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锦
摘 要:“天津讲话”是刘少奇同志受党中央的委派,于1949年4月到天津宣传贯彻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对天津工作所做的一系列指示。“讲话”创造性地发挥了党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为党的城市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以及纠正城市工作中的“左”的偏向、稳定民族资产阶级发挥了独到而积极的作用。从“天津讲话”所要贯彻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天津讲话”的主要内容以及对其的评价等几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刘少奇;天津讲话;剥削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9-0029-02
“天津讲话”是1949年4月至5月间,刘少奇先后对天津党政干部、职工代表、工商业资本家、国营企业职员等所做的十多次报告与谈话,并结合天津工作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阐述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具有深刻的思想理论内涵,是处理同民族资产阶级关系的行动纲领。
一、“天津讲话”所贯彻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
一九四九年三月初,在中国人民革命全国胜利的前夜,我们党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同志代表党中央在全会的报告中,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各种成分,指出了我们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给我们规划了党在全国胜利后的路线图。毛泽东认为,解放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经济由五种经济成分构成:“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在如何对待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方面,毛泽东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允许其存在和发展,对其不能限制太大太死。他说:“在革命胜利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在这个时期内,一切不是于国民经济有害而是于国民经济有利的城乡资本主义成分,都应当容许其存在和发展。这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经济上必要的。”[1]全会做出把党的工作重心实行战略转移,即从乡村转移到城市,并指出城市工作必须以生产建设为中心。
二、刘少奇“天津讲话”的主要内容
七届二中全会后不久,党中央为了探索出一套工商业政策的具体措施与办法,派刘少奇到天津搞调查研究。当时天津解放已经三个多月,在资本家中间普遍出现了一种恐慌、观望情绪,他们延迟开工复业,结果导致工业资本萎缩,大量游资转入投机商业。接管天津后,一些党员干部把在农村消灭封建剥削的那套办法搬用到城市,对在农村可以斗地主分田地,在城市不允许斗争资本家分店分厂不理解,对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还缺乏一个认识过程。因而,在执行党的城市政策上出现了“左”的偏向,产生了一些与城市工作不相适应的现象与做法。资本家担心工厂被“共产”,害怕要像地主一样被揪斗,人人自危,无心开工生产,甚至抽逃资金,往海外一走了之,致使生产停顿,工人失业。资本家脑子里有三怕:怕清算,怕共产党只管工人利益,怕以后工人管不住了,无法生产。针对这些问题,刘少奇同志于四月二十四日做了关于天津工作问题的讲话,其中关于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问题,讲道:“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不能完全取消,还有其用处,有人说:‘有人来剥削比没人剥削好,没人来剥削,我们就失业了,失业还不如有业。今天工人痛苦不是资本主义发展才受痛苦,而是资本主义不发展才受痛苦,在目前中国条件之下,私人资本主义的剥削有若干发展,对于国民经济是有利的,对于中国是有利的。”他说“资本家是要剥削工人的,但是他的剥削方式是资本主义的,不是封建主义的,今天我们不但不反对,而且要发展。”他对工商界人士还讲“现在私人资本主义是有积极作用的,必须充分发挥。”[2]刘少奇在天津多次要资本家解除因为剥削行为怕挨斗的顾虑心理,同时讲清楚道理来纠正干部职工中的“左”的思想。刘少奇向他们传达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把经济政策概括为一句话,叫作“四面八方”,即“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动,内外交流”,向工人说明民族资产阶级是我们争取、联合的对象,而不是斗争的对象。刘少奇的天津讲话,对于转变天津的工作局面起到了成效。五月十九日,刘少奇在北京干部会议上谈道:“中国在今天,允许资本主义的剥削存在,因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剥削方式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有他的进步性。”[3]在讲到天津的一个私营工厂的经营管理情况时指出,这是比较进步的工厂,但有剥削,不过这种剥削带有进步性,剥削有功,不是反动的。党和政府的政策,既要发展国营经济,也要发展私营经济。从原料到市场,国营私营共同商定,共同分配,这叫有饭大家吃,有钱大家赚,就是公私兼顾的政策。劳资两利,就是使工人有钱可赚,使资本家有利可图。如果只求劳方一利,就会造成“资本家不安心,工厂关门、工人失业。”“这是工人的自杀政策。”[2]刘少奇的讲话给资本家吃了一颗定心丸,消除了他们的疑虑,使他们可以安下心来进行生产,甚至扩大生产。同时也做好了工人的思想工作,让工人们清楚地认识了党的民族资产阶级政策,纠正了他们的错误认识。
三、对刘少奇“天津讲话”的评价
