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宬慧
摘 要:《约伯记》以义人约伯无辜受苦为叙述线索,探究了上帝的公义和人为何信神这两个问题,实则确立了人与神的差距,揭示了“智慧”究竟为何、“智慧”如何沟通神与人。“智慧”作为沟通神和人的媒介,内涵丰富,包含了“信神”与“善”两个方向。从《约伯记》文本入手,区分并解释其中“智慧”、“神性的智慧”、“属人的智慧”及其界线。
关键词:约伯记;智慧;神性的智慧;属人的智慧
中图分类号:B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9-0041-02
《约伯记》作为圣经智慧文学的典型,有着其特殊的道德要求,即“信神”,在文本上以违背“德行业果观”的故事描述了个人的“智慧危机”,最终得出了“敬畏神就是智慧”这一结论。旧约中的“智慧”,并非仅有智力上的聪明,或拥有渊博的知识,而是关乎个人的品质优劣,而在《圣经》文本中,个人品质优劣又特别表现为是否信仰耶稣,及信仰的虔诚程度(伯28:27)。①“属人的智慧”只能效仿“神性的智慧”,而在此中,“信神”就成为效仿的先决条件,“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诗111:10)。学界对于《约伯记》中智慧观的研究多集中在智慧与律法的关系和智慧是上帝神意的一个维度这两个方面,对智慧本体,和因对象不同而产生的不同属性的智慧,学界研究不多,本文拟在此有所发掘贡献。
一、“智慧”的本体
《约伯记》本是探讨上帝公义,拷问“德行业果观”成立的故事,以礼法的发言开始,文中却多次出现“智慧”二字,将“智慧”与“德行”联系在了一起。因此,我们要谨慎对待“智慧”所指称的对象和范围,才能理清“智慧”在“德行业果观”中的地位和价值。“智慧”是由上帝制定并主宰的一件工具,还是从来就有自身规律和属性的存在物?学界对此尚无定论,笔者或以为,从《约伯记》文本中,可以对此问题一探究竟。
1.智慧对一切有死的生物隐蔽
《约伯记》第二十八章是本书的“智慧之篇”,阐明了何处不能找到智慧与何处可以找到智慧。
“智慧从何处来呢?聪明之处在哪里呢?是向一切有生命的眼目隐藏,向空中的飞鸟掩蔽。灭没和死亡说:‘我们风闻其名。”(伯28:20—22)“灭没”和“死亡”,冯象译本中指出其可做拟人理解,笔者认为也可做“灭没的”和“死亡的”理解。此句说明“智慧”即对有生命的物体隐蔽,又对处于“冥界”(灭没,‘abaddon,冥界的别名)的物体隐蔽,意味着对一切有死的生物隐蔽。因为一切有死的生物,都有自身的局限,不具有上帝的全知全能。正因为超越生死且全知全能,上帝才拥有智慧。
2.只有上帝拥有智慧
“神明白智慧的道路,晓得智慧的所在。因他监察直到地极,遍观普天之下。要为风定轻重,又度量诸水。他为雨露定命令,为雷电定道路。那时他看见智慧,而且述说;他坚定,并且查究”(伯28:23—27)。以上文本从三个方面阐明为何只有上帝拥有智慧。一是上帝具有全视角,“直到地极”和“普天之下”是为了说明上帝作为全知全能的神,对于世界的认识是全方位的。二是上帝创造世界并经历了世界被创造的过程,从世界诞生之始就观察着这个世界。可以说,世界是以“上帝的视角”诞生的,而非以“任何其他生物的视角”诞生的。上帝是超越时间的,在上帝创造世界之前,世界并无“生与死”的概念,在上帝创造世界之后,才有了时间的概念,有了“生与死”,而有死的生物不具有足够的知识来获得对事物完全的认识。三是上帝对于“智慧”谨慎的探究。上帝“看见智慧”后,对其“述说”、“坚定”(也做确立)、“查究”,这也说明,“智慧”是独立于上帝的存在物。
3.智慧独立于上帝存在
虽然智慧是以“上帝的视角”开始有的概念,也因为对象不同,而有不同的内涵,但智慧本体却是一直存在,且独立于上帝。只有如此,神才会“明白智慧的道路”、“晓得智慧的所在”。“看见”、“述说”、“坚定”和“查究”,这四个词以递进的方式讲述上帝对“智慧”的掌握过程。比较《创世纪》,其中所有神造物或神创造世界的伴生物都不具有被“看见”和“述说”的需要。比如“光”这一事物,“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创世纪》1:3—5)首先,神给了“光”、“昼”名称。其次,神定夺“光”的性质为“好的”。最后,神以“神力”作用于“光暗”,将“光暗”分开。神在创造的过程中,为所造物“定性”,为其衍生物“命名”,完全不同于对“智慧”的发现、掌握过程。创世之后,由于“智慧”的对象不同,其范围和界线也就不同,因此,在探究问题时,有必要区分出“神性的智慧”和“属人的智慧”,以此探讨在人的世界中神是否公义,“德行业果观”是否成立。
二、约伯的智慧——“属人的智慧”
有的研究者认为约伯不具有智慧,因为《约伯记》开头描述约伯“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伯1:1),却没有说约伯是“智慧的”。笔者认为此说法还不够精确,“(上帝)他对人说:‘敬畏主就是智慧,远离恶便是聪明。”对照开头对约伯的描述,可知约伯是一个拥有“智慧”的人,但这“智慧”限定在人这个对象内,是“属人的智慧”。“智慧”以“上帝的视角”为始,人通过对“神性的智慧”的效仿获得“属人的智慧”。“属人的智慧”出于“神性的智慧”,“属人的智慧”的范畴小于“神性的智慧”,因此符合神管理世界的要求。
