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
[摘 要]本文就广东连南瑶族舞蹈目前的创编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对未来的创作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主张创作以连南瑶族文化生活为源、以继承保护民族文化传统为本、以发展创新弘扬时代民族脉动为特色,开创连南瑶族舞蹈的创编新局面。
[关键词]连南瑶族 舞蹈编创 现状分析
连南瑶族(本文指的是一种地域性概念)作为广东最具特色的地域民族之一,长期徙居粤北这片热土,孕育着绚丽的文明,没有文字的瑶族先民用舞蹈记录着民族的记忆与文化精华。舞蹈是瑶族文化的外在形态体现,更是文化、历史、生产经验的“无字史书”与“实用宝典”。连南瑶族舞蹈有着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它自然、和谐、朴实,拥有饱满的人文内涵与精神内核。如何编创才能保护好连南传统瑶族舞蹈呢?要求当代舞蹈人了解目前编创的现状,在充分尊重地域民俗前提下反复探究分析,合理运用现代元素科学规范未来创编原则与方向。
一、连南瑶族与舞蹈
连南是充满神奇色彩的瑶族聚居区,自古就是特殊的地域,文化流长而多彩。境内,群山连绵,当瑶族先民南迁于此时,为避徭役选择了依山而居、逢水而聚。连南瑶族有排瑶和过山瑶之分,排瑶是因为瑶民习惯聚族居住,房屋排排相叠,形成山寨被汉人叫“瑶排”,故称呼“排瑶”。过山瑶则因为其祖先以耕山为主,“食尽一山过一山”,迁徙无常而得名。不过他们都信奉万物有灵,与自然和谐相处。舞蹈作为瑶族游耕文明孕育的民族精神内核的外在表现形态,充满了人文色彩与生命内涵。传统瑶族舞蹈有《长鼓舞》、《采茶舞》、《打猎舞》、《伞舞》等。这些舞蹈大部分反映瑶家人的生产斗争和生活习俗,反映了瑶胞的思想感情和理想愿望,具有迷人的连南地域文化特性和独特瑶族艺术风格。传统瑶族舞蹈,动作粗犷、勇猛、奔放、雄劲、洒脱,节奏明快、敏捷,绚丽多彩、古朴原生态,彰显丰富的人文精神和独特的民族舞蹈艺术魅力。
二、编创现状
近年来,随着连南地区“瑶族长鼓舞”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瑶族舞蹈文化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社会经济的发展更是为连南瑶族舞蹈舞出大山奠定了物质基础,瑶族舞蹈也在瑶山旅游开发的带动下走进了城市,舞出了深山,呈现出多元、快速的发展现状。从近几届广东省岭南舞蹈大赛的作品来看,以连南瑶族舞蹈为题材创编的作品,数量在逐步增多、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出现了《排排瑶寨舞起来》、《长鼓舞》、《瑶鼓风情》等大量瑶族舞蹈作品。与此同时,人民对瑶族舞蹈文化的认知不断向民族文化与人文精神内核方向深化,对瑶族舞蹈编创提出新的要求。其创编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在形式上样式繁多却没有表现出连南瑶族舞蹈原本独有的艺术形式。从近年以连南瑶族文化为题材或以瑶族舞蹈动作形态为元素创编的舞蹈作品来看,在现代艺术形式元素影响下作品形式有所丰富,却失去了连南瑶族舞蹈固有的艺术形式。具体而言:①在舞蹈动作语言上,传统瑶族舞蹈贴近徙居地自然环境,形成了山地民族动作形态:动作粗犷、奔放、雄劲,体态稳重前倾,动作力量集中于腿部,步伐坚定有力,生动、鲜明地凝练出了山地民族古朴形象,给人以雄浑、自然圆润之美,古朴纯洁之感。而当下编创的瑶族舞蹈严重脱离地域环境凝练出来的舞蹈语汇,单一注重动作变化,胡编乱造,过分强调炫耀蹲屈、旋转技术技巧,华而不实,给人以审美乱象之感,没有连南地域特色的大众语汇。②题材内容上,当下的编创脱离民族精神需求实际,远离了连南瑶族舞蹈多以其古朴个性的特点展现瑶族人民对自然万物神灵的崇拜、对盘王祖先的缅怀和追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感恩与寄望。③结构上,没有遵循民族文化信仰及民俗规律。就瑶族双人长鼓舞编创而言,传统长鼓舞有其自身结构逻辑——生产实践与民俗习惯。而现在编创的作品只注重双人舞蹈编创技法运用,不了解民俗文化,创编的作品将是一个拥有花哨技术形式的作品,而不是独特结构规律的连南瑶族舞蹈。上述可见,编创要以连南瑶族地域民俗文化为基础,贴近其日常生活生产习俗,用其固有的独特艺术形式,表达真挚的民族情感,才会使得连南瑶族舞蹈具有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在风格上没有明确连南瑶族舞蹈的概念属性。在舞蹈创编过程中,只有把握好连南瑶族舞蹈的独特艺术风格,明确概念属性这一标杆,我们才能创编出有“根”、有文化内涵的连南瑶族舞蹈。连南瑶族舞蹈应该是在连南地域范围内孕育和发展起来,具有连南瑶族文化属性——这是我们创编的“根基”。