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打造体育城市的战略思考

2014-07-05 01:08陈茂和
湖北体育科技 2014年8期
关键词:晋江市晋江体育产业

董 叶,董 华,陈茂和

2007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相关领导和专家在对晋江进行全面考察后发现,晋江具有体育用品制造业集群的优势和发展体育产业的良好条件,于是批准晋江作为继深圳和成都之后全国第3个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晋江市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加速;城市化水平跃升;环境、资源和人的素质约束度加大;国内和国际竞争环境日益复杂的关键成长期,改革的任务更加艰巨,发展的难度显著加大,晋江应该抓住福建省委、省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级体育产业发展基地的重大战略机遇,利用晋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进一步吸纳和整合各类资源,打造具有晋江特色的中国体育城市。本文试图从战略的高度,根据晋江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的现状,剖析晋江体育发展的瓶颈,提出将晋江打造成中国体育城市的路径。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通过福建省图书馆、泉州市图书馆、晋江市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

1.2 实地考察法

赴晋江市实地考察,参观调查了CBA浔兴篮球队主场祖昌体育馆、规划中的晋江国家体育产业基地、安踏公司、361°公司等。

1.3 调查访问法

走访调查晋江市宣传部和文体局领导,咨询福建省体育局和福建省高校的有关学者和专家。

1.4 逻辑分析法

采用比较与类比、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等基本逻辑方法进行分析。

2 体育城市的内涵

通过体育来带动城市发展与转型,是近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经验之一,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使用,如英国的谢菲尔德、伯明翰、曼彻斯特、美国的休斯敦、德国的慕尼黑、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澳大利亚的墨尔本、阿联酋的迪拜等。近些年我国涌现出上海、北京、广州等体育发达城市,真正意义上把推广体育城市品牌作为城市发展的名片。由于我国体育市场化及体育产业起步晚,以体育作为城市发展的载体是近几年兴起的现象,“体育城市”也是我国最近体育界及其主管部门对具有体育特色的城市的一种新提法。当前,我国理论界对体育城市问题研究还比较少。1999年,美国出台了体育城市的评价标准(见表1),由新闻媒体开展体育城市的评选,每年公布体育城市的排名。此评价标准较注重体育的竞赛作用,注重体育与生活、与城市整体环境的融合。根据国际上知名体育城市所达到的基本条件,以及有关文献资料,将国家级体育城市的基本特征概括如下:1)城市拥有至少一支在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职业体育俱乐部;2)城市拥有至少一个在国内外知名的体育赛事;3)城市拥有一定的经济规模,体育产业比较发达;4)体育融入生活,体育已成为当地市民的一种生活方式,而且是城市生活的一部分;5)城市具有独特的体育文化和浓厚的体育氛围;6)体育传播媒体和体育经纪业兴旺发达。晋江是国家级体育产业基地,特别是体育用品产业十分发达,产值占90%以上,晋江发达的体育用品业还对晋江的旅游、商业、会展、建筑、通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游戏动漫、网络等产业产生了显著的拉动和辐射作用,构成一条完整的晋江综合产业链。晋江在体育竞赛表演和体育健身休闲领域也搞得有声有色,并且延伸至体育的各个方面。当然,最重要的是晋江具有作为体育城市必须具备的良好的体育文化和体育氛围。

表1 美国体育城市的评价标准

3 晋江打造体育城市的意义

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体育发展、打造体育城市,是增强人民体质、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顺应现代体育发展趋势、应对国内外体育发展机遇和挑战、增强晋江市体育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需要;是发展第三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需要。

晋江正处于工业化的后期,产业层次偏低,核心竞争力不强;城市功能较弱,服务业发展不足;生产要素和环境约束日益显现,经济运行成本不断增加。城市发展面临农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区域国际化的问题。发展体育产业,打造体育城市,契合晋江城市、产业发展等需求,有利于改善城市功能,增强活力,提升城市整体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体育用品产业链,促进产业升级,发展现代服务业,调优三次产业结构;有利于促进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推进体育生活化,转变生活方式;有利于增进两岸交流,促进祖国统一。

