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的文本解读

2014-07-07 23:07王业建
学理论·下 2014年3期
关键词:卢卡奇政党

王业建

摘 要:卢卡奇阐释了阶级意识的含义,考察了它的发展历史,探讨了资产阶级阶级意识和无产阶级阶级意识。他认为无产阶级阶级意识是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的关键,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环境中,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形成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关键词:卢卡奇;阶级意识;政党

中图分类号:B0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9-0036-02

一、阶级意识问题的提出及含义

阶级意识问题的提出是源于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完成,此后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只能利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独自加以归纳。所以有关阶级意识是一个尚待回答的问题。

卢卡奇是从批评恩格斯开始阐述阶级意识问题的,他引用了恩格斯在《费尔巴哈论》中一段著名的论述,即人的动机对全部结果只具有从属的意义,历史真正的动力是独立于对它的意识的,人们把这种动力理解为一种“永恒的”自然规律。卢卡奇认为这是一种机械僵化的资产阶级历史观,是独断主义的,而马克思针对这种独断主义提出了一种批判主义理论,这种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它首先摒弃社会结构的僵化性、自然性和非生成性,它揭示了社会结构是历史地形成了的,因此在任何一方面都是要服从历史的变化的,因而也必定是要历史地走向灭亡的”[1]102。在这里卢卡奇把恩格斯和马克思对立起来了,认为恩格斯是机械论的而马克思是辩证法的。这种割裂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做法是错误的,他在1967年写的新版序言中做了自我批评。

资产阶级思想是为现存秩序做辩护的,所以他们对社会历史的理解主要表现为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历史被形式主义的僵化,历史的对象表现为不变的、永恒的自然规律的现象;另一方面表现为英雄史观。这种矛盾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体系的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对这个矛盾的解决必须对社会历史进行具体的研究,把社会作为一个具体总体的社会来对待,研究与作为整体的社会的关系。而资产阶级正是偏离了这一点,把抽象的东西当作具体的东西。只有把意识和整个社会整体联系起来才能揭示意识的真正含义和功能。

卢卡奇认为:“阶级意识——抽象地、形式地来看——同时也就是一种受阶级制约的对人们自己的社会的、历史的经济地位的无意识”[1]108。我们可以从以下一个方面来理解阶级意识的含义。首先,阶级意识直接的、超越性的意识,不是个人的、经验的和心理学的意识;其次,阶级意识是对本阶级在社会中的地位、自己历史使命的一种整体的意识,不是仅仅指本阶级在社会中所处经济地位的意识。作为领导社会发展的阶级,必须以社会整体为出发点来组织整个社会,才能取得成功。所以阶级意识对一个阶级来讲是生死攸关的重要性。

二、阶级意识的发展历史

前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意识还不清晰,主要因为在前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利益还没有清晰地表现出来,特别是经济因素和政治、宗教的因素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从经济上来说,在前资本主义社会还没有形成一种关联的统一,经济上各部分的独立性大,相互依靠小而简单;从政治上来说,国家在现实生活中的基础不牢固,不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为经济基础服务,不是社会经济控制的中介,而直接就是统治本身;从意识上来讲,由于社会划分为阶层或等级,意味着他们在经济上是无意识的,不能意识到社会关系的经济基础。等级制掩盖了经济存在和社会经济总体之间的关系,把意识直接固定在它的特权上或与特权有关的特殊性上。而这种等级意识掩盖了阶级意识并防止了阶级意识的出现,阶级只能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从直接既定的、历史的现实中推论出来。而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完全不同的,作为历史动力的阶级的经济利益赤裸裸地表现出来,不再隐藏在意识的“背后”,就存在意识之中。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作为纯粹阶级的出现,他们的关系是建立在纯粹的经济关系之上的,阶级关系取代了等级关系而成为社会的主要关系。经济关系不再隐藏在社会关系的背后,而和社会发生了直接的关系,他们有可能从总体上来把握整个社会,阶级意识开始显现。而其他阶级却和等级社会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只关注发展的征兆而不是发展本身,只关注社会的部分现象而不是社会结构的整体。小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就是这样,前者的行动不能决定整个社会的命运,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而是轮换阶级斗争的双方而斗争,后者由于彼此之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不能因为利益而形成统一的全国性的联系,没有共同的政治组织,不能形成一个阶级。所以这二者都不能形成阶级意识。只有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才出现了纯粹的阶级意识。

三、资产阶级意识的内在矛盾及虚伪性

卢卡奇说:“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和阶级利益也处于一种相互对立、矛盾的关系之中”[1]120。只是这种矛盾不是互不相容的而是辩证的矛盾,这种矛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资产阶级打败了自己的前人封建主义,但同时又要面对自己新的敌人无产阶级;其次,以“自由”的名义反对等级制的压迫,却产生了新的压迫;再者,资产阶级使阶级斗争以纯粹的形式出现,但是他却千方百计地把阶级斗争从社会意识中抹去;最后,资产阶级赋予个性以最高的意义,但同时又通过商品生产建立起来的物化取消了个性。这种矛盾的深层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要克服这种矛盾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这是资产阶级所不允许的,所以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表现为一种“虚假意识和虚伪意识”。

