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新
摘 要 目前,3DMAX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其功能强大,常被应用于建筑、室内设计等领域的三维效果制作和绘画中,成为各大院校普遍开设的课程。在各个院校开始对课程教学实施改革的前提下,支架式教学被逐步应用到3DMAX课程教学中去。那么,支架式教学是如何应用到3DMAX课程教学中去的呢?这是本文所讲的重点。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 3DMAX课程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Scaffolding Teaching in 3DMAX Course Teaching
ZHAO Jianxin
(Hubei Water Resources Technical College, Wuhan, Hubei 430070)
Abstract Currently, the areas involved in a wide range of 3DMAX, it's powerful, often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effects and painting architecture, interior design and other areas, and the creation of major institutions become common curriculum. Under the premise of various teaching institutions began to implement reforms, scaffolding instruction is gradually applied to teaching 3DMAX go. So, scaffolding teaching is teaching how to apply to 3DMAX go of it? This is the focus of this article.
Key words scaffolding teaching; 3DMAX; course; application
3DMAX,全称为3D Studio MAX,是当今世界使用最广泛且影响最大的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软件之一,其发展空间比较广阔。因此,我国很多院校也陆续开设3DMAX课程。然而,在3DMAX的课程教学中,各个院校普遍实施支架式教学。那么,什么是支架式教学呢?
1 支架式教学的简要分析
关于支架式教学的概念,学术界众说纷纭,还没有统一的界定概念。一些学者习惯从教学策略方面出发对支架式教学进行界定。还有一些学者是从教学理念对其进行界定,称支架式教学是在社会建构主义的思想影响下产生的,是一种促进师生交往的基本途径。总之,支架式教学是建构主义提出的一种较为重要的教学方法。
支架式教学讲求的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支架式教学具有的一定的依存性、退去性、责任转移性。比如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教师实施教学和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指导都要依存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其关键在于教师对学生已有的学习,生活经验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教师能够及时作出科学诊断。这就是支架式教学的依存性。如果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有益于他们进步的支架后,就应该考虑适时退出。而支架的退去依然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关,这就表现出支架式教学的退去性。责任转移就是在多次搭建和退出支架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真正获得某种能独立完成某项任务,这就体现出支架式教学的责任转移。
2 支架式教学在3DMAX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各个院校开设3DMAX课程的最终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实训教学,使学生能够借助3DMAX软件进行设计作业,它培养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的是学生的设计水平。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能够让学生学到知识之后,充分运用到实际学习中,进而加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综合性,新颖性和拓展性,以及可操作性。因此,在3DMAX课程教学中,采用支架式教学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搭支架的运用。围绕当前学习的问题,并按照“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称为搭建支架。比如在学生基本掌握3DMAX功能之后,他们掌握了较为常用的三维和二维几何体的创建、参数及选择、移动等几个基本的操作命令,熟悉后可以利用二维图形创建和编辑的方法制作室内空间模型。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这个机会为学生搭建一个充分发挥学生潜能的支架。在教学过程中,第一步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选出小组长。一切与学习有关的日常事务都可由组长负责。第二步为每组学生搭建支架,这就要根据二维图形创建和编辑的方法,进行制作室内空间模型。这样可以促使每组学生能够独立设计制作。
(2)进入情境的运用。进入情境在3DMAX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就是将学生引入到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比如说,教师把学生带进入一个既具有真实情境的模拟室空间内。而设计的准则就是以客户的需求为前提,而每组同学在设计之前就要先对客户的需求做好分析,接着进行任务安排,让各组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般情况下,学生利用二维图形就可以创建和编辑成制作室内空间模型,这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掌握这些子命令,才能够灵活自如塑造各类造型。这种制作方法可以举一反三,将它运用到造型模型都可以。同时教师能够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线索,也就是教师可以适当提供给学生指导性意见。只有充分进入到情境之中,才能够开拓学生的思维。
(3)独立探索的运用。3DMAX课程教学中独立探索的运用就是学生能够展开自主学习活动。每一个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分工,为了达到完美的制作效果,学生需要配合其他软件综合使用,如VR软件。但是要达到设计效果还是学生独立探索来完成的。而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作为指导老师从旁指导或加以提示,帮助学生逐渐沿支架式教学发展。需要提醒的一点是,教师的提示不要太多,只需适量引导,让学生在自己的概念框架中继续探索。
(4)合作学习的运用。小组成员之间及成员和教师之间进行协商和讨论的过程,被称为合作学习。这主要是因为思维成果的集体共享才达到对当前所学有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掌握知识的建构。比如说,在各个小组完成各自的任务后,首先可以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其他小组的成员看,让其他小组的成员提出建议或者修改意见,这样更有助于增强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同时还可以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其次,小组成员之间可以进行统筹安排各种模型的组合或材质的搭配等,互相探讨每一个构造是否合理等方面的问题,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开拓思维,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5)采用合理的考核方式。如果学生实训,则要在实训期间对其进行合理的考核,包括纪律考核、对待实训的态度、3DMAX软件的操作熟练度等进行综合性评分,这样才能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让学生对自己的技术操作等方面有一个全面了解,更能让学生学会自我加强,进而提高实践能力。
3 支架式教学在3DMAX教学中的优势
采用支架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支架式教学在3DMAX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支架式教学主要以学生为中心,能够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此时,教师已经从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转变成为一个促进者和合作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他们在未来可以参与的社会情境,同时可以通过提供例子、形成讨论等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支架式教学在3DMAX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采用支架式教学不是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走,而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结合所学知识与技能搭建起支架进入到情境教学中,这种方式更有利于学生接受。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实际操作能力。当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思索并解答时,他们所要学到的知识要比教师在课堂中教授的要多,不仅让思维得到了锻炼,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技巧,这才能达到支架式教学最好的效果。(3)支架式教学在3DMAX教学中可以灵活开展教学。采用支架式教学可以使学生和教师之间或学生和同学之间建立一个交互方式,可以随时交流沟通。这种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大不相同,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角。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由安排学习内容,可以自由进行学习方面的交流,从而真正实现灵活多样的个性化教学。
4 结语
总之,支架式教学在3DMAX课程教学中主要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起到指导和引导的作用。其教学方法较为注重情境教学,而教学评价应对学生的自我评价加以重视。因此,这种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教学的不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的弊端。但是,在3DMAX课程教学中采用支架式教学,其前提条件是需要教师对课程和学生完全熟悉和了解,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考验。
参考文献
[1] 李羽羽.3DMAX课程中支架式教学运用初探[J].教育信息技术,2011(1):56-57.
[2] 张冬霞.支架式教学模式浅析[J].学周刊,2014(4):48.
[3] 刘凡.3DMAXdmax的教学新模式探索[J].参花,2013(7):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