4 晋江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现状分析

4.1 体育事业发展现状分析

几年来,晋江市结合本地实际,探索业余训练新模式,按照整合资源,联合办队、体教结合、互惠双赢的思路,采取项目下学校、教练下队伍、学校建基地的办法,拓宽业余训练覆盖面,先后成立了击剑等8个项目的12个训练基地,承担2个“市队县办”(击剑、射箭)泉州市训练基地。2003年以来,向上级训练单位输送运动员352名,6人参加世界性比赛,15人参加全运会,向国家队输送10个体育后备人才。1人获国际剑联击剑大奖赛1枚金牌;1人获世界射箭锦标赛1枚铜牌;有1人获第十二届世界特奥会2枚金牌,1人获1金1银;3人分别获亚洲沙排、激流皮划艇比赛金牌。获全国比赛金牌22枚。市少体校被省体育局授予省重点项目(击剑、游泳)后备人才基地。

晋江有较深厚的群众体育基础,至2008年底全市体育人口达43.8万人,占户籍人口的42.3%。每年一届的基层村(社区)排球赛、篮球赛已经连续举办12年以上,成为农村草根品牌体育赛事。节假日期间,全市举办的篮球、象棋、围棋、乒乓球等体育赛事活动更是不计其数,且规模不断扩大。文体局与教育局联合举办“阳光少年”小学生集体体育竞赛活动、中小学生乒乓球、排球、篮球、足球等一系列比赛活动和田径运动会。在2009年5月20日我市第二个全民健身日暨8月8日全国首个全民健身日期间,全市市直各系统、各镇(街道)共组织开展了162项各种形式的全民健身活动。目前,全市拥有注册体育社团32个,成员约8万多人。体育设施日益完善,现有体育中心1个、高尔夫球场1个、体育馆11座、网球场5个、体育场7个、田径场21个、游泳馆3座、室外游泳池12个、健身路径419套、省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25个、篮球场808个、基本实现村级篮球场全覆盖。

4.2 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体育用品业是晋江市的支柱产业。统计显示,2006年,体育用品制造业创造增加值89.571 1亿元,较上年增长16.3%。其中,体育服装鞋帽制造业生产总值87.064亿元,体育运动器材制造业生产总值0.43亿元;体育用品销售(只统计在本地销售的数字,不包括生产企业的销售)实现增加值5 696万元,占全市第三产业的0.36%。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6年主营体育服装、鞋袜帽制造业的企业1 639家,占全市体育产业单位数的81.30%;体育服装鞋袜帽制造业实现经营收入278亿元,占全市体育产业经营总收入的98.43%;实现增加值88.49亿元,占全市体育产业年末从业人员的97.76%;纳税额13.291 3亿元,占全市体育产业纳税总额的97.01%。产品覆盖运动鞋、运动器材等多个领域,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畅销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6年仅旅游运动鞋一项年产量达9.5亿双,产量占全国的40%,世界的20%,是世界主要的运动鞋生产基地,出口总额达12.5亿美元,出口量占全国成品鞋外销总量的40.5%。由此可见,晋江市已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体育用品生产和加工企业的集聚之地。

晋江市积极依托场馆资源大力发展竞赛表演业。近年来,晋江市举办和承办了中日羽毛球对抗赛、中国男篮职业联赛、“足协杯”足球赛、国家乒乓球世乒赛热身赛、中国明星足球赛等全国性各类体育比赛139场次;举办和承办全国农民运动会、泉州市第七届市运会等各级各类体育比赛300多场次。晋江市通过门票出售、出租场馆等形式,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其中2006年年度经营收入2 240万元,实现经济增加值1 344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高水平的体育大型赛事均是由社会和企业投资赞助的。以晋江为主场的福建SBS浔兴篮球俱乐部在国内也小有名气。

晋江市体育健身娱乐市场也颇具规模,全市现有体育健身经营场所80家,开展的项目包括溜冰、器材健身、乒乓球、羽毛球、游泳、高尔夫球、武术、跆拳道等,2006实现增加值2 462万元,比2005年增加18.65%。2005年度晋江市村落体育活动经费最高为15万元,最低为5 000元,平均约为4.8万元。所调查的53村落中42个村落体育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乡镇民营企业赞助、本村热心村民捐赠、村委会资助、回乡华侨捐赠、乡镇体育基金会资助、华侨基金会资助等。说明晋江市村落体育经费充裕,经费主要来自乡镇(镇)社会关系网络内成员及组织的资助和捐赠,较少依赖于政府拨款。社会上各种俱乐部、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2005年,全市体育培训类经营收入达60余万元。

