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伟杰
【摘要】新课标强调知识掌握的广泛性。新课标对初中生的课外阅读量规定为不少于260万字,名著数量不少于9本。但是,现状却不尽人意。因应试教育的缘故,初中生大多苦读教材,而无暇顾及课外书本,这也是造成我国阅读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重要原因。九年级学生因面临着中考压力,阅读名著对于他们来说更是天方夜谭。
【关键词】名著相伴九年级学生阅读名著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81-01
莎士比亚曾把人类比喻为鸟儿,书籍比喻为翅膀,说如果人类缺乏书籍,就等于鸟儿没有了翅膀。可见,书籍对人类的重要的性。那么名著则可以算作为金翅膀了。传承传统文化,熏陶情感,健全人格,提高审美能力离不开名著的力量。中学生阅读名著可共享文化大师的思想,汲取智慧,增长见闻。新课标要求初中生应阅读大量的课外书籍,同时教师还要担负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职责,努力为学生拓宽阅读范围,提倡多读书,读名著。
一、通过引导,让学生感知名著的地位
新课标提出阅读是认识世界、处理信息、培养审美的重要渠道。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阅读,特别是名著的重要性,与他们将来发展息息相关。让他们明白经历过时间洗礼艺术的价值性,对于丰富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以及提升智慧的功效,在学生心中培养出一种“期待”。
但是,因为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智慧、理解力的不对等,且思想发育不成熟,很难做到真正的独立思考,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认识盲区。这时,教师应承担起指导、鼓励、答疑解惑的职责。引导学生提高阅读名著的热情,在于巧设悬念。比如,偶尔讲述经典名著里的精彩片段,吸引学生,然后戛然而止,让学生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结果,激发求知欲望,提升阅读主动性。人类心灵深处都有探索、研究、发现的欲望,在少年精神世界里,欲望则更为强烈。此类例子多不胜数,比如,新大陆的发现无疑是哥伦布他们心中的好奇才成就的历史壮举,再如人类航天史的进步也与发现未知领域的好奇心有关。所以,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名著,比如巧设悬念,让他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感受名著的震撼与温柔。
二、通过启发,让学生认识成长离不开名著
课外书品种繁多,文学价值各有千秋,可影响人类数百年、经久不衰的要数名著,它带给人们的是灵魂的升华。“取乎其上,得乎其中”,这表明,目标远大,即使难以实现,可还是能取得不错的成果。初中生只有阅读上乘书籍,方可感受最深的精神境界,从而实现审美情绪、品德修养的提升,人格与个性的健全,可以说,阅读名著可以影响学生终身。就短期来看,九年级学生虽临近中考,但若适当的阅读名著,其在作文上的表现我想也会高人一等,起码其立意深度会与众不同。中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人生观,阅读名家之作则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途径,向大师取经,领會其人格魅力,对比自身,从而得到完善。
因此,教师可适当通过举例子法让学生认知人生的成长应伴随名著,让他们知晓近现代文化学者都不排斥名著,对名著热爱极佳。比如,黑寨的阅读启蒙书物是《鲁滨孙漂流记》;谢婉莹(冰心)则在七岁就对《西游记》、《水浒传》、《聊斋志异》爱不释手,后来也在儿童文学上崭露头角,深受喜爱。由于名著立意的高远,中学生可能无法体会到其对人生的价值作用。但随着理解力提升以及社会经历的丰富,触类旁通,则会生出许多新见解。比如,就《麦田的守望者》而言,学生当时读之可能觉得主人公是爱好抽烟、嗜酒成性、沉迷在灯红酒绿的腐败之人,抑或发现其精神萎靡、生活颓废的一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回首发现,这就是少年时代,谁都逃不过,只因“深在此山,不知其面目”罢了。
三、通过强调,让学生认识写作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名著阅读
写作能力的提高在于写作实践、书籍阅读以及思维能力。奶牛之所以能挤出奶,在于其补充了营养。同样,写作能力想要提高,也与阅读补充关系密切。名著中有许多状物、叙事、写人、写景的笔法,一些语言也特别的优美,比如莎士比亚戏剧可以说是“诗中的戏剧”。学生阅读名著,就是让学生感受名著里的各项精华,通过潜移默化的沉浸,对思维发展、语感培养贡献巨大。我们在许多名著中都可发现作家语言驾驭的能力、人物形象刻画以及谋篇布局方式都非同一般。当代作家余华说,他作品中细节描写或故事能娓娓道来全在于其对西方名著的痴迷,当他阅读西方作品时,发现其在细节描写上如此成功,就自然而然受到吸引。可见,学生想要在写作能力上有所突破,可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名著,这里的兴趣主要是写作风格与自身爱好相投。另外,我们发现,一些学生爱好阅读,可是阅读的对象却不尽人意,如爱好网络小说、科幻小说,并认为这也能提高写作能力,想象力也会提升。其实,想象力人人有,但作品的内涵却鲜有人能做到。“阅读没有经过时间洗礼的作品,是在荒芜生命。”广大学生切不可走进思想误区。
四、通过多种手段调动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
在新课标要求下,教学方式日益丰富,比如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等,这无疑为教学质量提高带来了便捷。同样,在如何培养学生名著阅读热情上,教师也可积极寻求可行的教学方式。比如,延伸法,九年级教材中常引进名著的一个片段,有的学生刚对作品故事产生兴趣可再无下文,感到遗憾不已。为此,教师可鼓励学生课外自行寻找本篇名著读下去,如果不便,教师可大方的把所藏名著借与学生阅读。另外,现代影视作品常以名著为题材,教师在多媒体教室播放一集视频,让学生对比与原著有何差异。当然这要在学生事前阅读的条件进行。同时,播放的视频应有较好的独立性,比如《水浒传》中有“拳打镇关西”、“施恩三人入死囚”等独立结构。视频以立体、直观的形象描绘出了梁山义士的英雄豪杰、敢作敢当的侠义之风,学生被其吸引,调动学生阅读原著的积极性。此时,学生观看过后,可要求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说说其中的差异,也可要求学生就此写一篇观后感。
兴趣,是一个人做事的基本出发点。人们通常以“不喜欢”为由拒绝做不感兴趣的事。九年级学生尚在少年时期,对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知欲强烈。名著作为人类的精神财富,让一个个失去方向的灵魂找到了回家的路。想要让初中生爱上名著并非易事,而应该以兴趣为突破口,让中学生与名著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于丽娜. 探索初中名著导读教学的有效途径[J].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1)
[2]刘元立. 寻找农村初中名著阅读的钥匙[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