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空间 满足需求

2014-07-07 19:35曾莉
艺海 2014年6期
关键词:需求课程建设空间

曾莉

[摘 要]大学城空间的建立为众多的使用者带来了学习上的一番新景象,通过网络空间资源的汇聚整合,学生可以徜徉在学习的海洋,有目的地获得自己所需信息。空间课程的建设恰恰是结合相关课程把资源进行新归类的课程建设新创意,面对如此多的受众,如何建设有新意的课程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进一步提高网络课程的实效性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空间使用者的需求角度解读如何满足相应需求,建设符合需求的有效网络空间课程。

[关键词]空间 需求 课程建设

一、认知空间,符合需求

空间课程的使用者中主要受众是学生,尤其是有针对性的空间课程建设是为课堂和学生服务的。在使用的过程中,空间课程的建设正如一件产品的设计,它必须满足使用者各方面的需求。因此,课程建设要满足使用者的情感需求,符合受众的心理需求才能得以作为课堂的有力补充,不管怎样,符合需求的空间课程建设才能真正达到使人想用、可用、好用、易用的目的。对空间的认知从理性角度来说,创建者与使用者会有不同的建议与体验,其中主要应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探寻其真实的需求建设一门符合需求的空间课程。

二、身临其境,满足需求

空间课程建设的目的是调动使用者的积极性,吸引使用者去触摸、去感知,让使用者去发现、探索。所以课程建设是否具有强有力的感召力,应协调和利用使用者各个方面的感受,从感觉、情绪、理智上吸引和刺激使用者,满足使用需求。简言之,满足需求的任务就是很好地解决空间课程“做什么”的问题,就是要全面理解使用者的各项需要,并通过网络课程的建设准确传递和表达受众的需求。为满足、应对使用者对空间课程的各种需求,在设计课程和课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驱使力。使用者在使用空间的过程受好奇心、情绪和冲动的驱使,所以在空间课程的建设中如何进行资源的选取、课程的详细设置以及课程的具体实施等方面要着重考量。同时确认使用者真实的需求是极其重要的,应该利用使用者的多种需求来驱动课程的发展、创新,使受众能够从心底里接受而自愿体验该门课程,这就是空间课程建设中的驱使力。怎样的驱使力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需求,就需要有足够的外在刺激,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激励使用者。在课程建设初始阶段首先就要有吸引人的栏目设计将学生拉入到课程中引发兴趣,比如在电脑课程PHOTOSHOP上课之前设立一个叫“好‘色之图”的栏目,让学生知道这是与色彩相关的一门平面软件课程。在课前对本门课程有直观而有趣的了解,很好地刺激了学习的好奇心。紧接着进入该栏目进行深入了解慢慢再进入课堂的学习。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在空间课程中也发表与之相关的个人作品,驱使其进行有效的空间课程利用。

2.易用性。易用性是可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使用过程中方便可及,在不需要过多说明的条件下灵活、自由地找到自己感兴趣并且愿意学习和掌握的内容。针对空间课程的主要受众学生来说,要使空间课程好用而且用得顺手从而满足空间课程易用性的需求,首先是课程知识点的易见性,一打开界面就能轻松找到所需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其次是易学性,不需要通过繁杂的过程就能对一门新的课程有清晰的认识。

在易用性的设置上可以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导航菜单的设置上应考虑是否直观,是否需要进行二级或三级链接等。在一个页面上放置的信息不能太多■ 曾 莉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菜单的深度一般尽量控制在三层以内,总的来说应以辅助学生尽快找到所需信息的需求为出发点,从导航、菜单、链接几个方面入手提高易用性则效果明显。第二,图片和图像的选取上一定要确保所选内容有明确的用途,其中也包括边框、颜色、字体、背景和按钮等的选择与编排。页面的图标尽可能简洁、附加的装饰物应适当为好,所有页面的风格要确保一致才能确保整门课程的统一性和完整性。第三,内容的准确性和相关性也是满足易用需求的重要因素,课程内容提供的信息是否可靠,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衔接不当,最好能提供一些相关课程信息列表或相应的入口,以使学生在迷惑的时候能够很好地寻求方法自我解决问题。

