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广播如何面对移动互联时代

2014-07-07 22:25周峻
中国广播 2014年6期
关键词:集成移动互联互动

周峻

【摘 要】移动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媒体的生态环境,使媒体呈现出便携、兼容、集成、个性、订阅、跨界、互动、混搭等特点。在这种环境下,作为传统广播中定位相对模糊、特点不那么鲜明的经济广播,应及时调整转变,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注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开发应用,以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移动互联 广播 兼容 集成 互动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一、移动互联时代媒体生态环境的变化

毫无疑问,移动互联网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媒体的生态,整个媒体生态环境将基于移动互联网进行重构。在这一重构过程中,无法适应的传统媒体将陷入窘境。2013年被称为移动新媒体元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已经超过8亿。个人电脑用户加速向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智能移动终端App”的移动新媒体模式迁移,几大门户纷纷发力,布局移动互联,其中搜狐、网易、腾讯三家新闻客户端先后宣布用户数破亿。

在新媒体迅猛发展、收入爆发性增长的同时,传统媒体赖以生存的广告收入模式将宣告终结,出现停滞甚至下滑。2014年以来,《新闻晚报》《竞报》等报纸停刊,便是传统媒体无法应对媒体生态环境的转变而做出的无奈之举。广播作为传统媒体,也无可避免地受到移动互联网的影响。自从可以网络收听广播后,以传统方式统计的收听率便已失真。收听的人数未必下降,但收听率却在缓步下滑。进入3G时代,人们用智能手机收看各类视频的便捷度大幅提高,费用不断下降。更多移动互联网用户将手机作为他们首选或唯一的上网工具。9%的中国移动互联网覆盖人群将手机作为唯一的上网工具,35%的移动互联网覆盖人群主要通过手机上网。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在全国的铺开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目前三、四线城市88%的移动互联网覆盖人群已经将手机作为首选或常用的上网工具,其中将手机作为唯一上网工具的比例更达到13%,远超一、二线城市的5%。移动互联网在颠覆电脑终端(PC)互联网方面呈现“农村包围城市”的态势,除了已经覆盖传统的PC互联网用户之外,移动互联网还显示了更强的包容性,覆盖了更多三、四线以下城市不便于使用PC或笔记本电脑上网的人群,因此总体覆盖用户数已经超过了PC互联网覆盖的用户数。电视受到的冲击最大,而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同样受到巨大冲击。

移动互联是大势所趋。移动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是不可逆转的,作为传统广播之一,经济广播若不顺应形势及时调整转变,便会在媒体形态转变的大潮中被淘汰。而如果抓住机遇,及时应变,则可因势利导,逆风飞扬,保持发展势头。这不是指开通微博、微信,拥有网页等互联网方面的普通配置,而是在思维上以移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同时坚持自己在传统领域擅长的优势,守住业已建立的进入门槛,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二、移动互联时代媒体的特点

从媒体的发展趋势看,经济广播需关注移动互联时代媒体的以下几个特点。

1.便携

这将是未来媒体的一大特征。无论是文字形式展现,还是音视频形式展现,都是一样。尤其是以往只能通过电视观看的视频,移动终端将大幅度蚕食现有电视台拥有的传统领地,甚至逼使电视台沦为移动终端的内容提供商,而不再是渠道的王者。但是,便携一定程度上给广播提供了便利,人们在上下班途中,凭借一部手机、一副耳机就可以实现广播的收听。文字和视频都需要相对稳定的移动环境,而广播却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2.兼容

这是未来媒体的另一个特征。过去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各自独立,相互无法兼容。未来以移动终端形式呈现的媒体将是过去各种传统媒体形式同时得到呈现的局面,既有文字,也有图片,既有音频,也有视频。或许这种兼容,也有望催生出新的媒体形式。这对广播提出了新要求,不能只提供音频,而应在内容提供方面有立体思维,综合考虑。

