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艳
【摘要】网络语言在我国发展速度之快令人瞩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面临诸多挑战,审视网络语言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及对策是当务之急。本文通过对网络语言调查分析,结合当前思政课的实际,对网络语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网络语言思想政治理论课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63-02
高校学生作为网络行为的重要参与者,既是网络语言的主要实践者,也是网络语言的主要传播者,无疑受到网络语言的影响也比较深远。因此,在网络时代如何通过把握网络语言和青年学生的特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消除人际沟通之间的语言障碍,成为摆在每一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本文通过走访调研、召开座谈、发放问卷等形式,探索网络语言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及其对策,希望将网络语言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二者有机结合,使原本枯燥的理论内容借助网络语言能够变得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实效性。
一、网络语言使用情况调查
走进各大高校,我们随处可以听见“我勒个去”“人艰不拆”“神马都是浮云”等这样的网络语言,有的学生甚至把它们当作书面语言,在作文中使用。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网络语言究竟是新新人类的文字游戏,还是现代汉语的积极发展?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为了全面准确地掌握当前高校大学生了解和使用网络语言的情况,课题小组于2013年10月在上海市杨浦区五所高校中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调查问卷列举了30个目前广泛流行的网络用语,以调查学生对它们的认知程度,见图1。
图1 网络语言在学生群体中的认知程度
该问卷还对网络语言的使用频率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都使用过网络语言,从不使用网络语言的学生比例在四个年级中都低于10 %,在2013级学生中该比例几乎为0。调查结果充分说明了网络语言在学生群体中具有很高的普及性,这为我们探索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中引入网络语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状调查
当前,不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展流于形式,台上兢兢业业台下各行其是,从事与课堂无关活动的学生比比皆是,这样的课程效果可想而知。本次调查数据表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学生满意度不令人乐观,不太满意的学生比例占总调查人数的49.8 %。问卷就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原因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理论课程的内容空洞、陈旧,无法指导学生解决在社会中碰到的困惑和现实问题,降低了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积极性;二是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陈旧,语言缺乏感染力,不能满足当下学生的需要,从而造成课程教育成效不佳。
三、网络语言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
3.1 网络语言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利影响
网络语言因其形象生动、诙谐幽默的特点深受青年大学生的喜爱,如果能够将这些有趣的网络用语潜移默化地运用到理论教学中,必能一改政治理论课的枯燥无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语言感染力和吸引力。众所周知,许多网络语言都是某一社会现象的形象表现,如“躲猫猫” “不差钱” “房姐”等,这些网络语言的出现和流行在某种程度上都代表了公众对各种社会现象的关注。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使用这些来源于真实生活的网络语言则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大量鲜活生动的社会实例,便于引导大学生去分析和理解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以避免大学生因对这些现象的错误解读而对社会产生偏激的认识,有助于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3.2 网络语言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利影响
与传统语言相比,多数网络语言缺乏严谨的语法结构,在严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大规模的使用不规范的网络语言可能会对学生的汉语构词、语法等带来困惑,不利于我国汉语言文字的发展。许多流行的网络语言往往带有很强的情绪性,过多涉及这些内容可能会引发学生的不满和愤慨,导致对社会发展持悲观情绪。
四、网络语言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影响的对策
4.1 充分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环境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无视教育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整个思政教育体系从理念到方法都没有顺应时代发展而及时转变,从而导致目前思政理论教育课程教育成效不够理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正视这个现实,改变对网络语言拒之千里的一贯态度,应当充分认识到网络语言并非洪水猛兽,只要方法得当网络语言也可为我所用,使之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助推剂。
4.2 充分认识高校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新时代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须充分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特点。青年大学生朝气蓬勃、思维活跃、关注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些特点也意味着大学生很容易被网络上别有用心的信息所煽动,因此必须及时加强引导,避免网络糟粕对大学生的精神毒害。
4.3 建立一支专业的现代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队伍
新时代,理想的思政教育者应该是既懂思想政治工作,又能深入把握学生心理特点,同时也能适应网络环境和了解网络文化特点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现实中,部分教育者依旧采取老套路从事思政教学,这些都不可避免会造成师生间的交流障碍,不利于思政教育取得良好成果。在网络时代,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不仅要有较强的网络收集分析能力,还应有敏锐的鉴别筛选能力;不仅要熟悉网络流行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还要深刻把握其内在的本质特征。
4.4 选择合适的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的选择应当遵循一定的标准:首先选用的网络语言必须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其次应当选用为大众所接受、业已通行的网络语言;再次选用的网络语言应当与教学任务紧密相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较好的说服力,从而使网络语言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网络语言的选择上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要加强案例教学。比如可以结合“蒜你狠”一词引导学生学习资本流动和逐利的本质;再比如结合“楼歪歪”一词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这样,通过对不同流行网络语言的剖析,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分析问题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4.5 网络语言的使用应当遵循适度原则
网络语言的使用不能喧宾夺主,应当时刻谨记引入网络语言不能过度,混淆二者的主次关系,使严肃的理论教学课变成娱乐的网络语言排比课,从而忽视了理论内容的传授。对于网络语言在思政理论课的应用,不能只流于形式,而應通过使用理论知识对网络语言进行深入分析,学生在掌握所要学习的理论内容的前提下,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培养的重要一步,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新世纪新阶段,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高校思政工作者应该深入了解当代青年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感情需求,在充分把握网络语言特点的基础上,对网络语言加以引导和规范,将合适的网络语言适度用于思政教学,改革和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这必将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迈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2
[2] 卢姗. 浅析网络语言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 13: 244-245
[3] 沈建红, 陈松源. 网络话语体系构建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J]. 当代青年研究, 2009, 6: 39-42
[4] 沈建红. 网络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体系构建[J]. 教育探索, 2009, 10: 147-148
[5] 孔国庆, 董宜彦. 网络流行语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研究[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0, 11: 128-130
[6] 方忠. 网络语言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9, 10: 136-140
作者简介:
马海艳(1982年~),女,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