刘少奇的天津讲话和毛泽东的七届二中全会的讲话,在精神上是完全一致的,讲话中使用了“剥削有功”的说法,是针对某些干部急于消灭剥削,消灭资产阶级的情绪说的。1954年,邓小平在批驳高岗对刘少奇在天津的讲话的攻击时,指出:“对资产阶级问题,虽然我没有见到刘少奇同志在天津讲话的原文,但据我所听到的,我认为少奇同志那些讲话是根据党中央的精神来讲的。那些讲话对我们当时渡江南下解放全中国的时候不犯错误是起了很大很好作用的。”[4]据薄一波回忆,他当时把刘少奇在天津的讲话向毛泽东做了汇报,毛泽东对刘少奇的讲话总的是肯定的,认为讲得好,只是觉得“剥削越多越好”不一定这么讲[5]。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我们要把刘少奇的天津讲话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去理解把握。中国人民解放军于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三日解放南京,刘少奇同志关于天津的讲话是解放南京后的第二天做的。紧接着,五月二十七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刘少奇同志在北京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是在解放上海之前八天做的。在此种情况下,向天津的干部宣讲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于贯彻党中央的指示和毛泽东同志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对于争取团结民族资产阶级跟共产党走,是十分必要的。天津的问题,在新解放区的城市中带有相当的普遍性,能否正确地贯彻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精神、迅速地恢复生产并发展经济,不仅关系到天津一个地方,而且对其他南方大城市的接管工作也会产生重大影响,这关系到人民政权的稳定与巩固。
对于民族资本,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即利用其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方面,限制其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方面,并通过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把它们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既然还要利用其好的方面,就要允许资本家有利可得,换言之,就是容许他们在一定限度内剥削工人。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指出: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不能不做两步走,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第二步才是社会主义。而且第一步的时间是相当地长,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我们不是空想家,我们不能离开当前的实际条件。”[6]在全国解放后的一定时期内,还必须容许资本主义经济的存在并且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民族资产阶级在解放初期对于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还是做出了贡献的。解放初期城市中存在着大量失业工人,要稳定和改善人们的生活,就要想办法让他们有工作可做。但通过没收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而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营企业,还处在恢复期,无法吸纳工人全部就业。为了解决工人的生活问题,客观上也需要容许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存在和发展。而工人在私人企业中就业,就得容许资本家的剥削。当时我们党只能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限制资本主义剥削,还不能完全废除资本主义剥削。在一定时期内,允许资本家的某些剥削,并不是根本不要消灭资本主义所有制,等到各方面条件成熟以后就要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那个时候,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就会被消灭了。刘少奇关于“四面八方”政策的阐述切中当时城市经济工作之要害,为城市经济工作指出了明确的指导方针。新中国成立头三年,资本主义工业的总产值大约增长了百分之五十四,私营工商业的零售额约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后来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就都转变成了社会主义的国营企业。
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天津、北平相继解放,国民党留给我们的是一个经济烂摊子,问题堆积如山,亟待解决,刻不容缓。许多人充满了革命的激情,民族资产阶级则惶惶而不可终日。在此种情形之下,稳定他们的情绪,清醒地估计现实,切实、迅速地把城市的生产恢复并发展起来,使经济步入正轨尤为重要。社会主义不是一步建成的,路得一步一步走,要考虑历史条件,不可一蹴而就。首先将民族资产阶级的情绪稳定下来,在党的领导下,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事业服务,无疑是我们所面临的极其重要的工作。刘少奇的天津讲话,正是起过这样的极其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它对于利用、限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恢复并发展国民经济,发挥了非常好的效果。刘少奇的天津之行,解决了劳资矛盾,稳定了社会情绪,恢复了工商界的生产信心,做好了工人的思想工作,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刘少奇的“天津讲话”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展现了其个人智慧,体现了辩证法精神,充分说明“正确的政策一旦为群众掌握,就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7]。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刘少奇.刘少奇论新中国经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3]刘崇文,陈绍畴.刘少奇年谱·下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4]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王双梅,王玉强.刘少奇与中共党史重大事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