3.创造力。要想激起目标使用者的兴趣,并且使其有所行动,调动其积极性非常重要。情绪化是使用者的典型特点之一,针对这一需求如何通过课程的建设使其充分体验其带来的愉悦感受,充满惊喜地欣然接受空间课程变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把新奇的创造力进行深入发掘,应用于空间课程的建设中。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感受到课程的内容是鲜活的,每次在进入到课程的学习时都会有新内容出现,这样也可以大大提高使用者的体验需求,所以课程的内容建设最好能够做到有一个周期的及时更新,满足受众的新鲜感。

在很多情况下,丰富的图片和多变的动画效果能够达到刺激使用者感官需求的目的,但对于课程建设来说不能把网络空间纯粹当成一个炫酷技术的施展平台,而因基于课程的需求设置一些能激起使用者兴趣的栏目以及具有创造性的阶段针对的原创内容,吸引使用者在课程实际实施过程中自愿参与进来进行学习。例如在我的改良设计课程设置时有些课堂内不能实际完成的内容,像“如何发现创意”这就需要学生在课堂外去发掘设计创意,在空间课程的实施阶段我设置了一个“生活中的新发现”的栏目,要求学生把生活中跟产品相关的所见所闻及遇到的问题以图片或图像的方式呈现,看谁的发现最多最精彩。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根据需要将这一栏目进行有效的深入发掘,把其作为课程的专题来进行建设。

4.解决力。解决问题是使用者对空间课程需求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空间的功能来讲,课程的建设要对学生的问题或缺陷提供解决方案,此谓之解决力。

课程内容建设上要全面更要突出重点,突出重点的方式通常在课程内容首页的重要位置呈现并进行链接突显,以链接方式呈现。一般所谓的重要内容除了本门课程的实际重点要求,同时也包括从受众也就是学生的角度出发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习的信心。例如在产品改良设计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课程的重点是利用价值理论进行改良设计,价值理论是一个比较枯燥并且较深奥的理论,但学生们本身急需解决的实际重点是如何把复杂的理论运用到实际的设计实践中。如何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合理地利用空间课程的建设辅助课堂的学习以解决学生实际的需求变得尤为重要。

5.回馈力。在使用空间课程的过程中,对于本门课程是否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这种情绪化的,同时也是理性的评估要等到使用者最终对课程的完整体验才能决定。此阶段空间建设的问题就变为,它是否有所价值、是否让学生的课程问题得以充分解决等等。那么这门课程的建设因此会带来使用者和建设者双重愉悦的巨大回馈力,这也从另一角度最大地满足了使用者对空间课程的需求。空间课程建设的最后阶段需要创建一个可以让使用者发表对本课程建议与感想的模块,可以理解成课程建设的回馈力体现。每门课程的建设是否成功都需要通过使用者的体验后进行反馈才能在下一次的建设中更加完善。反馈环节也需要精心地设计,比如在名称上可以不用“课程总结”之类较生硬的表述而是用一些与课程相关联的艺术化或口语化的表达如“来点感想吧”、“改良你生活的设计”等等,这样可以拉近使用者的距离使之倍感亲切用时也给本就理性的课程增添了感性的气息。

三、空间课程需求的可持续性

使用者的需求是动态变化的,所以空间课程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特性,这就决定了空间课程的建设也具有相应的特性。一门网络空间课程的使用具有周期性,在一次的建设中难以顾全所有的需求以及不同使用者的不同需求,那么就需要长期的反复的使用才能使认识逐步明确。

使用者的需求是保证空间课程可持续性的基础,必须从驱使力、易用性、创造力、解决力和回馈力几个角度来满足使用者的感觉、情绪和理智上的使用需求,从而完善空间课程的建设。每每在课程建设新的周期开始的时候,修正之前的建设理念,以满足新需求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是完全有必要的。例如可以把前阶段的经验进行总结设计,设置全新栏目让大家参与讨论,为以后的使用投入做策略性改进。

结语

空间课程建设对学生课堂内的学习是有效的补充,如何吸引和刺激学习的兴趣是课程建设者的重大任务。根据以上论述可以得出一门有效的空间课程,必须首先认知空间的重要性;其次从各个方面充分满足使用者的各项需求,从驱使力、易用性、创造力、解决力和回馈力五个方面把握各种不同需求;另外认识空间课程需求的可持续性发展也是建设空间课程的重要内容。根据以上描述,满足实际有效的用户需求能为空间课程的建设带来积极的意义。 (责任编辑:杨建)endprint

猜你喜欢
需求课程建设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从不同需求层面分析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与贫困
我国少儿图书的供给与需求关系探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