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取向视角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分析

2014-07-05 12:22:14赵福庆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6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价值观价值

赵福庆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分析教材,还是案例佐证,教师都会对芜杂的拓展材料加以选择和再创造,用自己的知识和世界观、价值观进行分析和输出,形成符合自己价值取向的材料。从中学语文的课程目标来分析,教师结合课堂内容的价值分析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的提升和价值观的形成,而不良的价值分析,则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带来阻碍。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39-02

中学语文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为己任,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分析教材,还是案例佐证,教师都会对芜杂的拓展材料加以选择和再创造,用自己的知识和世界观、价值观进行分析和输出,形成符合自己价值取向的材料。从中学语文的课程目标来分析,教师结合课堂内容的价值分析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能力的提升和价值观的形成,而不良的价值分析,则会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带来阻碍。那么教师的价值取向到底应该如何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呢?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有效探讨:

一、摒弃断章取义的价值倾向,引导学生形成全面的价值认知

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都选取的是经典的文字材料,这些内容和作者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有些还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教师在对这些材料进行价值观判断时,如果单纯的依照自身的、现时的价值观来分析,难免失之偏颇,犯了断章取义的过错。教师应该在深刻挖掘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写作此文章时候的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再结合自己的价值判断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由点到面、由偏到全,形成全面的价值认知。例如《散步》一文中,作者写到“决定权在我,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对这一句话的分析关系到课文主题的理解,也会对正处于叛逆期的中学生的价值认知上产生影响。教师充分结合文章“血脉”与“孝道”的立意,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做出选择的价值取向,体会到父母辛劳一生,儿女应该尊重老人,即完成了文章的深刻理解,也教育了叛逆期的中学生尊重父母、体谅父母,形成了全面的价值认知。

二、杜绝过度的价值渗透,给学生价值取向的形成留下一定的自主空间

语文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较强,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自己的价值标准来评判社会现象和生活实际,并把由此而形成的价值观加注到课堂之中,经常出现对文本过度的价值解读的情况,压缩了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分析的空间和时间,影响了学生自我价值判断的正常发展。例如《致女儿的一封信》一课,苏霍姆林斯基用朴实晓畅、生动形象的语句为他的女儿进行了一次爱情教育,正好这个主题也牵动着无数中学生的心弦,教师在授课时,往往会对“爱情”做出定义,对本班学生的行为做出分析和指导,强调“学习为上”“友情第一”等等思想。这样单纯的说教其实并未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爱情观与学习观,如果让学生充分的理解课文,走进文本之中,结合父母对自己的日常教育来充分理解文本,学生在阅读与理解、交流与点评的过程中逐渐认识到爱情的真实含义,知道了学习阶段应该如何正确的面对感情,最终形成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三、利用课堂语言本身的价值取向性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价值取向

中学语文教材在编写的时候都有明确的单元主题,单元内课文的选取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进行,因此在课堂学习时,对内容的分析和讲解都有比较具体的语言选择方向,这些课堂语言具有比较强烈的价值取向,教师应该合理的利用这一语言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例如《新闻两则》中,课文本身就具有新闻稿的特点,语言精练、价值取向明确,教师组织学生首先分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一新闻稿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语言,并通过勾画相关的语句、仔细朗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感受文章的用词特点,理解文章为了表现人民解放军宏伟的气势和军威,在价值取向上倾向于宏大的表扬与激励,显示出胜利者的姿态。学生通过认真的分析和感受,对根据不同的情景选取不同的价值取向有了一定的感受,有利于其价值观的发展。

四、在拓展材料的选择上注重价值取向分析,充分利用具体材料的感染力

中学语文教学中不仅需要对课文材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在课堂拓展、语文综合活动等很多情况下都需要运用拓展材料来分析和说明。语文教师要合理的选取拓展材料,既注重材料对文本理解的帮助作用,还要注意材料本身的价值取向是否切合整节课的价值取向。例如《信客》一文,教师在分析说明这一职业时往往会类比列举一些其他的职业,诸如快递员、肯德基外卖员等,这些实例都有助于学生对这一职业更加具体的感知,但是仔细分析却发现这些人员并没有更多的体现出这一职业的高尚与他们的敬业,而且当前的暴力分拣等负面新闻充斥生活之中,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不利于学生价值取向的正确发展。

五、运用中性的价值分析方式,让学生能够用批判的思维去树立自我价值观

教师在分析问题时,要尽可能的站在中立的位置,无论是讲解课文,还是对课文拓展材料的分析,教师都要克制自己的价值观的无形影响,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体会。更重要的是,教师的价值分析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要让学生用批判的思维去接受,不能全盘接受,更不能全盘否定,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分析,最终形成自己独特而科学的价值观。例如中学课文中有很多鲁迅的文章,对于鲁迅的评价,有高有低,有褒有贬,教师不能做刻意的引导,应该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客观的陈述有关鲁迅的事实。比如鲁迅和他弟弟周作人的关系不和,原因是周作人的妻子的影响。学生接触了大量的事实之后,会自己分析到周作人的妻子是因为爱慕鲁迅的才华而不能得之后的恨,引起了他们兄弟二人之间的不和时,会对鲁迅的评价更加客观和具体,也批判了教师的个人判断。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是知识理解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相结合的艺术,教师要选取正确的价值取向,力争让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参考文献:

[1]徐嘉.论中学语文教学的改善——以民俗教育为视角[J]. 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12:325.

[2]刘丙坤. 中学语文情感教学价值取向研究[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12:76-77.

[3]陈慧.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价值取向之思考[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07,04:113-115.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价值观价值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24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学周刊(2016年23期)2016-09-08 08:57:40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学习月刊(2015年9期)2015-07-09 05:33:44
对中学语文情趣化学习的思考
中学语文(2015年21期)2015-03-01 03: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