《约伯记》中撒旦对于约伯的考验可理解为凡人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缩影与夸张,约伯以一个凡人的“智慧”应对了这些问题,表现出诚实、自省和勇敢。“耶和华问撒旦说:‘你从哪里来?撒旦回答说:‘我从地上走来走去,往返而来。”(伯1:7)这段文本从寓意上来讲,可以将撒旦看作“恶”(也包括灾祸、疾病、死亡等人力不可左右的破坏行为)的象征,“恶”难以预测、不可预料,“走来走去”“往返而来”,以常有之物的身份存在于世。撒旦对约伯的计谋包括“毁他一切所有的”(伯1:11)和伤其身但“存留他的性命”(伯2:6)。撒旦以“家财散尽”、“儿女突亡”、“身染重病”和“友人的背叛”试探约伯对于上帝的虔诚。约伯的财产(包括家财和儿女)不翼而飞,身体皮肤从头到脚长毒疮,在这些“外物”的破坏面前,约伯都不曾质疑神义。但是,约伯的友人非但不体恤约伯的苦痛,而且怀疑约伯的品行,在这样的“背叛”面前,约伯才发出了对于“神的公义性”的询问,随着友人的劝说变成责备,约伯的询问也变成了大胆地要求“与上帝当堂诉讼”,因为只有如此,才能证明约伯的清白,而在故事的末尾,也确实只有上帝才证明了约伯的清白。“耶和华对约伯说话以后,就对提幔人以利法说:‘我的怒气向你和你两个朋友发作,因为你们议论我,不如我的仆人约伯说的是”(伯42:7),“(上帝)我因悦纳他(约伯),就不按你们的愚妄办你们。”(伯42:8)
三、智慧连接神与人
从第二十八章到第四十一章,上帝展开了一连串激情澎湃的陈述,从人见识的局限性、知识的局限性、能力的局限性三个方面证明“属人的智慧”远远不及“神性的智慧”,人义无权质疑神义。虽然“智慧”对人隐藏,但通过“信神”,遵从上帝的旨意、律法,吸收人因知识局限而不能理解的“神性的智慧”,人可以拥有“属人的智慧”,同时,“智慧”在知识和道德两个方向上成为人认识神的桥梁。
“神性的智慧”和“属人的智慧”的区别之一在于神性智慧具有超越式的全景视角,而人类智慧无法把握人类种群发展历史或人类个体生活的全貌,也无法对人类种群发展历史或个体生活做出预测和决策。以人的属性和特性,这两种智慧间质的鸿沟并非量的积累可以填平,尤其在个人短暂的生命中,一个人需要花费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才能获得足够应付日常生活或规划未来的知识,而这些知识正如伯林智慧范式所提出的,是一个专业的能够决定生活行为和意义的知识系统,这个知识系统世代传承,在日常生活中被反复加固。
另一方面,“德行业果观”的成立与否也是《约伯记》研究者讨论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应该先划分“德行业果观”的适用范围。耶和华出场后的激情陈述足以说明人与神的世界是两分的,人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定夺神的行为,神超越了人类的“善恶”,“德行业果观”不能应用于神,“德行业果观”只适用于人的世界。《约伯记》中约伯经历了无辜受苦,最终又得到清白和加倍的补偿,这在“德行业果观”上完全自圆其说。约伯不但本身质地良好,“完全正直,敬畏神,远离恶事”(伯1:1),而且在被撒旦祸害后敢于申诉实情,要求公正。约伯要求与神当堂诉讼,正说明即使“(撒旦)击打约伯,使他从脚掌到头顶长毒疮”(伯2:7),约伯也没有放弃信神,他仍祈求神能给他公义,从而再一次摧毁了撒旦的挑拨。“人以皮代皮,情愿舍去一切所有的保全性命。(上帝)你且伸手,伤他的骨头和他的肉,他必当面弃掉你。”(伯2:4—5)。
约伯通过耶和华的陈述见识大增,视野扩展,沾染了“神性的智慧”,扩展了“属人的智慧”,身临其境地意识到凡人跟神并非一个智慧范畴中的存在物,从而认识到自身的局限,表达自己的悔过,达到人与神的和解。同时,耶和华也客观地评价了约伯及其三友人,并客观地给予约伯补偿,达到了神与人的和解,在此之中,“智慧”在文本上和神与人相互理解两个方面连接了神与人。
四、结语
《约伯记》的叙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神信人”——“神不信人”——“神信人”。而对应的是“人信神”——“人不信人”——“人信神”,这两个过程并行于文本中,整个故事完全自洽,最终表现了上帝的公义,信神得救,德行业果观适用于人的世界。约伯的逆反经历了两个阶段:诅咒自己的出生、因友人的怀疑和责备而要求与上帝当堂诉讼。第一个阶段可以归结为人对人自身的不信,第二个阶段可以归结为人对他人不信,总体上说,都是人不信人,而不是人不信神。约伯对于自身遭遇的不解和三友人不顾事实,一味遵循教条的愚蠢再一次证明了神的全知全能和人在智慧上的局限性。当约伯最终看到“属人的智慧”与“神性的智慧”的差距,约伯才再一次获得了上帝的公义,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忽略约伯“属人的智慧”的功效,正是因为约伯坚持事实,要求证明自己的清白,才有了上帝的出场。智慧本身一直存在,只是以神的视角开始产生作用,因为神所知所能远远大于人,所以“属人的智慧”包含在“神性的智慧”内,而智慧本身也沟通了神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