体育广告业也红红火火,从1999年末开始,相当部分规模制鞋企业通过斥巨资聘请体育和文艺明星形象做代言人。据统计,晋江市的运动鞋生产企业在中央电视台五套“体育频道”打广告的在2003年已达44个。全市鞋类企业先后聘请了70多位明星作形象代言人,并分别在央视各个频道和湖南卫视、浙江卫视、重庆卫视等多家国内重磅媒体作产品宣传推广,近年广告费投入45.907 4亿元。晋江市体育彩票从1994年开始销售到现在,体彩最初的20个销售网点发展到160个网点;年销售额从最初的几十万发展到1.2亿。据统计,晋江市用彩票公益金于2001-2006年在全市铺设了104条健身路径,2007年增设了100条健身路径。

5 打造体育城市遇到的瓶颈

5.1 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绝对数少,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和管理不够合理

全市体育用地分布为:总面积261万㎡,其中学校149万㎡,高尔夫球场25万㎡,公共体育设施87万㎡。因学校体育设施实行封闭、不对群众开放,高尔球场又是贵族消费,实际公共体育设施用地(按103.6万人计)人均为0.84㎡,常住人口(按180万人计)人均仅为0.48㎡,因此群众性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建设还是比较滞后,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绝对数少,而且没有上规模、上档次;镇级的体育设施相当少,难以形成镇区的辐射作用,全市有镇级文体中心6个,除深沪文体中心具有固定的体育设施功能外,其他大部分都是文化、会议功能。另外在相当一部分村级健身设施存在重使用、轻管理的现象,人为造成的损坏比较严重。

5.2 体育健身人群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异现象明显

晋江市体育人口占户籍人口的42.3%,其中学生(不含幼儿园)占25.9%,老年人占7.8%,中年占8.6%,而晋江人口中青年人数的系数占50%左右。由此,中青年参与健身的比例较低,在参与健身人群中呈现“两头重,中间轻”的现象。从城乡参与健身的情况看,城乡差异现象较为明显。一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与老边地区之间的落差,二是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落差。这种差异虽不明显外现,但却是根深蒂固,改变起来较为复杂和困难。

5.3 体育技术人才队伍欠缺,全民健身框架尚未确立

由于缺少体育专业技术人才,许多活动难以开展,影响了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推广。晋江市的全民健身组织尚不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配置也不完善,由此可以看出全民健身框架尚未确立。并且体育组织和协会的功能作用参差不齐,造成了各自为战的现象。

5.4 体育产业结构有待完善

晋江市体育产业从结构上看呈“一强多弱”的显著特点。“一强”是指晋江市体育用品制造和销售业高速成长,成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体育用品生产和加工的集聚之地。“多弱”是指相对于晋江市强大的体育用品制造和销售业,体育服务类企业相对滞后,特别是体育经纪、体育培训、体育旅游、体育休闲、体育媒体、体育电子竞技等新型体育创意类行业还处于缺项和欠发展的阶段。从体育产业布局来看,还存在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主体产业所占比重仍然偏小、体育用品制造业所占比重较大、体育产业的集聚效应还没有效地发挥出来等问题。

5.5 晋江市体育产业经营人才匮乏

就晋江市体育产业发展而言,目前缺乏高素质的体育企业家和体育经纪人、体育营销人才和体育产品研发人才。据调查得知,生产工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整个员工总数的70.69%,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2.4l%,高中以上的仅占6.9%。中层管理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大多数为高中文化水平,受过高等教育的仅占1/3。因此,晋江企业在管理、技术研发方面多采用外聘及购买的方式来进行。而且,晋江企业多是以家族式经营方式为主,制度不明确、管理缺乏透明度、管理人员上升有限,相对地限制了晋江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