3.集成

未来媒体的另一个表现形式就是集成。同类竞争的传统媒体在移动终端中,竟然成了被整合的对象。扎客(ZAKAR,专门为iPad定制的免费互动分享社区软件,改变了互联网浏览方式,以杂志的排版方式展现微博、新闻、博客、报纸、杂志等信息)、蜻蜓电台等都是这种集成的代表。以往各霸一方的传统媒体,现在成了被挑选的对象。集成者反而拥有更多的权利,可以对以往的传统媒体进行各种影响力方面的评估,并根据其对集成者的贡献度进行排列组合。是参与集成,在其中占据一个位置,还是保持独立,在新媒体领域自我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4.个性

这将是未来媒体的另一个表现形式。未来媒体受到移动终端这一表现形式的影响,将更趋于个性化。一方面是使用者的个性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是内容提供者趋于多样。一个个人就可能是一个媒体,影响力可能超过现在的报纸或电视台。个性化需求和个性化供给相互交织,使未来媒体的展现方式精彩纷呈。如果将一个地方经济广播视作一个新媒体领域的自媒体,其个性将会得到怎样的发展呢?

5.订阅

新媒体的爆发性增长,给受众提供了海量资讯。在充分享受获取信息的自由之后,选取其中自己偏爱的媒体获取所需要的信息是一个必然趋势。能提供无可替代内容的传统媒体将有机会真正弄清自己的用户数量。因为在以往,传统媒体并没有建立自己的用户数据库,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用户数量是多少,而互联网可以提供比较精确的用户使用数据。并且有可能改变自己的经营模式,比如《华尔街日报》的订阅收费已经成为其重要的收入来源。经济广播至少应该通过订阅模式掌握自己的用户数量,以实现精准营销。

6.跨界

今后媒体的呈现,将不仅仅是简单的媒体,而是媒体内容与经营、线上与线下的结合。有节目,也有活动,有时是线上线下结合,有时是网络模式与传统传播相结合。媒体不再只是提供信息,也要通过提供服务来获得收益。这方面,广播最早开始线上节目与线下活动的结合,有的甚至早已开展多种经营,通过非媒体经营收入弥补媒体广告经营收入的不足。在经济活动占主流的今天,经济广播在这类跨界经营方面应该占有优势。

7.互动

传统广播主要是单向播出,依靠电话进行有限互动。今后广播如果不能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做到实时互动,将没有生存的空间。移动互联网的引入,给传统广播电视提供了即时互动的便利。听众可以随时通过手机,采用文字、音频等各种方式参与节目。以前的单向广播由此获得了多向互动的空间,经济广播只要播出符合自身特点、能够通过互动吸引听众的节目,新媒体就不是冲击,反而为广播增添了互动的翅膀。

8.混搭

未来传统媒体的呈现方式将是既有传统模式的继续呈现,又有迎合互联网传播的新形式。一则报道,可能最先以网络碎片化的短消息,甚至一段音视频,或是一张图片通过微博、微信传播,然后以完整节目方式在频率播出,期间亦有听众的互动参与,最后在网络上继续延伸,开展评论、讨论,以使消息的传播达到最大化,也使媒体自身的影响得以提升。经济广播的混搭传播可以使任何一个经济信息达到立体化传播效果,也因此存在立体化获取收益的机会。

三、移动互联时代的经济广播

有鉴于移动互联时代媒体传播特点的转变,作为传统广播中定位相对模糊、特点不那么鲜明的经济广播,只有根据移动互联时代媒体特点及时调整转变,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注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开发应用,才有可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在这一转变中,必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不管媒体形式发生什么样的改变,决定其价值的核心还是内容。近年各地交通广播纷纷崛起,即时提供实用性强、听众可以直接受用的交通信息是一个关键,这是交通广播的核心价值所在。由于经济广播的定位远不及新闻广播、交通广播等来得明晰,内容边界模糊,不少地方的经济广播实际上是综合性广播,缺少能够体现经济这一核心价值的内容。经济广播的核心价值,应该是在当地经济发展中起到推动作用,对当地经济发展、企业成长有所帮助。这就要求经济广播要更接地气,其内容应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状况与特点,始终围绕经济,设置有针对性的节目,使自己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参与者。在移动互联时代,更能体现媒体价值的还是其提供给受众的内容,经济广播只有在内容方面树立自己的标准,在当地树立经济内容非我莫属的声誉,才能面对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保持自身竞争力。

