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在课改中的误区及对策

2014-07-08 08:13王林波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课文语文孩子

王林波

纵观当今小学语文教坛,课改无疑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语文课程标准》为我们提供了指导思想,使课改更具可操作性。我们在为取得的成绩感到欣喜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

一、无限度地搜集资料

现象: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元宵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课文均为北师大版)一课前,请孩子们回家搜集元宵节的相关资料。上课时,她请孩子们展示交流搜集到的信息时,发现孩子们手捧着一张张从网上下载的资料却说不出几句话来,课堂上顿时沉寂了。教师只好信手拈来几张资料开始讲解,效果可想而知。

反思:“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化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许多教师看到这段话时,只注意了“运用现代化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忽视了“公民”这个极为重要的词语。“公民”并不是“儿童”的同义语!要一个六七岁的孩子就能搜集和处理信息的确有些为难。可想而知,学生手中大段陌生的文字资料并非孩子亲自动手所得,经历学习过程的并不是孩子,而是他们的家长,难道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家长?搜集检索大量的信息固然重要,但能否以批判性思维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也不容忽视。当然,这些能力都是需要培养的,是逐步形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就写道:(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应该)“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是第三学段(5~6年级)才要求具备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准确地理解课程标准,同时,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低年级的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图片资料对他们来说更容易接受,也更具吸引力。我们不如明确要求学生去搜集相关图片,再请教一下家人,听他们讲一讲相关的信息,这样会更具实效性。谨记:搜集资料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我们的课堂不应该成为“资料展示厅”。

二、无节制的合作学习

现象:一位教师在教学《珍贵的纪念》一课时,这样引导学生进行了两次合作学习。

第一次:请小朋友们自由读课文第1~2自然段,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亭子是谁建的?小动物们留下了什么纪念?小刺猬为什么站着不动?

第二次:请学生们齐读课文第3~4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亭子周围的景色怎样?花是谁种的?为什么“这才是珍贵的纪念”?

课堂上孩子们四人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合作学习的场面可谓“热闹”。可之后的交流却颇令人失望,孩子们照本宣科,答案千篇一律,缺乏自己的独特见解。他们怎么了,难道不愿意展示自己?

反思:《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认为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有的问题很浅显,答案直白得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还需要合作探究吗?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如果过于频繁,就会适得其反。“好钢还要用在刀刃上”,讨论要在真正需要的时候用,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思考价值,而且不宜过多。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问题如果过多,往往他们连问题都记不住,还合作探究什么?那么究竟什么时候需要合作探究呢?笔者认为:第一,出现了新知识新能力时,可以让学生讨论探究;第二,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而且有一定难度时可以让学生合作探究;第三,当学生的意见不一致,而且有必要争论时,不妨让持相同意见的学生一起探究,准备与对方争辩。小组合作学习还应明确分工,主持人、记录员等各负其责。每位组员既要会表达见解,还要会倾听意见,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整合”功效。

笔者还看到有些教师为了合作而合作,把一个完整的句子拆开来让两个学生合作读,如:读《看花灯》一文时,“(一生)元宵节,(一生)看花灯,(一生)大街小巷(一生)人欢腾。(一生)纸糊的金鱼(一生)吐泡泡,(一生)纱做的猴子(一生)眨眼睛……”这是何等的残忍,优美的诗句被拦腰截断,语感怎么培养?

三、无目的地整合学科

现象:一位教师在教学《老树的故事》时是这样进行学科整合的:

(1)“现在,请小朋友们也来当一次音乐家,用你喜欢的曲子唱一唱《老树的故事》。”

(2)“小朋友们,‘这些身穿礼服的音乐家会是什么样子呢?请你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画一画它们的样子。”

可以想象,《老树的故事》这么抒情的诗歌配上孩子们所熟悉的欢快的乐曲会是何等滑稽!诗人柯岩如果能够听到,不知会作何感想?还不如配上法国著名音乐家圣桑的《天鹅》让学生多读一读,背一背,从而体会诗歌的意境!

