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霸王”变形记

2014-07-05 03:07权友慧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6期
关键词:小霸王班规课间

权友慧

一、案例简述

赵XX入学才几天,是班里的“刺头”。每节课间都有人递他诉状:“我们做游戏,他总来捣乱”,“他又拿我的东西”……任课教师也抱怨:“你班那个赵XX,太淘气了……”其实,我的课堂上他也好不了多少,不是随意离开座位,就是随便插嘴。有时貌似安静,那也是在琢磨如何搞恶作剧,难得消停。

二、案例分析

大部分学生一开始都会对新生活有所不适,多数会在一两周内调整适应。像赵XX这样完全不适应且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委实不多。通过与他谈心,我发现他思维敏捷,口头表达能力很强。他说:自己不是真想捣乱,只是管不住自己,想和大家一起玩,被拒后很生气,就故意搞破坏。

为帮助他早日融入集体,我对其进行了一周的跟踪观察。并把其家长请到学校了解情况,要求家长积极配合。条分缕析,我发现其症结:规则意识淡漠,自我为中心;行为习惯散漫,我行我素且自控能力差。其原因是:

(一)特别的关爱,特异的行为

赵XX家是三代单传,家境优越,孩子一出生就由奶奶代养。奶奶对孩子是“有求必应”。奶奶的宠溺让他成了家里的“小霸王”。奶奶又担心孙子会在外吃亏,所以总是让他一个人在家里玩。父母认为孩子年纪大一点自然就会好。这样,赵XX很少有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根本不懂得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欠缺交际常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二)理解的偏差,教育的放任,规则意识的缺失

以下是我与其母亲交流时的一段对话:

师:孩子上课不太守纪律,听课的习惯不太好。

母:老师,不瞒你说,我们认为现在的教育其实是在扼杀孩子的天性和创造力。

师:好习惯成就人生,规则习惯的养成很重要,小学阶段又是养成的关键时期,不能错过。

母:如果我们对孩子限制要求的太多,不利于孩子成长。

师:但是,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母:有些东西随着年龄的增加,他自己就会明白的。我们还是觉得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才是最重要的。

……

部分家长教育认识的偏差,个别幼儿教师的放任自流,导致该生在整个学前教育阶段,未形成一种规范的规则意识,没能养成一些好习惯。

三、指导策略及效果

(一)巧施情景,感同身受

为了让赵XX明白规则的重要性,我设计了“特殊的一天”活动。

情景一:上课时,当他讲故事正在兴头上,一个小朋友粗暴地打断他,还给他的表现给予差评。

情景二:课间游戏,他和一群男孩做游戏,每次轮到他时,男孩们就随意地更改规则,不让他赢。

情景三:午餐时,大家排队领餐,有人插队到他前面。

这可把他气坏了,跑来告状。我明确指出:那些行为都是不对的,都是不遵守规则惹的祸。规则必须人人遵守,这样才公平。他一个劲点头赞同。我便顺势问道:“你过去有这样的行为吗?考虑过别人的感受吗?”小家伙终于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我知道他意识到了不遵守规则的错误。一连几天,我都随时随地密切地关注他、纠正他,不断强化他的规则意识。

(二)发扬民主,商定班规

班规一般都是班主任制定,多是禁止性规定,学生只能遵守。其实,规则的制定者更应是规则的受益者。我利用班会让孩子们自定班规。首先,我把班规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部分,让孩子们分别提出建议。让赵XX一个特别的任务:让收集并推荐出他认为合理的条款,补充他认为缺少的内容。他极为认真地完成着工作。

(三)家校结合,软硬结合

我专门为赵XX设计了“在校一日常规表”和“在家一日常规表”,把他每天的表现分别由父母和老师做出评价,并根据结果给予奖罚。每周一评,软硬结合,有奖有惩。科学研究表明,只有持续21天才能成为习惯。赵XX也出现过几次反复,但随着小红旗越得越多,他对自己也越来越有信心。初始阶段,他为了得到奖励而被动克制。后来他逐渐会给自己更高定位,希望成为同学的榜样。这就实现了规则意识的“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四)当选助手,以管促管

赵XX的变化令人欣喜。我适时让他当起了课间管理员。带上标志那一天,一到下课他就积极履职责,来回巡视,一会告诫这个不要追逐,一会要求那个收拾桌面……其实,通过让他管理别人的过程,也强化教育了他自己。以前的“小霸王”变成了榜样生,他更自信了。

(作者单位:四川广元市利州区东城实验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霸王班规课间
Create Rules For Your Classroom
如何有效地落实班规?
幽默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班规要科学合理
小霸王定江东
挑战“小霸王”
“另类班规”不妨宽容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