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效科学探究成为小学科学课程的主旋律

2014-07-05 02:55季海燕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4年6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科学探究

季海燕

小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主要途径是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还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课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而有效的科学探究更能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欲望,提高科学课的课堂效率。在如今科学探究成为科学课堂的主旋律时,科学探究的有效性更是科学研究之主旋律。

一、创设轻松环境,奠基有效科学探究开展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环境影响人的情绪,从而影响人从事某事的兴趣,沉闷压抑的环境会让人心情沉重、情绪低落、消极颓废,对所从事的事被动接受,毫无兴趣;反之,轻松愉悦的环境,让人开心快乐,积极向上,对所从事的事兴趣盎然。因此在科学课堂中我们要给学生轻松的环境,激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在布置科学教室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给教室增添能吸引学生的、具有科学气息的物品,如动植物标本、绿色角、学生的科学小制作等,美化教室环境,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敢于表现自我,能积极投身到探究活动中。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轻松的教学环境的一部分。科学课具有它的特殊性,囊括了物理、化学和生物,包括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科学老师要是一个“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具”,有全面科学素养的老师,当学生在问及你科学问题时,你能轻松自如的回答,那样学生就会崇拜你,从而喜欢让你的课堂,正所谓:爱屋及乌。学生会因为你而喜欢科学课堂,更会积极参与探究活动。轻松的环境还包括良好的教学氛围,课堂上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得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更有效的开展。教室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磁铁有磁性》时,在课的开始,给学生观看刘谦的魔术:会跟着他手走的金鱼。魔术世界是十分神秘,又是学生十分喜爱的,用这样的魔术一方面能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另一方面把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在这样的设计下,学生学习的兴趣高涨,心情愉快、轻松,带着这样的心境进行探究,探究的有效性会着实提高。课堂的最后再次让学生观看魔术,让他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下,为什么刘谦会让金鱼“乖乖听话”?有了前面有效的探究,学生很快便能知道答案,用课堂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做到了学以致用,也体现了“科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

二、合理分组搭配,保障有效科学探究开展

科学课不同于别的课程,由于要开展探究活动,种种乱象在科学课堂中常常出现,使得科学探究低效甚至无效。乱中有序是科学探究有效开展的保障。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学生开始接触科学课程时就要让学生学会分工,让每个同学有事干,分组探究是杂乱课堂有序化的一种方法。

如“磁铁有磁性”,老师为学生准备了木片、塑料、铁片、铜片等十多种材料,在探究过程中教师采取“完全放手,一切交给学生”的方式,结果学生缺乏思考,拿到材料就“动手”,把每样材料都拿出来后,整个课堂最后只剩下了材料的叮叮当当声,课堂上学生玩得很开心,你忙这我忙那,但他们学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课堂的有效科学探究就大打折扣。这里教师就缺乏对探究活动中材料的准备及实验的组织不够重视,课堂上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是有序、有目的的,更是要让学生在探究之前明确探究的目标,而非随意地玩,是玩中学,在玩中发现知识,意识到探究的本质问题。

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而儿童的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但是,他们又不知该如何去发现,这时,教师就需要去引导、帮助他们。在这堂课中,教师在实验之前,把实验的目的,实验过程,特别是在面对那么多材料的时候该如何操作都要有所明确。探究实验是放手让学生去玩、去做,但并不是真正的放手不管。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仅要备教学环节,更要备探究实验,实验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材料、每一个记录设计都要合理有序,让看似杂乱的课堂有序和有效开展。有序是科学探究开展的有效保障。

三、注重层次结点,优化有效科学探究开展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现实中学生进入科学学习前,已经在与人交往、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科学知识,或从《十万个为什么》、《少儿百科丛书》中获得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形成了个性化的理解,这些成为影响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因素。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中出发,立足起点,让学生饶有兴趣的开展科学探究,分析学生已知的知识,它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

科学探究不仅要获得陈述性的知识,还要学习过程性知识。如在教学“昼夜的交替”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整理出学生对地球自转的种种假设:第一种:太阳绕着地球转,地球不动;第二种:地球绕着太阳转,太阳不动;第三种:地球自转;第四种:地球自转并绕着太阳转;第五种:与月球有关……然后针对不同的假设开展探究,或把已知知识放到具体情境中让学生进行自圆其说,达到不一致状态,这样通过起点的差异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探究的整个过程不仅要有层次,更要有侧重点。在处理探究的起点、过程、结论时,我们应把过程作为重点来抓。科学探究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科学知识,更要有发现科学的眼光即会探究。学生亲历科学探究,习得方法和技能才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

把科学探究的过程作为重点,让学生学会探究的方法,养成探究的思维,培养科学素养。在现实的教学中,“灌输式”仍被经常采用,很多的科学探究以“就是这样”来告结。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后,需要表达他们对问题的理解,而不是学会下结论。如在“昼夜交替的现象”模拟实验结束时,发现四种猜测都能出现昼夜交替,那么哪一种猜测是真实的呢?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很难推翻其它的三种猜测,这时,教师可以引发他们再次怀疑和争论,激励他们的第二次探究甚至更多次探究,这样的活动更逼近探究的本意,为学生下节课的学习储备课足够的学习动力。有效处理起点、重点、结点能更有效的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针对科学课程标准,教师应结合实际,让学生多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有效组织并优化探究活动,让科学探究活动有效扎实开展。追求高效的同时,有效的探究活动更是科学课堂的主旋律。

(作者单位:江苏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科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科学拔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