其次,要根据移动互联时代的传播特性,改变原来单一的广播方式,以混合方式进行经济信息的传播。广播一向是以声音传播为主,而声音稍纵即逝,不利于人们记忆,更难以保存;在视觉效果上也缺乏直观、生动的形象,影响力不足;另外,广播是通过线性传播方式来传递信息的,听众只能按照电台的播出顺序收听,并且不能够反复。通过移动互联这一方式,经济广播在宣传时就增加了过去单纯广播所不具备的新优势,它可以集图画、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传播形式于一体。受众不仅可以收听,也可以阅读、收看,而且无论受众只想收听或查阅任何经济信息的内容,都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获取。通过混合传播,经济广播可以做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例如某一经济信息涉及的产品,除了广播外,人们可以通过图片浏览产品,通过视频查看产品外观。提供的传播方式越丰富,在移动互联时代所能取得的宣传效果就越好。

第三,要更加注重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在移动互联时代,除了要利用网络进行内容混合传播外,经济广播在一定程度上,是将线上制作节目作为自身活动宣传的平台,将线下活动作为线上播出节目的延伸,充分发挥广播频率在过去媒体生存竞争中业已培养出来的线下活动的能力。事实上,虽然我们已经进入移动互联时代,但不意味着什么都是移动互联能解决的,更不意味着移动互联就能提高经营收入。传统的线下活动以其网络空间无法替代的现场交流方式,让听众更有参与感。有的地方经济广播一年的活动至少几十场,活动的收入在整个收入结构中的比重逐年提高。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广播频率与听众之间能够建立沟通交流的纽带。活动搞得好,更有利于提高经济广播的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第四,广播的形式应更加多样,以适应移动互联时代的传播。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广播的方式更多是以不同于传统播出模式的形态出现的。个性鲜明、更具特点的栏目,具有个人魅力的主持人等都可能依靠独特的个性化标签而获得一席之地。按照传统的广播模式进行频率设计,以老面孔播出节目的广播频率注定会被淘汰。传统广播节目以小时计算,但是在移动互联网上,广播更多需以碎片化、短小片段式的方式出现。就像微信音频始终只有60秒一样。但是,如果简单将广播的节目进行碎片处理应用于移动互联网,未必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在这种碎片化传播中,需要在最初的设计中就充分考虑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特性,让传统广播改变自身去适应移动互联网的传播方式。同交通广播一句话就可以提供一条交通信息相比,经济广播要说清一件事,必须要花一定的篇幅才能解释清楚。这同移动互联网的碎片化传播是有些冲突的。因此经济广播必须找到适合自身的碎片化处理方式与内容,以期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占据空间和地位。

一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平均每天的有效媒体接触时间为5.8小时。其中,利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网时间总计达到146分钟,占42%。远远超越PC互联网(100分钟,29%)和电视(60分钟,17%),并且已经接近PC互联网与电视媒体的总和。手机凭借104分钟的使用时间成为最受欢迎的移动媒体终端。面对受众使用习惯的改变,只有正视移动互联网的冲击,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勇于进行自身调整改变,经济广播才能在移动互联的大潮中不被淹没,成为始终保持竞争力的媒体。

猜你喜欢
集成移动互联互动
浅谈企业信息化系统集成
数字化监控系统的企业应用
场景传播视阈下的网络直播探析
移动互联开发的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智慧校园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
移动互联应用课程教学现状与探索
阳台集成式景观设计方法初探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