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112例临床观察

2014-07-07 15:47刘仍利泮双军王剑峰赵志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神经外科台州317000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骨窗挫裂伤硬膜

侯 勇 刘仍利 泮双军 王剑峰 赵志新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神经外科 台州 317000

改良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112例临床观察

侯 勇 刘仍利 泮双军 王剑峰 赵志新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台州医院神经外科 台州 317000

重型颅脑损伤;改良去骨瓣减压术

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其中重型颅脑损伤致残、致死率高,临床多采用标准去骨瓣减压术治疗,但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患者生存质量较差[1]。我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1月—2013年1月采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外伤11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重型颅脑外伤112例,男73例,女39例,年龄7~83岁,平均48.5岁。其中车祸伤85例,坠落伤18例,其它伤9例。受伤到手术时间<3h 47例,3~6h 49例,>6h 1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GCS评分4~5分26例,~8分71例,>8分15例。术前单侧瞳孔散大85例,双侧瞳孔散大11例(其中呼吸不规则,紧急气管插管9例),无瞳孔变化16例。CT表现单侧额颞部急性硬膜下血肿80例,均合并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36例;一侧额颞部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合并对侧急性硬膜外血肿19例;双侧额颞叶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13例。

2 手术方法

采用改良去骨瓣减压术(improvement craniotomy):所有患者均选气静复合麻醉,仰卧位,头部抬高15度,头部向对侧旋转45~60°。自耳屏前切口,向上后划弧线,后界不超过耳轮尖与正中矢状线的垂线,然后弧形逐渐弯向额部中线发际内,继续沿对侧发际内划弧线至对侧约3~4cm。切开头皮和颞肌,骨膜下剥离,将两者一起翻向颅底,额部剥离至眉弓上缘,颞部至颧弓上缘,颅骨钻孔5~6个,线锯或铣刀锯开颅骨,咬除部分蝶骨嵴,取下骨瓣后,继续咬除蝶骨嵴外侧部分,特别是尽可能咬除向内突出的较锐利的骨嵴,打通前中颅窝,颞骨咬除至颧弓平面,顶部骨窗后缘应不超过顶结节(保留颅腔最大横径处颅骨),所形成的骨窗为向颅底开放的U形,前部尽可能宽,并且尽可能低,靠近前中颅底,后部相对窄,避免中央前后回暴露于骨窗内(图1)。如脑压很高,应先在硬膜上切开一小口,根据情况也可在不同部位切多个小口,释放出部分血肿,待脑压降低后,再逐渐充分剪开硬脑膜,既有利于减少脑膨出,也可避免脑组织卡压而受到损伤。清除血肿及坏死脑组织后,如脑组织仍肿胀,高出骨窗,可取自体颞肌筋膜或人工硬脑膜,扩大减压修补硬脑膜,去骨瓣,皮下放置引流管;缝合颞肌后下部,可对因重力作用向后下坠的脑组织起一定的承托作用,减轻骨窗缘的卡压;颞肌前上方部分不予缝合,以起到充分的减压作用。皮下放置引流管行负压引流24~72h,待引流液量减少、颜色变淡后拔除。

图1 改良去骨瓣减压术手术切口图示

3 结果

术后随访3~6个月,参照GOS评分[2],112例中5分61例(54.5%),即无或轻微残疾,生活能完全自理,恢复正常生活;4分31例(27.7%),即中度残废,部分生活需要帮助;3分11例(9.8%),即重残,生活严重依赖帮助;2分3例(2.7%),即植物状态,后放弃治疗;1分6例(5.3%),术前双瞳孔散大,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术后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术后并发脑积水6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硬膜下积液34例,其中5例行腹腔分流术后治愈,其余均自行吸收,未发现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者;肺部感染65例,尿路感染68例,无脑脊液漏病例。

4 讨 论

重型颅脑损伤引起脑疝是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标准去骨瓣减压术虽能降低死亡率,但创伤大,并发症多,Cooper等[3]研究认为去骨瓣减压能缩短患者在ICU的时间,但也带来更多不良后果。临床研究表明,大骨瓣开颅能清除约95%的单侧幕上颅内血肿[1],可控制颅底出血病灶,特别是矢状窦、横窦、岩窦及桥静脉撕裂出血。但标准大骨瓣减压术也存在固有的弊端:①骨窗后缘至顶枕部靠近中线,将大脑中央前后回亦暴露在骨窗内,在去除骨瓣后,大脑感觉运动功能区失去颅骨保护,容易受到损伤而导致功能障碍。②骨窗后部过大,已超过脑颅的最大横径-双顶结节连线,平卧位时脑组织容易因重力作用向后下垂,从而使突出骨窗外的脑组织受到骨窗缘的卡压并产生反折,加重脑损伤。③向患侧翻身时,因颞顶部缺乏颅骨保护,使该部位脑组织直接受压迫,增加损伤机会;而绝大多数需去大骨瓣减压的颅脑外伤部位在额颞前中部,发生在额颞后部及顶枕部者少见。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时间长、创伤大;早期脑过度移位、变形,可引起迟发性血肿及局部脑水肿的加剧;后期可有脑软化、萎缩、积水、穿通畸形和癫痫等并发症[4]。

