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活力和吸引力,是语文学科特性所决定的,也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则。让课堂教学更富有生活气息,更贴近时代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是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激活语文课堂,就要紧紧抓住“教材、教师、学生”三个课堂教学要素,也是深化语文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的着眼点和着力点。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激活
【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54-02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常论常新的话题。吕叔湘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他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上活了。”可见,“活”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常常听到有学生抱怨上语文课沉闷、没意思。究其原因,主要是语文课堂教学不“活”,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从课堂教学的三要素教材、学生、教师入手。
一、“激活”教材,让教材联通生活,拓展语文教学空间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不过是个例子。但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语文教学长期偏重于课本知识,偏重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忽略了其人文性。学语文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说,语文教学要真正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就要使学生既掌握语言文字,又受到思想、情感、文化的熏陶。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及时调整备课的内容,在对教材合理的挖掘中寻找其促进人性发展的因素,提升教材文本的生活气息,把死的教材变成“活”的知识,实现生活化。语文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兴开放式教学之风,要“打开”课本,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社会大课堂,纳课内课外于一体,熔学校、社会于一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了解社会,感悟人生,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语文素质和人文素养。
(一)关照生活,让课堂成为生活的延伸
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现实生活因子,提高教材的鲜活感和课堂的生活气息。如在教授苏洵的《六国论》一文时,我先引用《三字经》里的“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的段落,鼓励学生向他看齐,任何时候学习都不算晚,只要发愤,就会有所成就。又联系“战国七雄”的历史史实,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为什么秦国能统一全国,又讲到了“荆轲刺秦”的故事,以及当下国际热点话题和有关治国理政的现实话题。经过一番引导,原本对这篇课文望而生畏的学生,一下子变得兴味盎然,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效益得到有力提升。
(二)联系自我,让课堂成为自我的映照
语文是人生的反映。教师要时时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反思自我,引发人生共鸣。如在讲授舒婷的《致橡树》一文时,联系本诗中的诗句,我这样启发学生:为什么“我”不愿意像攀援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而愿意是一株木棉呢?这三种意象各比喻哪些人?在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之后,学生明确了“凌霄花”比喻那些一味依赖对方,夫贵妻荣的女子;“痴情的鸟儿”指那些一味牺牲自我,完全以对方为中心的女子;而“木棉”则指那些人格独立、又能给对方以支撑的女子。接下来我联系当下社会现实,鼓励学生,尤其是女同学,凡事要靠自己,尤其是在婚恋方面,要自重,不要当笼子里的“金丝雀”,也不要像社会上有些女孩子那样“宁愿坐在宝马上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一定要保持人格的独立,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曾经有学生对我说:“老师,我上课最喜欢听你‘跑题的那一部分。”其實,在我还是学生时,也有同样的感受,上语文课,最吸引我的也是老师那些“题外话”。“激活”语文教材,开放语文教学的空间,将课本与社会、人生的大教科书联系起来,让课堂充满时代气息,才能满足信息时代学生的需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促进其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激活”学生,让学生才情迸发,增强教学实效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激活”学生是上活一堂语文课的核心,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下,发挥主角作用。积极参与,大胆质疑是激活课堂的关键。
(一)创设宽松、和谐、幽默的教学氛围
在“应试”教育影响下,语文课堂往往严肃有余活跃不足。很难想象一个正襟危坐、欲动不敢、欲言不能的人的思维能够活跃起来。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都具有求知欲、表现欲和成就欲。只有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能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才会主动配合老师的教学并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使语文课堂“活”起来。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就要善于在课堂中多运用幽默的艺术,让学生在愉快的笑声中活跃起来。创设宽松氛围,需要教师放下“架子”,亲和待人,更需要用趣味性的语言,甚至表演性的肢体语言与学生互动。笔者学生时代的一个物理老师的新课导入成为我常常自勉的“经典”桥段,“农村没电,电驴子不转;城市没电,坏蛋乱窜。今天我们讲‘摩擦起电”。这样的开场白和新课导入,怎能不让人在愉快的笑声中,全情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在下午的课堂上,学生容易疲倦,有趴台现象。一句“站直了,别趴下”,等学生一下子坐起来,我又一句“抱歉,我说的是一部电影,扰你清梦了”。趴台的学生精神了,课堂气氛也顿时活跃起来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还要求教师不能用标准答案一条绳子衡量学生,让更多的学生大胆表达,培育民主教学氛围。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皮亚杰曾说“一切真理都要学生自己去获得”。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一是重“教”不重“学”,让学生被动地去适应教师;二是重“知”不重“思”,忽视智能培养,施行记忆教学而不是思维教学;三是重“灌”不重“乐”,导致学生厌学惧怕语文课。新课改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知识的内化,离不开主体的实践。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仅起主导作用,其主要功能在于启发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能力。教育大家魏书生谈他的教育经验时说他很“懒”,其实这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懒”,这正是为了把更为广阔的课堂空间让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思想的体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活动、多说话,才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维,扩展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在课堂实践中,课前5分钟的讲故事、谈感受、作演讲,课中的朗读、交流、自主表达等都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好方法,教师要多用、善用。久而久之,学生的胆子大了、自主意识提升了。课堂自然就“活了”。