5.6 经营体育竞赛表演业缺乏大手笔

晋江市对体育竞赛表演业的经营虽然经过了多年尝试,但没有形成自己的知名竞赛品牌;严重缺乏经营高水平体育竞赛表演业的体育经纪机构。各个单项运动协会和有关体育经纪组织必须在专业化观念、意识和专业化的组织与服务能力方面有所突破,才可能取得成绩。

5.7 体育健身娱乐服务和产品不足

当前发展体育健身娱乐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城乡体育设施分布不均衡,体育设施共享程度不高;大型公共体育设施数量少;群众体育健身消费意识不强;基层体育管理和指导力量薄弱;体育场馆市场化程度不高;业余训练网络有待健全;对体育健身娱乐业没有一个统一的政策体系,缺乏定位、规范和管理。

6 打造体育城市的发展路径

加大宣传传播力度,提升晋江体育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城市环境改善、企业品牌建立和体育产业链延伸后,晋江将具有更多可供宣传和传播的资源,这对于树立体育之城的城市形象非常重要。晋江应加大宣传传播力度,利用多种媒体传播渠道,有意识、有目的地传播晋江清晰、一致、稳定、真实的体育之城的形象,提高整座城市的魅力。晋江市政府应切实加快晋江社会发展步伐,重点整治城市的交通、治安、卫生、自然环境状况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努力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进一步加强“平安晋江”和“和谐晋江”的建设工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晋江城市形象对居民生活的正面影响。

6.1 从体育事业的角度提出发展路径

1)推进体育生活化。大力发展社区和农村体育,2015年全市体育人口、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人均体育消费支出3项指标居全国百强县(市)前5位,在每个镇(街道)创建1个体育生活化示范社区;重点发展群众喜爱的运动项目,鼓励成立体育社团组织和开办体育健身休闲俱乐部,构建城乡全民健身服务网络。

2)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兴办相结合,全面实施“农村健身工程”。结合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精神文明创评载体,大力开展体育强镇(街道)创评活动。加快社区文体站(俱乐部)建设,配备专(兼)职文化体育干事。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严格培训、考核、审批制度,不断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素质和水平。

3)加快改造和建设一批高品位、示范性的体育健身设施,国家级、省级健身中心,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等。各地建设全民健身设施要因地制宜,重视公园等公共场所与健身设施的联建与组合,重视与已建竞赛体育场馆的资源整合与共享。

4)通过体育特色镇(街道)、特色村和体育先进社区的创建,积极引导村(社区)开展丰富多彩的具有当地特色和优势的群众体育活动。挖掘和整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民间体育项目,采取区域联动、片区联动等新形式,加强分类指导,组织开展节假日体育休闲活动和全民健身月活动,丰富城乡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积极为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创造条件。

5)加快国民体质监测站(点)建设,加强科学健身指导。每个镇(街道)要选择一批条件较好的城乡社区服务中心,配备必要的体质监测器材,设立国民体质监测站,定期开展体质测试活动。

6)重视和抓好学校体育,有效发挥学校体育的辐射作用。加强各类学校特别是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场地建设和体育教师队伍建设,使之成为培养全民健身骨干队伍的基础训练基地,进一步扩大学校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

7)有计划地增加适合晋江市开展的竞技体育项目,调整优化项目结构,注重优势和潜在优势项目的发展。重点是要发展金牌多、影响大的田径、游泳项目,扩大这些重点运动项目各个年龄段的优秀运动队规模,增补空缺单项,逐步形成项目的群体优势和梯队优势。做大做强田径、游泳等基础项目,争取有若干个项目的水平处于国内、省内领先地位。

8)着力打造国内先进的竞技体育训练基地。改善竞技体育训练条件,形成以国家级、省、市级训练基地为主,训练场地齐全完备、训练设施先进一流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竞技体育训练基地群。积极争取国家训练基地和国家队训练落户晋江。争取更多的晋江市运动员进入国家队。

9)实施奥运后备人才工程计划,建立层次不同、定位清晰、梯度衔接的后备人才队伍。加快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科学合理地调整全市青少年后备人才训练网络布局,逐步完善体育后备人才训练网络系统,并加强全市业余训练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6.2 从体育产业的角度提出发展路径