“虚假意识”是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期的阶级意识。任何意识总是反映社会存在的,只不过这种反映有真实和虚假之分,意识一方面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本质,但另一方面也会歪曲地反映社会存在,未能把握社会的本质。这时就表现为一种“虚假意识”,这种意识不是任意的,也是对客观经济结构的反映。资产阶级一方面对消灭自然经济,用资本主义的大生产取代自然经济有着明确的意识,但同时由于自身的阶级局限,不能从整体上把握社会发展的本质,必然会成为“虚假”的。卢卡奇说:“使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成为‘虚假意识的界限是客观存在的,他就是阶级地位本身。它是社会经济结构的客观结果。绝不是随意的、主观的或心理上的”[1]110。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成为历史现实阶段的阶级意识”[2]。资产阶级阶级意识的虚伪性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家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资产阶级在社会生产的局部上是清醒的、有秩序的,但在全局上是盲目的、混乱的。这反映在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上,一方面有着明确地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发展经济的意识,但是另一方面社会又陷入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中,这是一种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可克服的悲剧式的矛盾。随着无产阶级力量增强和阶级意识的觉醒,资产阶级更加处于一种两难的困境中。在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前,资产阶级该怎么办?要么掩盖事实,用谎言欺骗人民,转移矛盾和注意力,要么选择公有制,消灭资本主义制度。资产阶级是不可能走后一条道路的,只能选择前一条道路,这样它的阶级意识变成了“虚伪意识”。

四、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卢卡奇首先阐述了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重要性,不管从经济方面还是意识形态方面,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是互相依赖的阶级,都面对相同的社会环境。但是在意识形态方面对二者的意义是相反的,对资产阶级来说是垂死挣扎而走向失败,而对无产阶级来说是积聚力量走向胜利。所以“对无产阶级来说,正确地洞见到社会本质是首要的力量因素,甚至也许是决定性的武器”[1]129。但是庸俗马克思主义者却无视阶级意识的关键作用,只把斗争局限于经济和政治斗争中,这样就把自己降低到资产阶级的水平。这样就很难打败资产阶级取得革命的胜利。而面对在组织上和思想等方面都占优势的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唯一的优势就是能从整体出发来观察社会并采取行动,也就是其阶级意识。庸俗马克思主义者忽视阶级意识只能使自己找不到正确的出路。而无产阶级只有对自己的阶级意识的自觉,有着成熟的阶级意识才能使革命取得成功。

但是无产阶级意识的成熟是一个困难重重的过程,要面临许多的考验。首先,对于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无产阶级来说,物化导致了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分离。因为生活在物化环境中,人变得原子化和碎片化,变成了多样的、独立的力量,从而使无产阶级失去了统一性,使个别目标和最终目标分离。要克服这种分离是比较难的,但是只有克服这种分离,无产阶级革命才能成功。克服这种分离的唯一方式就是无产阶级在消灭资产阶级统治的同时,也必须消灭自己现存的占有方式。这种辩证的矛盾使无产阶级很难形成与资产阶级相对立的阶级意识;其次,机会主义者给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形成带来困难。由于机会主义是从事情的结果、部分和症状而不是从原有、整体和事情本身来看待问题,这样就使无产阶级的行动常常很少具有统一性和凝聚力,而这正是形成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关键。卢卡奇说:“它的目的就是阻止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继续从它的纯粹心理的状态向适应总的客观发展的方向发展,把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降低到它的既定水平上”[1]138。最后,物化意识使无产阶级陷入经验主义和空想主义的两个极端之中,这两种思想阻碍了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形成。

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是无产阶级革命成功的关键,但是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卢卡奇认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能使无产阶级阶级意识形成。因为在物化的社会中,无产阶级的个体意识表现为经验主义的或者空想主义的,只有通过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才能使这种个体的心理的无意识上升为真正的阶级意识。而且有了无产阶级政党,就能把无产阶级的理论付诸实践,促使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

卢卡奇的阶级意识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批判和纠正了第二国际的“经济决定论”的庸俗马克思主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但是他过分夸大了无产阶级主观意识的作用,摇摆于马克思和黑格尔之间。

参考文献:

[1]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李兴旺.论卢卡奇阶级意识理论及其历史考察[J].社会科学论坛,2008(3):25.

猜你喜欢
卢卡奇政党
如何把握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卢卡奇
——回望孙伯鍨教授的《卢卡奇与马克思》
“带领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政党”
深刻理解和把握新型政党制度的“三个新”
主持人的话
立宪主义与政党——以法国为例
卢卡奇论悲剧的形而上学
伟大心灵在妥协中的信念坚守
——读《卢卡奇再评价》
公民社会与政党共建的探索
国外政党加强和创新群众工作述评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