反思:过去,我们的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所以我们要改革,要增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学科间要加强整合,以提高学习效率,但这不是说就可以无目的地、随意地整合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无论何时,语文课都姓“语”,都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都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融合其他学科是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表演、绘画、歌唱 “走进”语文课堂,可以使语文课堂更轻松、活泼,使语文学习更快乐、高效。我们提倡语文与艺术“联姻”,但究竟该在什么时机“结合”,以什么方式呈现,仍要以语文学习目标为依据,为语文学习目标的实现服务,切不可为了追求时髦、追求气氛而演一演、画一画、唱一唱。

四、无选择地使用课件

现象:教学《五彩池》一课时,一位教师为了创设情境,让孩子们有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导入新课时便播放了大量精美的相关图片,伴着自己的激情解说,孩子们惊叹不已。然而学习课文时,请孩子们说五彩池还可能有什么形状、什么颜色时,孩子们的表达却毫无新意,雷同的语言让人失望。

反思: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多媒体已经悄然走进了我们的课堂。特别是观摩课、竞赛课上,它更是场场不落地展现自己的风采,并不断地追求着“奢华”与“完美”,画面的炫目、音效的震撼常常让人惊叹。透过浮华的表面,我常想:多媒体,需要“多”“美”吗?

冷眼观课,细细体味上面的教学片段,课件中又“多”又“美”的图片带给孩子们的除了“惊叹”还有什么?五彩池堪称人间的瑶池,其形状之多样,色彩之绚丽难以言说,说之不尽,这原本是训练孩子们想象力的绝好“素材”,这原本是展现孩子们个性的绝佳机会,图片一出示,一切都定格了!原本五十个孩子眼中就有五十幅生动的画面,此刻,思维全都凝固了——五十个孩子眼中的画面整齐地归一了!多媒体,有时并不需要多,并不需要美,把空间留给孩子,让孩子去思考、去想象、去表达,孩子才是课堂的主人!课堂上应该展示的不是多媒体的绚丽,而是孩子们的风采!

眼前的景象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一年级的一节语文课,年轻的女教师执教《比尾巴》一课。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出了本课要求认读的生字,屏幕正中间的六个生字并没有占据太大的空间,四周满是可爱的小动物展示着自己的本领——下面的公鸡踱着步子走来走去,左侧的小猴子在树上荡着秋千,右侧的松鼠啃着松果,上面的孔雀不时开屏展示自己的美丽!画面一出,即引得孩子们惊叹声一片!教师煞费苦心制作了这么美的课件,添加了这么多的动画效果,可认读生字时,孩子们却不够专心,有的看着课件指手画脚,有的交头接耳地说着什么。孩子们怎么了?难道这样精美的课件还不如简单的生字卡片来得有效?的确不如,此刻,孩子们关注的不是生字,他们的注意力早已经被那些可爱的小动物“偷”走了!使用多媒体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果耗时又费心思制作的课件不能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弃之又何妨?

五、无实质的平等对话

现象:学习古诗《乡村四月》,学生们练习读后,一位学生站起来朗读,字音准确,声音响亮,第二位学生更是读得声情并茂,韵味十足。这时,教师说:“我也很喜欢这首诗,也想读一读,可以吗?”于是,配乐声响起,教师开始了朗读。

反思:这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现象,很多时候,无论学生读得多好,也很难有配乐声响起,而一旦到了教师读,顿时,美妙的乐曲声就响了起来。为什么教师的出场总可以如此隆重——有美妙的音乐相随,学生难道就注定了孤单?