1)充分利用产业规模、资本实力和品牌集聚的显著优势,组建体育产业集团,推动龙头企业走多元化战略,带动体育本体产业的配套和跟进发展。

2)从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入手。推动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建立行业自律、体育企事业单位依法经营的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晋江体育联合会的沟通、协调和整合作用,积极探索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重大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3)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市政府建立体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重点采购、后期赎买和后期奖励等方式,对符合政府重点支持方向的体育产品、服务、项目和企业给予扶持,培育具有影响力的体育品牌。对镇(街道)建设体育中心、体育生活化社区、小型体育主体公园,市政府按投资总额给予项目补贴;对社会力量与省以上专业队(一线队伍)在晋江注册成立专业运动队(俱乐部),对社会力量引进重大国际和国内赛事在晋江举办的,市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

4)放宽市场准入政策,鼓励民营资本和外资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特许经营等方式投资体育产业。鼓励引进有利于完善我市体育用品产业链的大型上下游配套项目。对引进的上下游配套项目属于世界500强企业、台湾100大企业或合同外资在3 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且在批准的出资期限内按期到资的,按实际到资额给予一定比例奖励。同时,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体育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设立上市扶持资金,具体补助扶持标准按《关于推进企业改制上市工作的意见》(晋政文[2007]44号文)执行。建立“一企一议”制度,帮助上市后备企业解决改制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实行“绿色通道”制度,简化企业改制上市涉及的资产、股权、结构重组及公司登记等审批环节。

5)积极落实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税收支持政策。对单位和个人从事与体育有关的新兴产业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对冠名赞助体育竞赛表演,符合广告费支出条件的,按照税法有关规定,享受税前扣除政策。同时,实施纳税贡献奖励政策,对经认定为核心企业的体育企业,且上一年度纳税额超过300万元、纳税额增幅在20%以上的,按其新增税收地方分成30%的额度给予资金奖励。

6)推动体育企业自主创新和品牌创建。对体育企业实施的科技创新项目纳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的,按上级扶持资金总额的50%的比例给予资金配套;体育用品企业开发的新产品经省级以上有关部门认定达到国际水平或国内首创的,以及体育用品企业投建的产品技术研发机构,经上级科技、经贸部门认定为达到国家级、省级水平的给予一次性奖励。同时,鼓励各类体育企业争创品牌,对获得 “中国世界名牌产品”、“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出口名牌产品”、“福建省名牌产品”、“福建省驰名商标”称誉的体育企业,给予不同额度的一次性奖励。

7)鼓励晋江体育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体育企业在国外及港澳台地区新注册商标的,按每枚商标给予一定的补贴。体育企业向国家申请专利的,按专利类别不同,分别给予一次性不补贴。

8)引导体育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晋江各类体育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对体育用品企业赴国(境)外参加由市政府组织或经市政府批准的各类专业展洽活动,按标准展位数多少,给予一定额度的补助;经批准在国(境)外设立贸易公司获商务机构,并实际经营6个月以上的给予一定的开办费补贴;在市政府统一组织设立的国(境)外晋江产品展示区内设立商务机构,并实际经营2年以上的,给予一次性补助。

9)加大引进和培养体育产业人才的力度。加强与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中心的合作,积极引进各类高端人才;对参加晋江市事业单位招聘由国家队退役的晋江籍教练员和运动员,优先给予考核录用。与有关高等院校合作,有计划地定向培养体育服务业专门人才。加强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1]肖焕禹,李文川,方 力.上海建设国际知名体育城市研究[J].体育科研,2010(2).

[2]王志欣.领跑——中国城市卖点圣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吴超林.体育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魏后凯.中国区域基础设施与制造业发展差异[J].管理世界,2001(6).

[5]彭开凤.福建省体育产业发展战略探析[J].福建体育科技,2005(4).

[6]翁 飚,李明峰,林耀生,等.福建省体育产业政策和产业布局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09(3).

[7]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8]刘世锦.产业集聚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意义[J].经济学动态,2003(8).

猜你喜欢
晋江市晋江体育产业
晚霞如歌正飞扬
——福建晋江老年大学之歌
“晋江经验”之探啧:梳理及评析
“三位一体”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晋江市实验小学
“三位一体”高中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让每处校园成景——晋江市第一中学简介
在晋江发现“她力量”
晋江奇迹,其他老区也要做到、也能做到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