(三)善于“激”疑
在课堂教学中,“激疑”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自觉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学生闻一知十、举一反三的基础。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读书而不疑,则只为书蠹”。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大胆激励学生“生疑”,多问,援疑而质理,是更高层次的教学艺术。然而有些教师不大欢迎学生提问,更不乐意“激疑”,怕学生提问节外生枝,耽误教学时间,更害怕回答不出学生所提的问题而失了面子。其实,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新课改鼓励学生质疑,教师更应激励学生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激疑的过程正是另一种深层次的思维训练。有时候,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有的教师担心,学生会不着边际地“生疑”,甚至异想天开,令人难以捉摸,不能“解疑”,这种担心也没必要。古往今来,多少荒诞不经的想法终究变为了现实,科技正是在“异想天开”中发展进步的。学生有“怪”念头是好事,就害怕什么念头都没有。教师对不可解者,应向学生说不懂,不能不懂装懂,这样不是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吗?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少些“满堂灌”,而多些“激疑”,让学生主动去吸收,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中才会“活”起来。
(四)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每个学生“活”起来
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形式下,适当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改善传统的师生单项交流的方式,可使课堂生动、活泼起来。笔者连续多年在所教班级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成效显著。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小群体的自我探究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这种形式改变了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小组合作,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和思考中来,從而避免了有人“开小差”,有人游离于课堂之外的弊端。同时,同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和相互监督,使每个人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在吸取集体的帮助教益和服务集体的活动中,使自身得到发展与提高。
三、“激活”教师,使教师永葆创新激情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因而“激活”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关键。课上的“活”,关键是上课的教师的“活”。传统的课堂教学,许多教师局限于书本,迷失了自我,与现实隔离,知识老化,难以适应信息时代下的鲜活个体的需要,语文课堂沉闷就难以避免。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包括师生之间的对话、生生之间的对话、师生与文本的对话等。后现代主义课程论者多尔认为,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首席”,要在课堂教学中永葆创新激情,以新促“活”。
(一)不断培育教师的创新个性
个性,也可称之为人格。于漪老师说:教师人格就是思想、道德、行为、举止、气质、风度、知识和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新一轮的中学语文教学应以创新教学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那么,就要着力培育语文教师的创新个性。教师创新个性的形成,既包含先天的自然属性,更富有社会性,它要受到教师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文化以及所受教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最根本的、最关健的是教师主体的自我意识。其中,不断学习,吐故纳新是最重要的一种自我意识体现,也是培育创新个性的主要方式。语文教师首先要让读书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和职业素养,多读书、善读书、读好书,向书本汲取创新思想。其次,是善于勤于阅读社会这本大书,向广阔的社会生活汲取鲜活素材,丰富自我,紧跟时代节拍。第三,要善于向学生学习,了解学生的思想、爱好,读懂学生这本书,做一个“接地气”的教师。创新个性还来自于敢于突破旧我,破除传统教学藩篱的勇气和智慧。只有不舍探求的教师,才能不断推陈出新,永葆激情与活力。
(二)努力完善“大学科”知识体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不能只是传统意义上的“传声筒”了,而应成为“研究者”、“反思者”和“促进者”。语文,是一门杂学,包罗万象,汇集文史经哲,是人类文化的集大成者。语文课程的特性、信息时代的特性以及新一代学生的特点,要求教师必须通过完善自身知识体系,以丰富的知识储备“激活”自我,激活“教材”,激活学生和课堂。首先,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拓展知识的广度,不能拘泥于课本和语文教学本身,要广泛涉猎更多的学科,以其 “广博化”驾驭课堂;其次,要拓展教学媒介,灵活运用影视、网络和社会实践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学载体,以其“多样化”丰富课堂;第三,要研究、洞悉时代和学生,敏锐把握时代节律,熟谙学生心理,成为紧跟时代、紧贴学生的时代人和“人学”研究者。这样的语文教师就能在课堂的组织过程中,充满鲜活的时代感,让教学更富有人文关怀,这样的语文课堂就更富有魅力与活力。
(三)永葆青春激情
语文是情感的语文,语文教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情感的交流活动。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于漪老师曾说过:激情是语文教师的必备素质。语文科鲜明的人文性特征要求语文课相比其它课,要上得更加生动活泼,趣味盎然。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讲台上,应是富有青春激情的人,而不能是一个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老学究。教学是与青春的对话,与心灵的碰撞。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尽量使自己的性格开朗外向,以求更好地再现教材内容,更好地表情达意,从而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语文教师的青春激情可以通过语言渲染、朗读感染、情境创设和引发想象等形式得到表现和强化。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声情并茂的朗读以及合理的想象都可以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去,使他们受到感染熏陶,激发他们的情感。总之,语文教师要善于用各种激情表意的方式让语文课堂成为以激情点燃激情,以心灵接通心灵的美妙旅程。
参考文献:
[1]屠琴妹.中学语文教师在创新教学中如何实施文本个性解读[J].新课程(教研). 2011.08
[2]付晶.轮新形势下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构建[J]. 科学教育.2008.05
[3]胡晓.语文课程改革:反思与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6.02
[4]王晓辉等编著.新课程:语文教育怎样改革[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
[5]刘莹.浅谈语文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11.09
[6]李镇西.熏陶感染与独特体验[J].语文教学通讯.2004.(7、8)
作者简介:
成俊俊(1972-),女,汉族,陕西富平人,在职教育硕士。广东省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