再听听教师的问话:“我也很喜欢这首诗,也想读一读,可以吗?”这样的问题实际上没有任何的意义,表面上似乎有两种答案:可以或者不可以,但回归现实,这时候“可以”却成为了不二的选择,而且会异口同声、响彻云霄。

平等交流,课堂上不是常常可以看到很多教师为了体现师生的平等关系而一味地表扬学生吗?生怕半句批评的话语让自己成为了高高在上的师者;课堂上,不是常常可以看到老师们为了体现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将桌椅围成一圈吗?生怕传统摆放桌椅的方式显示出自己观念的陈旧。常常,我们重视了外在的形式而忽视了内在的意识。

如果我们在内心深处真的将学生作为了平等的对话者,当学生犯错时我们不用忌讳批评,真诚适度的批评没什么不对的;当我们听到学生的朗读存在错误时,我们完全可以去纠正,去范读;当学生朗读流畅而有韵味时,我们不妨将为自己准备的音乐先给孩子配上,让学生展现自己的风采。而自己配乐读的环节,弃之又何妨?

平等,心中真正装着学生,教师才能消除特权意识,让平等的实质得以彰显!

六、无诚意的表面尊重

现象:一位教师执教二年级的《纸船和风筝》一课,请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用铅笔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难读的句子。学生读文结束后,教师说道:“同学们都画出了自己不认识的字和读不好的句子,非常好!老师这里也有一些生字和难读的句子,看看和大家画出来的一样不一样?”

反思:细细品析上面的教学片段,我们的情绪一定会一波三折,一开始为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感到欣喜。可后来,我们却倍感失望,这是尊重吗?明明让学生画自己不认识的字、读不好的句子,怎么突然出现了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字句?请君入瓮还要贴上“自主”的标签,这岂不比直接呵斥更让人心痛?

其实,一二年级的孩子并非一张白纸,社会、家庭已经让他们学会了很多东西。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认知基础,这个字你不认识也许他认识,这句话他读不好也许同桌读得很棒呢!为什么不发挥这些就在身边的“免费的且可以在使用中不断增值”的资源呢?只要我们稍加指导,不用教师多费口舌,以上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交往能力……而眼前这位教师的举措留给学生的会是什么呢?“我辛辛苦苦找出的难认的字、难读的句子,老师怎么不理会呀?难道……”猜测也许会导致不自信,如果孩子感到这是一个“骗局”,产生了不信任感,那……

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孩子们学会“作文”的知识,掌握字词句段,能够阅读表达,还要让孩子们明白“做人”的道理,懂得仁、义、礼、智、信,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要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真诚地与学生进行交流。陶行知先生不是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吗?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就在于我们平常的言行之中,别忽视了自己的每一次举手投足!

七、无价值的自主质疑

现象:一位教师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请学生默读课文第3~15自然段并质疑。有学生质疑: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这个可贵指什么?这时,教师应答道:“我可以这样理解吗,孩子,其实你在问,父亲说花生的好处有一样最可贵,为什么说它最可贵,是这个意思吗?”此时的学生没有什么选择,只能点头称是。

反思:质疑,就是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只要是经过思考的真不明白的问题都是有价值的问题,应该没有好坏之分,都是思维的结晶啊!学生不懂的问题不一定非得是课文的重点,不一定与教师眼中的重点相同。难道和教师相同的问题才是好问题?

课堂上,面对学生各不相同的质疑,不少教师的应对非常轻松:“你的意思是”或“我梳理了一下”,寥寥数语,问题便“呼叫转移”成功。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思维成果转眼间化为了乌有,学生们会不会产生失落感?

课堂质疑,我们到底该关注谁?是学生真正的疑问,还是教师的事先准备?如果我们真正做到了心中有学生,就不会使尽浑身解数“请君入瓮”,非引着学生说出自己精心准备的那个问题。让我们真正去倾听学生的质疑,引导学生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真正不明白的问题。

要使语文课改一路走好,并取得实效,就让我们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谨记语文学科的特点,不忘学生的年龄特征,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相信在广大语文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课改一定会取得成功!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 刘忠信)

猜你喜欢
课文语文孩子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