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强
【摘要】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是国家紧缺型人才培养专业之一。当前中职教育的计算机专业教育在专业定位、师资队伍建设及教学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改革应以"各有所长、各尽所能"为培养原则和最终目标,要确立以"岗位能力本位"的课程指导思想,逐步建立"掌握基础,实践为主,重点突破"的教学模式,在教学的目标、计划、课程、模式、考核等诸方面实施变革。
【关键词】中职教育岗位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5-0073-02
一、教学目标的改革
以"岗位能力本位"为指导,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产业形成了一个大行业,从业的岗位也越分越细,因此,中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更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目标可确定以下几个培养方向:1、培养办公自动化管理和操作技术人员;2、培养能从事网页设计的人才;3、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员;4、培养能从事计算机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电视等多媒体制作的人才;5、培养能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告设计的人才。
二、教学计划的改革
新的教学计划应以技能培养为主。对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以培养"一技之长"为主导思想,求"专"而不求"广",但一定要突出专业特色。以三年制为例,在前两学年,每学期用3至4周时间在机房进行某个发展方向的专门化训练,最后一个学期根据学生特长及爱好,分方向进行专长提高训练,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喜爱的方向上有自己的特长,最后一学年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
三、課程的改革
岗位决定培养目标,由培养目标决定开设的课程。为了便于教学的实施组织,还需归类专业。但开设的课程不同于原来的"学科本位"而应依据岗位决定的培养目标开设相关的课程。随着社会对中职生尤其是计算机等专业的中职生的培养要求越来越讲求实用和应用,必须对原有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应大胆开设《网页设计》、《 PhotoShop 》,《多媒体制作》、《 Flash动画设计》、《电子商务》等面向市场、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实战型课程。这样学生毕业后可立即适应市场的需求。
四、教学模式的改革
1、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时代的发展,正在促使教育改革从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强调"学"重于"教",目的在于体现"教育应满足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之需求",体现"顺应市场、服务社会、服务学生"的价值取向。
2、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提供交互式的教学环境。首先,教师通过制作教学课件实现模拟环境,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计算机硬件水平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的问题。其次,教学内容中用文字和语言难以表述清楚的部分,用教学课件可以直观地呈现出来,既明了,又生动形象。第三,多媒体技术能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听、能看、能动手操作以及进行讨论、交流的环境,可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第四,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3、以网络为教学系统的教学模式。应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充分发挥虚拟教室、远程教学、分布式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技术的作用。学生每修完一科,可在指定时间到网上参加考试,如果通过则取得相应的学分。
五、推行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课程考核新机制
针对中职教育传统的计算机考核存在的问题和弊端,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要想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对传统的计算机考核方法从内容、方法、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推行全新的考核机制。
1、采用学分制。学分制的实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学校指定的选修课范围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特长和兴趣进行选修。
2、采用"因人施考"法。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考核中不能只考共性的、统一的东西,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施教、因人施考。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能力",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另外选择一至二项"专项能力","岗位能力"进行发展,进而形成自身独特的"关键能力"和"核心能力"。
3、以实战操练代替考试。每个模块的总结性测试,可让学生用命题设计、作品制作、维护维修等实战操练代替考试,以评委综合打分代替考试成绩,以向家长做汇报表演代替成绩单。
总之,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充分了解中职学生的计算机水平,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更好地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做到"把先进的技术教给学生,把合格的学生送给社会",为社会培养出"适销对路"的计算机"蓝领"。
参考文献:
[1]邓民瑞 《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2]康英健 龚戈淬 《职教计算机专业与课程设置初探》
[3]田枫 关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