅花,有的像枫叶,有的像月牙。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会画竹叶、梅花、枫叶和月牙吗?王老师请四位同学在黑板上小动物的旁边画出相应的画来。

(四位学生在黑板上画竹叶、梅花、枫叶和月牙。)

学科间的知识是相通的,美术课上学会了画画,在语文课上也能派上用场。上面的教学片段中教师让学生画画,不仅仅是因为一二年级的孩子喜欢画,更重要的是,将形象直观的画面与小画家们的“画儿”进行比较,轻轻松松便可突破难点,为学生理解课文中的几句诗“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作为指导性文件,一线教师只有深入钻研,领悟其精神实质,才能高屋建瓴,即使面对老教材,也能引导学生学出新理念来,使老教材“不老”,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田忌学科课文
【学科新书导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田忌赛马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背课文的小偷
“超学科”来啦
背课文
田忌赛马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