改良去骨瓣减压术优点:①手术视野清楚,便于清除血肿及坏死脑组织;②虽然顶枕部骨窗面积有所减少,但增加了前额部骨窗的面积,骨窗总面积没有明显减少,能够达到充分减压的目的;③大脑中央前后回等重要功能区仅下方少部分暴露在骨窗内,从而可受到颅骨的保护,不易被损伤;有利于保护中央沟附近等功能区脑组织[5];④当术中发生急性脑膨出时,可立即调整头位,于对侧适当延长切口,颅骨钻孔探查,适当扩大骨窗清除对侧部分血肿,迅速缓解颅内压及脑膨出,减轻脑损害。然后同侧可从容止血,缝合硬脑膜后再扩大对侧骨窗,进一步彻底清除颅内血肿,为抢救患者生命,改善预后争取宝贵的时间。改良去骨瓣减压术缺点,主要是对于矢状窦及横窦出血者无法进行处理。这就需要术前准确判断有无矢状窦及横窦出血的可能,一般如有骨折线跨矢状窦及横窦,尤其局部有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者,静脉窦破裂的可能性大,如无则很少合并静脉窦破裂。

去骨瓣减压术的适应证[6]:①保守治疗颅内压持续>30mmHg,脑灌注压<50mmHg;②TCD提示患者状态恶化,仅有收缩期粗流或收缩期峰波;③不伴有严重合并伤;④年龄<60岁。结合国内外专家意见及我国国情,笔者认为还应包括:①额颞顶部急性颅内血肿,伴有严重的脑挫裂伤,单侧或两侧瞳孔散大,血压稳定;②弥漫性脑肿胀,严重颅内压升高,脑疝形成者;③大面积脑梗死,头颅CT提示中线移位明显,脑疝形成者。对于矢状窦、横窦、岩窦破裂出血,多伴有局部颅骨骨折和硬膜外血肿,直接在可能出现破裂处开颅止血,更快捷,一般不必要去大骨瓣,创伤更小,效果更好。

术中注意事项:①沿发际向对侧延长头皮切口,是为了增加同侧前额部暴露范围,避免在同侧额部发际外切口,以免前额部留下明显疤痕,影响美观。②由于颅内压高,在手术中去除骨瓣后,宜先于硬脑膜上切开一个或分散多个约1cm小口,释放出部分硬膜下血肿及脑脊液。③术中适当降低动脉收缩压,过度换气有利降低颅内压,但应避免血压过低,导致脑灌注压不足,加重脑缺血缺氧性损害。④侧裂区蛛网膜下腔出血明显者,可切开侧裂区蛛网膜,硬脑膜缝合不必非常致密,通过皮下引流管可引出部分血性脑脊液,清除部分乳酸代谢产物,对控制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及脑血管痉挛,降低脑积水发生率可能有利。

本组结果显示,改良去骨瓣减压术通过增大额颞叶前部的暴露,更彻底地解除了来自前外侧的压力,更有利于脑疝的复位,以及减少重要功能区的暴露,保留顶结节对患侧脑组织的保护作用,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这也符合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外科手术的微侵袭原则。

[1]范红康.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分析[J].河南外科学,2010,12(2):65-67.

[2]王忠诚.王忠诚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81.

[3]Cooper DJ,Rosenfeld JV,Murray L,et al.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in diffuse traumatic brain injury[J].N Engl J Med, 2011,364(16):1493-1502.

[4]Yang XJ,Hong GL,Su SB,et al.complications induced by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ies after traumatic brain injury[J].Chin J Traumatal,2003,6(2):99-103.

[5]王新海,段明飞,杨泽三.重型颅脑损伤72例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0,8(8):1017-1018.

[6]Morgalla MH,Will BE,Roser F,et al.Do long-term results justify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after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J].J Neurosurg,2008,109(4):685-690.

修回日期:2014-05-12

2014-03-07

猜你喜欢
骨窗挫裂伤硬膜
鞍底骨窗大小对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影响分析
上颌窦侧壁开窗提升的研究进展
创伤性硬膜下积液转化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危险因素分析
针对双额脑挫裂伤的治疗策略的研究
CT“李琦岛征”和“黑洞征”对脑挫裂伤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硬膜下积液演变成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对脑挫裂伤预后的影响
人脑挫裂伤早期HMGB1的表达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