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自主性学习的培养

2014-07-04 21:06陈文平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5期
关键词:自主性创设情境

陈文平

【摘要】初中生的学习已经进入了相对独立学习为主的阶段了,因此,在日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培养,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5-0179-02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不尽。"初中生已表现出明显的创造性和批判性,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不满足于被动地接收教师的讲解,力图证实自己的能力和才华。"[2]这一阶段的学生由依赖学习转向独立学习,而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要形式,学生的学习百分之八十都是在学校的课堂中度过的,是师生双边合作的主要场所,但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毕竟有限,且无法一直保持积极的状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但是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一直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只是单纯地教授学生知识,许多学生也只是机械的学习,无法进行创造性的探究。《新课程标准》认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使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1]在新课标下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性地学习,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

首先,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事物、探求知识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感情和意志上探索事物的底蕴,它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智力的发挥。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关键就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只有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有内在的动力不断地探索数学的奥妙,其思维和创造力才能时刻保持着积极的状态,否则,学习就变成了一种负累,学生无形中会对学习产生抗拒心理,使得教学活动事倍功半。这就要求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使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不等式"一节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学校准备组织七年级学生包车去春游,如果每个车坐45个学生,还有15个学生没座位;如果每个车坐50个学生,最后一辆车还剩若干个座位空着,你知道七年级有多少名学生,包多少辆车吗?"面对这个生活中的问题,学生会发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激发学生对新知的渴望。

其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学生的提出问题的能力。要创设民主交流的学习气氛,促进师生间、学生间互相学习。教师以平等民主之态和学生合作完成教学目标,改变过去那种一言堂的做法,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并为他们创设观察的情景,使學生有机会通过思考提出问题。有时我故意设置一些陷阱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求采取多种导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式学习;要求发挥学校课程的整合功能,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鼓励学生质疑和创新。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是数学探究性学习心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创设恰当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时,教师可以先设定悬念,让学生只看到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然后请学生猜测三角形的形状,而猜想的这个过程可以放松让学生互相发现问题并反驳,再重新提出问题,从而寻求解决问题的仿佛,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

最后,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培养学生探究新问题的自信心。因为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惯性,有一大部分学生有一种自然的胆怯心理,认为只有老师讲的才是对的,不习惯也不敢质疑老师的观点,也不习惯自己探索新的知识,这是一种误区,是教师无法改变的客观条件,但是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端正学生学习数学正确的学习观,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窠臼中解脱出来,克服学习过程中的胆怯,树立自信心。《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历程,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总之,教师要转变角色,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要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促使学生转变自身的学习观念,使学生想学、爱学、乐学。只有这样,学生的自身素质才能得以提高,才能让学生获取主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姚本先,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自主性创设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