表现连南瑶族人民的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文化传统、民族性格和时代民族特征——这是我们创编要表达的主要内容。具有典型的连南瑶族风格的舞蹈语言和表达方式的各种舞蹈形态——编创风格属性的明确呈现。只有在风格上明确连南瑶族舞蹈的概念属性,才能编创出具有“原始直观、兼容开放、求新求变”的连南瑶族文化特征的舞蹈作品。总而言之,舞蹈编创要在连南地域范围内孕育和发展的具有连南文化属性的素材基础上,艺术加工与创作出以表现连南瑶族风俗习惯、社会风貌、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为主要内容,具有典型连南风格属性的瑶族舞蹈语言和表达方式的各种舞蹈形态的舞蹈作品,这才是真正的连南瑶族舞蹈。
三、 连南瑶族舞蹈编创思考
(一)连南瑶族舞蹈编创在多元文化下个性迷失问题的思考。传统长鼓舞是连南地区舞蹈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动作语汇源于生产劳作,与生活息息相关,突出地域形态,呈现雄厚圆润的特征,以表现民族生活和美好愿望为思想内容。因其艺术形式的关系,连南瑶族传统长鼓舞也在近年多元文化的渗入下受到冲击。主要表现在编创上片面要求动作语汇所谓“艺术化”与追求舞台审美,改变了动作语汇源于瑶族生产生活的根源,失去了根源上自然朴实。形态上受汉族民间文化、西方文化的影响,已经很难看到真正意义上的连南瑶族舞蹈形态。思想内容表现上脱离瑶族人民生活,转而表现与传统瑶族长鼓舞作为“无字史书”美誉无关的内容。例证可见:连南呈现开放态势的地域特征和人文气韵善于吸纳多元的外来文化,本是传承赋予生命力的历史文化优势,但是连南瑶族舞蹈在多元文化下的个性迷失也许不是单一的文化冲击的结果,而是我们在连南瑶族舞蹈编创上的自主文化认知不够和定位模糊的缘故,使其编创概念属性模糊化,迷失了方向,编创出的作品“似驴非驴”。连南瑶族舞蹈编创的根是连南瑶族文化,编创出脱离连南瑶族文化本质的东西怎能是连南瑶族舞蹈?因此连南瑶族舞蹈编创上要明确概念属性,突出自我文化形态特征,编创贴近和反映当代连南瑶族人民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的作品才是有定位有方向的作品。endprint
(二)编创立足连南瑶族舞蹈艺术的“本体”及与“多元文化异体”关系的思考。《排排瑶寨舞起来》是近年以连南排瑶长鼓舞为题材创编的优秀作品之一,由广东舞蹈学校编创并表演。该作品在舞蹈编创中注重动作语汇提取,认知不同地域所孕育出的生活习惯、风俗等的差异性,充分保护和运用连南地区挖掘提炼出来的瑶族舞蹈动作独特形态。在作品整体结构上尊重民俗习惯性,特别是在二人对舞段落强调了民俗中道教文化对瑶族舞蹈影响,虚实结合,阴阳统一。 这就是连南瑶族舞蹈艺术的“本体”。从《排排瑶寨舞起来》的艺术表达上我们也不难看出文化多元化影响,艺术性的舞台呈现加大了动作体态的幅度动律,舞台调度构图与服装舞美的配合给我们呈现了舞台化的民俗舞蹈盛宴。这些现代艺术手段形成了连南瑶族舞蹈编创的“多元文化异体”。舞蹈编创过多地受其影响,编创出来的作品将使连南瑶族舞蹈文化概念属性模糊不清。相反一味保守于“本体”意识,编创出来的作品将是一个仅有传统文化而没时代发展气息的传统瑶族舞蹈复制品,一味模仿而没有创新。面对上述二者间在舞蹈编创中的特殊关系,笔者认为连南瑶族舞蹈编创应该遵循唯物主义辩证法原则,以作品《排排瑶寨舞起来》的成功为借鉴起点。坚持舞蹈编创植根于连南瑶族舞蹈文化,打破一味模仿传统舞蹈的习惯。明确连南瑶族舞蹈文化概念属性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多元文化异体”的优势,加强“本体”创编、动作解构、发展变化,在连南瑶族舞蹈这块“领土”上挖掘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特色。只有充分研习连南瑶族文化和勤于思考辩证关系而进行编创的瑶族舞蹈作品,才会有古朴个性,给人一种接近原生形态的感觉,仿佛走进连南排瑶山寨,并结合现代文化艺术表现手段,展示动人心魄的连南瑶族民间舞蹈艺术的魅力。这种扎根于连南地域的舞蹈百看不厌,观众喜闻乐见,可以说连南瑶族舞蹈编创将“本体”和“多元文化异体”相结合的范式是作品生命力的根本要求与具体体现。舞蹈编创要杜绝文化“根性”的改变,紧紧围绕连南瑶族舞蹈文化,结合地域文化特色及动作体态特征,防止脱离瑶族人民生活文化气息与地域民族情感内核的动作异化现象出现。
结语:在多元文化融合背景下,舞蹈编创的价值取向关系着连南瑶族舞蹈文化的传承发展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如何编创值得推敲辩证。实践证明:只有植根于连南地域文化和民族民俗传统基础上,深入瑶族人民生活创作的作品,才能表现出连南瑶族舞蹈的独特艺术风格。让观众百看不厌,喜闻乐见。 (责任编辑:尹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